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播音发声教学改革的心理预热成果

播音发声教学改革的心理预热成果

时间:2024-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强化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对播音发声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王峥播音发声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而言是一个基础和贯穿始终的部分。与此同时,在播音发声教学中,如果能够强化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辅之以科学的用声技巧,对于诸多用声问题的解决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及其对播音发声教学的重要作用。

播音发声教学改革的心理预热成果

强化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对播音发声教学改革的一点思考

王 峥

播音发声对于播音主持艺术专业教学而言是一个基础和贯穿始终的部分。播音发声教学,直接面对学生用声能力的拓展以及对不良用声习惯的矫治。目的是通过表情达意,达成对受众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影响,实现声音的“影响力”。

从呼吸、吐字、共鸣等技巧的层面入手指导学生是必要的,也是有益的。但是,如果不注重激发学生内心“想说”的冲动,不注重强化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即使拓展了用声能力,矫治了不良用声习惯,也无法最终实现声音的“影响力”。

笔者认为,播音发声教学主要的精力当然应该是研究和指导播音专业人员在用声环节,特别是发声过程中应有的控制能力。与此同时,在播音发声教学中,如果能够强化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辅之以科学的用声技巧,对于诸多用声问题的解决将会起到事半功倍的作用。本文旨在探讨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及其对播音发声教学的重要作用。

一、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

语言是在“已经到了彼此间有些什么非说不可的地步”[1]时产生的。这一定义强调的是人在说话前的内心冲动。在日常生活中,人们使用语言的理由是十分强大的,动机明确,态度鲜明,或赞美,或批评,或肯定,或劝慰,“非说不可”的冲动和愿望是自然而强烈的;为什么“非说不可”,想使语言达到什么样的交际效果和影响力了然于心、不言自明。

在日常人际交流当中,人们在发出声音之前内心“非说不可”的冲动,包括说话人的动机、态度、达成目标的信念和愿望、对事物的体察和感受等构成了声音发出之前的“心理预热”。人们往往凭借着这种内心冲动的驱使和发声前心理充分预热的过程,自发地调整自己的呼吸、吐字、制声、共鸣等发声器官,使声音符合自己的要求,帮助自己达到话语目的。

播音发声属于有声语言在广播、电视及网络新媒体等平台的大众传播行为,这一行为具有言语、新闻及艺术多重属性。有声语言传播是信息的“编码—发送—传输—接收—解码”的信息循环交流过程,这一过程涉及“心理—生理—物理—生理—心理”的一系列反应。相对于有声语言的人际传播,播音言语活动的特殊性在于:“日常生活的言语活动,是言语者自己要说的;播音这一言语活动,必须依据稿件(素材),并且要把文字稿件(素材)转化为自己要说的话。”[2]笔者认为,这一“转化”过程,就是让稿件或节目要说的话转变为自己“非说不可”的话,这就包括播音发声前充分的心理预热。播音发声教学对于播音专业人员声音素质的评价和提高,既有基于人际传播特点的用声要求,更有基于大众传播媒体环境的特质和要求。也就是说,播音发声教学应结合大众传播媒介和人际传播的特点和规律,指导学生在播音发声之前充分进行“心理预热”,挖掘声音发出之前的内心冲动,让稿件的播读和观点的传达变得“非说不可”,研究怎么使声音更入耳、更入心。

二、播音发声心理预热的要素

在大众传播语境里,影响播音发声的心理预热包括诸多要素,本文将着重探讨身份认同、立场态度、 发声动机、影响力信念这几个方面。

(一)身份认同

在人际传播当中,一个人或侃侃而谈,或窃窃私语,用声的高度、强度等方面的差别,往往是由于说话者身份不同而产生的。《红楼梦》当中,对于洋相百出、没见过世面的刘姥姥,有的人可以放声大笑,有的人则只能躲到一边蹲在地上偷笑不敢出声。身份决定一个人的思维方式、行为方式,包括用声的差别。人们往往对自己生活中的身份定位是比较清晰的,并且通过观察、判断和模仿,以自身相应身份出发想事情和做事情,包括调整用声的状态。除非是想改变自己的身份,否则发出和身份不相符合的声音,在人际传播中或多或少会对交际造成困扰。

