秉创新之道,启来轸以通途——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节目创新探析
蒋宝琛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纵横》诞生于1994年,享有“中国新闻名专栏”荣誉。自开播以来,《新闻纵横》在中国听众中重建了广播新闻的声誉,是中国广播类新闻评论性节目中最好的拓荒者和耕耘者。节目以对重要事件进行深入报道和背景分析为主,以批评报道、披露内幕见长,锋芒愈磨愈利,在中国新闻界表现卓越。[1]
在网络媒体迅猛发展的今天,广播、电视等传统媒体面临极大挑战。2008年9月中国之声《新闻纵横》改版,2009年12月《新闻纵横》再次改版,两次新鲜血液的注入,使其取得了良好的收听效果,受到了广大听众的一致好评。
一、“追问”语态新颖犀利
白岩松曾经说:从多年前的起步,到如今的遍地开花,舆论监督节目最困难的时候已经过去,生存的问题不再困扰我们,发展却是全新主题。《新闻纵横》是央广的一档舆论监督类节目,经过两度改版,其核心特质并没有改变,仍旧坚持舆论监督的宗旨,但在语态的表达上进行了创新,以“追问新闻”的方式,使得主持人的语言更为犀利,也更为新颖。
以2012年1月14日的节目为例:
《新闻纵横》追问新闻。早七点到九点每天两小时追问新闻答案,我是志鹏,我是王艺。今天是2012年1月14日,星期六,下面第一小时《新闻纵横》为你追问以下新闻答案——问今晨:挪威法院将再次对枪击案凶手进行精神评估;问焦点:全球百分之一网民造访,每天超过十亿点击量,记者探访重负下的12306;问真相:钓鱼网站挖坑,抢票软件忽悠,网络购票怎样分辨真与伪?问热点:iPhone4S内地零售店开卖一天就暂停,是黄牛太抢戏,还是苹果太压货?对话当事人:屡屡集体破发,辛苦风光不再,中国之声对话中国证监会主席助理吴利军,散户投资新股面临更大风险;问环球:驻阿美军涉嫌侮辱塔利班武装人员尸体,美军全面调查,风波能否平息?
每天节目一开始,听众首先听到的便是“《新闻纵横》追问新闻”,接着是一组追问式的内容提要。《新闻纵横》设置了以下多种追问:问今晨、追前沿、追民生;问真相、追亲历、追热点;问进展、追案情、追封面;问环球、问幕后、问市场、问楼市;追面孔、追财经、追民生、追体坛等。
以2012年1月14日《新闻纵横》中“问热点”为例:
《新闻纵横》问热点:苹果冲击波又来了,这一次是iPhone4S,昨天苹果新款iPhone4S正式登陆中国内地市场。在北京,原定于七点开始销售,因为担心果粉过多秩序难以维持,苹果北京大悦城零售店清晨六点就开始发售,并在一个小时以内售罄。更令人震惊的是北京三里屯店与黄牛之间发生了激烈的冲突,导致现场一片混乱。
昨天下午,距离开始销售仅仅过了半天的工夫,苹果公司突然表示,为了确保顾客和员工的安全,将停止在北京和上海的零售店销售最新版的iPhone4S,这可是苹果之前任何一代产品从没有过的待遇。
虽然苹果在全世界都很热销,但是像中国这样因为如此火暴而导致零售店停售的恐怕不多,除了不守规矩的黄牛太抢戏之外,是否还有别的原因呢?另外,恐怕很多果粉面对这种情况,也禁不住抱怨:中国市场这么火暴,可iPhone4S上市都小半年了我们才见到真容,凭什么?
