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夕阳洒果乡,情系新农村-记李怀玉教授

夕阳洒果乡,情系新农村-记李怀玉教授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夕阳洒果乡,情系新农村——记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怀玉出生在营口大石桥、成长在冰城哈尔滨的李怀玉教授,自中学时代起,就立志从事“南果北移”事业。为此,专程报考沈阳农学院园艺专业。截至2008年底,沈阳地区栽植寒富苹果10.5万亩,已有半数进入丰产期,产值4亿元,栽种寒富苹果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消息传到吉林省柳河县,特产学校派人邀请李教授去开办寒富苹果学习班。

夕阳洒果乡,情系新农村——记沈阳农业大学教授李怀玉

出生在营口大石桥、成长在冰城哈尔滨的李怀玉教授,自中学时代起,就立志从事“南果北移”事业。为此,专程报考沈阳农学院园艺专业。毕业后留校,一直承担“果树遗传育种”教学与“苹果抗寒育种”科研任务。1959年—1978年,第一轮育成早熟抗寒苹果新品种——沈香,获辽宁省科学大会重大科技成果奖;1978年—1998年,第二轮育成抗寒优质系列苹果新品种,其中“宁丰”获国家发明奖,“寒富”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全国重点推广项目。更难能可贵的是,这第二轮苹果抗寒育种更艰巨的后半部工作,是在她退休后主动请缨完成的。而且,当新品种育成后,继续从事新品种推广和产业化开发,至今仍服务在变科研成果为现实生产力的第一线。

退而不休,育成苹果系列新品种

苹果是我国北方重要的落叶果树,但是有百年栽培历史西洋苹果,几乎全部都是从国外引入的外来品种。这些外引品种对环境要求严格,仅能在1月份均温‐10℃线以南,占辽宁土地面积21%的地方栽植。为此,自新中国成立以来,广大果树科技工作者就致力于苹果抗寒育种。但是近半个世纪的努力,效果并不理想,直到李怀玉教授主持的又一轮杂交育种,刚刚见到了希望,她退休了。艰巨而繁琐的“苹果杂交育种”工作需要耐得起寂寞、付得起辛苦的人继续主持。强烈的责任心迫使李怀玉教授难忘“南果北移”的初衷,经过短暂的思想斗争,她接受了省厅名特优开发服务中心的聘书,并以第一主持人身份与协作单位继续合作,仍然奔波于杂种圃、选种圃与优良品系对比试验基地,春天冒着寒冷的风沙,夏天顶着灼热的烈日,观察记载,对比取舍。有一次连续几天过度劳累,中暑休克在田间,课题组成员及果园农工急忙护送她回房休息,但稍微平稳,她又出现在“优中选优”的科研第一线。又经过连续三年的品种对比试验,在辽宁省主持的抗寒优质系列苹果新品种鉴评会上,“宁丰”苹果获得充会肯定,它综合了双亲的优良品特性,并明显超过了育种目标,连续获省科技进步一等奖和国家发明三等奖。1993年10月11日,《辽宁日报》头版头条以“李怀玉教授冷寒带苹果研究获重大突破”为题,报道了苹果适宜栽植范围向北推移200公里的消息。同年,李怀玉教授连续出席了“全国果树品种改良学术研究会”和“国际园艺作物品种改良学术研讨会”。

惊喜不断,好事连连。在李怀玉教授主持的“苹果抗寒育种”取得突破性进展后,全国各地兴起了“寒地苹果热”的高潮。她又从品种对比试验基点,再次筛选出“寒富”苹果新品种,其综合优良性状超过已获国家发明奖的“宁丰”。1998年通过辽宁省品种审定并获奖,1999年被国家科技部列入全国重点开发推广项目。新世纪初,又被辽宁省确定为唯一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苹果主栽品种。

示范推广,引导农民栽种苹果发家致富

面对已经载入苹果育种史册的科研成果,李怀玉教授没有将其送入金碧辉煌的科学殿堂束之高阁,而是遵循“科研要为生产服务”的宗旨,身体力行,用这些历时20年精心选育的抗寒优质苹果新品种,为冷凉地区的果农脱贫致富作贡献。

寒富苹果被列入全国开发推广项目后,当年即由辽宁、吉林、黑龙江、内蒙古组成了“北方四省(区)寒富苹果开发推广协作网”。年逾古稀的李怀玉教授,忍着腰腿劳损的痛苦,坚持到各基点部署开发任务,总结推广经验。据统计,截至2008年底,寒富苹果己经在“三北”冷凉地区10多个省份30多个县(市)辟建寒富苹果示范园300多个,栽植寒富苹果8000多万株,创造效益40亿元~50亿元。各地都有因栽植寒富苹果而脱贫致富的典范。

地处1月份气温‐12℃线上的大石桥市黄土岭镇果农王崇山老汉,自1990年就带头发展寒富苹果,由他的苹果园送选的样品,曾连续三次获辽宁省苹果评选的金奖和大奖。由远近闻名困难户变成了富裕户,还成了科技示范典型。家里翻盖了新房,添置了家用电器,父子俩的优质高产寒富苹果园,掀起了大石桥市发展寒富苹果的高潮。为此,大石桥市曾于2002年春为李怀玉教授送上了绣有“科技指导明方向,寒富苹果获大奖”的金匾。

