选题策划实践论(下)——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引进版图书的成就与梦想
提到人大社的引进版图书,人们很容易想到《亚里士多德全集》、“经济科学译丛”、“工商管理经典译丛”、“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当代世界学术名著”译丛、“哈佛商学案例精选集”等一连串闪亮的名字。50年来,人大社引进版图书在中国书业中不断创下骄人业绩:《亚里士多德全集》获第四届国家图书奖,《经济学》获第十一届中国图书奖,《人力资源管理》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人大社引进版对中国人文社会科学学科建设和高等教育教学内容与形式的改革产生了极大的影响。
对于中国出版业国际合作而言,人大社无疑是个“现象”。人大社是中国较早涉足版权贸易,并形成引进版优势品牌的出版社。多年来,人大社“敢为人先”地做出了种种尝试、探索和努力,有计划、成规模地引进外版图书,在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新闻学、社会学和公共管理等学科形成了十分明显的优势,其特色鲜明的引进版体系,在国内外出版界引起了积极而广泛的反响,使人大社引进版图书成为中国出版业的一道亮丽的风景。
一、一石激起千层浪——掀起经济学汉译的第三次浪潮
人大社引进版教材和学术著作开始于20世纪50年代。早在新中国建立之初,随着我国大规模经济建设的开展,建设人才和建设知识极其缺乏的矛盾暴露出来,为解决这一矛盾,刚刚成立的人大出版社从前苏联引进并翻译出版了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和经济管理等方面的教科书,为我国建设人才的培养和经济管理学科的建设做出了重要贡献。
改革开放以来,人大社更加重视从国外引进优秀的教材和学术著作。最早引起学界高度关注并产生轰动效应的当属以斯蒂格利茨《经济学》为代表的“经济科学译丛”。这套译丛于1995年春由人大出版社发起筹备并很快出版绝非偶然。本人认为,当时人大社把这项工作视为自己的一项“使命”。1992年邓小平视察南方重要讲话发表后,党的十四大明确提出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人大社敏锐地意识到中国的改革开放引发了学习和借鉴国外经济学理论和管理学知识的客观需求,人大社有义务承担起这样的时代任务,把国外优秀的出版成果介绍到国内来。正像“经济科学译丛”编委会在总序中讲的那样:“中国改革开放的目标是建立一个有效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加速发展经济,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但是,要完成这一历史使命绝非易事,我们不仅需要从自己的实践中总结教训,也要从别人的实践中获取经验,还要用理论来指导我们的改革。市场经济虽然对我们这个共和国来说是全新的,但市场经济的运行在发达国家已有几百年的历史,市场经济的理论亦在不断发展完善,并形成了一个现代经济学理论体系。虽然许多经济学名著出于西方学者之手,研究的是西方国家的经济问题,但他们归纳出来的许多经济学理论反映的是人类社会的普遍行为,这些理论是全人类的共同财富。要想迅速稳定地改革和发展我国的经济,我们必须学习和借鉴世界各国包括西方国家在内的先进经济学理论与知识。”今天我们仍能从这段文字的字里行间强烈地感受到人大社在中国经济体制转轨的历史关头所表现出的那份责任感和使命感。
