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雅节诗歌搭阔台,诵读过程全析

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雅节诗歌搭阔台,诵读过程全析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诗歌搭阔台诵读过雅节——“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模式分析张荻一、研究综述诵读活动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承经典文化,还蕴藏着丰富德育教育、提升语言审美、构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笔者认为,在各地兴起的诵读活动中,由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不失为一个值得肯定的成功典型。

诗歌搭阔台 诵读过雅节——“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模式分析

张 荻

一、研究综述

诵读活动的价值不仅在于传承经典文化,还蕴藏着丰富德育教育、提升语言审美、构建民族精神的重要意义。近年来,各种诵读活动蓬勃开展。2007年4月,“国学江北”工程正式启动,区内各所小学把中华传统经典诵读正式纳入课程计划,引导学生诵读经典。[1]更具影响力的诵读活动当属2007年教育部、国家语委倡导的以“雅言传承文明,经典浸润人生”为主题的“中华诵”系列活动。“中华诵”是面向社会各界的诵读盛会,它的举办在全社会掀起了诵读的热潮。

然而,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浩瀚的文明、厚重的积淀,不是背几段古文,朗诵几篇诗词所能尽然承载的。经典诵读活动还需有丰富多彩的形式、广泛覆盖的规模、灵活多样的模式、深入百姓的效度。目前,除了“中华诵”这样的“国字号”诵读活动外,真正宽纬度参与的诵读活动一直乏善可陈。笔者认为,在各地兴起的诵读活动中,由马鞍山市委、市政府举办的“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不失为一个值得肯定的成功典型。本文试图在梳理概括各地、各种诵读活动模式的基础上,重点分析马鞍山模式,并对其构成特点和推广意义加以分析,以丰富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路径。

二、诵读活动的基本模式和现状

(一)基本模式

诵读和朗诵活动并不是新鲜事物,只不过是长久以来没有得到足够的重视。目前除了中小学课程内的诵读和教育部开展的“中华诵”系列诵读活动外,各地也曾经陆续开展过或正在开展着不同形式与内容的诵读活动。综观这些活动,可将其分为三类基本活动模式:

1.诗歌节——诵读文化的强依托

以研讨诗歌文学创作和发展为主要目的诗歌节,往往会辅以诗歌朗诵会。这类诗歌节主要由诗歌创作者参加,设置不同主题,开展研讨、交流和评奖活动。为在诗歌节中欣赏经典作品、展示新创作诗歌,朗诵会常常不可或缺。这些朗诵会围绕诗歌节主题,或由诗作者本人朗诵,或请朗诵爱好者、朗诵名家出席表演。依托诗歌节,诗歌朗诵艺术既有了展示的平台,又丰富了朗诵作品。如2008年的“中国南京·首届凤凰台诗歌节”、[2]2009年的“第二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节”,[3]这些诗歌节都配以主题朗诵会,丰富了诗歌节的活动内容。

但是以诗歌节为依托的诵读活动也存在着明显的局限:首先,它往往局限在一个主题,或一种体裁,不宜拓展;其次,参与人群主要集中于诗歌创作者,参与度不高;最后,诗歌朗诵会仅作为诗歌节的辅助内容存在,在规模和诵读艺术上都达不到“经典诵读”的要求。

2.文化牌——各地资源的深开掘

随着国民经济和文化的发展,文化产业成了推动经济向前发展的有力推手,一些地方大打文化牌,发掘文化资源,以构建新的经济增长点。诗歌朗诵因具有大众化程度高、宣传效果好的优势,被许多地方用来作为构建文化产业的要件。如中共德阳市委宣传部、中共罗江县委县政府共同主办的诗歌文艺演出,以歌颂罗江建设的朗诵为主,融歌舞于一体。[4]又如2010年的“第四届中国三峡·奉节脐橙文化节暨首届诗城奉节诗歌节”,将脐橙资源和“诗城”资源捆绑,以物质文明精神文明,用精神文明反哺物质文明。[5]再如“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暨焦作旅游诗歌节开幕式暨大型诗歌朗诵音乐会”,[6]将诗歌朗诵会变身为旅游资源,给山水旅游增加了人文风光。

以文化为资源,开掘朗诵的产业潜力可以说是一种创新的探索。这种探索既有利于诵读艺术的大众化传播,又能激发地方举办诵读活动的积极性,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但是,从以上所举的几个实例中我们也不难看出这种模式的缺陷:这种模式有将诵读艺术商业化、模式化的倾向,使得诵读内容的文学含量、经典意义和文化品位大打折扣。

