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经典诵读对学生情商的开发作用
王 琦
经典诵读是我国古典文学中的精华,同时也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孔子说:“不学诗,无以言。”所以在现实生活中,会不会用诗的语言表达自己的思想情感、进行社会交往,也成为衡量一个人文化修养的重要标志。现代社会,人们在关注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往往会发出“智商增高,情商降低”的感慨。而诵读——这个中国人传统的教育和学习方法,则可以在开发智力的同时,丰富孩子的情感世界,对学生情商的开发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
谈到经典诵读,南宋著名的理学家、思想家朱熹的看法是,“要读得字响亮,不可误一字,不可少一字,不可多一字,不可倒一字,不可牵强暗记,只要多诵数遍,自然上口,久远不忘”。清代古文家曾国藩谈到自己的诵读体会时说:“非高声朗读则不能展其雄伟之概,非密咏恬吟则不能探其深远之韵。”可见,要想从诵读中体会节奏感,品味作品的情趣和神韵,不仅要声音洪亮,疾徐有致,还要眼到口到耳到心到,全身心地投入。可见诵读是一个发乎心、现于音的过程,是启迪心智、丰富情感的重要手段。
一、经典诵读的作用
诵读,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中,曾起到过极其重要的社会作用,有着重大的文化价值。很多经典作品传诵千年而历久弥新,一些当代佳作一经问世而迅速流传,大都是通过诵读这种形式,因为汉语的诗词文赋,大部分是作者使用吟诵的方式创作的,所以要想深刻体会其精神实质和审美韵味,也必须回归诵读的方式。
(一)经典诵读是语音规范化的一个重要手段
经典诵读不仅是普通话训练的重要手段,更是我们带领学生品味作品,领略其隽永的精神实质,感悟汉语格律的音乐之美的重要途径。历来,衡量一个国家是否统一、民族昌盛与否和社会文明程度高低的重要标尺之一就是看这个国家是否有统一的语言和文字。诵读中的语音规范不仅指发音标准,表意真切,还要把语言上升到艺术的高度,使旋律流畅富于音乐美,节奏自如富有韵律美,做到活泼而不呆板,新颖而不陈旧,灵动而不单一。把祖先留给我们的丰富的精神财富,通过内心的感悟理解,声情并茂地表达出来,将人们带入一种优美的境界,不仅令人信服感动,还能给人以美的享受。因为只有健康的语言才能原汁原味地呈现经典文学作品中优秀的思想内涵,塑造民族精神的核心,彰显民族文化恒久的魅力。
(二)经典诵读是提高学生智商和情商的重要手段
作品优秀固然重要,但只有通过诵读这种形式,才能广为宣传,起到自娱和娱人的作用,诵读的实质是朗读者对自己声音的欣赏,这对于学生形象思维能力的培养大有裨益。文质兼美的名篇佳作或出言有序如更壶滴漏,或滔滔不绝似大河奔流,或妙语绝句如吐珠唾玉,或信口出之似草木共生……这些只有在诵读时才能深刻地体会得到。对于性格内向的同学来说,如果能随全体学生坚持大声诵读,很容易受到感染,性格也会随之改变。
现代汉语作为世界上数千种语言中最重要的一种,大量的元音让它铿锵响亮,抑扬的声调让它起伏跌宕,丰富多彩的词汇和严谨灵动的语法让它能够表现波澜壮阔的大千世界和细致入微的思想感情。当我们手捧书卷,面对优美的文字,用汉语倾情诵读的时候,任何一个中国人,都会油然而生对于自己民族语言的喜爱和眷恋,在声音的流转中,体会祖国语言博大精深的内涵和气韵。青少年学生如果能经常诵读一些优美高雅的经典作品,除了能丰富社会阅历、提供理论素养外,还能不断获得美的享受和艺术陶冶,纯洁心灵,优化气质。
诵读是一个化无声文字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口读耳听,口耳并用,无形中扩大向大脑传输信息的渠道。这不仅使阅读真正活起来,而且印象深刻,便于记忆和理解。同时,适合诵读的作品大都是思想性较强,艺术性较高的精品,不仅主题鲜明、志趣高雅且语句优美、节奏明快,诵读时很容易将自身的情感融入到作品中去,从而增强作品的形象感、意韵感和情趣性,同时也方便学生掌握有声语言传情达意的规律,从而唤起想象,激发情感,加深理解。
二、经典诵读教学的现状
(一)家庭教育
