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播音主持艺术12:成功做好非节目主持的必要前提

播音主持艺术12:成功做好非节目主持的必要前提

时间:2024-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试论做好非节目主持的必要前提康健非节目主持,是相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形态而言的,指广播电视节目以外的活动的主持,如舞台表演、会议、婚丧、祝寿等仪式以及聚会和宴会、商务典礼等,这些活动不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为前提。因此,掌握非节目主持的基本特征并具备担任非节目活动主持人的必要素质是做好非节目主持的两个必要前提。

播音主持艺术12:成功做好非节目主持的必要前提

试论做好非节目主持的必要前提

康 健

非节目主持,是相对于广播电视节目形态而言的,指广播电视节目以外的活动的主持,如舞台表演、会议、婚丧、祝寿等仪式以及聚会和宴会、商务典礼等,这些活动不以制作广播电视节目为前提。

对于以制作节目为主业的广播电视媒体来说,无论是出于市场竞争还是自身形象塑造的要求,都越来越重视与受众的直接交流与真实互动。于是,媒体组织的非节目形态的活动越来越多,主要形式包括:大型演出或庆祝活动(台庆、节日等)、栏目或节目的观(听)众见面会、组织影视歌明星的粉丝联谊会……这些活动的主持人大多由台内以及相关栏目的主持人来担任。

当前,我国市场经济飞速发展,商业及商务活动频繁,大到高级别的商界领袖峰会,小到一个新产品的发布会,还有开业、签约、谈判、剪彩、促销等等,形式越来越丰富,场面越来越讲究。出于对品牌的维护和宣传,对此类活动主持人的要求也在逐渐提高。

我国是礼仪之邦,婚丧嫁娶、祝寿等活动仪式是民族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同时,受西方思想和文化的影响,如今此类活动又呈现出形式上的较大差异与改良。此类活动数量庞大,贴近民生,但主持人良莠不齐,整体水平偏低。

概言之,上述各种类型的非节目活动的主持人基本由两类人群构成:一类是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他们兼职非节目主持;另一类是由市场催生的非节目主持人,他们或专职或兼职,都是有声语言表达的爱好者,但不是职业节目主持人。

无论对于他们中的哪一种人,做好非节目主持都不容易。对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而言,脱离开大众传播,进入到全新的传播语境,需要做出很多调整;而对于目前只做非节目活动的主持人,他们有声语言的基本功、表达技巧以及语言传播经验都是遏制其发展的重要因素。

因此,掌握非节目主持的基本特征并具备担任非节目活动主持人的必要素质是做好非节目主持的两个必要前提。

一、非节目主持的特征

非节目主持有别于广播电视节目的主持,但也与其有较大交集。它们同样强调传播的效率,同样重视主持人的魅力;同时,明确清晰的角色定位、逼真复杂的现场环境、面对面的受众是非节目主持的独特之处。诸如此类的区别和联系使得非节目主持需要探索自己的规律与方法。

(一)非节目活动主持人的角色定位

非节目活动并非大众传播活动。大众传播是指通过报纸、杂志、书籍电影、广播、电视等大众传播工具向相对众多的人传递信息的过程。非节目活动主持更多的具有人际传播和组织传播的特点,它面对的不是“大众”,而是“小众”,而小众往往具有一些共同属性,如同一职业、相似年龄、因共同的目的或愿望参加活动等,这时的主持人根据具体情况,说话要有针对性。此时,主持人不是一名新闻工作者,他不需要过多顾忌宣传责任、舆论导向,但作为现场的桥梁、纽带,主持人要注重格调和品位。

(二)非节目主持的环境

与节目主持相比,非节目主持最大的特点之一在于环境的改变。对主持人而言,这里的“环境”可以从两方面理解:一是现场环境,一是传播环境。

1.现场环境

走出直播间和演播室,非节目主持的环境简单说就是:现场。主持人不必考虑摄像机的位置,不用太顾及灯光和舞台走位,甚至有时自己的普通话平和相貌也不那么重要。这是一片广阔的天地,对非节目主持人有着更复杂的要求。

这里不是演播室,错了可以重录,主持人要最小限度地出差错,所以,主持人要了解活动的整体安排,要尽量考虑种种可能出现的意外,要事先熟悉千差万别的主持场所;这里也没有题字器,主持人不但要对内容成竹在胸,还要有较强的即兴口语能力;主持人还要斟酌自己的服装服饰,要与现场和谐一致。