3.纪念日——诵读活动的新契机

诵读活动吟咏抒情的特点,特别适合纪念人或事。如为纪念艾青诞辰在其故乡金华举办的“艾青诗歌朗诵会”、在唐山举办的“诗人已去,诗魂永存——纪念周建歧诗歌朗诵会”,[7]以及“5·12”汶川地震后举办的各种朗诵会等。

将诗歌诵读与纪念日相结合,既有利于增强诵读活动的参与性和关注度,又为诵读活动提供了新的契机,在整合地方文化资源方面也具有一定优势。但这种诵读模式内容较单一,不利于永久化和法定化。

总结以上三种诵读模式,各有优劣,而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则在多年的发展中取长补短,不断完善,使其活动模式具有了一定的典范意义。笔者将在本文第三、四部分展开具体分析。

(二)各地诵读活动中存在的主要问题1.雷声大雨点小——经典诵读难推进

虽然经典诵读活动已经纳入到国家教育规划中,也在社会上产生了强烈的反响和讨论,但诵读活动还是呈现出雷声大雨点小的问题。具体体现为:小学火热,中学冷清,社会普及不足。

首先,经典诵读在小学如火如荼。1998年,北京有几十所小学参加了中国青少年基金会推出的“中华古诗文经典诵读工程”,鼓励广大师生共同参与。[8]另外,在江西南昌、山东济南、江苏南京都有很好的试点和推广。而中学阶段将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纳入学校教育体系中的还很少,开设经典诵读课程的更是不多见,学校的日常课程主要还是以语文常态课为主。[9]

其次,经典诵读在学校之外的社会领域推广不足,诵读之风在国民中远未形成。因此,经典诵读活动亟待从学校向社会推广。毕竟,只有在全社会大兴诵读之风,诵读的传承和教育意义才能实现。

2.重背诵轻吟诵——诵读品位难提升

“诵读”是用抑扬顿挫的声调有感情地吟咏,熟读成诵,并在此过程中精思细想,体会诵读内容的内涵与情感[10]经典诵读并非经典背诵。清代曾国藩在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但现在的诵读活动常常被误解为翻译和背诵活动,重文字的解读,轻声韵的体味。而一些语文教师也表示,说出文言语句的准确意思,可能是导致学生没兴趣的根本原因。[11]

中华民族的语言智慧不仅体现在遣词造句、成语典故的丰富内涵上,更是口耳之学的重要组成部分。汉语那富有韵律的声韵调,那古今异音中包含的历史足迹,那节律平仄间展现的思维方式,那美景醇情间勾画的民族性格,只有在高声阔读中才能有深刻的体味,只有在朗朗的吟诵中才能与历史勾连、与经典对话,才能深入体会景、情、理、趣的融合,才能体味“文不尽言,言不尽意,故有咏歌”的妙处。

三、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综述

马鞍山是唐代大诗人李白的终老之地,在这块土地上,他曾留下五十余首脍炙人口的篇章。为纪念诗人李白,弘扬民族文化,扩大对外开放,促进国际交流,自1989年起,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决定于每年农历九月初九重阳节前后,举办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节庆期间开展大型文艺演出、诗歌创作和朗诵比赛、国际友人吟诗会、经贸洽谈、旅游观光、李白研讨、群众文化等丰富多彩的活动。经过二十多年的积累,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不但形成了自己的活动特色,也成了马鞍山城市的一个重要标志。1992年,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被国家列为中国国际观光年百项重点旅游节庆活动之一;从1995年起,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被列为全省统一管理的旅游文化节庆活动。

2005年初,经国务院批准,第一届中国诗歌节在马鞍山市举办。该节的举办,在国内外产生了强烈反响,新华社发表了《为中国诗歌节叫好》的快讯,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人民日报》等七十余家媒体共发稿三千余篇(件),被誉为“诗歌的海洋、人民的节日”。自2006年开始,马鞍山市在马鞍山中国国际吟诗节的基础上,每年定期举办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

四、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模式分析

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以下简称“马鞍山国际吟诗节”)不仅是诗歌吟诵和研讨的国际盛会,还在二十多年的发展中不断完善,探索出了高端和群众结合,研讨和吟咏并举,参与度高、影响力广的诵读文化传播模式。其主要特点有四:

(一)李白为媒 广收经典

马鞍山是李白终老之地,晚年他钟情于采石矶秀丽的风景,在此留下了五十多首诗篇。采石矶翠螺山的半山腰更有李白衣冠冢。凭借这一人文资源,马鞍山市以李白为媒,自1989年就开始在每年的重阳佳节到来之时举行李白诗歌节,以凭吊这位伟大的诗人。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发展为国际诗歌吟咏盛会的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不仅李白的名篇在马鞍山耳熟能详,组织者还将吟诵内容拓展到浩瀚璀璨的文学海洋中,广收各朝各代的经典诗词文章,并涉猎现当代优秀作品,诵读内容跨时代、跨地域,十分丰富。如今,马鞍山国际吟诗节已逐渐发展成具有品牌效应的朗诵艺术节、诗歌研讨节和群众文化盛会。

马鞍山国际吟诗节将吟诵艺术和地域资源相结合,二十多年无间断,且越办越好。实践证明,这种良性结合能充分调动政府积极性,广泛激发群众关注度。同时,随着影响力的不断扩大,吟诗节也成了马鞍山的重要旅游资源,这是创办者始料未及的。每年的重阳节期间,许多游客都会慕名而来,在山水之间聆听经典,似乎能回到千余年前的唐朝,看到李太白手拈胡须、举杯邀月的身影。

(二)山水诵读 艺通海外

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的一个特色,是将部分经典诵读活动安排在采石矶风景区(李白的许多诗作正是在此创作)进行,将经典诵读和山水相结合,让人身临其境,获得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独特感受。而朗诵者也回归自然,在山水之中吟咏壮美,那独特的艺术感受不正是我们孜孜以求的吗?

为了秉承传播经典文化的使命,传承中华民族优秀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诗歌节还将几近流失的吟诵艺术作为其中的一项内容,在吟诵艺术的保存和发扬上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中国诗歌吟诵艺术不仅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海外也受到许多朗诵艺术者的喜爱。尤其是来自日本神会、吟道学院等团体的日本友人,每年都不远万里来华献艺。在日本,有很多吟道团体,他们吟诵的诗歌中有80%是汉诗。汉诗的用词、语法,对日本人,尤其是对那些熟悉中国文化的日本老年人,很有吸引力。2010年,日本友人古田泰人通过诗歌、音律、书法艺术和舞蹈相结合的表现形式,展示了吟诵的魅力。古田泰人是日本吟道学院的副院长,已经七十多岁,他参加了1989年至今的历次李白诗歌节活动。来华吟诵的日本友人也从1991年的三人发展到如今的五十多人,这些友人中有来自东京的,还有鹿儿岛的,平均年龄在70岁以上。与其他地方开展的吟诵活动不同,马鞍山国际吟诗节取址于采石矶景区,中日友人在景区露天搭台,在山水间吟诗咏韵,充分彰显了汉诗的艺术内涵。

与山水结合的崭新形式,对吟诵艺术的传承意识,中外共通的国际盛会,使得马鞍山国际吟诗节具有旺盛的生命力和独特的艺术感召力。

(三)文化当先 提升品位(www.daowen.com)

为保持已经成为马鞍山市城市名片和重要旅游资源的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的文化含量,马鞍山市委、市政府在历次办节期间始终注意不走形式,不事炒作,将办好诗歌节提升到加强城市精神文明建设的高度来看待。为了使普通百姓也能了解李白、理解诗作,诗歌节期间还开展了适合老百姓欣赏的文化活动,用多元的艺术形式解读作家,阐释经典。如融诗歌、音乐、舞蹈于一体的主题晚会,话剧《我的李白》,黄梅戏《诗仙李白》的展演,都是集艺术性和普及性于一体的优秀艺术形式。人们浸染在其中,怎能不深化对中华文化的理解?这些系列活动既是吟诗节的有机构成部分,又给经典诵读铺撒了肥沃的文化土壤。

尤其值得称赞的是,马鞍山诗歌节的诵读活动十分注重诵读的品位。为了保证诵读的艺术性,他们每年都会邀请国内知名的朗诵艺术家,如乔榛、丁建华、张家声、瞿弦和、薛飞、虹云、陈铎等到诗歌节上献艺。2005年、2007年还举办了世界经典诗歌朗诵会,集聚了国内外一百多位艺术家。这些高端朗诵会的开办,使诗歌节的文化品位和艺术水准得到了提升。