经过约两年的努力,到1997年,人大社的第一套引进版教材“经济科学译丛”问世,这套书包括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曼昆的《宏观经济学》、平狄克等的《微观经济学》、泰勒尔的《产业组织理论》等著作。谁也没有想到,这套译丛一问世,立刻引起了经济学界、出版界和教育界的轰动。中山大学著名学者王则柯教授指出:“经济学汉译的第三次浪潮来临了”,他把“经济科学译丛”的出版看作是中国经济学出版的里程碑。在他看来,改革开放以来曾先后出现过三次“经济学汉译浪潮”:第一次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代表作是“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奖者著作丛书”;第二次则是20世纪90年代初期,代表作是“当代经济学译库”和“当代经济教学参考书系”;第三次就是人大社的“经济科学译丛”。给予同样评价的还有中国人民大学著名学者高鸿业教授,他集中分析了斯蒂格利茨的《经济学》,认为这部教材代表了西方经济学的新思潮,提出了一系列值得我们思考和借鉴的新观点。比如,委托—代理问题,很好地阐释了企业所有权与管理权分离的现象,让读者清晰地了解市场经济体制下,“厂商的财政和管理问题”的新情况。教育界的许多权威人士也认为,《经济学》对经济学基础教材建设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它不仅涵盖了当今西方经济学最新最前沿的理论,而且编写体例、叙述逻辑和语言表述都很简洁明了,尽量用贴近日常生活的实例来说明各种经济现象,启发读者深入思考,即使是没有学过经济学的人也能读懂此书。《经济学》累计销售已经突破了10多万册。这套丛书对于当时的刚刚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型的我国经济理论界有着极大的推动作用。
今天“经济科学译丛”已经成为我国经济学研究者和广大经济学师生的必读书,在全国拥有大量的读者。
继“经济科学译丛”掀起“惊涛骇浪”之后,从1997年开始,人大社又以更大的规模和勇气组织翻译和引进了“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中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发展,呼唤能够在国际市场上搏击的中国企业家,呼唤谙熟国际市场规则的职业经理人,人大社敏锐地关注到这种时代需要,及时组织策划和出版了“工商管理经典译丛”。这是国内第一套与国际管理教育全面接轨的引进版工商管理类丛书,一经推出,立即受到国内管理学界和企业界读者们的一致好评和普遍欢迎,并持续畅销数年。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成思危先生、全国MBA教育指导委员会的专家们,都对这套丛书给予了很高的评价,认为这套译丛为中国工商管理教育事业做出了开创性的工作,为国内管理专业教育首次系统地引进了优秀的范本。这套译丛现在已成为国内管理院校和企业培训采用率最高、影响最大的引进版教材。其中,《人力资源管理》荣获第十二届中国图书奖;《管理学》荣获全国优秀畅销书奖。
以“经济科学译丛”、“工商管理经典译丛”为代表的国外优秀图书的成功引进和出版,使人大社成为我国经济、管理学科领域引进版图书的重要品牌。
二、重点突出,全面开花——全力拓展人文社科类引进版图书的学科领域
人大社没有停留在经济学、管理学的介绍和引进工作,为了适应时代发展的要求,推动我国行政管理学的研究,1999年年底人大社及时启动了第三大译丛——“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的策划和组织工作,目前这套译丛已经出版了40多种。这套丛书所选书籍皆为国际学术界和实务界公认的研究公共管理和政府改革的力作,一经推出,即产生很大的社会反响。许多专家评价说:这套丛书的翻译出版,使国内学术界得以全面、及时地了解国外公共行政和公共管理学科的最新发展,为正在全方位推进的我国政府改革提供了可资借鉴的理论分析成果和有益的实践经验。这套译丛所探讨的问题,如政府的职能定位与转换、构建服务型政府、公共服务的市场化、政府管制与管制改革、公民社会与公共服务的提供、政府精简和政府绩效的提升等,也都是中国政府改革所关心的重要问题。
