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比较成果

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比较成果

时间:2024-03-0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之比较目前国内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于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重视,并把论文的发表情况作为评定职称和各种奖励的主要依据之一。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的不同特点,力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供国内学术刊物借鉴参考。而美国学术期刊的稿源基本上是来稿,约稿的比例要小得多。

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比较成果

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之比较

目前国内各大学和科研机构对于发表论文的数量和质量越来越重视,并把论文的发表情况作为评定职称和各种奖励的主要依据之一。而各高等院校和科研单位也要求在读的硕士生和博士生们,在读期间要在核心期刊发表一定数量的论文。而国内各学术性专业刊物的数量和所容纳的版面是有限的。这就出现了稿件发表上供大于求的矛盾。这种矛盾机制,成了当前学术腐败的原因之一。近年来,学术界和出版界的不正之风令人瞩目,例如出版方面所谓关系稿的现象、作者方面剽窃、抄袭的问题,都相当严重。甚至很多著名高校的著名学者也卷入了这类丑闻。因此,有必要对目前学术期刊的发表过程,包括评审办法和机制,进行规范。本文通过比较中美学术期刊评审机制的不同特点,力图提出一些切实可行的办法供国内学术刊物借鉴参考。

一、中美学术期刊评审办法的差异

由于学术规范、研究范式以及社会环境甚至制度的差异,中美学术期刊之间的学术评价及文章选择和发表机制有很大不同。

1.稿源的差异

我国学术期刊的稿件来源和采用有两种办法,即自动投稿和约稿。两者的比例,各杂志不同。一般而言,一些知名的或办的比较好的杂志以及名牌栏目,约稿率比较高。所谓约稿率高,是指所发的稿件中约来的稿件占的比例较高,自动投稿的采用率相对较低。这是目前我国学术期刊的一个特点。而美国学术期刊的稿源基本上是来稿,约稿的比例要小得多。

2.评审程序的差异

国内学术期刊稿件的评审基本上都是在内部进行,很少采用由同行及专家进行的外部审稿办法。我国目前期刊普遍采用的审稿办法是实行三审制,这是不匿名的审稿办法。对于期刊如何进行三审制,有关管理部门并无明确的成文规定。大体的做法是,责任编辑一审,室主任或学科组长或分管副主编二审,总编或总编授权的具有高级职称的其他编辑人员三审。责任编辑一般是由具有编辑专业技术职务的人员担任,其职责是对稿件进行逐字逐句地通读和编辑加工,对稿件是否符合本刊的宗旨和意图、政治倾向、学术价值、逻辑结构、文字水平以及文章可能产生的影响等进行综合评价,对采用与否、是否需要修改、如何修改等提出建议,并负责稿件的编辑加工。复审或二审对稿件的质量和初审报告做出总的评价,对初审中提出的问题提出解决意见,二审侧重于文章的观点和逻辑性。终审根据初、复审的意见,侧重于对稿件的政治倾向、学术水平做出评价,对初、复审提出的问题提出看法,并最终决定稿件是否采用。一般来说,被前一个环节否定的稿件,不会进入到下一个环节。被前一个环节采用的,也可能在下一个环节被否定。规范的杂志都要求有详细的审稿记录,每篇文章都有一份审稿单,记录各个环节的审稿意见。目前各杂志社对不用的稿件,一般并不退稿,也不给作者回音。如果作者在投稿后3个月内(各杂志的具体规定有所不同,如有的杂志规定60天)得不到采用的消息,可以自行另投。

美国期刊界通行的是引入同行评审的办法,这是控制质量的一个有效途径。由于学科的发展以及各专业领域的分工越来越细,加上知识更新的节奏越来越快,无论是社会科学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医药卫生等,各学科的发展趋势都是如此。靠编辑部内部评审(即“三审制”),编辑总要受自身专业领域或知识结构等方面的限制,靠不断增加或培训编辑部自身的编辑人员解决这个问题,是不太现实的。无论是综合性的还是专门性的学术期刊,其实都面临这个问题。能够对论文的学术质量进行客观评价,真正了解其学术价值的往往是该领域的同行。外审的做法应运而生,并成为美国期刊界的惯常做法。

以一份美国信息科学期刊INFORMATION SCIENCE(IS)为例,编审的大致流程如下:

(1)编辑部收到稿件后,对稿件进行登记,并为每一份来稿建立档案。同时与作者联络,让作者提供3个以上合格的审稿人。要求审稿人至少2个以上是发达国家的,因为目前一般发达国家的信息科学也比较发达。但是个别研究领域也有例外

