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学生创作素养的培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学生创作素养的培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时间:2024-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内化于心外化于行——论学生创作素养的培养陈晓鸥多年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都是热门专业,从近几年学生报考的人数持续攀升到设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多,可以看出其“热”度仍持续不减。创作素养更强调某一专业对主体的独特要求,包括主体的创作理念、创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不同的专业对创作素养又有更为具体的要求。观察力是创作主体进入创作之门的基础。

学生创作素养的培养: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内化于心 外化于行——论学生创作素养的培养

陈晓鸥

多年来,播音主持艺术专业都是热门专业,从近几年学生报考的人数持续攀升到设立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高校数量不断增多,可以看出其“热”度仍持续不减。这反映了学生喜爱播音主持艺术这个专业,社会需要播音主持艺术这方面的人才,这对于播音主持艺术的学科发展和专业教育是非常有利的。2011年教育部正式将播音主持艺术确定为二级学科,说明了这个学科在学科建设上的日臻完善、理论研究方面的不断深入成熟和社会实践的持续需要。在高校,学科建设与专业人才培养虽有各自的内涵与结果呈现,但却相互依存,相互促进,特别是学科建设成果是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法的理论基础,并对教学实践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成立以来,我们边进行学科建设,边进行专业课程建设,学科研究成果与课程建设紧密结合,不断丰富内涵和拓展外延,普通话语音与播音发声、播音创作基础、广播播音与主持、电视播音与主持,已成为播音主持专业最具特色、最为成熟的专业主干课程,涵盖了该专业学生应具备的基本专业理念与专业能力要求,为学生获得并提高播音主持能力提供了保证。目前,全国几百所高校开设了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许多高校的播音主持艺术专业课都包括了以上四门课程。当然,由于各高校的优势专业不同、师资来源不同、教师专业背景不同等,课程的总体设置也各有不同,学生的培养目标亦各具特色,不过,无论怎样,作为同一学科、同一专业,播音主持艺术具有共性规律,对播音员主持人的培养也存在共性要求,而其中创作素养的培养应是我们这个专业人才培养的重点,是各门专业课围绕的核心。

一、关于创作素养

播音主持是一项有声语言(含副语言)创作活动,这是我们对播音主持的基本认知,专业课程内容的设置也是以这种认知为基础的。“有声语言”说明了其创作活动特点,是以声音为主要媒介来表情达意。创作主体应明确播音主持对有声语言的要求,并具有驾驭有声语言的能力,以满足主体的创作需要。“创作”体现了播音主持的本质。播音主持不同于一般的日常说话,而是在大众传播环境下创作主体为实现传播目的将文字语言转化为有声语言或将内部语言外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在转化或外化的过程中,主体对客观事物的深刻认知和体验,对文本依据的深入理解和感受,对传播对象的想象与呼应,声音对主体内在精神准确恰当的表现,是播音主持之为“创作”的关键。总的来说,大凡创作活动都具有共同的特点,即创作主体为一定的创作目的,经过艰苦劳动,将一种形态转换为另一种形态,最终形成新的作品。[1]在这一创作过程中,创作主体的素养是决定创作水平高低的关键因素。

创作主体的素养包含面极广,我们在此将之分为两大方面:一是基本素养,二是具有专业特点的创作素养。基本素养包含德、智、体、美等方面的内容,体现为人的思想品德人生观价值观、知识水平、身心状态等诸方面,具有普遍性和共通性,提高基本素养是社会对人包括创作主体的共同要求。创作素养更强调某一专业对主体的独特要求,包括主体的创作理念、创作能力、审美鉴赏能力等,不同的专业对创作素养又有更为具体的要求。基本素养与创作素养既有各自的领域又有密切的联系,对于创作主体来说基本素养是创作素养的基础,基本素养不高,其创作素养就难以提升,而创作素养不高,也很难表达出主体的内在精神与诉求。