第四大译丛则是“当代世界学术名著”译丛,这套译丛设想更为宏大,它包括经济学、管理学、法学、新闻传播学、哲学、社会学、心理学、教育学等学科中当代最前沿的学术著作。这套译丛分别设立若干子系列,齐头并进,不断积累。从已经出版的图书来看,它很快在学界和读者中产生巨大影响,如经济学系列中的《以自由看待发展》、《博弈论经典》、《制度与行为经济学》、《策略思维》等,新闻与传播学系列中的《帝国与传媒》、《世界大战中的宣传技巧》、《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机器新娘》、《报纸的良知》等。值得一提的是这套译丛中的哲学系列,主编者邀请了美、英等六个国家的16位著名哲学家推荐了近50年最重要的10本学术著作,人大社从这些推荐名单中遴选翻译出版。因此,该系列刚刚出版就引起了哲学研究界的极大关注。人大社决心通过若干年的努力,使这一品牌成为更为响亮的一个引进版品牌。
上述几套大型译丛的出版,其意义是不可低估的。首先,人大社引进版图书适应了中国改革开放中学习和借鉴国外先进经济管理思想的客观需求;其次,人大社引进版图书有效地促进了我国人文社会科学相关学科的建设和发展;第三,人大社以引进版图书为中介,为中外学者架设了学术交流的平台,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如斯蒂格里茨、蒙代尔、阿马蒂亚·森、兹维·博迪都被邀请到中国来进行学术交流;第四,人大社引进版图书为出版社注入了活力,引进版图书不仅为出版社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同时也使出版社有机会了解和学习国外同行先进的管理理念和管理方法,锻炼了一大批高素质的编辑和员工,为出版社的可持续创新和发展积蓄了能量。(www.daowen.com)
面对日趋激烈的市场竞争,人大出版社积极探索对外合作的新模式,加强与国外出版机构、著作者的紧密合作与交流,通过以下三方面重大举措,很快形成一个教育图书引进版的新局面。第一,对产品进行横向拓展。短短几年时间内,在四套译丛的基础上,人大社已经在人文社会科学的众多学科领域推出一批大师级水准的译著丛书。人大社以宏大的规模和气魄,确立和巩固了自己在引进版图书,尤其是人文社会科学领域引进版图书的领导地位。第二,对产品进行纵深挖掘,进一步扩展引进已有学科的图书,细分市场。以“公共行政与公共管理经典译丛”为例,该套丛书分为四个子系列:经典教材系列、公共管理实务系列、政府治理与改革系列、学术前沿系列。“新闻与传播学译丛”现已发展出国外经典教材系列、传播学研究方法系列、大师经典系列等几个子系列。第三,对已有产品和品牌进行多层次、多介质、全方位的立体开发与服务支持。从原有的单本图书衍生出适合不同层次和需求的读者的改编版、简写版、精华版等;在纸版书介质的基础上,增配光盘,增加电子版产品等等。
三、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开创中国教育图书引进的新局面
在从计划经济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转轨过程中,人大社引领了引进版图书的潮流,但人大社并不以此而飘飘然,不因此而满足,在很多出版社纷纷加入引进行列时,人大社清楚地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责任——不能不加区别地盲目引进,不能良莠不分,要把引进版图书与出版社的全球化战略相结合,与人大社“出教材学术精品,育人文社科英才”的出版理念相结合,在引进版过程中始终坚持以我为主,为我所用,形成了人大社引进图书鲜明的出版理念。
