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朗诵艺术现状反思: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视角

朗诵艺术现状反思: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视角

时间:2024-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朗诵艺术现状反思——以“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为视角郑伟朗诵是一种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朗诵大赛,成为年轻人展现自我、放飞梦想的舞台。在各类朗诵比赛中,“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应当说是在年轻人当中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个比赛。当“齐越节”发展进行到第七届,也是首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开办之日时,朗诵的样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朗诵艺术现状反思: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视角

朗诵艺术现状反思——以“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为视角

郑 伟

朗诵是一种把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的创作活动。它是口语交际的一种重要形式。朗诵不仅可以提高阅读能力,增强艺术鉴赏力,更为重要的是,通过朗诵,大者可以陶冶性情,开阔胸怀,文明言行,增强理解;小者,可以有效地培养对语言细致入微的体味能力,以及确立口语表述最佳形式的自我鉴别能力。因此,要想成为口语表达与交际的高手,就不能漠视朗诵。

张颂对朗诵有如下定义:“朗诵,就是把古圣先贤及今人的名篇佳作,把那些有传播价值的文字作品,仔细揣摩,深入理解,加强感受,引发感情,转化为有声语言,给更多的人听、看、欣赏。让大家从中获得审美愉悦。”[1]

朗诵是一个探究、寻求美的过程,只有让自己或受众感受到了美,才能称之为一种艺术语言表达。随着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广大民众在满足了物质文明的需求之后,在精神文明方面也开始孜孜以求。爱美之心,人皆有之,追求美已成为大多数人的一个目标。朗诵这种语言表达艺术形式,满足了人们对于音声美的追求,开始在广大民众当中尤其是年轻人当中大为流行。朗诵大赛,成为年轻人展现自我、放飞梦想的舞台。

在各类朗诵比赛中,“齐越朗诵艺术节暨全国大学生朗诵大赛”(以下简称“齐越节”)应当说是在年轻人当中规格最高、影响最大的一个比赛。这项大赛是由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主办的一项全国性的赛事,已经走过了13个年头,目前的影响越来越大。在第十二届齐越节上,参赛的高校已经达到61所,参赛作品也达到了332个,全国大多数开设有播音主持艺术专业的院校以及大多数的朗诵爱好者都已经参与到了比赛当中。通过这项大赛,我们欣喜地看到朗诵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也成了普通话推广的有力手段。但是,透过大赛,我们也看到了朗诵的一些变化,这种变化可以说是空前的,产生了许多以前从未遇到过的新问题,这些都是朗诵艺术发展过程当中出现的亟待解决的问题。如果解决得好,对今后朗诵艺术的发展将是一种正确的引导;如果听之任之,便会产生不良的示范作用。所以,对其进行研究就显得越来越有必要。

一、“齐越节”作品分析

先来看一组笔者总结的第七届至第十二届“齐越节”获奖作品情况一览表:

第七届齐越节一二三等奖作品情况一览

第八届齐越节一二三等奖作品情况一览

第九届齐越节一二三等奖作品情况一览

第十届齐越节一二三等奖作品情况一览

第十一届齐越节一二三等奖作品情况一览

第十二届齐越节一二三等奖作品情况一览

通过表格中所列选项的对比,我们可以发现,“齐越节”在第一届举办伊始,参赛作品以诗歌散文为主,参赛者基本以个人为单位报名,朗诵附加的技术手段比较单一,只是辅以简单的无剪辑配乐或者索性没有任何辅助手段。选手在朗诵过程当中,表情动作等副语言较少,表演的痕迹较淡,作品当中基本没有角色安排,所以也就没有人物语言。

当“齐越节”发展进行到第七届,也是首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开办之日时,朗诵的样态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参赛者多以团体合作形式报名,选择的朗诵体裁多以有情节的故事、剧本、小说为主,附加的技术手段多种多样,集合了声光电等各种技术手段,朗诵过程中表情动作非常丰富,表演的痕迹较为明显。稿件内容大多以一个或多个人物为主线,以人物独白或者对白为主体,人物语言丰富。