那么,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来说,主体的创作素养包含哪些内容呢?对于这方面的认识是随着时代的要求、学科的发展、研究的深入逐步明晰的。张颂先生在《关于传者素质的思考》中对此有过明确的阐述,他将传者(播音员主持人)的素质分为天赋部分和养成部分,统称为语言功力。他认为:有声语言传播者当善言,应该具备有声语言的驾驭能力,即语言功力。语言功力包含语言的功底(天赋部分)和能力(后天养成)。创作主体的天赋怎样是重要的,如声音、口齿悦耳清晰,语流基本顺畅等,这些是从事播音主持工作的基础,但仅有天赋还难以胜任有声语言创作,语言能力还需后天的培养。观察力、理解力、感受力、思辨力、表现力、鉴赏力、调检力、回馈力,便是有声语言创作者语言能力的具体内容,也是创作素养的具体内涵。这些能力,便是我们培养学生创作素养的起点与归宿。

第一,观察力。观察力是创作主体进入创作之门的基础。观察力“是一种有意识、有目的、有组织的知觉能力。它不只是单纯知觉问题,而是包含着理解、思考,有目的、有计划的知觉。它是人的多种感知觉的综合。”播音主持具有新闻性和艺术性双重属性,这两个领域都要求主体具有较强的观察能力,善于“有意识、有目的”地观世界、观社会、观人的情感百态,通过观察不断丰富内心体验,提高认知能力。从新闻角度看,敏锐的观察力是主体发现新闻,真实、准确、生动地报道新闻所不可或缺的;从创作角度看,唯有善于观察、积累,才可能在创作中有真切的感受、真实生动的表达。观察力也是获得良好的理解力、感受力和表现力的基础。

第二,理解力。理解既包含对事物的一般了解,更强调对事物本质的认知。理解力与主体的知识积累、生活积累的厚度有密切关系。播音主持,无论是有稿还是无稿,所涉及的领域极其广泛,创作主体唯有广博的知识和丰富的生活积累,对传播内容方有可能深入理解。理解力的强弱对感受力、思辨力、表现力的强弱都将产生影响。

第三,思辨力。思辨力,简言之,就是思考辨析的能力。播音主持,特别是有稿播音,常被人认为就是念稿,是不用动脑的简单劳动。这固然有他人对这项工作的不了解,但也有播音员主持人自身的问题。有些人对于传播内容的理解浅尝辄止,不明白为什么播出,要达到什么目的,满足于见字出声;也有的在主持时,说话不过脑子,信口开河,没有逻辑;或在访谈、连线中只满足事先准备好的内容,不去真听、真思考、真追问,如此,肯定无法获得好的传播效果。思辨力要求创作主体思维清晰,善于“追问”,敢于突破创新。在有声语言上体现为层次清楚、逻辑严谨,观点明确、重点突出、个性鲜明,有思想、有深度。

第四,感受力。感受力表现为主体对外部世界的体验能力,简言之就是“感之于外,受之于心”的能力。情感是创作的源泉,是创作的本质特征,对外物视而不见、无动于衷,就难以获得真切丰富的情感体验,如此,在创作过程中又如何能做到对表现的对象“感同身受”,如何使表达真实、真切和形象生动呢?而对于有稿播音,创作主体还需对文字有较强的感受力,通过文字感知外部世界,引发相应的感受、态度、情感。感受是“创作主体生命活力的显现”,是能否进入创作的关键,感受力的强弱直接关系到创作的成败。感受力与观察力、理解力、思辨力有密切关系。观察是感受的前提,对事物有深入的理解与思辨将推动感受向更深处发展,使体验更为深刻;反过来,深刻的感受体验亦会加深主体对事物的认知。

在播音主持专业的课程中,针对感受力设计了专门的教学环节,即通过具体感受、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的讲授与训练来提高学生的感受力。

第五,表现力。表现力是创作主体应具备的核心能力。它是反映主体创作素养的窗口,是对主体内在素养和有声语言表达能力的综合呈现,是创作能否达到预期目标的关键。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受三个方面的影响:

一是创作主体的基本功。“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声音是有声语言创作中的主要工具,创作主体首先要锤炼自己的声音,以符合大众传播的需要,符合大众的审美需求,符合表达的需要。字正腔圆、悦耳动听、富有弹性是我们对声音的基本要求,声音沙哑捏挤、口齿不清、气息僵化是无法满足创作的需要的。其次,要掌握运用声音表情达意的基本方法,掌握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的声音表达技巧。基本功如果不扎实,语言的表现力就会大打折扣。

二是语言表达技巧与主体内在思想感情的融合度。锤炼基本功是为了使主体的内在思想、感情、审美追求等更准确恰当地外显,使表达更具感染力。单纯追求声音外在的变化,没有主体内在精神做根基,不知要表现什么,也就谈不上有表现力。实际上表现力一定是以其他能力为基础的,唯有内外和谐,才能做到声情并茂。

三是对有声语言的整体驾驭能力。不仅做到声情并茂,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声音在此已不仅是“工具”,在主体的驾驭之中,它所显现出的融通之美、意境之美、韵律之美,也使声音成为审美对象,使传受双方达到“愉悦共鸣”。

第六,鉴赏力。鉴赏力是主体“审美能力的表现,是审美意识的投射,缺乏或低下,便会导致创作标准的滑落,甚至进取心的泯灭,严重的还会颠倒是非,以丑为美”。鉴赏力要求创作主体能够以专业的、审美的耳朵去鉴别、欣赏他人作品的优劣,不仅能知其然,还能知其所以然,以便避人之短、学人之长,最终提高自己的创作追求和语言表现力。

第七,调检力。调检力要求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具有及时的自我调节与检验能力。较强的调检力有助于创作主体的声音状态、思维状态、情感状态、表达状态在创作过程中“随机应变”、应付裕如。“检验”要求主体在创作过程中及时感知外部和自我的状态,一旦发生变化就及时调整。这里的调整,既包括主体随境而变,也包括将不适当的变化调整到合适的状态,以避免一错到底。在实际创作中,许多人缺乏调检力,往往不能在创作过程中及时发现问题,或者发现了问题却难以及时调整到位,并因此干扰了整个创作活动。所以,如何及时调检到位,如何不影响整体创作,是我们提高调检力的重点。

第八,回馈力。作为大众传播,主体在“说话”时常常“眼前无人”,这就需要我们对传播对象进行想象。一方面从“质”和“量”的方面去想,把握他们的特点和需要,以“回馈”他们恰当的态度、准确的表达;另一方面还要在“说话”的过程中感到他们不断变化的需要、反应,并适当调整自己的心理、语气、语速等。所以,回馈力主要是主体对传播对象“需求”、“反应”的及时“反馈”,最终做到有的放矢,形成“交流”的语场。

以上八种能力涵盖了创作素养的基本内容,其中表现力是核心,具有外显性,是冰山露出海面的部分,其他能力相对内隐,是藏于海面之下的部分。各个能力既有各自的特点和要求,又有密切的联系,相互依托,相互促进。对于创作主体而言,以上八种能力都应把握并不断提高。(www.daowen.com)

二、教与学中容易出现的问题

以上八种能力,在创作过程中虽然综合呈现,但在不同环节对主体能力的要求会有所侧重,因此,在培养过程中,需要从创作规律出发,有次序、有重点、合规律地逐步进行培养,此外,不同课程的培养重点也要有所侧重。拿播音创作基础课程来说,创作理念、创作方法是其重点,而创作方法又是依照理解、感受、表达合创作规律的路径进行培养,多年来获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但是,我们也要看到,在播音主持专业的教与学中,正确的教学理念、合规律的培养路径并不一定能够全部得到落实,这直接影响了人才培养的质量。目前,教与学中常出现的问题主要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