目前,全国唯有马鞍山市以诗歌吟咏为节,可见其对传统文化的普及和对诵读艺术的追求。这种对文化品位的不断求索保证了诗歌节长足的发展后劲。

(四)群众参与 广泛调动

在追求品位和艺术性的同时,马鞍山国际吟诗节在群众组织和社会参与度上具有极大的垂范意义。为了使诵读艺术不仅仅停留在文化界,马鞍山国际吟诗节采取分区分片的形式,到基层、下社区、进校园、去企业,组织诗歌文化活动、专业艺术活动和群众文化活动,调动社会各界参与诵读。不仅如此,吟诗节还将歌舞等艺术和诵读相结合,降低欣赏门槛,丰富群众的文化视野。因此,在群众的参与度和关注度上,马鞍山国际吟诗节走在了全国的前列。

高端诵读和大众性诵读活动相结合,使诵读活动真正深入到国民生活肌理中,是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的成功探索,值得借鉴和推广。

五、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模式的推广意义

董蓓菲认为说话的能力包括三个部分:“一是组织内部言语的能力,这是指人们对说话的内容、目的、方法等的思考能力。二是快速选词组句的能力,这是指说话者根据需要迅速从自己记忆的仓库中选词组句,并按语法规范进行表达的能力。三是运用语音表情达意的能力,这是指运用语音来表达情意的能力。”[12]经典诵读正是提升国民“说话”能力的有效途径。

综观近几年我国各地开展的诵读活动,除在实施国民教育的校园内开展得较好外,面向全社会的诵读普及工作一直还在考验着语言传播工作者的智慧。经典诵读活动只有深入到社会各阶层,才能充分发挥其社会教育、提升国民语言文化素质的作用。同时,如何调动行政指令之外的力量,激发各地开展群众诵读活动的热情,也是诵读推广的一个难点。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的成功举办,给我们提供了一个值得探讨和借鉴的模式。

与本土人文资源的深度结合、回归山水的崭新尝试、沟通海外的国际视野、多元艺术的高度融合、高端和大众结合的发展模式,都是马鞍山国际吟诗节的亮点和创新。马鞍山市在举办“马鞍山中国李白诗歌节(国际吟诗节)”过程中所做的有益探索,应该说在一定程度上为经典诵读活动的规模化、产业化、固定化甚至法定化开拓了道路,对经典诵读活动的开展和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播,无疑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参考文献

张颂:《语言传播文论》,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

郭玉斌:《朗诵艺术的技巧与赏析》,文化艺术出版社2006年版。

钱理群:《我们为什么要读经典》,《基础教育》2006年第12期。

钱梦龙:《读点唐诗宋词》,《中学生阅读》1999年第6期。

刘克苏:《经典诵读十年复兴路》,《北京教育》(普教版)2005年第4期。

王宁:《让国学经典教育走进中学课堂》,《人民教育》2007年第5期。

于守海、韩娇:《经典诵读与人文教育》,《沈阳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2期。

刘国正:《刘国正谈经典诵读》,《基础教育》2005年第10期。

陈金明:《诵读古诗文需得法》,《中学语文教育》2002年第2期,

王君:《以经典阅读为纲,建设学生高品位的阅读生活》,《语文教学通讯》2008年第2期。

陈琴:《“素读”经典》,《人民教育》2007年第2期。

(作者单位:安徽师范大学传媒学院)

【注释】

[1]戴微:《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2]陈筱忱:《中国南京·首届凤凰台诗歌节在宁举行》,《青春》2009年5月。

[3]《第二届中国(海宁)·徐志摩诗歌节在“志摩故里”举行》,《诗刊》2009年12月下,专栏。

[4]袁晨晓:《2010中国罗江诗歌节开幕》,《时代人物》2010年5月。

[5]马太超:《第四届中国三峡·奉节脐橙文化节暨首届诗城奉节诗歌节一瞥》,《决策导刊》2010年12月。

[6]李中豪、董旭勇:《妙诗欢歌赞美景奇山秀水悦嘉宾——第七届焦作山水国际旅游节暨首届焦作旅游诗歌节侧记》,《魅力中国》2008年第23期。

[7]篱米:《诗人已月卜 诗魂永存——纪念周建歧诗歌朗诵会在唐山举行》,《诗刊》2006年11月。

[8]戴微:《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9]戴微:《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0]戴微:《中学语文开展中华传统经典诵读的价值及途径研究》,西南大学硕士论文,2010年。

[11]巫新秋:《引领学生沉浸在经典的魅力之中——对经典诵读有效性的一次探索》,《语文教学通讯》2007年9月。

[12]董蓓菲:《语文教育心理学》,上海教育出版社2006年版,第156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