主持人一句“凭什么”的追问,道出了“果粉”的心声。这种追问的语态形式非常新颖,语言犀利、简洁利落。过去一些主流媒体在监督质疑时,总是令人感觉理性有余,形式单一。而《新闻纵横》这种语态表达上的创新,使其不仅理性,而且形式新颖,同时增强了监督力度,易于被受众接受。
首先,客观是新闻工作的根本出发点,理性则可以说是新闻评论的命脉。新闻评论要理性、深刻,否则便会有失客观和公允,不仅经不起时间的检验,而且也会大大丧失新闻媒体的公信力。《新闻纵横》直指问题根本,理性犀利。
其次,仅仅以理性为标杆去进行评论对于一档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而言是远远不够的,主持人应该做到“深入浅出”。在广播新闻评论性节目中,主持人应让人们能够听懂、爱听,用喜闻乐听的方式让受众接受,“通俗中见斑斓,曲高而和者众”,更好地发挥主流媒体引导正确舆论的作用,否则单纯的说教往往导致事倍功半的结果。
最后,追问新闻要求从纷杂的新闻信息中提炼出追问的方向,抽丝剥茧,深追直究,指向问题的核心。在新闻语态模式化、官样化比较严重的今天,使用这样的追问方式,可以强化其舆论监督的色彩和功能,对其所追责的人或事也会有更强的监督力度。
二、观点“当家”可听性更强
有人说,“当今时代媒体竞争已由信息竞争进入观点竞争”。信息社会的发展,使得信息越来越难以被垄断,新闻无法被独家占有,然而对于新闻的解读却可以独树一帜。新闻评论越来越多地出现在了各个媒体当中,成为媒体宣扬自身独特报道角度的窗口,也成为正确舆论导向的标杆。《新闻纵横》改革创新,便是转“播”为“说”,其中的关键则是“评”,而评的特点是在潜移默化中把观点传达给听众。
第一,新闻事实深度解读,连线专家倾听观点。《新闻纵横》拥有一批专家、学者、媒体资深人士等作为新闻观察员,当有评论价值的新闻事件发生后,这些新闻观察员马上被连线,深度解读新闻,传达新闻观点,揭示新闻本质。
例如,2012年1月13日《新闻纵横》:
主播:除了火车、飞机之外,这两年拼车回家也逐渐兴起。所谓拼车,就是搭乘别人的自驾车一起回家。路上搭车的人与车主共同承担油费、过路费等成本。
记者:今年的拼车火得不得了,但是拼车也存在一些问题,比如说,与陌生人同车会不会出现麻烦?拼车收取的费用是不是涉嫌非法运营?如何避免拼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一些问题、纠纷?拼车节约了运力资源,更让一些买不到票的人能够回家,不过交通运输部管理干部学院教授张柱庭提醒,这当中也要注意可能存在的风险,首先是陌生人一起拼车的安全问题。
张庭柱教授:每年都会出现一些互相不认识的情况,出现治安上的问题,出现一些比较严重的刑事案件。
记者:去年拼车的徐先生认为,虽然搭载的是陌生人,但同样是回江苏的老乡,从口音和聊天的内容不难判断,同时也会看驾照来核实身份信息,不必担心。
张庭柱教授:在发生费用结算并且以此为赢利手段的情况下,目前的法律认为是非法经营。我出油钱、你出通行费,如果仅仅是这种情况的话,赢利不是主要目的,但是要有证据。
主播:过年就是要回家团圆,这是印到中国人骨子里的习惯,因为一年的喜怒哀乐都要在这个时候与家人分享,所以过年回家是在外游子最简单也是最坚定的愿望。我们也看到在春运的滚滚人流中浓缩了普通中国人的幸福与憧憬,对家的期盼能够让他们克服各种困难。我们也希望在回家的路上,各方能够尽量为他们的出行创造方便,让人们在凛冽的寒风中,也能感受到温暖。
以上这段新闻采用“主播+记者+嘉宾”的方式对“拼车回家过年”进行了深度解读。连线嘉宾传达新闻观点,揭示新闻本质;主播三言两语的点评拉近了与听众的距离,让每一个听众感受到真切的关怀与温暖。
第二,随报随评,“评”贯穿节目始终。来看2012年1月9日《新闻纵横》“特别声音”板块:
《新闻纵横》追问新闻,子文、王艺和您一起倾听“特别声音”。
“好好的桥,好意思瞎涂乱画吗?”登上武汉长江大桥,首先映入眼帘的却是护栏上各种各样的涂鸦,“某某我爱你”、“某某到此一游”等内容比比皆是。负责管理维护大桥的工作人员徐女士介绍,很多游客游完黄鹤楼,都会慕名走上长江大桥,顺便也留下了自己的爱情宣言或者是旅游印记,她曾经劝阻过但是效果并不好。上个月大桥刚刚粉刷了一次,可仅过了一个月,又被涂上了一千多处。(www.daowen.com)