(2)作者把审稿人名单、地址交来后,编辑部对照所掌握的专家资料库等,审查审稿人的资格后,把稿件寄给合格的审稿人。同时保留一份审稿人的资料,以备以后查核。

(3)审稿人把审稿意见反馈给编辑部,编辑部据此做出决定。一般有2个以上认为该稿件不行,该稿就会被拒绝。如果2个以上评价较好,就根据评审意见进一步修改或安排发表。发表之前一般不只评审一轮。然后把决定正式通知作者,并归档。

出于规范和简化的目的,编辑部编制统一的评审报告表格。还以IS杂志为例,其表格大致包括如下内容:该刊名称、该文登记号、该文作者、该文题目、评审报告回寄地址、对该文的学术评判(分四个指标,即内容的正确性与确实性,内容的原创性,表达的清晰程度,引文的精确性。要求对这四个指标,分别打分。打分的标准是好、一般、差)、对该文的非学术评判(包括两项内容,即语言的质量和插图的质量)、提出评审结论(发表,修改后发表并具体指出应修改之处或者退稿)、审稿人姓名以及审稿人秘密评语。最后两项由编辑部掌握,并不转给作者。如果不是匿名的,所有从审稿人来的信息,都反馈给作者。很多审稿人,会在评审表格之外,另附一页或两页表达他的意见。也有的审稿人,会直接在文章正文上加以修改。上述评审表格及附带的评审意见,由杂志社复印留档后,也都会转给作者。作为论文发表与否以及进一步修改的依据。无论文章的处理结果如何,都有书面通知给作者,在这一点上美国期刊的做法值得我们学习和借鉴,对作者也是一种负责的态度。

评审可以是匿名的,也可以不匿名。匿名可以是单向的,也可以是双向的,由编辑部在组织评审时控制。前述IS杂志是一种单向匿名的办法。审稿人知道作者,作者不知道审稿人的意见。虽然审稿人是作者提供的,但编辑部向作者反馈评审报告时,并不告诉作者哪位审稿人提供了哪份评审报告。双向匿名是既不让审稿人知道谁是稿件的作者,也不让作者知道谁是审稿人,或哪个报告是哪个审稿人提供的。

随着学术规范化趋势的加强,国内一些影响较大的杂志也开始实行匿名审稿。如《中国社会科学》提出,为进一步提高学术质量,保证学术公平,从2002年第一期起,全面实行双向匿名专家审稿制度。《经济研究》也提出,该期刊的稿件不仅请外部专家对部分稿件实行双向匿名审稿,而且编辑部内部也实行匿名审稿,即审稿编辑事先不知道被审稿件的作者,使全部稿件都实行匿名审稿,杜绝人情稿、关系稿。他们还都在《来稿须知》中公布了“稿件中,公布了匿名评审的办法,要求来稿必须隐去作者姓名、职任、服务机构、通讯地址等个人信息,在行文中也要避免可能透露作者身份的词语”。作者个人信息要另附单页注明。除此之外,国内一些知名期刊还要求有规范的参考文献,并把是否附参考文献和参考文献是否规范作为取舍稿件的标准之一。国内一些媒体还对“诈引”现象进行了批评。这些都是中国学术期刊向规范化方向发展的良好举措。

3.专家数据库侧重点的差异

由于国内学术期刊的约稿和选稿机制,因此国内学术期刊一般都比较重视建立作者数据库,以便在有关选题策划过程及时找到合适的作者;但国内学术期刊一般采取内部评审的方式,因此并不需要建立评审专家数据库。而美国的学术期刊非常重视建立一套评审人员资料库。该资料库最大的特点是齐全,该学科各领域的专家资料库都有所收纳。评审人一般是资深研究人员(如助理教授以上),但也不限定是不是权威。汇集这个资料库的渠道是多种多样的。除了主编及编委们直接或间接认识、了解的人员之外,有些是曾为该杂志投稿或发表过论文的作者。另外,论文作者提供的评审人在评审该篇论文之后,也可以作为今后相关领域其他论文的评审人。(www.daowen.com)