首先,引进版图书必须以服务我国的社会主义经济、政治和文化建设为目的。为我所用,最主要的就是为我国的现代化建设的现实服务,这是引进版是否能够列入该社选题的首要标准。例如,人大社2002年引进出版了阿马蒂亚·森的新作《以自由看待发展》,该书反对诸如把发展归结为国民生产总值的增长或个人收入提高等单纯的经济发展观,认为发展是涉及经济、政治、社会、价值观念等众多因素的综合过程,发展要以人为中心,人的实质性的自由是发展的最终目的和重要手段。这种发展理论已经被联合国出版的《人类发展报告》所采纳,对理解我们党和政府所提倡的以人为本的科学发展观有积极的借鉴意义,正因为如此,该书2003年被中央党校中青班作为学习研讨科学发展观的参考读物。中国近些年的发展受到了全世界的瞩目,国内外有所谓“中国的世纪”或者“北京共识”的说法,如何看待中国的发展成为国内外普遍关心的问题,人大社及时引进了美国知名学者申卡尔的新著《中国的世纪》,作者认为,中国大陆经济的崛起从根本上不同于日本、印度和亚洲“四小龙”的兴起,而类似于一个世纪前的美国的崛起,中国正朝着一个未来世界强国的方向持续而快速地迈进。该书作为“沃顿商学院图书”的一种,一出版就引起了国外对“中国经济崛起”的激烈讨论,也引起了国内学界的高度关注,清华大学经管学院近期就此书所探讨的问题进行专题讨论,并邀请作者到清华大学经管学院演讲。人大社引进的《报纸的良知》、《一个自由而负责的新闻界》探讨了新闻伦理和媒体的社会责任问题,其中的很多观点对我们现在新闻职业道德的讨论是很有借鉴意义和警示作用的。由此可见,人大社的引进版已经超越了单纯的版权贸易的意义,已经成为为我国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服务提供智力支持的一个组成部分。
其次,引进版图书必须有益于人类文明的传播和文化传承,具有文化积累价值。从人大社引进版书目人们可以清晰地看到,人大社很少引进昙花一现、没有任何文化积累价值的所谓“畅销书”,他们十分注重引进翻译能够体现人类文明重大成果以及具有文化积累意义的思想家的著作,除了上面广受学术界赞誉的《亚里士多德全集》的出版外,人大社正在翻译出版或已经列入出版计划的大型翻译工程包括《康德著作全集》(9卷)、《詹姆逊文集》(4卷)、《笛卡儿全集》(4卷)、《尼采著作全集》(9卷)、《列维·斯特劳斯全集》(10卷)、《杜尔凯姆文集》(8卷)、《蒯因文集》(6卷)、《劳特利奇哲学史》(10卷)、《国际工商管理大百科全书》(8卷)、《经济学大辞典》、《国际经济学百科全书》(6卷)等等。人大出版社组织翻译出版的引进版图书,始终把学术水准和翻译质量作为重要标准,不跟风、不炒作、不盲从,例如由苗力田教授主持翻译的《亚里士多德全集》(10卷本),就是由希腊文直接翻译过来的第一个中文译本,该书获得了国家图书奖、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一等奖等多项大奖。
再次,引进版图书必须与人大社的发展战略相适应,以战略合作推进产品合作。由于人大社在引进版领域的良好声誉,国外的出版机构纷纷找上门来表达合作的意愿,寻求合作的机会,并承诺种种优惠条件,但人大社不为眼前的利益所动,而是以自身的优势和发展战略作为合作的出版点,以人大社所形成的“三类精品”(教材精品、学术精品和大众精品)的出版结构来规划引进版的发展方向。不仅如此,人大社更注重利用其在人文社会科学等相关领域已经确立的品牌和优势,与国外水平相当的出版机构进行深度的战略合作。这是人大引进版更新、更高层面的发展与成长。与此相关的一些战略尚属商业“机密”,但也有一些已经众所周知的项目与合作,如2004年9月,人大出版社与培生教育出版集团就合作出版沃顿商学院出版社图书正式签约,现在已经出版的《超常思维的力量》、《金字塔底层的财富》、《寻找创业沃土》、《中国的世纪》等,均是刚刚在美国上市就入围亚马逊商业类图书排行榜前列的图书。这种战略合作关系,使沃顿商学院图书依托人大社成熟完善的出版和发行网络与卓著声誉以及培生教育的优秀品牌登陆中国,同时也再次巩固了人大社引进版图书在中国读者中的地位和影响。再如,人大社还与另一家全球顶尖的商学院——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建立了战略合作关系,对方正式授权人大社陆续出版了“《哈佛商业评论》精粹译丛”、“哈佛商学案例精选集”、“哈佛商学在线网络课程”等出版物,人大社将携手哈佛商学院出版公司,力求以优秀的出版物改善中国的管理实践。
