一 中国宗教的早期演化
传说中部落首领多充满神奇的能力,如神农对药物的洞察力、仓颉四目制文字等,实际上暗示了最初担当部落首领的多为具有通神能力的大巫。部落时期的巫以具有特殊魅力的萨满为主体,他们凭借自己的宗教天赋而不是政治权力来引导部落的运行轨迹。最高社会统领为巫觋,其基层的精神指导者也是各类巫觋,不过等级相对较低而已。但是巫觋对中国社会的主导作用并没有延续下去,因为在史前时代中原地区就经历了一次影响深远的宗教改革,不妨称之为“颛顼改革”。
《国语》中记载,楚昭王读《尚书》中记载颛顼“命重、黎绝天地通”,感到困惑不解:“若无然,民将能登天乎?”大臣观射父为他解释道:
古者民神不杂。民之精爽不携贰者,而又能齐肃衷正,其智能上下比义,其圣能光远宣朗,其明能光照之,其聪能月彻之,如是则明神降之,在男曰觋,在女曰巫。是使制神之处位次主,而为之牲器时服,而后使先圣之后之有光烈,而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肿、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于是乎有天地神民类物之官,是谓五官,各司其序,不相乱也。民是以能有忠信,神是以能有明德,民神异业,敬而不渎,故神降之嘉生,民以物享,祸灾不至,求用不匮。及少昊之衰也,九黎乱德,民神杂糅,不可方物。夫人作享,家为巫史,无有要质。民匮于祀,而不知其福。蒸享无度,民神同位。民渎齐盟,无有严威。神狎民则,不蠲其为。嘉生不降,无物以享。祸灾荐臻,莫尽其气。颛顼受之,乃命南正重司天以属神,命火正黎司地以属民,使复旧常,无相侵渎,是谓绝地天通。[1]
观射父所讲到的宗教发展次序似乎稍有紊乱之处,“民神不杂”应该是颛顼改革之后的结果而不是在先的前提。当然,我们也可以把民神不杂阶段理解成为颛顼进行宗教改革的逻辑前提而不是实际发生的历史前提。从这段话中我们可以了解道:1、宗教的理想境界是由少数聪明正直之士担当巫觋职位,他们充当了人神之间沟通的媒介;2、少昊帝时期大巫的权威逐渐衰落,而边缘地区部落的宗教影响开始渗透到中原地区,形成“民神杂糅”的局面;3、“家为巫史”的结果是“民渎”而“神狎”,巫觋泛滥的结果使宗教尊严受到损害;4、面对这种情况,颛顼帝命重、黎二子分别掌管天神地祗的祭祀。颛顼宗教改革的意义不仅在于区分了天神地祗的不同祭祀系统,它最大的作用在于剥夺了民间底层萨满的通神权力从而把宗教权力都收归到了中央行政系统。从此民间的巫觋不再具有降神的权力,而唯有官方的巫觋才能行使合法的降神仪式。(www.daowen.com)
可能在最初阶段萨满与祭司仍然是合一的,也就是说重、黎二人及其直接继任者仍然可能具备萨满超凡的洞察力,但是萨满天赋无法由行政力量来维系,所以后来不可避免地依靠大量祭司来掌管繁杂的降神仪式。
祭司的权威不在于他本身是否具备超常的魅力,而在于他能够继承规范化、权威化的关于祭祀礼仪的隐秘知识。观射父所讲到的“能知山川之号、高祖之主、宗庙之事、昭穆之世、齐敬之勤、礼节之宜、威仪之则、容貌之崇、忠信之质、禋洁之服而敬恭明神者,以为之祝。使名姓之后,能知四时之生、牺牲之物、玉帛之类、采服之仪、彝器之量、次主之度、屏摄之位、坛场肿、上下之神、氏姓之出,而心率旧典者为之宗”等职能,应该是颛顼改革之后相当长一段时间之后才形成的规范化祭祀传统。祭司天生归属于一个稳定的信仰系统,是在持续崇拜活动中运作的,长期与特定规范、地点和时间相关联,与特定社会团体相关联人群所组成特定团体中的专门神职人员。在其他地区祭司们往往自己就组成一个单独的社会层面,但是在中国传统中他们从一开始就归属于行政力量的管理之内。所有重要的祭司活动既是宗教活动,也是政治活动,两者无可避免地结合在一起,这就是颛顼宗教改革的最大影响。
虽然祭司成为了官方宗教的执行者[2],但是萨满的影响并没有消失。他们继续凭借自己降神的天赋活跃于基层社会,虽然不时遭受来自上层信仰系统的压力,但是显然有更多来自民众的宗教需求。另外还有一部分萨满不愿意被归入官方信仰系统,从而遁入山林形成隐仙系统。西方学者认为萨满经常主导食物采集型文化,祭司与祭司崇拜组织在食物生产型社会,通常是农业文化中有典型表现,这种文化中仪式举行的目的通常是为了整个村庄或者集体的利益。这种区分大致上没有问题,但实际上萨满的影响在中国传统农业社会中大多时候并没有消失。对于普通的民间信仰者来说,他看不出萨满和祭司之间有什么冲突。他可能在祭祖的时候请祭司来掌管复杂的仪式,但是也可能在父母生病的时候请萨满来降神驱邪。即便是皇戚贵胄甚至宫廷之内,也会屡屡通过巫觋天赋的降神能力来解决难题,即便他们明知到这种宗教活动难等大雅之堂。除了最为极端的儒家保守分子,其他人并不认为巫觋是对社会祭祀传统的威胁,因此在大多数情况下萨满与祭司是并行不悖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