由于建立了完整的稿件档案,编辑部随时掌握每份稿件的编辑进展情况,包括原文、作者情况、评审人、评审进展、评审结论、改稿进展、改后稿件、编辑部决定内容、通知作者情况及通知出版等。评审人被作者推荐或被杂志社选用,都是尽服务学术社区的义务,没有任何报酬。审稿作为一项学术活动固然要占用一些时间和精力,但很多专家把它看做通过评审提高自身学术水平的机会,也有人愿为促进该学科的发展而尽义务,因此总是有很多人乐此不疲。一些人因工作繁忙或觉得稿件不适合自己的研究范围,提出不能评审该稿,也会自动通知杂志社。所以,由于这样的支持,使专家评审机制还能继续生存。当然,也存在一些问题,最大的问题是时间。虽然杂志社要求,评审人在1个月内把评审报告反馈给杂志社,但很多人做到的是3个月或者更长。如果一篇稿件还需要修改,修改后还要再次评审,单是评审的时间就可能长达半年到1年。这个问题,可能通过电子化有所缓解,即作者、杂志社、审稿人之间的稿件转交都通过电子邮件,而不需要邮寄。有的专业杂志因为比较“专”,干脆就自行组织一支审稿人队伍,不同领域的稿件,由该领域的几个专家评审。

4.中美学术期刊评审办法差异的深层原因

中美学术期刊之所以产生这种差异,其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不同的运作机制。我国新闻出版实行的是审批制。我国的学术期刊由国家行政主管部门审批,由于审批的操作程序相当复杂,加上近年来我国期刊审批一直实行总量控制,新办一个期刊非常困难,存在很高的进入壁垒,因此,一旦获得主办权,主办单位不会轻易放弃,其办刊经费由主办单位全额补贴,除非期刊所刊文章在政治上出现了问题,它可以不死不活地不断办下去,没有优胜劣汰之虞。因此,对杂志质量的重视就会因人而异,或者说因主编而异。而美国则不同。他们对期刊实行的是注册制,进入和退出的障碍很小。在这种情况下,杂志必须不断地提高质量,才能在竞争中生存。对杂志质量的追求,其动力在于背后的市场机制。学术杂志的商业化经营方式,是促成编辑制度不断花样翻新的直接原因。美国有的学术杂志,其经营方式是相当简单的,基本上只负责编辑,出版和发行则由出版社来做。杂志社由主编和编委组成,一般都是教授、专家兼职,由出版社聘用。主编负责编辑程序的工作,一般都是有偿的,和出版社定期签订正式合同。有的编委可能只是名誉职务,不付报酬。对于主编和编委们来说,杂志的质量既关系到他们学术声望的延伸,也可能关系到直接的经济利益。出版社根据杂志的发行量变化情况,确定是否继续出版某杂志,以及主编等人选的报酬及去留。因此,文章质量在编辑这道关口,由主编牢牢地把握着。

主编根据本人的精力和工作量,自行聘用若干编务人员,负责登记、发信和作者联络等。他可以自行决定人员的报酬和去留,以及购置设备等事项。主编本人根据评审意见,决定是否采用哪篇稿件。同行评审机制,能够帮助他判断稿件的质量,使他能够超越本身专业知识及学识的局限。

有的出版社网罗数十个、上百个这种杂志社。每个杂志一个主编和若干编委。这套机制的背后是市场需求。如果发行量低到一定程度,出版社会和主编解除合约,另选他人,或者停止出版该杂志。杂志的质量,是决定它发行量的一个重要因素。杂志的质量必须经过市场这道关卡,因而对于主编和出版社都是很重要的。因此,杂志社自动地引入有效的评审机制,以此把住质量关。当然,也不是所有的杂志都用这种评审办法。

这种出版机制以效益为上,管理上出版社与杂志社分工明确,责权利都很明确。杂志社内部基本上是主编说了算。这套方式和我国目前的学术期刊出版情况,非常不一样,也难以做到一样。但这种模式,可能比较适合专业刊物的出版特点。和一般通俗性期刊相比,专业期刊的读者面比较狭窄,发行量比较小。由一个出版社汇集无数小编辑部的办法,管理效率比较高,双方都能有一定的经济效益。但前提是保证杂志的质量及符合市场需求,同行评审在这个过程中发挥关键的作用。

二、比较与借鉴

中美学术期刊的评审机制存在较大的不同,这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指导思想不同。对稿件的选用与否,中国期刊更注重政治性和思想性的把关,同时强调学术性;美国刊物更注重学术性,标准相对单一。(2)从稿源上看,国内期刊更强调“计划性”,一般每年下半年就开始预定来年的选题,根据计划找作者约稿,约稿率较高,投稿的命中率较低。而美国期刊的约稿率相对要低得多,而基本上是自由投稿。(3)审稿程序不同。中国期刊采取的“三审制”,是一种体内运行的方式,稿件的采用与否主要取决于期刊编辑(包括主编)的意见;而美国的学术期刊多采用专家评审的办法,稿件的采用与否期刊编辑无权决定,主要取决于专家的意见,同行专家在其中有更大的发言权。(4)编辑的工作内容和责任有差别。国内的编辑要对文章逐字逐句编辑加工,对作者的稿件改动幅度较大,有时常常给作者改得面目全非。期刊编辑动手改作者的稿件已成为一种“基本功”,有时甚至动手修改作者的观点和结构。美国期刊一般强调文责自负,强调“编辑必须学会依照作者的语言、思维和观点”来从事编辑工作,对文章的文字表达维持原样。虽然文字表达是一个评审的标准,但是编辑和审稿人只会把意见告诉作者,不会直接修改,除非其中有文字或语法错误。

