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国内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于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重视,并把论文的发表情况作为评定职称和各种奖励的主要依据之一。而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也要求在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们,在读期间要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国内各学术性专业刊物的数量和所容纳的版面是有限的。这就出现了稿件发表上供大于求的矛盾。这种矛盾机制,成了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不正之风令人瞩目,例如出版方面所谓关系稿的现象、作者方面剽窃、抄袭的问题,都相当严重。甚至很多著名高校的著名学者也卷入了这类丑闻。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学术期刊的发表过程,包括评审办法和机制,进行规范。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的不同特点,力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供国内学术刊物借鉴参考。
一、中美学术期刊评审办法的差异
由于学术规范、研究范式以及社会环境甚至制度的差异,中美学术期刊之间的学术评价及文章选择和发表机制有很大不同。
1.稿源的差异
我国学术期刊的稿件来源和采用有两种办法,即自动投稿和约稿。两者的比例,各杂志不同。一般而言,一些知名的或办的比较好的杂志以及名牌栏目,约稿率比较高。所谓约稿率高,是指所发的稿件中约来的稿件占的比例较高,自动投稿的采用率相对较低。这是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一个特点。而美国学术期刊的稿源基本上是来稿,约稿的比例要小得多。
2.评审程序的差异
国内学术期刊稿件的评审基本上都是在内部进行,很少采用由同行及专家进行的外部审稿办法。我国目前期刊普遍采用的审稿办法是实行三审制,这是不匿名的审稿办法。对于期刊如何进行三审制,有关管理部门并无明确的成文规定。大体的做法是,责任编辑一审,室主任或学科组长或分管副主编二审,总编或总编授权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其他编辑人员三审。责任编辑一般是由具有编辑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其职责是对稿件进行逐字逐句地通读和编辑加工,对稿件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意图、政治倾向、学术价值、逻辑结构、文字水平以及文章可能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对采用与否、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等提出建议,并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复审或二审对稿件的质量和初审报告做出总的评价,对初审中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二审侧重于文章的观点和逻辑性。终审根据初、复审的意见,侧重于对稿件的政治倾向、学术水平做出评价,对初、复审提出的问题提出看法,并最终决定稿件是否采用。一般来说,被前一个环节否定的稿件,不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被前一个环节采用的,也可能在下一个环节被否定。规范的杂志都要求有详细的审稿记录,每篇文章都有一份审稿单,记录各个环节的审稿意见。目前各杂志社对不用的稿件,一般并不退稿,也不给作者回音。如果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各杂志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如有的杂志规定60天)得不到采用的消息,可以自行另投。
美国期刊界通行的是引入同行评审的办法,这是控制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学科的发展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加上知识更新的节奏越来越快,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等,各学科的发展趋势都是如此。靠编辑部内部评审(即“三审制”),编辑总要受自身专业领域或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限制,靠不断增加或培训编辑部自身的编辑人员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太现实的。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门性的学术期刊,其实都面临这个问题。能够对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真正了解其学术价值的往往是该领域的同行。外审的做法应运而生,并成为美国期刊界的惯常做法。