从第一届到第七届,可看性越来越强,作品在表现力、感染力等各方面都有较大的提高,但是作品在增加了可看性的同时,也带来了许多问题,那就是朗诵艺术与其他艺术形式之间该如何界定以及演艺化倾向的讨论。

我们再来看一组数据:

六届大赛名篇一览(16部)

注: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入围决赛作品一共126部。有明确作者的优秀文学作品共16篇,占整个入围作品的12.70%;其中古典文学作品仅有一部(《梦游天姥吟留别》),仅占整个入围作品的0.79%。

六届大赛取材于话剧电视剧电影的作品(16部)

注:从热播的话剧、电视剧、电影中取材的作品共16部,占整个入围作品的12.70%,且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台词作品风靡。

六届大赛原创作品一览(10部)

注:原创作品占到入围作品的7.94%。(www.daowen.com)

剩余66.66%的作品多是从网上搜集到的文字,其共同的一个特点就是:人物对白较多,演绎化倾向较为明显。越来越多的台词作品开始充斥朗诵舞台,参赛者完全以舞台表演的手段在进行“朗诵”,把精力更多用在服装、造型上,极力追求形似而非神似,追求舞台形象而非语言功力,到最后,让人感觉自己在看话剧,在听广播剧,就是感觉不出朗诵的味道。这对传统的朗诵形式无疑是极大的排挤和打压。

笔者认为当下所谓的朗诵“演艺化”倾向,追根溯源,来自于作品的体裁。关于“演艺化”的问题并不是后来才有的,在首届齐越节当中其实就已经出现,《知青纪事》和《致额尔金勋爵》这两篇稿件,分别以大量对白和独白的方式呈现出来,这完全囿于稿件自身的体裁。越往后发展,选手越倾向于选择人物语言(对白或者独白)较多的稿件进行诠释,此类稿件往往情节较为曲折,戏剧矛盾突出,容易引起受众的关注与共鸣,这当中以台词剧本最为典型。而这样的体裁本身就带有角色扮演的性质。朗诵本身必然会带有表演的成分,因为在舞台之上,在受众面前,参赛者所表现的必然不是他自己生活中的状态,所以说,任何艺术形式本身都带有表演的色彩。然而表演并不等于“角色扮演”,一旦突破了这个界限,那么朗诵与话剧表演便缺乏了区分度。难怪第十二届齐越节结束后评委濮存昕认为:有些选手过分热衷于“角色扮演”,混淆了朗诵和小品的界限,混淆了朗诵和朗诵剧的界限。[2]

二、朗诵与朗诵剧之区别

群众朗诵剧最早是由周起应介绍到中国来的,即高尔特的《罢工》和《死囚井中的樊宰特》。[3]抗战期间,这一原本不太起眼的戏剧形式得到了人们的重视。黄桦霈指出:群众朗诵剧是“戏剧”一种例外的发展,“非但扬弃了‘戏剧’底许多旧有形式——扬弃了舞台、照明等种种限制,而且扬弃了戏剧底‘发展’的所使用底在台上的暴露剧情底争斗情绪及其进程”;和一般戏剧不同,朗诵剧应该如街头剧一样,“以大自然和街头为舞台——这其间就没有幕,只有场;没有布景,照明,只有现实的人群”。[4]刘振美则认为“‘戏剧’要真正能为群众所接受,那么一定要采取群众的题材,利用群众日常生活的口语,聚合群众集体的一致动作,把观众也组织于戏剧的演出中”。[5]

由上述引文不难看出,朗诵剧虽然有朗诵二字,但仍旧属于“戏剧表演”的范畴。剧中演员进行的是角色扮演,剧中担任主诵的表演者相当于旁白,负责推进戏剧发展的主线,别的演员借用“朗诵式”的话语样式对台词进行诠释,还带上角色的化装造型与肢体表现。朗诵剧当中还可以加入歌曲、舞蹈等来营造舞台效果。朗诵剧的舞台较之别的表演舞台显得简单、朴素,这样是为了便于随时随地在群众中开展演出。朗诵剧这种表演艺术形式在革命战争年代为革命思想的传播营造了一个巨大的舞台,以最经济却为人民群众喜闻乐见的表演形式将革命思想普及给广大人民群众,为抗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但是,朗诵剧作为表演艺术的一支与朗诵艺术还是有着显而易见的区别的。鲁景超认为:“1.朗诵剧属于表演艺术的范畴,而朗诵自成一种语言艺术形式。2.朗诵剧偏重于人物语言对白,朗诵则偏重于古圣先贤及今人的名篇佳作的诵读。3.朗诵剧追求表演的完善,对声台形表都有要求;而朗诵则追求语言功力的锤炼。4.朗诵剧在角色塑造方面讲求‘我就是’,而朗诵艺术中朗诵者作为稿件的讲述者讲求‘我就在’。5.朗诵剧的选材主要是台词剧本,朗诵的选材则不拘一格。”[6]

