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朗诵学会巡礼:用声音放飞梦想

朗诵学会巡礼:用声音放飞梦想

时间:2024-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朗诵,用声音放飞梦想——江苏省南通市朗诵学会巡礼任晖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足迹在长三角的江海大地上延伸,他们的声音在剧场、在校园、在广场绵延回响,他们的朗诵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编织着梦想,他们的心灵在拥有众多朗诵艺术知音的大地上跳跃生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江苏省南通市朗诵学会。

朗诵学会巡礼:用声音放飞梦想

朗诵,用声音放飞梦想——江苏省南通市朗诵学会巡礼

任 晖

有这样一群人,他们的足迹长三角的江海大地上延伸,他们的声音在剧场、在校园、在广场绵延回响,他们的朗诵在观众经久不息的掌声中编织着梦想,他们的心灵在拥有众多朗诵艺术知音的大地上跳跃生长,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精神家园——江苏省南通市朗诵学会。

南通,长江入海口北岸的一座千年古城,素有演戏作画的古风,曾经走出过赵丹、江村、范曾等一代艺术大家,南通话剧与中国话剧的历史几乎同步,走过了一百年,被世人誉为“话剧之乡”。在这样一块有着深厚文化底蕴、独具文化生态优势的土地上,不仅催生着无数年轻人对朗诵艺术的梦想与追求,也使得南通市朗诵学会的应运而生成为一种历史的必然。

追梦:让梦想在广阔的天空放飞

“从第一粒种子发芽的时候,从第一条河水流动的时候,从第一声雷鸣唤醒惊蛰的时候,从第一个婴儿落地的时候,我们的声音开始穿越世界。我们朗读过诗经,朗读过汉赋,朗读过唐诗宋词。在那里,我们体验过祖先五千年的心境……”2010年5月25日下午,由几位话剧演员、节目主持人、高校语言教师集体朗诵的原创诗歌——《我们的声音》,拉开了“南通市朗诵学会成立暨经典作品朗诵会”的红色大幕,他们的朗诵声情并茂,时而如山涧瀑布飞流直下;时而如潺潺溪流叮咚如歌;时而像暴风骤雨横扫千军;时而又像树下听雨缠绵悱恻。他们的朗诵,深深地吸引了在场的话剧界、播音主持界和教育界的近九十名首批会员和三百多名爱好朗诵的观众。

为了筹办这一次“南通市朗诵学会成立暨经典作品朗诵会”,所有参加演出的会员,无不精心挑选自己的朗诵作品,认真揣摩作品的时代背景和思想内涵,深刻体味作者的内心情感,努力寻找朗诵表达的风格样式,反复练习语气语调,精心设计动作手势,尽最大的努力让自己的朗诵尽善尽美。朗诵学会顾问、76岁高龄的话剧演员叶庆霖,拿到诗歌作品后认真揣摩,用心研读,遇到个别他拿不准的多音字,除了查字典外,他还经常谦虚地请教同台演出的播音员和主持人。他说:“我们话剧演员搞朗诵,比较注重情绪,容易忽视字正腔圆,应该好好地向你们主持人请教。”叶老就是这么一个认真的老艺术家,无论作品有多长,难度有多大,他从不带稿上台,全部背诵,一字不差。叶老对朗诵艺术的那份执著与虔诚,让许多年轻人不由得肃然起敬。有人对叶老说:“我们电视节目主持人在舞台上与观众面对面朗诵,缺少必要的交流,缺少情感的爆发力,总觉得情绪不到位,这是我们要向话剧演员学习的。”在朗诵学会这个温馨的大家庭里,无论是话剧演员,还是播音员主持人,或是高校教师,在排练演出中,他们总是互相探讨,互相切磋,互相交流。每一场演出,都是一次新的创造、新的考验、新的提升。

青年话剧演员李晓华喜欢朗诵,在朗诵学会成立大会上,他要朗诵革命烈士在狱中给妻子的一封信《致赵云霄》。当时,他正在外地随团演出,为了能参加这次朗诵会的演出,他星夜兼程,赶到剧场,因为时间仓促,怕来不及脱稿,他拿出了提前准备好的录音,准备用对口型的办法应付演出。可是当他得知所有的演员都是脱稿朗诵时,他被感动了,毅然放弃了原先的录音,利用下午的半天时间,迅速背稿,以真实的人物造型,情绪饱满地投入到“狱中”这个规定情境,热泪盈眶地朗诵了《致赵云霄》,赢得了现场数百名观众热烈的掌声。后来他说:“如果不是受到大家的感染,我不脱稿,只对口型,情绪上不来,只能做状表演,那就绝对达不到现在的效果。”朗诵学会的每一次排练、演出,都会涌现出许多这样的感人故事。