(一)弱化、轻视基本功

从最表层讲,播音主持是吃“张口饭”的,语言基本功是这个职业对我们的基本要求。但是从播音主持的总体情况看,基本功多年来被弱化、被轻视。其原因:一是媒体对有声语言表现力在传播效果的重要性上缺乏深刻的认知,认为说得“自然”就可以,甚至将语音不准、声音不美看做播音员主持人的个性,这些现象,对老师和学生都具有“引导力”。二是教师本身功力不够。播音主持专业的大发展,造成师资队伍的短缺,许多教师虽然功力不足但也纷纷“被需要”而成为专业教师。教师的听辨力、示范能力及指导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明显不足。三是学生下苦功者少。基本功非一日之功,需要坚持不懈地练习。在大环境外在压力不足的情况下,能够静下心来踏实练功的实在难得。由此,基本功长期被弱化,直接的表现就是学这个专业的与没学这个专业的区别不大。

(二)重技巧轻体验

经济的快速发展,快餐文化的盛行,“时不我待”成为社会的普遍心态。许多喜欢播音主持的学生往往希望能快速地掌握语言表达的“秘籍”,让自己快速“成才”。但是由于没有静下心来细细揣摩体验,往往事倍功半。当然,创作技巧是客观存在的,但它并不是纯工具性的,它的使用要以主体的切身体验为依据,体验一旦缺失,所谓的技巧也就没有了用武之地。举例来说,在播音创作基础课里,我们往往把情景再现、内在语、对象感当做内部技巧,把它们作为调动主体思想感情的方法。应该说,这些确实是调动主体情感运动的有效方法,但是要做到真正有效,并不是拿来就能用的,而是需要主体用心体验才能获得。比如情景再现的展开过程由四个步骤组成:理清头绪—设身处地—触景生情—现身说法。这些看起来确实是方法或者说是技巧,但是这个技巧中哪一步骤不需要主体真切的内在体验才能将情感调动起来呢?“理清头绪”时设若缺乏“镜头感”,那内心视像如何能运动起来呢?同样,“设身处地”绝不是想象一下“我就在”就可以了,关键是要将心比心,在深刻的体验中获得真情实感。而“现身说法”假如没有真正唤起“非说不可”的愿望,那也只能是说说而已,更不要说“触景生情”了,缺乏情感体验如何生情?即使是最为外显的外部技巧:停连、重音、语气、节奏,又有哪一个能脱离主体内在的体验而发挥作用呢?因此,从这个角度说,掌握所谓语言技巧的过程,其实是潜下心来对人、事、物、景进行深入体验的过程。

(三)重“术”轻“道”

我们这里说的“术”是指方法、技巧,“道”是指理念、规律、修养。播音主持具有很强的实践性,重“术”的层面是必要的,每一个实践者并不一定都是理论家,但是作为大学生和专业教师都应重视“以道御术”。轻“道”,“术”就容易跑偏,就会滥用。比如,对“港台腔”的模仿,对“说”的热衷,因为看着新鲜、“时尚”就盲目跟风,如果有“道”的把关,就会更有定力。包括模仿他人的表达上,因其重在“术”的层面,往往“偷”不到真功夫。实际上,在教学中,许多教师自身也缺乏对“道”的深刻理解,也容易把重点停留在“术”的浅层次上。还是以内部技巧为例,从“术”的层面看,它是一定的方法、技巧,但这些“术”实际都是为“道”服务或由“道”而来的,即创作主体在创作过程中要有真情实感,要真动情、动真情。一旦离开了“道”的追求和规范,“术”也就失了方向,就会为“情景再现”而“情景再现”,为了“交流”而假装“亲切”。创作素养中,每一项能力要求,其实都包含“道”与“术”两个层面,唯有和谐一致,创作素养才会真正提高。

三、创作素养培养之我见

(一)加强专业教师队伍建设,提升教师的创作素养

如上文所说,全国高校播音主持艺术专业发展迅速,专业教师队伍的专业素养参差不齐,这必然会影响学生创作素养的提高。提升专业教师的创作素养,可以把重点放在感受力、思辨力、表现力、鉴赏力的提高上。提高的途径包括:一是通过自修和进修的方法对现有的播音主持理论进行学习、探究,提高自己的专业理论水平;二是加强实践,将理论化为行动,并在实践中感悟理论、落实理论。