在大众传播语境下,播音专业人员应重新认识自己的身份。本文所说的“身份认同”,强调在播音发声之前,播音专业人员应该清楚“我是谁”。播音言语活动的特殊性在于:“日常生活中的言语活动,言语者是代表自己讲话,播音这一言语活动,播音员(节目主持人)是代表电台、电视台以至于代表党和政府讲话。”[3]笔者认为,播音发声这种大众传播行为,播音专业人员应当强化鲜明的“大众传播意识”,无论是以朋友、师长还是以专家等身份与观众交流,首先应对自己的“新闻人”的身份有坚定和清晰的认同,并由此身份出发思考问题和调整自己的用声。

总之,对于播音专业人员而言,播音发声“心理预热”的一个重要依据和基础就是自身的身份认同。

(二)立场态度

对于说话人而言,“表态”是实现言语交际很重要的目的,人们对于事物的认识和态度时刻充溢在言语之间。事实上,通过听一段话,听话人可能记不清楚每一句话的细节,但一定会明白说话人对谈论对象的态度是“爱”还是“憎”,是“好”还是“恶”。人们的交际,到最后往往就是态度的交锋。

特别是,由于播音专业人员对于“新闻人”的身份认同,本文所说的“立场态度”是指,基于自身传媒人、新闻人的身份和所处立场,对所播读、谈论内容的看法、态度。这里既包括作为一个社会人,或者个人所表现出来的态度倾向,更不能忽略作为一个新闻人所应有的态度立场。后者是共性的方向,前者是个性的表现,两者应和谐统一。

播音发声的教学,不仅应帮助学生深化、表达感受,更应点拨学生从“立场态度”入手进行发声前的心理预热,使声音的使用更有指向性。

(三)发声动机

“动机”是一个重要的心理学概念,它是人们行为的内在驱动力。“动机是由目标或对象引导、激发和维持个体活动的一种内在心理过程或内部动力……对于这种内部过程,我们不能进行直接的观察,但是,可以通过……言语表达等外部行为间接推断出来……各种动机理论都认为,动机是构成人类大部分行为的基础。”[4]

无论人际传播还是大众传播,有声语言都不是动机本身。正如上述所引,语言是判断和体现动机的手段。动机往往具有“鲜明”而又“隐蔽”的两个看似矛盾的特点。人际传播里,人们说话的动机是十分鲜明、不言而喻的,但是鲜明的动机时常巧妙地隐藏在言谈话语当中,在不知不觉当中达到预期目的。

张颂教授谈到“播讲目的”这一概念时,认为“主要是指……所要达到的预期效果,所要遵从的诱导方向……播讲目的是主观与客观的结合,它既应是播音员主观愿望的结晶体,又应是及于受众、感染受众的凝聚点”。[5]播音发声研究如何把话“说清楚”和让受众“听清楚”,而这只是达成有声语言传播目的的一种手段而已,播音发声不能仅止步于“表情达意”。

本文所探讨的“发声动机”即“我为什么说”,也就是通过表情达意,“我想要受众做什么”,引导受众认同我们所传达的情感和观点,并影响受众的思维和行为方式朝着我们引导的方向转变。再换一个说法,播音发声必须要把实现声音的“影响力”作为发声的动机。

(四)影响力信念

实现声音的“影响力”是播音发声的动机,达成这一目标除了在方式、方法上下工夫外,还必须有“信念”。“信念是坚信某种观点、思想或知识的正确性,并调节控制自己行动的人格倾向性。信念是认知和情感的升华,也是认识转化为行动的中介,它通过调节个体的需要来实现对行为的影响。”[6]