以一份美国信息科学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IS)为例,编审的大致流程如下:
(1)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对稿件进行登记,并为每一份来稿建立档案。同时与作者联络,让作者提供3个以上合格的审稿人。要求审稿人至少2个以上是发达国家的,因为目前一般发达国家的信息科学也比较发达。但是个别研究领域也有例外。
(2)作者把审稿人名单、地址交来后,编辑部对照所掌握的专家资料库等,审查审稿人的资格后,把稿件寄给合格的审稿人。同时保留一份审稿人的资料,以备以后查核。
(3)审稿人把审稿意见反馈给编辑部,编辑部据此做出决定。一般有2个以上认为该稿件不行,该稿就会被拒绝。如果2个以上评价较好,就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或安排发表。发表之前一般不只评审一轮。然后把决定正式通知作者,并归档。
出于规范和简化的目的,编辑部编制统一的评审报告表格。还以IS杂志为例,其表格大致包括如下内容:该刊名称、该文登记号、该文作者、该文题目、评审报告回寄地址、对该文的学术评判(分四个指标,即内容的正确性与确实性,内容的原创性,表达的清晰程度,引文的精确性。要求对这四个指标,分别打分。打分的标准是好、一般、差)、对该文的非学术评判(包括两项内容,即语言的质量和插图的质量)、提出评审结论(发表,修改后发表并具体指出应修改之处或者退稿)、审稿人姓名以及审稿人秘密评语。最后两项由编辑部掌握,并不转给作者。如果不是匿名的,所有从审稿人来的信息,都反馈给作者。很多审稿人,会在评审表格之外,另附一页或两页表达他的意见。也有的审稿人,会直接在文章正文上加以修改。上述评审表格及附带的评审意见,由杂志社复印留档后,也都会转给作者。作为论文发表与否以及进一步修改的依据。无论文章的处理结果如何,都有书面通知给作者,在这一点上美国期刊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作者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评审可以是匿名的,也可以不匿名。匿名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由编辑部在组织评审时控制。前述IS杂志是一种单向匿名的办法。审稿人知道作者,作者不知道审稿人的意见。虽然审稿人是作者提供的,但编辑部向作者反馈评审报告时,并不告诉作者哪位审稿人提供了哪份评审报告。双向匿名是既不让审稿人知道谁是稿件的作者,也不让作者知道谁是审稿人,或哪个报告是哪个审稿人提供的。
随着学术规范化趋势的加强,国内一些影响较大的杂志也开始实行匿名审稿。如《中国社会科学》提出,为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保证学术公平,从2002年第一期起,全面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经济研究》也提出,该期刊的稿件不仅请外部专家对部分稿件实行双向匿名审稿,而且编辑部内部也实行匿名审稿,即审稿编辑事先不知道被审稿件的作者,使全部稿件都实行匿名审稿,杜绝人情稿、关系稿。他们还都在《来稿须知》中公布了“稿件中,公布了匿名评审的办法,要求来稿必须隐去作者姓名、职任、服务机构、通讯地址等个人信息,在行文中也要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词语”。作者个人信息要另附单页注明。除此之外,国内一些知名期刊还要求有规范的参考文献,并把是否附参考文献和参考文献是否规范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准之一。国内一些媒体还对“诈引”现象进行了批评。这些都是中国学术期刊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良好举措。
3.专家数据库侧重点的差异
由于国内学术期刊的约稿和选稿机制,因此国内学术期刊一般都比较重视建立作者数据库,以便在有关选题策划过程及时找到合适的作者;但国内学术期刊一般采取内部评审的方式,因此并不需要建立评审专家数据库。而美国的学术期刊非常重视建立一套评审人员资料库。该资料库最大的特点是齐全,该学科各领域的专家资料库都有所收纳。评审人一般是资深研究人员(如助理教授以上),但也不限定是不是权威。汇集这个资料库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主编及编委们直接或间接认识、了解的人员之外,有些是曾为该杂志投稿或发表过论文的作者。另外,论文作者提供的评审人在评审该篇论文之后,也可以作为今后相关领域其他论文的评审人。(www.daowen.com)