(二)在体验中感知理性的力量,做到知行合一

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教学一般采用大小课结合的方式,大课讲授理论,小课用理论指导实践,重在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但在具体的教学中时常出现理论与实践两层皮的情况。这一方面与教师的理论修养和教学经验有关,另一方面与学生没有在实践中感受到理论的重要性有关。实际上,从知到行,并不是“直通车”,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就是体验。没有获得对某一理论的切身体验,理论就往往是“身外之物”,就很难在实践中发挥作用。以有稿播音为例,创作准备这部分的教学内容对提高学生的理解力、思辨力是非常重要的。在这个教学环节里,强调了广泛积累的重要性,讲授了“备稿六步”的方法,并要求学生写分析笔记。我们看到,分析笔记写对了不意味着就能播对。拿其中的播讲目的来说,尽管一再强调播讲目的在创作过程中居统帅地位,但一开始学生并没有真正重视起来,写的东西并没有真正化为主体内心的需要。如何使学生真正认识到播讲目的对创作的重要性,并自觉地落实在具体的创作中?中间必须要有体验这一过程。那么如何获得体验呢?一方面教师要善于引导,比如运用对比的方法,让学生对同一篇稿件设计不同的播讲目的,以体会不同播讲目的对创作心理和播出效果的影响;另一方面学生也要有意识地、主动地去体会、感受播讲目的在创作中的重要作用,并落实于具体的创作中。

播音主持实践性强的特点,特别需要理论能指导实践、用于实践,而实践又能体现理论的价值,所以,创作素养的培养也包含了理论与实践两个方面。龙应台在她的《为什么需要人文素养》一文中谈到了素养和知识的差别,以及“知”与“行”的关系,对我们亦有启发。她认为:“知识是外在于你的东西,是材料、是工具、是可以量化的。必须让知识进入人的认知本体,渗透他的生活与行为,才能称之为素养。”而关于“知”与“行”,她借用王阳明的观点,即“知而不行,只是未知”。此外,王明阳也表达了“知是行之始,行是知之成”的观点。这些都说明了,对知识仅仅“知道”还远远不够,必须化进你的身心,成为你行为中的“自然”,同时这个“自然”的“行”又是因“知”而成,所以,就创作素养的培养来讲,我们不仅要“知道”素养的内涵,还要进一步将之内化于心,这样才可能外化于行。

(三)在实践中感悟和提升语言功力

要让学生真正认识语言功力的重要,并自觉下工夫提升自己的各项能力,最有效的方法就是从虚拟进入实在的创作环境。在真实的语境里,学生往往会更为重视自己的创作效果,对于存在的问题也更有改进的愿望和行动。这里需要注意:一是对于实践的平台应有所选择。如果到水平较低的平台,不仅不能发现问题,反而会自我感觉良好,或者被不好的媒体作风所误导,这是不利于创作素养的整体提升的。反之,如果到较高的平台,其高标准的要求更能促进学生发现问题,不断改进提高。二是应在教师的指导下实践,这有助于帮助学生及时发现问题、改进问题。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师生近一年来在教学与实践的结合上做了许多有益的尝试,取得了初步成效。比如,与云南电视台合作,创办一档新闻日播节目《主播新鲜看》,在老师的指导下,学生们开动脑筋去选择、挖掘有价值的新闻,想方设法去寻找新的角度,设计合理的内容结构,并在镜头前做到了清楚、流畅、默契地表达、交流。经过实践锻炼,学生们的语言功力有了较大幅度的提升。此外,还与中央电视台合作,选拔优秀学生为央视新闻配音,这不仅提高了学生本人的语言功力,对其他同学也起到了激励作用。

总的来说,主体创作素养的培养是一个长期的任务,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媒体与学校、老师与学生、课堂内与课堂外形成合力,才能真正把能力要求内化于心,并外化于行。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鲁景超:《关于播音主持人才培养模式的思考——写给“纪念人民广播播音七十周年”》,《现代传播》2011年第4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