留意人际传播环境,不难发现,那些影响力、感召力比较强的人,那些善于把握话语权的人,常常都有强烈的相信自己并希望影响别人的信念。“信念”这一概念也为许多艺术形式所重视,斯坦尼表演体系认为:“舞台上所发生的一切都应该使演员本人信服,使对手和看戏的观众信服,应该使人相信那些和演员本人在舞台上创作时所体验到的情感的真实和所进行的行动的真实。这就是一个演员在舞台上必须具有的内心的真实,以及对这种真实的纯真的信念。”[7]有造诣的舞台表演艺术家,不仅有强烈的信念将自己化身为角色,也能让观众感知到他们强烈地希望用自己塑造的角色影响观众的舞台信念感。

广播电视有声语言艺术,主导属性是新闻属性,和表演艺术当中“虚构的真实”有着本质的区别,然而在艺术表现的手段上又有紧密联系和相同之处。播音发声对于真实事件、人物的报道,更应相信其真实存在性,还要依据自身“新闻人”的身份认同,相信所传达的观点、态度的正确性。本文提出的“影响力信念”更偏向于指,播音专业人员用有声语言影响受众思维和行为方式的强烈而坚定的信念。笔者认为,使播音发声有充分的心理预热,必须坚定“影响力信念”,这样声音的发出才有依据和章法,也就更容易吸引受众,从而实现播音发声的“影响力”。

三、强化心理预热,解决播音发声问题

上文分析了播音发声“心理预热”中的四个重要因素:身份认同、立场态度、发声动机和影响力信念,它们是解决播音发声教学中学生发声问题的四把钥匙,可以用来解决由于心理预热不足而导致的“冷声”问题。(www.daowen.com)

徐恒老师在《播音发声学》中阐述了正确处理情、声、气关系的观点,明确提出“要暖声,不要冷声”。“冷声”在笔者理解意为不明身份,没有态度,缺乏动机,欠缺信念,板着面孔发出的冷冰冰的、缺乏吸引力的、无情的、麻木的、茫然的、味同嚼蜡的声音。在声音形式上表现为用声的“高、平、远、冷、僵、直”,或者毫无依据的“更高、更快、更强”,或者不明原因的“虚、弱、暗”。

笔者以为,要解决这一问题,应该在发声前的身份认同、立场态度、发声动机和影响力信念四个方面进行充分的心理预热,就可以有效避免“冷声”的毛病。

在这里以李白的古诗《望庐山瀑布》的朗读为例,谈谈心理预热四个关键要素在播音发声教学中的运用。这是一首脍炙人口、耳熟能详的唐诗,对于播音发声而言,这种“熟悉”反而容易麻痹人的感觉神经,把它处理得欠缺色彩。人们需要通过深刻挖掘内心“非说不可”的冲动,才能让这些含英咀华的千古名句有声有色。在朗读这首诗之前,应该明确以下几个问题:

第一,这首尽人皆知的古诗为什么要由“我”来朗读?“我”是谁?这就涉及了身份认同的心理预热要素。应该把“我”认同为中华文化的传播者。而许多学生则习惯于把自我的身份认同为“给老师完成录音作业的学生”。这样无论如何声音的使用都是小气的,是缺乏气势和变化的。即便从气息上调整,也总感觉缺乏心理支持。

第二,通过自己对身份认同进行判断,体现自己的好恶态度。具体到这首诗,对于“庐山瀑布”这一事物,播音员的态度应该是饱满的热爱和由衷的欣赏。这样的鲜明态度,应该充溢在从题目开始的字里行间。许多学生读题目和前两句时如同念字,听不出对庐山瀑布的喜爱,也听不出对“日照香炉生紫烟”这样奇美画面的欣赏,这是不对的。大部分学生看到“飞流直下三千尺”才开始来激情,才想起追求变化,这样的变化是突兀的,态度要在言谈话语间流露。

第三,为什么要朗读这首古诗,明晰自己的“发声动机”。在这里,发声的动机不是简单地描绘景色,抒发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而应通过描绘和抒发,让受众看到美好的景色,激发听众对所描绘景物和祖国的热爱。这种影响虽看不见、摸不着,但是它却存在于人们的潜意识当中,人们最终把这种影响化为对同类事物的态度,根植在内心深处,很大程度上影响着自己待人处世和看待世界的方式、方法。

