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出版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思考
十七大提出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任务,作为社会主义文化重要组成部分的出版业在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承担着重要的任务和使命。当前出版业正在加速转型,对人才的需求更加迫切,对人才综合素质的要求也更高,这就要求我们改革现有的出版学专业教学模式,加大出版学本科教学改革的力度,加快教学改革的步伐,为促进出版产业和出版事业的大发展大繁荣做出切实的贡献。这不仅是产业界的呼声,更是出版学本科专业自身生存和发展的需要。
一、从出版学建立的动因看出版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一些高校建立了出版学相关专业,当时有两个最直接的动因。首先是出版业的呼声和出版发展实践的要求。早在1979年就有老一辈出版家胡愈之提出“在大学里应该有出版专业”。此后出版界不断呼吁大专院校应该设立相关专业为出版机构输送新生力量。这种状况在20世纪80年代变得更加紧迫。当时随着出版业的迅速发展,面临人才断档,迫切需要有一定专业知识的人才补充到编辑队伍中去。根据一份调研报告,在1988年,新参加编辑工作的人员占编辑人员的40.8%,35岁以下的年轻编辑占38.1%,这些人大多未经过编辑出版专业的学习和培训;不少高级编辑人员也因从其他行业转来,编龄较短,难以胜任培养新编辑的重任;有些在岗的高级编辑知识老化,需要更新;书籍装帧人员缺乏对口的专业理论知识;发行和管理人员的学历层次普遍较低,不能适应业务发展的要求。因此迫切需要正规化、规范化和系统化的专业训练来提升从业人员的业务和思想素质。这是出版学相关专业创办的最重要的动因。卢玉忆在给新闻出版署党组汇报材料中曾把设置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必要性概括为三个方面:人才培养的需要为第一依据,编辑有较强的适应性,对编辑人才的需求增多;编辑工作越来越复杂,尤其是计算机进入出版领域后对编辑人才有更高要求;用社会化教育模式改变过去师傅带徒弟的培养模式。这三个方面其实都是着眼于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我们目前讨论出版学专业教学改革,同样必须着眼于出版产业发展的现实和未来发展的需要,离开这一点就使出版学专业发展成为无源之水。
其次是出版学学科建设自身的需要。1984年胡乔木就提出:“编辑之为学,非一般基础课学得好即能胜任。”他在1986年同浙江出版部门负责人谈话中又提出“大学办出版系,是我的建议。不要办那么多的新闻系,要办出版系。出版是个很大的领域,但很薄弱”。应该说,出版作为人类最重要的文化活动之一,自古至今绵延不断,为人类的文化传播和精神成果的承继发挥了巨大的作用,出版活动自身也有其发生、发展和运行规律,人类对其经验的总结和规律的探索也形成了较为完整的学科体系,需要专门的学科加以研究,使这一学科自身得到发展和提高。因此,培养出版界需要的人才和加强出版学学科建设,这两个动因也应该是出版学改革的出发点。