中美期刊的评审方式各有利弊。国内期刊评审办法的优点是,因为计划性强及作者目标明确,刊物的整体特色和方向比较明显,也容易把握。各期之间以及各栏目之间,相互协调配合较好。其缺点,一是因为计划在先,约稿也早,时效性相对较差,不能适应现实的重大变化。二是编辑的倾向性强,难以做到客观、中立。另外,编辑的专业水平、判断力等,对期刊有决定性的作用。三是很难避免关系稿。因为编辑人员比较固定,投稿人会设法通过各种途径和关系对编辑部的人员施加影响,审稿人员常常碍于情面或难以抵挡各种非学术因素的压力,采用学术水准较差的关系稿。这三方面的问题,必定影响期刊的学术质量。

美国学术期刊评审办法的优点是,专家审稿的中立性、客观性强,避免质量差的稿件。因为由各领域的专家审稿,对学术前沿的把握和对学术水准的判断比较准确,有利于保证刊物的学术水平。另外,由于从稿源上看基本是自由投稿,作者的队伍是动态的,好的稿件都有脱颖而出的机会,从而有利于形成鼓励学术创新的机制。但是这种评审机制也存在一些问题,如被推荐的审稿人,如果是工作繁忙的教授、专家,有的人因为太忙,稿件压在审稿人手里的时间会很长。而这种情况是常有的。这就需要编辑部建立一套对审稿人的追踪制度,如果评审人3个月以上没有反馈,要向评审人查询进展情况,给他以提醒,对于老是拖延审稿时间的审稿人则从审稿专家库中剔除。

根据我国期刊的现状,我们认为,在学术期刊评审中,应扬双方之长,避两者之短。即期刊要坚持一定的计划性,对选题早作规划,同时对选题的选用采取招标和匿名评审。因此,我们建议在学术杂志出版中,要引用国内社科研究中的项目招标制。例如,选题规划的确立可参照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以及“十五”规划重点项目所提出的原则:(1)重要性原则:期刊要结合自身特色规划出在国家经济建设、社会发展和学科建设、学术发展中所起重要作用,具有重大学术价值和重大应用价值的选题。(2)科学价值与社会效益原则:参与入选的文章必须具有较高的科学研究价值和学术水准,得到专家们的肯定评价。(3)现实与可能的原则:进行公开征稿的选题应先考虑其中的重点栏目和知名栏目,要便于匿名评审并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逐步推广到所有文章的匿名评审。在操作的组织上,可按栏目或专题组织学术评审委员会(匿名)。为保证公正性,学术评审委员会应邀请不同单位、不同观点的专家参与。在评审意见中除了对其思想倾向等评价外,应重在其研究的学术价值、学术规范、内在逻辑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进行评价甚至评级。这种做法的好处是,能够综合两者的长处,既能坚持国内期刊注重整体性和计划性的优点,又能引用专家匿名评审机制,保证了其学术质量。编辑可以在约稿时有倾向性,但最后是否采用稿件,应根据专家匿名评审的意见来决定。

当然,要实行上述办法,需要一定的社会条件、人才准备、管理措施。

(1)要让作者了解并接受这种机制。双向匿名评审是一种公平、公正的机制,在质量面前人人平等。质量好的文章有发表的机会,质量差的自然淘汰。这对于依靠关系发表文章的作者是一种打击,但它却净化了学术空气,纯洁了学术队伍。

(2)要培养动态的专家评审队伍。对专家的遴选大体上考虑三个条件,即有较高学术水平,责任心、公益心强,能够投入必要的时间并及时提出评审意见。成为评审专家是学术能力、学术判断力的证明,也是发挥专家作用、推进该领域健康发展制度设计的要求,在社会上要逐渐形成一种以能够成为评审专家为荣的风气

(3)从期刊的角度,要制定恰当的评审报酬支付办法,而不必像美国一些杂志那样对评审专家不付报酬、完全是义务。应给评审专家以适当的报酬,使更多的专家愿意投入这项工作,这在专家评审的起步阶段尤其重要。

(本文是与柯冬云合写,原载《编辑学刊》2004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