纵横点评:文人墨客在粉壁上写诗作画,在古代人家那叫风雅之举,如今如果我们还是不分场合乱写乱画一通,就不是艺术,而是一种污染。在书写的那一刹那,您自以为很美地书写了自己的感悟、喜悦、亢奋,却不知这是将自己的丑定格,而且会传播得很久很广。
《新闻纵横》“特别声音”板块,先简要播报新闻,再进行纵横点评。不仅是“特别声音”板块有纵横点评,两个小时的《新闻纵横》评论贯穿始终,时刻向听众传达着独特观点。
第三,评述到位,增强可听性。“评论是新闻的最高台阶,它起到一种灯塔的导向作用。在某种程度上,评论的价值有时会超越新闻报道本身。”如果说新闻播报是将现象更准确地传达给受众的话,那么新闻评论就是将本质更精确地解读给受众,因而新闻评论中的分寸感尤为重要。有声语言表达中的分寸感准确与否是新闻评论成败的关键。
然而,新闻评论节目不同于娱乐类节目,它是较为严肃的一种体裁,它所评论的内容也往往是公共性的严肃话题,不可以随意调侃。调侃一旦过了头,就成了油腔滑调,主持人或评论员言论的可信度也就打了折扣。因此,在生动活泼的节目进程中,主持人或评论员把握分寸感、保持严谨与客观的态度极为重要。
从以上的“纵横点评”中我们可以看出,主持人在点评的过程当中既显示了风趣的一面,又很好地把握住了幽默的分寸,最后用通俗灵动的话语将一种理性的思维表达出来。这时候,主持人的主要论点就显得极有说服力,在潜移默化中将论点传达给了听众。
三、主流价值观的创新传播
《中国播音学》指出,人民的广播电台和电视台是党和人民以新闻宣传为主要手段的宣传工具,是党和人民的喉舌,新闻报道是广播电视宣传的主体,新闻评论则是广播电视宣传的灵魂。在当下的传媒界,媒体的喉舌作用不容置疑,在报道的倾向性和角度的取舍方面都有着“规定动作”。但目前广播电视媒体“市场化经营,事业化管理”的体制使得媒体的职能趋向多元化,履行宣传义务的同时还要自己挣钱养活自己,如此,对商业利润的追求与“喉舌”的规定动作之间就渐渐形成了某种隐性的矛盾。这使得媒体很多时候对于自身“喉舌”这一角色的看法是“消极”的。这种消极的方式主要表现为:用漂亮的大话、空话、套话去应付宣传,用机械的语言“忠诚”地播报文字。这事实上是一种不作为的表现。“主流价值观”在这个过程中并没有被真正弘扬,反而在观众的消极情绪中被揶揄、被讽刺、被渐渐孤立。这不仅是对播出平台资源的极大浪费,而且也对社会和谐起到了负面影响。
而《新闻纵横》则展示出了不同的一面。先来看一条《新闻纵横》节目2011年7月29日的消息:“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国务院总理温家宝昨天来到浙江温州,察看‘7·23’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现场,悼念遇难者,看望受伤人员,慰问遇难者亲属,并与中外记者见面。”在这简短的导语之后,是大段的现场实况录音,其内容节选摘录如下:
老者:我认为还有一个抢救时间的问题,停止抢救是为了过早通车。这是理念的问题,不是以救人为理念。
温家宝:我都会回答你。
家属:总理,我跟您说说。总理,我爱人出差坐D301,出事以后,我非常理解政府。……可是我到现在非常不满意!我们到现场来,我们说,你们怎么辨认死者?我们要拿到死亡的证据。我们没有看到人之前,我没法相信。因为我爱人上了车以后跟我通过电话:“买的是硬座车票,后来到了软卧包厢里。”我心里想,找到的车票有可能不是我们的人。就抱着这个幻想,我到现场看到人以后,我跟您说,我就立刻变了,惨不忍睹!跟我们想象的根本不一样……
温家宝:我懂,我懂。
家属:好好一个人,脑壳也破了,满身都是血,都是脏的,一直到现在,遗体都没有清理。我们从一来就要辨认死难者的遗体,我们要死者的身份证明。国家没有一个人通知我们这个人没有了,是我们自己一直在网上查。我们要一个身份证明,有什么不可以?这么点事都解决不了,何谈别的?!再说,来了以后跟我们谈价钱。第一次跟我们谈,17万。我们人都没了,我们不要钱。然后又跟我们谈,说50万。买大白菜呢,在这儿讨价还价,一会儿17万,一会儿50万的?干什么呢!我们觉得,我没有不理智,谢谢总理!