在朗诵学会这个“精神家园”里,没有金钱回报,没有荣誉可图,但是,他们依然执著而痴迷地追求朗诵艺术的“梦想”,宁愿放弃自己的休息时间,有的还自费乘坐几小时的长途汽车,从县区赶到排练或演出现场,无言地耕耘在朗诵艺术的天地里,无怨无悔地奉献着自己的艺术才华。他们说,这里有一方与世俗、与名利无关的艺术净土,这里有关于朗诵艺术的梦想,这里有一群和自己一样的追梦人。

圆梦:让梦想在纯净的家园实现

这里是一方净土,这里有关于朗诵的梦想。但是,圆梦并非易事。圆梦的过程,就是一次“痛并快乐”的艺术创造的过程。看似短短几分钟的朗诵,其背后的辛劳与折磨是每一位朗诵者难以言说的。读作品,体验生活,查资料,反复揣摩,认真咀嚼,弄懂吃透作品,深入理解作者,这些朗诵的案头工作一样不能少。对于朗诵艺术的追梦者来说,运用朗诵技巧对作品的每一字、每一句进行艺术处理,调动朗诵艺术的一切手段去实现作品所表达的思想感情,并最终使观众受到感染的艺术创作过程虽然很过瘾、很痛快、很受用,却也是很艰辛、很枯燥、很煎熬的。然而,他们懂得:真正的圆梦是在舞台上,是在观众的当场感受中完成的。当你全力以赴地站在舞台上朗诵自己费心费力排练的节目,而观众并不买账时,你不能不问自己“这是为什么”;当你在舞台上声泪俱下地朗诵自己精心挑选的作品,而观众却依然无动于衷时,你不能不问自己“这又是为什么”;当同一件著名的经典作品,别人朗诵效果很好,自己朗诵却反响平平时,你不能不问自己“这又是为什么”。这许多很专业也很令人苦恼、纠结的“为什么”,经常困扰着这些朗诵艺术的追梦人。他们说:“圆梦,真的很难!”

朗诵,作为有声语言的一个艺术门类,越来越为广大受众所喜爱。每年的中秋节、清明节和春节,人们都会在电视银屏上欣赏到中央电视台和许多地方卫视举办的各种朗诵会,作为朗诵爱好者,可以从中悟到一些关于朗诵的专业知识。比如,朗诵的表情与手势、朗诵的语言节奏与风格等等。但是,学习的过程,是一个释疑解惑的过程,需要提问解答,需要交流切磋,需要适当点拨,更需要舞台实践。南通市朗诵学会不仅是朗诵艺术爱好者们的“精神家园”,还是一个学术团体,一个又一个“为什么”在这里被破解,让朗诵者的梦想在这里得以实现,让追梦的人在这里圆梦。在南通市纪念建党90周年的《七月一日》大型诗歌朗诵会落幕以后,朗诵学会及时组织了一场总结经验式的艺术研讨会。会上,大家结合自己在朗诵会上的演出实践,交流切磋,释疑解惑,畅所欲言,深入探讨了每一个朗诵节目的得与失,老演员毫无保留地道出了他们多年舞台实践的宝贵经验,年轻人充满信心地畅言舞台上“真刀真枪”的艺术体验。比如,舞台朗诵,究竟是一个怎样的表演状态?有人提出了“我就是诗人”的概念,也有人提出了“我并非诗人,我只是作品的传播者”的概念,还有人提出了“时而诗人,时而演员”的朗诵表演理念。研讨会最终达成的共识是:朗诵,在理解分析作品的过程中,必须深刻领会作者的思想感情、生命感受和人生感悟,并将朗诵者自己的认知与诗人的情感进行心与心的碰撞,从而产生火花,产生激情,这样的朗诵状态才有可能是正确的、富有激情的。朗诵,有了思想的支撑、情感的依托,一切朗诵技巧和艺术处理就有了依据。

在参加完南通“长江第一桥”诗歌朗诵会的演出后,一位会员在他的体会文章里写道:“我和作者曾先后两次去苏通大桥工地参观访问。面对浩瀚的大江和雄伟的大桥,激动之情溢于言表。诗人写道,‘我与大桥/一见钟情/一见如故/怦然心动/潸然泪落……/——却是为何?/却是为何?’其中诗人接连用了两个‘却是为何’,问得很有力度,问得特别深沉,问得极富感情,对人们的心灵是一次不轻的撞击……”从这段话里,我们感觉到朗诵者是在用心感受作品,感受作者的情怀。

只有当作品感动了我们自己,我们才能感动观众;只有用心、用情去朗诵,才能体现朗诵的艺术效果——这也是南通市朗诵学会全体同人的一致共识。他们无论是朗诵经典作品,如《海燕》、《我愿意是激流》、《再别康桥》、《致橡树》、《废墟上的敬礼》,还是朗诵创作作品,如《军长的机枪》、《牵挂》、《将军与孤女》、《夫妻树》、《硬币的重量》等等,都特别追求“情感”的依托和“像歌唱一样说话”的语言技巧,用心用情,声情并茂,并且坚持个人的风格,要让观众特别爱听。有位学会会员这样感慨道:“作为一个朗诵者,每一次接触到作品,在揣摩、交流、排练、演出的过程中,我的心灵都得到了极大的丰富和艺术创作的满足,这是我最难忘的艺术经历。朗诵学会圆了我儿时的梦想,也圆了我一生的梦想。”(www.daowen.com)