二、从学科发展的曲折历程看出版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20世纪80年代编辑出版专业建立和发展后,在90年代初一度遇到很大的困难,根据中国出版科学研究所、北京印刷学院等单位联合组成的调研组报告,当时遇到的主要问题有6个:毕业分配遇到困难;专业师资队伍缺乏;专业教材的缺乏与不规范;办学经费的困难;实践环节薄弱;在职教育生源不足等。目前这些问题依然存在,毕业分配比过去更加困难,但毕业生的流向趋于多样化;专业师资队伍有一定程度的改善,但队伍缺乏的状况依然严重,一个教师讲授多门主要课程,有的学校甚至一个教师包揽了出版学的主要课程;专业教材缺乏的状况得到了很大改善,但教材内容陈旧,理论与实践相脱离的现象普遍存在;相对于其他一些服务于产业的专业来说,出版学专业教学办学经费依然不足;出版学教学纸上谈兵,没有足够的实践环节等。这些困难只是表象,我们要通过分析这些现象背后的本质来看出版专业改革问题,即这几个问题的出现不是孤立的,而是相互联系在一起的:分配难的问题是用人单位对这个专业培养的学生缺乏信心,感到所用非所学,所学非所用;专业师资队伍和教材问题降低了该专业的培养质量,加剧了社会对该学科的不信任,导致分配的困难和办学经费的紧张;而办学经费紧张又使得在校学生的实践机会减少,导致理论和实践脱节;理论和实践脱节又反过来导致分配和生源的问题。如此形成一个恶性循环的怪圈。其中关键的问题表现为三个方面:专业师资队伍建设、规范性课程教材建设以及理论和实践的结合。因此,这三个问题的解决就成为出版学专业教学改革的关键。
三、从国内外编辑出版学专业课程设置的变化看出版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的趋势
目前我国的编辑出版学大多数是从中文、图书情报或者新闻专业转变而来。因此,在出版学本科专业建立初期,出版学的大多数课程侧重于语言文字、文学、写作等服务于编辑知识的课程。例如,在1986年国家教委召开的全国编辑出版专业业务会议上,确定了编辑学概论、编辑出版史、编辑写作、当代国外出版概况、现代化手段和编辑、工具书使用和文献学7门为编辑专业的主干课。而当时没有独立的出版专业,编辑专业实际就是出版专业。以编辑环节为核心,这有一定合理性。因为,长期以来,在计划经济条件下,一切以编辑为核心,大多数出版社对经营管理、市场营销、广告宣传、资本运作等并不重视。这种状况到了必须改变的时候了。
当前出版业发展有两大趋势:一是随着出版的国际化、产业化和市场化,出版社的经营管理成为核心;二是随着信息技术尤其是网络技术在出版中的广泛应用,出版业的技术含量越来越高,出版业从各个环节对从业人员在信息技术方面的能力都有较高的要求。因此,国际出版教育的流行趋势是,在出版教育中强化经营管理和信息技术方面的课程,使这两个方面的课程占总课程的比例不断提高。我对国内50余家编辑出版专业的课程和国外10多家编辑出版专业进行了统计,从统计结果看,国内开设较多的课程是:编辑出版学概论(有的学校称为编辑学概论或出版学概论)、编辑出版史、版权法与版权贸易、出版美学(或装帧设计)、报纸编辑学、书籍编辑学、期刊编辑学、电子与网络出版(电子出版技术或者现代出版技术)、出版发行学(或出版营销学)、出版社经营管理(或出版管理学)、编辑实用语文写作等。可以看出,我国高校编辑出版专业开始重视出版社的经营管理问题以及现代电子技术在出版中的应用问题,但编辑课程仍然占据绝对优势的比例,大约占到课程总量的60%以上。而从国外出版学专业教育看,他们非常重视经营和电子网络技术问题。例如,在纽约大学的课程设置中,有近1/3的课程是关于经营管理的,尤其对财务管理、财务分析和市场分析非常重视(关于出版社财务分析的课程在我国出版学教学中几乎是空白),有近1/2的课程涉及电子信息技术、传播技术、数字信息集成技术以及电子商务技术等。英国的斯特灵大学也有超过1/3的课程与数字传播技术相关。佩斯大学有超过一半的课程是与经营管理有关的,尤其对营销、广告销售、分销、财务等特别重视。这些趋势是非常值得我们重视的,也应该成为我们课程改革的方向。
四、从其他学科的发展轨迹看出版学本科专业课程改革(www.daowen.com)