以上节选的是《新闻纵横》在甬温线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发生之后,国家领导人到现场慰问的新闻报道。显而易见的是,这次报道与往常主流媒体对灾难性事件报道的态度,尤其是对官方领导人的态度大相径庭,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次报道开了中国主流媒体近些年报道尺度之先河,让人叹为“听”止。
笔者认为,抛开政治因素不谈,单纯从广播播音的传播角度来看,这是一次极为大胆的尝试和创新,是“主流价值观的一次创新传播”。
传播媒介现在已经日趋多样化,尤其是微博等自媒体大量兴起后,使得信息的获取和传播渠道更加多种多样。在“全民皆记者”的时代,官方媒体对信息的垄断已经一去不复返。在这样的情形之下,如果官方主流媒体继续那种几十年如一日的新闻报道方式,就渐渐成了一种与时代脱节的宣传方式,成为一种被多数人厌倦与排斥的“仪式化表演”。
这期《新闻纵横》的报道看似冒天下之大不韪,突破了“为尊者讳”的报道原则,将现场群众对国家领导人的抱怨与责备尽数传播了出来,有人说这有辱党和政府的形象,为当时动车事故之后政府的艰难处境雪上加霜,但是笔者认为,这样的话语通过中央人民广播电台这样的中央级媒体进行传播,本身就代表了党和政府在处理这起特别重大铁路交通事故的一种积极态度,体现了弥补之前失当措施的一种责任信念。此时的官方媒体如果继续粉饰太平、大声辩白,只会让公众更为反感,让情况继续失控,同时使自身的公信力流失殆尽。
面对当时谣言满天飞的网络空间以及社会舆论,央广这次看似出格的举动,其实恰恰发扬了实事求是、积极务实的态度,让老百姓听到了真正的信息和真实的情况,因为它传达的恰恰是老百姓最真实的声音。只有这样才能止住谣言,才能使央广接下来的报道能够具有公信力。也只有这样,才是对主流价值观的真正弘扬!许多人从各种角度来定义主流媒体,笔者认为只有被主流人群接受的才能真正称之为主流,否则无论如何宣传所谓“主流价值观”都是虚妄的。在当时的严峻形势下,救死扶伤,严惩责任人,无论对官方还是民间,都是最为主流的价值观。官样文章不会被人接受,粉饰太平毫无传播价值。通过批判性报道,实际是明贬暗褒,不仅彰显了中国领导人的亲民举动,而且反映了中国政府处理这次事故的坚定信心。所以,央广的这次报道不失为一次对主流价值观的“创新”传播。
诚然,在当前体制之下,也许这样的报道方式还无法常态化发展,还只能以孤例存在。但是只要能有这样一次突破就足以让我们欣喜,因为它让我们看到了广播媒体的蓬勃生机,让我们看到了传媒人的赤子之心,更让我们看到了改革的时机和动力。
创新是广播发展永恒的话题,是广播发展永远的动力。作为国家级电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对《新闻纵横》的改革与创新,充分体现了国家级电台与时俱进的风范,显示了主流媒体的新闻价值观。
参考文献:
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评论部:《问题——来自〈新闻纵横〉的前沿报道》,南海出版社2003年版。
钟大年、于文华:《凤凰考》,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3年版。
亚伯纳·柯恩著,宋光宇译:《权力结构与符号象征》,(台北)金枫出版社1987年版。
李晓萍:《创优、创新构想结出的美丽花朵》,《中国广播》2009年第2期。
王宴青:《理念创新是广播发展的不竭动力》,《中国广播》2009年第2期。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鲁景超:《关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写给“纪念人民广播播音七十周年”》,《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