解梦:让梦想在美丽的心灵筑巢

云雾缥缈的舞台,营造得宛如仙境,亦如心灵的空间。伴随着美妙的乐曲,LED屏上出现了南通港闸大桥,一位身着红色上衣的女主持人从桥上迎风走来。主持人简短的开场白拉开了演出的帷幕:“太阳最早从这里喷薄跃出,长江在这里忽然变得开朗起来,直奔大海的怀抱,中国共产党走过了90年的光辉历程,为中国人民带来了翻身解放,带来了改革开放的巨大成就。今天,一座现代化的工业基地、外资积聚的高地——江苏省南通市港闸经济开发区,在长江入海口的南通城北翼,奇迹般地拔地而起……”这是朗诵学会为一个省级经济开发区向建党90周年献礼而“量体裁衣”专门定制的一台多媒体音乐诗歌朗诵会,这是一场非同凡响的演出。朗诵学会让朗诵真正走向了社会,走向了基层,走向了人民大众。

如果说,南通市朗诵学会为市文联承办的大型诗歌朗诵会《七月一日》,是一场艺术性、学术性、展示性的专业朗诵会,为市纪委承办的《廉洁赋》古今诗词朗诵会,是一场任务性、鼓动性、欣赏性的宣传朗诵会,那么,这一台为南通港闸经济开发区承办的多媒体音乐诗歌朗诵会《这样的人》,则是一场真正与普通党员群众面对面、心贴心的真情朗诵会。

不到两年的时间,朗诵学会的声音便传遍了南通古城的大小剧场、文化广场以及高等院校的校园。经过大小十多场的演出,小有盛名的朗诵学会,与许多基层单位建立了“纽带式”的关系。《这样的人》多媒体音乐诗歌朗诵会,就是应港闸经济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戴兴农的邀请,由朗诵学会为他们承办的一台旨在讴歌当地普通共产党员群体,具有地方文化特色的音乐诗歌朗诵会。2011年,正逢建党90周年,社会各界搞的纪念演出大都是歌舞晚会,具有创新思维的戴书记不想凑这个热闹,于是,他想到了南通朗诵学会,想到了用朗诵这一形式讴歌基层普通党员的先进事迹。于是,戴书记找到朗诵学会高龙民会长谈了他的想法。火花总是在撞击中产生的,两位领导一拍即合,说干就干。他们迅速组织了诗歌创作班子,邀请几位诗人走进基层,走近一个个普通党员的身边,将他们工作与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搬上朗诵舞台,展示基层普通党员不平凡的人生。

来自当地最基层的农村党员干部和群众代表,在座无虚席的港闸开发区礼堂中,在充满艺术感染力的氛围中,重温了他们熟知的那些普通党员的先进事迹,第一次真切地欣赏着朗诵艺术,感受着朗诵者来自灵魂深处的声音。观众们惊讶,观众们赞叹:没想到朗诵居然会如此感动人,如此有魅力,如此催人泪下;每一位朗诵者仿佛都是那些感人事迹的亲历者,他们的情是真的,心是真的,泪是真的,他们用真心真情和真的泪水,演绎着基层普通党员不平凡的人生。《和时间赛跑的人》讲的是一个普通党员把自己所有的智慧和精力献给他的事业,攻克了难关,造福了社会;《硬币的重量》是一个磨刀老人跳动的爱心,他十多年栉风沐雨,走街串巷,却将积攒的血汗钱3000元硬币捐赠给了灾区;《夫妻树》其实是一对百岁夫妻,丈夫几乎用毕生的精力和心血照料着瘫痪在床的妻子,他们终生相守,无怨无悔……

演出结束了,演员谢幕了,被朗诵艺术生动表现的生活原型——几位基层的普通党员,一个一个走上台来,与演员们握手道别,他们充满沧桑的脸上还挂着未干的泪珠,他们伸出的大手那么粗糙却温暖有力,他们微微颤动的双唇说不出话来,眼里却满含着深情的感谢与难抑的感动。演员们也感动了,因为这些来自最基层的人,这些从来没有欣赏过朗诵的人,他们听懂了,他们接受了,他们感动了,这是朗诵的魅力,这是生活的魅力,这是朗诵与生活紧密结合的魅力。

走出礼堂,散去的人群留下了他们的议论:

“这就是朗诵啊,太感人了!”

“真不错!朗诵也很好听唉!”

“朗诵是高雅艺术,也能说咱老百姓的事啊!”

“咱基层从来没搞过这样的朗诵会,很成功啊!”

就是这样,江苏省南通市朗诵学会的一群追梦人,用经典作品传播着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用饱含深情的朗诵感染并鼓舞着追求美好生活的人们。

(作者单位:南通电视台)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