每个学科都有自身的发展规律和轨迹,但既然作为学科,成为一门科学,那就有些共性的内容,必须遵循一般学科的结构规律。从各个学科课程设置来看,一般都包括以下四个部分:原理或者理论部分、对理论的实际运用部分、发展的历史、方法(研究方法以及运用的方法等)。对于出版学这门直接面向产业、具有很强应用性的学科来说,当然也要包括出版学原理(以及编辑学原理)、出版史(还包括编辑史、印刷史等),但对出版原理的应用以及出版方法却应该是其最重要的两大部分。这种运用主要是出版经营管理尤其是出版社的经营管理以及市场分析,这包括对出版单位这种特殊的文化企业的管理、战略管理、财务管理、营销和促销管理、信息内容管理、人力资源管理、项目管理、客户和渠道服务与管理、市场环境分析等,这应该成为出版学的最重要部分。就方法而言,主要是如何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提升出版业信息收集、编辑加工、集成服务、信息传播等信息内容提供及服务的效率、速度和质量等。曼彻斯特大学开设的课程主要是关于新媒体或者数字传播技术方面的内容,如多媒体出版、多媒体印刷技术、多媒体成像技术、图像设计、图像制作、数据分析等。纽约大学开设了页面设计、网络出版、数字印刷技术、数据库收集与建造、图书集成、期刊集成等。这部分教学内容应该逐步加重,成为出版学本科教学的一个重要方面。我国高等学校出版学专业对原理性的内容较为侧重,对方法的运用主要侧重于传统出版物的编辑方法。这与国外出版专业教育以及出版业的需求显然有着明显差距。
五、从当前出版转型对人才的需求看出版学本科专业教学改革
当前我国出版业正在经历着剧烈的变化,经历着痛苦而艰难的转型,处于发展的“拐点”,这种转型的主要标志是出版业的功能正在从意识形态功能转向产业功能与意识形态功能并重,出版单位正在从事业单位转制为企业,出版形态正从传统出版转向现代网络出版,出版产品正从内容加工转向内容集成和内容服务,出版单位开始尝试从产品运作到资本运作等。这几个方面的转变都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而也对出版学本科专业教育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从产品形态方面,出版策划人员不仅是单纯的图书策划者,而且必须要研究如何利用网络技术来进行出版传播,不仅要出版纸质图书,还要考虑如何出版配套的电子和网上产品,同时要学会整合出版资源,延长产品价值链,增加复合性收入,这就对选题策划提出了新要求;由于网络出版方式与传统的纸质出版有很大的不同,它不仅有文字符号,还有声音、图像等,把字、音、形有机结合起来,更主要的它具有超链接、互动等功能,原来我们熟悉的传统的编辑加工、版式设计、图形设计已经满足不了这方面的要求,必须学习数字环境下的编辑加工和设计方式,这就从技术方面对编辑加工流程提出了新要求;在网络传播条件下,出现了诸如网上电子邮件宣传、手机广告、博客、网上链接、虚拟社区、BBS等点对点、点对面的传播宣传方式,同时网上书店的影响越来越大,这就从营销手段、渠道管理和服务手段、宣传推广和服务手段上对从业人员提出了新要求;网络环境下,新的内容组合模式、产品形态不断出现,同时带来了新的商业机会和商业模式,产生了很多新的盈利模式,这对我们过去出版业习惯了的经营管理模式提出了新挑战;产权改革和资本的多元化,对资产管理和资本运作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此等等。可以看出,出版业的新变化正在冲击着当前出版学本科专业所讲授的内容。目前出版社最缺少的是经营型和管理型人才、网络编辑人才(结构化加工编辑)、网络技术人才,尤其缺乏复合型人才。我们现存的人才培养方式显然不能满足出版业发展的要求,这就要求从培养人才方式、课程设置、课程内容等方面进行大力度的改革。
六、在出版学本科课程改革中需要注意处理几个关系
出版学本科课程改革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专门的机构在教育部和新闻出版总署的领导下认真加以研究,形成规范性的文件,指导有关高校加以实施。我认为,在出版学本科课程改革中要注意处理好以下关系。