从未栽植过高档苹果的丹东地区东港市农民石永财,1991年自李怀玉教授处引种寒富系列苹果新品种,由于他管理精心,技术独道,曾连续3年创亩产超万斤的纪录,《丹东日报》、丹东电视台都曾报道过他的先进事迹。他还将自家生产的优质寒富苹果以“东岗老石”的品牌,连续三年出口俄罗斯。如今,七股顶子山头上一排数十间的大瓦房与他的矮化密植苹果园,同样成了脱贫致富典型的象征。

沈阳地区历来都是优质大苹果的禁栽区,于洪区南园农场和东陵区的得胜果园,是李怀玉教授主持“苹果抗寒育种”课题时的区域试验基点,因连续10多年成果显著,从科研试验基点变成推广示范基地,园主刘涛已成为带领800户果农脱贫致富的“寒富苹果协会”会长,沈阳市、辽宁省劳动模范。正是这两个基点连续丰产稳产的“奇迹”,鼓舞了主管农业的沈阳市副市长,提出了“要把沈阳变成寒富苹果之乡”的口号。如今,口号已变成现实,2007年2月,沈阳市政府召开专题表彰会,李怀玉教授获“科技兴农贡献奖”和5万元奖金。接着,《沈阳日报》整版发表了“她让沈阳变成苹果之乡”的专题报道。截至2008年底,沈阳地区栽植寒富苹果10.5万亩,已有半数进入丰产期,产值4亿元,栽种寒富苹果已成为建设新农村的支柱产业。(www.daowen.com)

办班授课,为苹果新区培养技术骨干

为适应开发推广苹果新品种需要,占辽宁省土地面积79%的北部苹果新区,每年都举办不同形式的农民技术培训班。李怀玉教授不顾年老体弱,甘冒风霜,总是有求必应。村会议室、小学教室、农民的坑头,都是她办班讲学的课堂,有时还要亲临寒地苹果园,现场传授技艺。

寒富系列新品种在辽北试栽成功,山乡果农成群结队到点上取经学艺。消息传到吉林省柳河县,特产学校派人邀请李教授去开办寒富苹果学习班。李教授二话不说,带领助手连夜赶到学习班驻地,育人建园,“软硬件”一齐抓。她任劳任怨,不辞辛苦,把服务范围从辽宁中北部扩展到吉林、黑龙江和内蒙古。为了满足大西北发展寒富苹果的愿望,她还应邀赴新疆,为天山南北的果农和科技人员传授技艺。

大石桥市和沈阳市东陵区,是列入《辽宁省“十一五”果业发展规划》的寒富苹果出口基地和果实套袋示范区,李怀玉教授特别重视这两个点的技术培训。2006年,她协同“东陵区寒富苹果协会”,利用协会的研修基地,举办了一年制不脱产的寒富苹果培训班,她和沈阳农大教授,运用多媒体讲课,放映VCD声相教材,培养学生100名,并由区政府有关部门为农民学员发放了培训结业证

据不完全统计,李怀玉教授在退休后的18年里,为各市县办培训班200多次,培训学员近万人;撰写寒富苹果技术讲座和科普文章180篇,编制发放声像教材(光盘)2万多,广播电视专题近百期。由她编写的《寒富苹果优质丰产栽培》,被辽宁省科协列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丛书”,已由辽宁科技出版社出版发行。2007年9月,“辽宁省农村工作领导小组”授予李怀玉教授“服务新农村优秀老科技工作者”称号,奖金2000元,并在大会上作典型发言。连续两年,先后被沈阳市政府、辽宁省农委嘉奖,李怀玉教授愿意把政府的奖金用于寒富苹果的开发推广事业,并立志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再作贡献。2008年初,李怀玉教授又获得主持由省老科协交付的《寒富苹果早果早丰创新技术示范推广》项目的机会。

著书立说,创新冷凉地区苹果栽培模式

有了冷凉地区苹果优良品种,还必须具备与优良品种相匹配的栽培技术。为了确保冷凉地区栽培寒富苹果早果早丰、优质高效,李怀玉教授敢于创新,与时俱进,在开发推广、传授技术的同时,还不断总结苹果新区果农在生产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先进方法。比如:“绿枝嫁接促成育苗法”、“螺旋宝塔形整形修剪技术”、“四有修剪方法”以及全套的“冷凉地区苹果双矮栽培模式”,这些在书本上找不到的创新技术,大大地丰富了“苹果栽培的知识宝库”。由她亲自参与的“寒富苹果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研究及产业化开发”项目,获辽宁省2005年度的科技贡献一等奖。

为了总结寒富苹果的育成及其种质创新点,累积“营造寒富苹果之乡”的实践经验,给苹果新区培训技术骨干提供理论联系实际的教材,李怀玉教授继主持育成苹果新品种、参与新品种开发推广之后,又组织她的学生,精心编著了一部集苹果杂交育种、新品种开发推广、苹果生物学基础知识、优质丰产栽培技术、苹果贮藏保鲜与加工为一炉,立足沈阳,面向“三北”冷凉地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新版《寒富苹果》,2009年1月由中国农业出版社出版发行。

2009年3月,“沈阳地区寒富苹果矮化栽培模式示范推广”项目,已通过市科技局组织的专家鉴定。一篇由李怀玉教授署名的“寒富苹果冷凉地区‘双矮高接’栽培模式”科研论文,也在省级果树刊物付梓刊发。年逾古稀的李怀玉教授,仍然坚持在“教学科研为生产服务”的第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愿将余辉洒果乡”的誓言。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