在“大量阅读经典”的倡导下,很多家长以“让孩子赢在起跑线上”为主导思想,忽视孩子特定时期的认知水平和心理特点,一味地让孩子死记硬背大量的古诗词,背诗成了孩子学习生活中沉重的负担。孩子背诗的引领者文化水平参差不齐,导致诵读的质量大打折扣,古诗诵读的准确性遭到质疑,诵读质量令人担忧。其实,经典诵读教育也不能盲目跟风,在对的年龄阶段运用对的方式为孩子选择对的作品,才是家长要面对的首要问题,实质性的内容只有通过优美的输出形式才能传递不同的感情色彩,获得广泛的传播效果,产生强烈的共鸣,否则,反而会降低作品的价值。
(二)学校教育
诵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把静止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它对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意蕴,理解思想内涵起着重要的作用。传统的经典诵读教学,一成不变地走着介绍作者生平、划分段落大意、总结主题思想的程式化道路。一切看似那么顺理成章,岂不知意蕴悠远、营养丰富的文化大餐已被肢解成了索然无味的小菜,这种程式化的教学模式,留给学生的除了只鳞片爪的印象和枯燥的概念术语,终将一无所获。教师口中所谓的思想深邃、构思精巧、意境悠远、语言优美的文章,于学生们是无论如何也体味不到的。
经典作品的写作是一种创造,而把它变为有声语言更是一种二度创造,是一个由平面到立体的过渡,单向到多维空间的创作过程,因为只有通过轻重徐疾、语气体态的表现才能将作者的喜怒哀乐贴切地传达出去,才能更直观地让学生体会诗中鲜明、独特的艺术形象,丰富他们的情感,开发其形象思维能力和审美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因此诵读教育不能是孤立的,而应该是教育教学这个系统工程中的重要一环。
三、诵读教育的途径
(一)诵读的家庭教育
潜移默化、耳濡目染,对于诵读的家庭教育而言,并不是一句空话,当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的时候,作为孩子的第一位老师——家长,就可以训练他们敏锐的耳朵了——让孩子从小感受音律的和谐之美。很多经典作品尤其是古诗都很讲究韵律,对于幼儿来说,他们在听觉上最直接的感受是节奏,学习古诗,声音远远比意义重要得多。对于其中的内涵、意蕴,他们可能完全不理解,但依然愿意听、愿意学,原因就在于它们的音乐性和节奏感。
就像善于倾听音乐一样,耳朵对韵文的接受也是要不断训练的,家长可以给孩子诵读一些短小精悍的诗文,播放一些名家读古诗的磁带、CD,日积月累这些都会沉淀为孩子的知识储备。
美学家朱光潜对小时候学诵读就有过这样的记述:“从六岁起读书,我没有从过师,我的唯一老师就是我的父亲”。“《诗经》我没有正式地读,家塾里有人常在读,我听了多遍,就能成诵大半……我因此想到韵文入人之深,同时用目有时不如用耳。”[1](www.daowen.com)
幼儿学习诵读,是文学与智慧的储存。小时候读过的一些作品,有时候的确不明其义,也许还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渐渐淡忘,一旦机缘巧合被触发,就会和现有的知识触碰出智慧的火花。“书读千遍,其义自见”就是这个道理。关于这点,朱光潜先生曾这样论述:“我现在所记的书大半还是儿时背诵过的,当时虽不甚了了,现在回忆起来,不断地有新领悟,其中意味确是深长。”[2]
(二)诵读的学校教育
诵读的学校教育和家庭教育相比,学习上更具系统性和科学性。对于每个中国人而言,汉语是我们一生都要不断学习的,汉语言文学作品更承载着中华民族数千年的文化积淀,有着丰富的内涵和深邃的人文精神,是祖先留给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精神财富。诵读教育是语文教学的一项重要内容,中学语文课本所选篇目大多文质兼美,适合诵读。因此,在语文教学中渗透诵读教育,对经典文学作品和优秀传统文化的传承有着不可估量的意义。
1.诵读为先,讲解其后
引导学生正确诵读,仅有传统的串讲是不够的,还需要为这种再创造做好特殊的服务和准备,比如通过图片、音乐创设特定的意境,引导学生细节感知,整体理解。让他们感觉到一首诗歌就是一幅美丽的图画,一篇散文就是一曲动听的歌曲。或许学生的感知仅仅停留在“雾里看花、水中望月”的阶段,但对于中小学学生来讲,整体的朦胧之美远远胜过支离破碎的讲解。
朱自清先生就曾说过:“过去一般读者大概都会吟诵,他们吟诵诗文,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意义的关系很少;只要懂得字面儿,全篇的意义并不清楚也不要紧的。”[3]基于这种认识,朱自清的散文不仅突出思想性,注重意境美,更是工于炼字炼声的语言美,以便实现他“从那吟诵的声调或吟诵的音乐得到趣味或快感”,他的作品有情致、有诗意,纯净清秀,意味隽永,大多适于诵读。