(1)一般性和特殊性的关系。作为一个学科有一般或普遍的要求,不然就不能成其为一门科学,也就不能形成一个学科。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出版学专业名称各异,课程设置五花八门、五彩缤纷,各个学校开设的有关编辑和出版的课程有70多门,呈现高度的发散性,从学科建设的角度不能说是合理的。因此,必须根据出版产业发展的需要,对出版学学科内在逻辑进行深入研究,确定若干(如10门左右)出版学核心课程,作为各个学校出版学专业的通开课。同时,出版学本科课程改革又要兼顾特殊性,每个学校要根据自己的特点有所侧重,形成特色;如武汉大学信息管理学院长期侧重于发行和营销,培养了大批出版物发行和市场营销精英,受到用人单位的好评;北京印刷学院以印刷技术见长,等等。目前我国高等学校出版学本科教育已经形成了编辑专业、发行专业、出版管理专业、装帧设计专业等几个有特色的专业。因此,应该在统一核心课程设置的基础上,鼓励各个高校根据自身特色和出版产业需求状况,设置具有特色的专业课群,形成各自的人才培养优势。
(2)理论性和应用性的关系。出版学是实践性很强的学科,来源于实践又服务实践,因此必须以应用为导向,将理论和实践密切结合,根据实践的需要开设和调整课程。在教学环节中把学生在课堂上学到的内容和出版业的实践相结合,特别要注重实训环节。因此,应该鼓励有关高校出版专业在出版单位建立实训基地,聘请既有一定理论基础又有较强实践经验的出版业管理人员以及一线人员给出版学专业本科生授课,形成产学研相互促进、共同发展的良性互动关系。与此同时,出版学自身要针对实践提出的问题和学科自身的发展,加强理论性研究,尤其要加强对出版活动规律的研究,反过来指导实践,使“批判的武器”变成“武器的批判”。
(3)专和博的关系。过去讲编辑是杂家,这有一定道理,但不能把出版专业变成万金油,什么内容都学,必须学有专攻,侧重于某一个方面,不能面面俱到。对此,吴启迪在一次研讨会上有一段精彩的论述:“目前,以本科为主的编辑出版学专业教育还远远不能满足时代对编辑出版人才的要求,特别是编辑出版这样一个特殊的行业,要求专业人才除具有编辑出版学专业的基础知识、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之外,还需要具备其他专业领域的知识、理论,在‘专’和‘精’的基础上,还要做到‘杂’和‘博’”。我们不能要求一个本科生在四年时间里把出版学的各种理论和出版的各个环节都精通,可以重点侧重于某一个专业方向,如出版管理、出版传播、出版营销、多媒体出版、数字与网络出版技术等。国外这方面有很好的先例,如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出版学就侧重于多媒体出版,开设了新媒体透视、多媒体导论、新媒体图像设计、新媒体印刷术、新媒体图像制作、图像成像原理、多媒体出版、跨媒体出版、新媒体编程导论、新媒体选择、新媒体编程、印刷原理、印刷媒介融合、数据分析教程等课程;美国阿肯色州立大学则侧重于印刷技术与管理,开设数字出版概论、出版物管理、出版物评估、平面媒体传播概论、数字画面制作与设计、图像转换教程、制版技术概论、数字印刷导论、平版印刷技术、凸版印刷技术、数字传播革新、视觉传播管理、口头传播、多媒体技术、电子商务等课程。
(4)现有课程基础与未来发展趋势的关系。在出版学本科课程改革中我们必须立足于现有基础,从现实出发。例如要求我们现在大多数学校大量开设管理方面的课程以及数字传播技术方面的课程是不现实的。但高校培养人才又必须着眼于出版业未来的发展趋势。立足于服务出版产业的出版学本科课程设置应该由三大板块组成:编辑知识课程群、出版管理知识课程群和现代数字技术知识课程群。我们必须从目前开始就逐步加强后两个方面的课程,缩小传统的编辑业务课程,以适应未来出版业对人才的需要。
(原载《出版科学》2008年第1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