夕阳映红新民村——记高级农艺师赵长钧
赵长钧同志已年过七旬,1964年毕业于辽宁大学。曾任沈北新区副区长、区人大副主任,主管农业和经济工作。在职期间,在沈阳农业大学农学系深造,并获得高级农业技术职称。他虽然长期担任领导工作,但对农业技术潜心专研,表现出痴心的热爱和专注,被广大干部和群众亲切地称为技术型领导干部。退休后,仍心系百姓,心系农业科学技术,默默地奉献着自己的聪明才智,无私地为广大农民服务。
潜心研究梨树生产新技术,促进当地梨果产业新发展
沈北新区于20世纪60年代在马刚乡发展了一批苹果梨园。80年代到90年代已发展到四万多亩。90年代末到21世纪初,连续遭受三次零下32℃至零下35.4℃的绝对低温冻害。因苹果梨树只能耐零下30℃的绝对低温,因此主干基部、主枝下部和一二年生的果树受到严重冻害,树体衰弱多病,逐年死亡,果实品质变劣,产量不高,果农收入减少。加上其他诸多原因,农民栽培苹果梨的积极性下降,梨果产业开始萎缩。
要重振当地梨果产业,必须解决树体耐寒、矮化、树冠高接耐寒品种的嫁接技术,选择培育耐寒优良的品种,选用有机无害化农药,防治病虫害等一系列问题。
赵长钧同志认真解决上述问题,首先在望滨乡章子沟村做试验,经过反复试验终于在第三年初见成效。但由于经济利益的因素,农民不愿意再合作,只好退出,另选试验地址。2001年他又在兴隆台锡伯族镇新民村,购买一处农家大院,自主经营,建立了梨树新技术研究基地,开始了潜心研究。经过八年实践,基本解决了五个难题。
一、选用牡丹江市的耐零下52℃低温的山梨作梨树砧木。砧木产地不同,自身的耐寒力也不同。以往栽植的梨树,因为砧木不耐寒死树不少。试验选用熊岳、新宾、吉林、牡丹江市和沈阳当地五个地方的山梨苗做对比,最耐寒的是牡丹江市的山梨苗。
二、选出了耐寒矮化山梨中间砧木。从牡丹江市引入能耐零下52℃低温的山梨苗3000棵,经过四次筛选,初步选出有矮化倾向的山梨苗12棵,经过嫁接对比试验,从中选出两棵山梨矮化苗,一棵半矮化速生苗,分别起名为“新矮1号”、“新矮2号”、“新速1号”。
三、彻底解决了树体耐寒问题和高接技术问题。选用能耐零下52℃低温的山梨苗作基砧,用能耐零下52℃低温的山梨矮化苗作中间砧木,组成长枝型品种树体骨架。用能耐零下52℃低温的山梨速生苗作中间砧木,组成短枝型品种的骨架,确保在零下37℃条件下,树体主要部分不受冻害。在骨架树上用耐寒优良品种一年生硬枝作接穗在主枝基轴上,用对接的方法,在80厘米及以下的部位嫁接能耐零下35℃的品种;在100厘米偏上的部位嫁接能耐零下33℃的品种;在120厘米及以上的部位嫁接能耐零下31℃的品种。高接成树冠,提高了树冠下部、中部和上部不同部位的耐寒能力。(www.daowen.com)
四、选育出适宜本地栽培且果实优良的品种。试验了41个品种,从中筛选出了5个适宜在当地采用的优良品种。初选了11个品系梨,最后选出了5个新品系,其中3个是矮枝型品系。
五、筛选出一套用有机农药防治病虫害的方法,确保生产出有机梨果。
通过运用新技术与传统技术相结合,生产出的梨果,品质非常好,深受消费者的欢迎。
新民村的农民看到赵长钧试验成功,产出的梨果比市场上销售的好吃,就掀起在自家房前屋后栽梨树的热潮。现已有50余户栽植250多棵,还有继续发展的趋势,形成庭院栽植梨树的第一村,给锡伯族百姓的生活增添了新的色彩。梨树病虫害防治技术得到沈阳市“绿色春天”农药商店经理徐江、沈阳农业大学植保系教授王克的认可。2007年,从春到秋,赵长钧将果树生长培育过程拍成视频,录制成影碟,在辽宁省、吉林省一些地方播放,效果很好,来访和咨询者络绎不绝。
四十多年来,特别是近十多年来的研究,赵长钧的梨树增育成果开始被社会承认,并被当地农民认可,有力地促进了当地梨果产业的发展。
积极应用科技新产品,为稻农增产增收
在研究梨树栽培新技术的同时,赵长钧同志又同省“绿色春天”农药商店合作,从2003年开始,在新民村水稻生产中使用“奇茵”植物基因活化剂和OS—施特灵,解决水稻育苗和田间生长问题,应用后效果显著。育苗时苗齐、苗壮,没有青枯病、立枯病;插秧后,不用缓苗,立即成活生长;秧苗发育得快,分蘖快;叶片宽、厚、硬,直立、色深,光合作用强;基本没有黑穗病、纹枯病、稻瘟病、条纹叶枯病等;茎秆粗壮,抗倒伏;出穗整齐,灌浆快,成熟度好。同时能抗霜冻,活杆成熟,出糙米率高,米质透明度好,平均每亩增产100至200斤。
2003年至2007年,赵长钧同志自己花钱购药,送给农户在水稻育苗时应用,稻苗生长健壮。2008年,指导了4户农民在水稻田间应用。祁文林在苗床上应用两次,解除了药剂灭草后残药对稻苗的危害的问题;在田间中应用了两次,获得了好收成。经44亩稻田示范,增产12000斤,平均每亩增产270斤。何洪军及另外两户农民应用此农药,使水稻盐粳48品种不倒伏,没使用该产品的就倒伏了。2009年,又有30多户农民应用,面积达千亩以上。科技新产品的应用使农民实现了增产增收的目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