2.以情动人,引导体验
任何一篇经典作品,无不融入了作者独特的认知和微妙的情感,所以以情感体验为切入点,多种途径引导学生投入感情诵读,才能深刻感悟文本的意义,在心灵上与作者近距离接触,从而激发学生独特的情感体验,便于学生梳理层次,渐入佳境,进而产生共鸣和移情,引导他们由此及彼,再现作品中的形象,入境悟情。
3.朗朗诵读,细细思考
孔子曰:“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一边朗朗诵读,一边细细思考,将“读”与“思”有机结合起来,才能更好地加深对作品的理解,对那些优秀篇章、名言佳句,反复诵读,才能愈读愈有味,乃至趣味无穷。朗读是诵读教学的重要内容,是一个把静止的文字转化为有声语言的过程,它对学生体味作者的情感,感受作品的语言美,理解文章的思想性起着重要的作用。鲁迅先生曾说汉字有三美:“意美以感心,音美以感耳,形美以感目”,[4]其实,“三美”就是诵读的过程,就是将口耳心结合在一起的过程。
旧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对经典作品的学习应该是一个人一生的坚持,如果对经典作品的诵读成为学生的一种习惯,就容易从整体上去认知、体验、把握名篇佳作的精髓,且能主动地消化理解并内化为自己的知识积累。语文教育的老前辈、学识渊博的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吟咏的时候,对于探究所得的不仅理智地理解,而且亲切地体会,不知不觉之间,内容与理法化为读者自己的东西了,这是最可贵的一种境界。
4.字正腔圆,形神兼备
诵读是一门综合艺术,它的表现手法也非常丰富,诵读者不仅要借助规范的语音、生动的语调、丰富的感情、独特的感受,还要辅之以生动的表情动作,形成一个特殊的艺术氛围,将作品的思想内容和情感有效通过优美的输出渠道传达给听众,使之心情愉悦地接受教化,于赏心悦目中受到熏陶。由此,我们有理由相信,经过中小学阶段对诵读方法的学习之后,大学时期诵读技巧的形成就显得顺理成章了。
字正腔圆是诵读音色优美的保证。古代声乐理论中有“气乃声之帅,气动则声发”的说法,呼吸是发声的原动力,而正确的呼吸方式则是诵读中语言清晰、音色优美的有力保证,诵读时正确运用胸腹式联合呼吸,以丹田之气发声,因而气度平和,意蕴深广。这种呼吸方式可以因情、因景、因实际需要而自如地调节用气状态,并可由此派生出快慢、长短、松紧等气息状态,引发出不同的声音变化,诵读时就能更加清晰生动地传情达意了。
诵读是一个把静态的书面文字转化为动态语言表达的过程,体态语作为交际信息的载体,能有效补充有声语言的不足。诵读者形神兼备,受众才会心领神会;诵者声情并茂,听者方能赏心悦目。从信息传播的层面看,诵读者恰当的体态语,不仅可以强化、丰富和补充信息内容,更能体现其文化修养和审美情趣。一个优秀的诵读者,总是善于借助体态语对诵读的辅助作用,让其感于内、发于外地自然流露,对有声语言进行积极的配合和有效的补充,从而收到锦上添花的效果。
五千年历史长河,流淌的是诸子百家的古韵;八千里路云和月,弥漫的是唐诗宋词的清风。用经典奠基,可以激起我们的文化向往;以诵读入门,可以熏陶濡染至善至美的民族情怀。所谓“腹有诗书气自华”,孩子从小沐浴在经典诗文的浓郁氛围中,接受现代知识浸润的同时,又有传统文化的熏陶,情商和智商同步发展,我们有理由相信:经典文化会在一代与一代之间传承有序,经典诵读教学在总体文化环境创建中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
(作者单位:周口师范学院新闻系播音与主持教研室)
【注释】
[1]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长沙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2]朱光潜:《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长沙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第1—3页。
[3]朱自清:《论百读不厌》,《文讯》1947年第5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