由于建立了完整的稿件档案,编辑部随时掌握每份稿件的编辑进展情况,包括原文、作者情况、评审人、评审进展、评审结论、改稿进展、改后稿件、编辑部决定内容、通知作者情况及通知出版等。评审人被作者推荐或被杂志社选用,都是尽服务学术社区的义务,没有任何报酬。审稿作为一项学术活动固然要占用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很多专家把它看做通过评审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的机会,也有人愿为促进该学科的发展而尽义务,因此总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一些人因工作繁忙或觉得稿件不适合自己的研究范围,提出不能评审该稿,也会自动通知杂志社。所以,由于这样的支持,使专家评审机制还能继续生存。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时间。虽然杂志社要求,评审人在1个月内把评审报告反馈给杂志社,但很多人做到的是3个月或者更长。如果一篇稿件还需要修改,修改后还要再次评审,单是评审的时间就可能长达半年到1年。这个问题,可能通过电子化有所缓解,即作者、杂志社、审稿人之间的稿件转交都通过电子邮件,而不需要邮寄。有的专业杂志因为比较“专”,干脆就自行组织一支审稿人队伍,不同领域的稿件,由该领域的几个专家评审。
4.中美学术期刊评审办法差异的深层原因
中美学术期刊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不同的运作机制。我国新闻出版实行的是审批制。我国的学术期刊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由于审批的操作程序相当复杂,加上近年来我国期刊审批一直实行总量控制,新办一个期刊非常困难,存在很高的进入壁垒,因此,一旦获得主办权,主办单位不会轻易放弃,其办刊经费由主办单位全额补贴,除非期刊所刊文章在政治上出现了问题,它可以不死不活地不断办下去,没有优胜劣汰之虞。因此,对杂志质量的重视就会因人而异,或者说因主编而异。而美国则不同。他们对期刊实行的是注册制,进入和退出的障碍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杂志必须不断地提高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对杂志质量的追求,其动力在于背后的市场机制。学术杂志的商业化经营方式,是促成编辑制度不断花样翻新的直接原因。美国有的学术杂志,其经营方式是相当简单的,基本上只负责编辑,出版和发行则由出版社来做。杂志社由主编和编委组成,一般都是教授、专家兼职,由出版社聘用。主编负责编辑程序的工作,一般都是有偿的,和出版社定期签订正式合同。有的编委可能只是名誉职务,不付报酬。对于主编和编委们来说,杂志的质量既关系到他们学术声望的延伸,也可能关系到直接的经济利益。出版社根据杂志的发行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否继续出版某杂志,以及主编等人选的报酬及去留。因此,文章质量在编辑这道关口,由主编牢牢地把握着。
主编根据本人的精力和工作量,自行聘用若干编务人员,负责登记、发信和作者联络等。他可以自行决定人员的报酬和去留,以及购置设备等事项。主编本人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采用哪篇稿件。同行评审机制,能够帮助他判断稿件的质量,使他能够超越本身专业知识及学识的局限。
有的出版社网罗数十个、上百个这种杂志社。每个杂志一个主编和若干编委。这套机制的背后是市场需求。如果发行量低到一定程度,出版社会和主编解除合约,另选他人,或者停止出版该杂志。杂志的质量,是决定它发行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杂志的质量必须经过市场这道关卡,因而对于主编和出版社都是很重要的。因此,杂志社自动地引入有效的评审机制,以此把住质量关。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杂志都用这种评审办法。
这种出版机制以效益为上,管理上出版社与杂志社分工明确,责权利都很明确。杂志社内部基本上是主编说了算。这套方式和我国目前的学术期刊出版情况,非常不一样,也难以做到一样。但这种模式,可能比较适合专业刊物的出版特点。和一般通俗性期刊相比,专业期刊的读者面比较狭窄,发行量比较小。由一个出版社汇集无数小编辑部的办法,管理效率比较高,双方都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前提是保证杂志的质量及符合市场需求,同行评审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二、比较与借鉴
中美学术期刊的评审机制存在较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思想不同。对稿件的选用与否,中国期刊更注重政治性和思想性的把关,同时强调学术性;美国刊物更注重学术性,标准相对单一。(2)从稿源上看,国内期刊更强调“计划性”,一般每年下半年就开始预定来年的选题,根据计划找作者约稿,约稿率较高,投稿的命中率较低。而美国期刊的约稿率相对要低得多,而基本上是自由投稿。(3)审稿程序不同。中国期刊采取的“三审制”,是一种体内运行的方式,稿件的采用与否主要取决于期刊编辑(包括主编)的意见;而美国的学术期刊多采用专家评审的办法,稿件的采用与否期刊编辑无权决定,主要取决于专家的意见,同行专家在其中有更大的发言权。(4)编辑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有差别。国内的编辑要对文章逐字逐句编辑加工,对作者的稿件改动幅度较大,有时常常给作者改得面目全非。期刊编辑动手改作者的稿件已成为一种“基本功”,有时甚至动手修改作者的观点和结构。美国期刊一般强调文责自负,强调“编辑必须学会依照作者的语言、思维和观点”来从事编辑工作,对文章的文字表达维持原样。虽然文字表达是一个评审的标准,但是编辑和审稿人只会把意见告诉作者,不会直接修改,除非其中有文字或语法错误。