凡此种种,我们不难看出,朗诵艺术作为一种独立的语言艺术形式,是有其自身鲜明的特点和属性的。在与别的艺术形式相互借鉴时,应当遵循其基本的创作规律与原则。尤其是在与同为语言艺术的戏剧表演之间,有一些概念亟待厘清。

三、朗诵与朗诵式之区别

在探讨朗诵与台词表演之间的区别之前,我们首先来界定另一个问题,那就是“朗诵”和“朗诵式”的联系与区别。朗诵,是用清晰、响亮的声音,结合各种语言手段来完善地表达作品思想感情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朗诵式”是有声语言传播当中以朗诵的音声形态存在的一种“话语样式”,与之并列的还有“宣读式”、“讲解式”、“谈话式”。前者是一种语言艺术形式,或者说是一种语言创作活动;而后者是一种话语样式,代表了一种创作的方法或手段,还可以说“朗诵式”代表了一种“个人风格”,比如,齐越的播音就是以“朗诵式”而著称的。朗诵的自身属性决定了人们在进行朗诵创作的时候主要使用的话语样式是朗诵式,意思就是也不排除在个别地方使用别的话语样式。事实上,一个好的朗诵作品,往往都会在“朗诵式”之外辅以其他不同的话语样式,但“朗诵式”必定是整部朗诵作品的“主体”话语样式。可以说“朗诵式”这样的话语样式天然适合朗诵,这个是一个硬指标。同样一篇稿件,如果主要用的不是“朗诵式”,而是用“宣读式”、“谈话式”或者“讲解式”来创作,那就不能称其为朗诵了。而朗诵式却不是仅仅专属于朗诵的,它可以广泛适用于各种文体。以新闻为例,同样一篇新闻稿,不同的播音员只要表达恰切,可以分别用朗诵式、宣读式、讲解式和谈话式来进行播音而不影响传播的效果,不用拘泥于某一种话语样式。另外,在一篇稿件当中,创作主体可以根据稿件内容的发展选择不同的话语样式来进行表现,比如,甲说:“这段感情过去就过去了,还想她干吗?好姑娘多的是,再找一个吧。”乙说:“曾经沧海难为水,除却巫山不是云。取次花丛懒回顾,半缘修道半缘君。”在这段对话当中,就分别用到了谈话式和朗诵式这两种话语样式。由此,我们可以看出,朗诵这种艺术语言形式只能在主体上使用朗诵式这种话语样式和创作方法来进行创作,而朗诵式却可以同时存在于不同的文体当中。明白了这个问题,我们就可以来探讨朗诵和台词表演的问题了。

四、朗诵与台词表演之区别

我们承认台词这一艺术语言形式当中的某一些体裁类型可以用“朗诵式”来进行诠释,比如说旁白和独白。在话剧表演当中,用朗诵式去诠释台词,是一种很好的方式,它可以增强语言的表现力,并且彰显语言功力。但是,台词是戏剧表演中角色所说的话语,是剧作者用以展示剧情、刻画人物、体现主题的主要手段,也是剧本构成的基本成分。这决定了台词的表现肯定不是以“朗诵式”为主体的,戏剧表演当中绝大多数的剧本都是以“对白”作为主要的语言形态的。这就是说,他们所运用的创作方法和语言样式应当主要以“谈话式”为主,“朗诵式”在这当中只是以辅助的形式存在。而朗诵是以“朗诵式”为主要话语样式辅以其他话语样式的一种语言艺术形式。这个主次关系的界定非常重要,这就可以很有力地反驳一些人认为的“台词当中有朗诵的成分就将其归类为朗诵”的论调。我们也由此认识到,台词表演可以使用“朗诵式”,但是台词对白并不属于“朗诵”的范畴。