2.传播环境

传播学角度讲,无论是节目还是非节目的主持,都要明确传播目的,讲求传播效率,两者的不同在于传播范围。非节目活动的传播范围相对小得多,这要求主持人要更加明确传播目的,而且要依靠现场,尽量丰富传播手段,以期提高传播效率,达到更好的传播效果。

相当一部分非节目活动有较强的程序性,主持人要积极地看待这种程序上的限制,不要把它当做束缚,往往这时也是创新的机会。(www.daowen.com)

(三)非节目主持的受众

1.了解受众

非节目主持类型丰富,但每一场活动的受众都非常明确,他们往往是某一类人,也就是具有一些共同属性,如同一职业、相似年龄、因共同的目的或愿望参加活动等,只有充分地了解受众,主持人才能知道他们的诉求,读懂他们的心声,更好地为传播目的服务。

2.建立联系

在非节目主持现场,主持人成为真正的中心,而不是虚拟的。对于主持人在现场的表现,受众的反应即时、明确。要想使活动进展顺利并效果良好,就要尽快取得受众的信任(起码是基本的认可);要想取得信任或认可,主持人必须在尽量短的时间内与受众建立联系,并且这种联系应该持续下去。

这种“联系”,首先体现为受众对主持人的关注。主持人站在舞台中央(或现场的最高处),他讲话的时候,别人通常不能讲,但不说话就是“关注”吗?当然不是。如果主持人的讲话不能吸引别人,如果受众觉得他在自言自语,那么大家凭什么买账呢?这样的话,关注值就降低了,如果一直持续下去,后果不言而喻。所以,自始至终吸引住受众的注意,并使之一直有兴趣关注下去,是整个主持成功的必要前提。

其次体现为主持人和受众的现场互动。在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中,主持人往往以“对象感”展现沟通的意愿和交流的感觉,这只是大众传播条件下的无奈选择——虽然这种选择是唯一正确的。但在非节目主持中,情况就大不一样了,主持人可以直接看到观众的表情,而观众也会把对主持人和活动内容的感受写在脸上。绝大多数情况下,非节目主持都可以让受众深度参与到活动进程中来。

总之,只有与受众建立联系,活动程序才能顺利展开,主持人才能真正把握现场。

二、非节目主持对主持人的素质要求

非节目主持对主持人在素质方面有其相对独特的要求。和广播电视节目的播音主持一样,非节目主持也需要扎实的语言功力、非语言手段的灵活应用、较强的应变能力和即兴口语表达能力等等。此外,较强的心理素质、一定的活动策划能力、组织协调能力以及更多的社交礼仪常识是非节目主持人的必要素质。

对于与广播电视节目主持人相同的素质要求,前人论述翔实完备,本文不再赘述,以下主要是针对非节目主持的较为特殊的素质要求。

(一)处置现场的心理素质

非节目主持的现场性决定了出错的不可弥补性,无论是防范出错,还是出错后的竭力补救,都要求主持人有良好的心理素质。而良好的心理素质形成于鲜明的性格、坦荡的情怀、健康的动机和坚定的信心。有了良好的心理素质就能有效克服紧张和焦虑,并能增强敏捷的应变能力。

(二)策划及组织协调能力

在广播电视节目(尤其是注重视觉的电视节目)制作过程中,往往拥有一个人数众多、分工明确的制作团队,主持人只是其中一个环节,在与其他专业人士的高度协作中,他通常只做“分内”的工作。而在非节目主持中,很少有专业团队配合,主持人经常参与整个活动的策划、组织;即便只是本职岗位,主持人也要撰写主持词、设计相关活动细节。

非节目主持人的组织协调能力也很重要,既体现在节目中,也体现在幕后。

(三)社交礼仪常识

社交礼仪的掌握,归根结底是要体现对人的尊重,不但要有尊重的意识还要有尊重的方法。在非节目主持中,直接与人面对面打交道的机会大大增加,这种人际传播的特性,使得掌握社交礼仪成为必需。概括来讲要掌握的主要是称谓用语以及宗教民俗礼仪。

以上所论述的是做好非节目主持的必要前提,距离优秀的非节目主持还有距离,还需要更多的总结、探索与尝试。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