中美期刊的评审方式各有利弊。国内期刊评审办法的优点是,因为计划性强及作者目标明确,刊物的整体特色和方向比较明显,也容易把握。各期之间以及各栏目之间,相互协调配合较好。其缺点,一是因为计划在先,约稿也早,时效性相对较差,不能适应现实的重大变化。二是编辑的倾向性强,难以做到客观、中立。另外,编辑的专业水平、判断力等,对期刊有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很难避免关系稿。因为编辑人员比较固定,投稿人会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关系对编辑部的人员施加影响,审稿人员常常碍于情面或难以抵挡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压力,采用学术水准较差的关系稿。这三方面的问题,必定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
美国学术期刊评审办法的优点是,专家审稿的中立性、客观性强,避免质量差的稿件。因为由各领域的专家审稿,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和对学术水准的判断比较准确,有利于保证刊物的学术水平。另外,由于从稿源上看基本是自由投稿,作者的队伍是动态的,好的稿件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形成鼓励学术创新的机制。但是这种评审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被推荐的审稿人,如果是工作繁忙的教授、专家,有的人因为太忙,稿件压在审稿人手里的时间会很长。而这种情况是常有的。这就需要编辑部建立一套对审稿人的追踪制度,如果评审人3个月以上没有反馈,要向评审人查询进展情况,给他以提醒,对于老是拖延审稿时间的审稿人则从审稿专家库中剔除。
根据我国期刊的现状,我们认为,在学术期刊评审中,应扬双方之长,避两者之短。即期刊要坚持一定的计划性,对选题早作规划,同时对选题的选用采取招标和匿名评审。因此,我们建议在学术杂志出版中,要引用国内社科研究中的项目招标制。例如,选题规划的确立可参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所提出的原则:(1)重要性原则:期刊要结合自身特色规划出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中所起重要作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重大应用价值的选题。(2)科学价值与社会效益原则:参与入选的文章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学术水准,得到专家们的肯定评价。(3)现实与可能的原则:进行公开征稿的选题应先考虑其中的重点栏目和知名栏目,要便于匿名评审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逐步推广到所有文章的匿名评审。在操作的组织上,可按栏目或专题组织学术评审委员会(匿名)。为保证公正性,学术评审委员会应邀请不同单位、不同观点的专家参与。在评审意见中除了对其思想倾向等评价外,应重在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学术规范、内在逻辑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评价甚至评级。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够综合两者的长处,既能坚持国内期刊注重整体性和计划性的优点,又能引用专家匿名评审机制,保证了其学术质量。编辑可以在约稿时有倾向性,但最后是否采用稿件,应根据专家匿名评审的意见来决定。
当然,要实行上述办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人才准备、管理措施。
(1)要让作者了解并接受这种机制。双向匿名评审是一种公平、公正的机制,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质量好的文章有发表的机会,质量差的自然淘汰。这对于依靠关系发表文章的作者是一种打击,但它却净化了学术空气,纯洁了学术队伍。
(2)要培养动态的专家评审队伍。对专家的遴选大体上考虑三个条件,即有较高学术水平,责任心、公益心强,能够投入必要的时间并及时提出评审意见。成为评审专家是学术能力、学术判断力的证明,也是发挥专家作用、推进该领域健康发展制度设计的要求,在社会上要逐渐形成一种以能够成为评审专家为荣的风气。
(3)从期刊的角度,要制定恰当的评审报酬支付办法,而不必像美国一些杂志那样对评审专家不付报酬、完全是义务。应给评审专家以适当的报酬,使更多的专家愿意投入这项工作,这在专家评审的起步阶段尤其重要。
(本文是与柯冬云合写,原载《编辑学刊》200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