也许有人会说,对白当中的人物对话为什么不能用“朗诵式”进行“朗诵”呢?的确,对白当中的某一些语言可以进行朗诵,也应该进行朗诵,就像上面例子当中的诗词歌赋、名言警句、经典文籍、文言词语等都可以用“朗诵式”进行诠释。但是,人类在交际过程当中主要还是以符合当下语言习惯的口语为主,书面语的应用毕竟只占很小的一部分。如果在创作中用“朗诵式”去诠释日常口语,势必会让人啼笑皆非,无所适从。比方说:“您吃饭了吗?”“您老慢走。”“请问澡堂子在哪儿?”“你就是老张头家的二小子吧?”“服务员,给我来一盘宫保鸡丁,不要放姜和蒜。”这种极为生活化的语言,无论是在日常生活当中、话剧舞台之上,还是在影视作品当中,除非是为了达到某种特殊的幽默效果,否则都只能用“谈话式”而绝不可能用“朗诵式”去进行表达。所以,对白最好不要使用“朗诵式”,而且以对白为主的台词作品也不适合登上朗诵的舞台,否则,即使表现优异,我们也只能称其为“朗诵剧”。

此外,台词对白作为表演的范畴,其在舞台上的创作活动是角色扮演,讲求“我就是”。朗诵的话语主体是客观事件的讲述者,虽然也饱含着感情,但其代表的是话语主体本身而不是稿件中的任何一个人物。而当中存在的一些表演成分更多的是就自身的副语言而言的,绝不等同于“扮演”。讲求“我就在”,这是朗诵和台词对白的另一个极为重要的区别。

当然,人物对话也是许多经典文章的亮点所在,朗诵作品当中可以存在人物对话,只要它存在的比例不至于在朗诵创作过程中让“谈话式”大过“朗诵式”,那么,这样的人物对话在朗诵作品中的存在就是合理的。这一点,也是区分朗诵与戏剧表演的一个极为重要的界限。

结 语

随着时代的发展,我们对新事物要有一定的宽容度,然而也要坚守一定的原则和底线。如果一味地颠覆与解构,只会制造越来越多的文化垃圾,此所谓“非新无以为进,非旧无以为守”。传统的朗诵是以“古圣先贤及今人的名篇佳作,以及那些有传播价值的文字”为主要取材对象的。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齐越节”上越来越难看到传统意义上的朗诵作品——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入围决赛作品一共126部,其中古典文学作品仅有一部(《梦游天姥吟留别》),仅占整个入围作品的0.79%,少到几乎可以忽略不计的程度!中华民族优美的诗词歌赋在与强势的戏剧台词竞争中落败,或者说广大青年朗诵爱好者已经对古典作品失去了兴趣,这实在值得我们进行反思。另一个值得注意的问题是,我们现在对“朗诵”的定义还不甚清晰,更没有达成普遍的共识,诸如“广义的朗诵”和“狭义的朗诵”有何区别,“朗诵”和“朗诵艺术”有何区别,舞台朗诵与日常朗读有何区别,朗诵与别的姊妹艺术边界在哪里……这些问题都应待有识之士在今后的研究中进行探索和解答。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张颂:《播音主持艺术论》,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9年版,第299页。

[2]鲁景超:《让朗读丰富我们的人生——〈第十二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观后》,《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3]黄桦霈:《群众朗诵剧论》,《抗战戏剧》第5、6期,华中图书公司1940年版。

[4]黄桦霈:《群众朗诵剧论》,《抗战戏剧》第5、6期,华中图书公司1940年版。

[5]刘振美:《关于群众朗诵剧》,《抗战戏剧》第5、6期,华中图书公司1940年版。

[6]鲁景超:《让朗读丰富我们的人生——〈第十二届齐越朗诵艺术节暨第六届中国大学生朗诵大赛〉观后》,《现代传播》2010年第9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