第四,想想自己希望在多大程度上影响受众。坚定的影响力信念,让播音发声行为更有动力、更主动,能帮助学生调整好播出状态,增强播讲愿望,从而更容易让整首诗的朗读用声扎实、饱满和富有变化。

四、播音发声心理预热过程应注意的问题

(一)“身份认同”需要一定的社会历练

在播音发声教学当中,教师应当指导学生以一个新闻人的身份来思考问题,调整用声状态。但很有可能出现的状况是:学生可以理解教师的意图,然而声音的使用听起来总是欠点儿火候。这是因为,新闻人的身份和大学生的身份有很大差距,真正在身份上的认同,有待社会历练的配合。况且现在学生的特点是心理年龄偏小,缺乏社会经验和对社会的看法。事实表明,我们的毕业生在以真正的纳税人的身份看待这个社会的时候,他才能对这个社会有所思考,有所要求,许多在校期间的用声问题自然就解决了,因此,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社会活动,把自己置身于社会的大环境中,在这方面应给学生一些时间,不应急于求成。

(二)“立场态度”是“情感”的“上位”概念

播音发声追求情、声、气的交融,要求达到主客观的高度统一。“情”就是思想感情,是发声的依托,然而不能忽略播音主持专业人员的“立场态度”对其思想感情的倾向性所产生的影响。面对同样的事物,态度的差别决定了情感类型的不同。播音发声的目的与其说是“表情”,不如说是“表态”。“立场态度”是“情感”的“上位”概念。

学生通常会在发出声音之前体会、感受稿件或一段话的画面、情感、冲突等,然后试图绘声绘色地去表现所感受到的东西,却常常缺乏对“态度”的认识和思考,因此,声音表现得虽很热闹,可是要么根本没有态度,无爱无憎,要么是有爱无憎,有时甚至导致态度立场是完全错误的。

正如张颂教授点明的:“态度是不是鲜明,直接关系到传播效果,态度的模糊不清……受众虽然可以从内容上了解是非,但却不能从我们的有声语言中受到更深的感染,得到更多的启示。”[8]

(三)“发声动机”忌自我表现

有的学生声音并不“冷”,甚至看似富有变化,有激情,状态很积极,可是,发声不以达成稿件或节目的影响力为动机,一味以秀自己的声音为乐,以发泄个人情感为目的,这就很容易陷入到自我欣赏的圈子里,致使声音不朴实,花里胡哨,哗众取宠。“发声动机”的偏移,是很容易被受众捕捉到的,也是不被买账的。

(四)坚定的“影响力信念”忌“有纵无收”的单一表现

在教学中,提示学生强化自己发声的影响力信念,是较容易被学生接受的。有了坚定的信念,强化了发声动力,通常会产生的一个问题是,学生会不由自主地把稿件处理得“更高、更快、更强”,听起来十分费力,反而达不到预期目标。“影响力信念”只是增强了播音发声的内心动力,在此基础上,还应该讲究有策略地发声,增强用声的艺术性,让受众更容易、更乐意被影响。

综上所述,本文对比了人际传播和大众传播两种语境下对发声要求的异同,试图探讨播音发声前心理预热的过程。通过分析笔者认为,在播音发声的教学中,应当引导学生强化对自己“新闻人”身份的清晰认同,并据此思考问题和调整发声方法;根据自己的身份,使自己的“立场态度”鲜明化,明确自己的“发声动机”是达成对受众的影响力;还应强化对受众的“影响力信念”。抓住心理预热的这四个关键要素,是指导学生解决“冷声”问题的有效方法。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恩格斯:《劳动在从猿到人转变过程中的作用》,见《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第511页。

[2]姚喜双:《播音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3]姚喜双:《播音学概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8年版,第14页。

[4]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4年3月第3版,第326页。

[5]张颂:《播音创作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26—27页。

[6]彭聃龄:《普通心理学》,北京师范大学出版集团2004年3月第3版,第334页。

[7]斯坦尼斯拉夫斯基著,林陵、史敏徒译:《斯坦尼斯拉夫斯基全集》第2卷,中国电影出版社1959年版,第206页。

[8]张颂:《播音创作基础》,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1990年版,第48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