通过版权引进,人大社与一些国际著名的出版机构建立了紧密的合作关系,如培生教育出版集团、汤姆森学习出版集团、麦格劳-希尔教育出版公司、牛津大学出版社、剑桥大学出版社都与人大社有广泛的战略合作关系。正是通过与这些国外大型出版公司的战略合作关系,使人大社能够优先选择他们最新最好的出版物,从而把他们奉献给中国读者。
最后,要积极开拓世界图书市场,以“引进来”带动“走出去”,实现中外出版社之间的互动。与有形商品的出口相比,我国文化产品的输出还显得有些落后。版权的引进与输出之间有巨大的逆差,品种之间的差距超过10∶1。而由于中国在世界上的影响越来越大,世界经济发展中的“中国因素”越来越受到重视,所以国外想更进一步了解中国的愿望越来越强烈,这就产生了国外对介绍中国历史和现实状况的出版物的巨大市场需求。面对这种状况,出版界显得准备不足。多年来,人大社在引进国外图书的同时,一直重视版权输出工作,在人大社社长贺耀敏看来,“人大社需要时刻参与国家的文化建设,既要传承文化,也要推广文化。因此,我们不仅要引进国外的精品图书,而且也应该把自己优秀的图书推向世界。”这些年来,人大社成为在版权引进和版权输出两方面都进入前10名的唯一一家出版社,他们的出版物版权卖到美国、韩国、东南亚等国家和地区。人大社一直探索与国外大的出版公司合作,用英文版直接出版反映中国历史和文化的思想类图书,反映当前改革开放成果和介绍当前中国的经济、管理、法律等方面成就的学术著作。目前以两个出版公司联合出版在国外发行的新合作途径和合作模式,已经取得了初步成效,一些选题已经进入实际操作阶段,从而使中国出版物真正实现“走出去”的目标,既让国外了解我国的历史、文化以及改革开放的成就,也扩大了中国文化在世界的影响,实现了引进和输出的互动互利。
人大社没有忘记,一个企业真正的资源和实力,是人才资源,是能够加工信息、利用资源、创造价值和迸发活力的人大社的三百多位员工。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提供一个良性的工作环境,创造一种美好的企业文化,汇集和吸引众多才华横溢的出版人才,是人大社的立社之本。为应对出版人才在国际化进程中的挑战,人大社每年以1/10左右的比例派出新老员工参加国际交流,如伦敦书展、法国图书沙龙、美国书展、东京书展、法兰克福书展等大型国际书展。这不仅使员工开阔了眼界,获得最新的出版信息,了解国际出版动态,而且能够直接加强与国外出版商的联系,提高他们的外语水平和交往能力,感受世界出版前沿的节奏与脉搏。为了适应国际化人才培养的需要,人大社有定期的英语角、原版电影播放、英语演讲比赛等活动。有活力的人,组成了有活力的团队和企业;同时,讲诚信的人,也塑造了重质量、有信誉的企业形象。在引进版图书的数量陡然升高的情况下,人大社仍然严把质量关,使人大社出版的引进版图书在总体上保持一个非常高的质量水准。在少数出版社向国外出版机构隐瞒印量、谎报销售数的情况下,人大出版社却在众多的合作公司中赢得了优良的信誉,使双方的合作可以在互信、互惠、互利的基础上良性循环,稳定发展。
截止到2004年年底,人大社通过版权贸易共引进图书1 400余种。这些引进版图书,普遍受到读者的青睐,形成了极具市场号召力的品牌效应,并在经济学界、管理界、教育界、哲学界、法律界、新闻学界等领域形成持续而广泛的影响,为中国的现代化进程做出了不可低估的贡献。
对于未来,人大社信心十足。我们有理由相信,人大社的国际合作必将超越自我,迈上更高的平台,实现新的飞跃。以胸怀世界的魄力和纵览天下的胸襟,承载时代和历史赋予的使命,胸怀天下,服务中华。
(本文原载《中国图书商报》,由该报记者何为撰写初稿,本人重新撰写并定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