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汉字诵读的多样化:解构形式、展现美感

汉字诵读的多样化:解构形式、展现美感

时间:2024-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试论诵读形式的多样化李克萌一、诵读艺术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又是人类文明中硕果仅存的、在大范围使用的音形义结合的文字,这使得我们的汉语具有其他语言所不可比拟的听觉美感。学生们对诵读艺术的误解,往往来自以下三个方面:第一,中国传统的诵读形式中,吟诵的方式流传弥久,而吟诵是有着强烈的格律化美感的艺术形式。这种齐读式的教学方法其实并不利于青少年语言个性的发展。

汉字诵读的多样化:解构形式、展现美感

试论诵读形式的多样化

李克萌

一、诵读艺术是古老而又年轻的艺术

中华文化源远流长,汉字又是人类文明中硕果仅存的、在大范围使用的音形义结合的文字,这使得我们的汉语具有其他语言所不可比拟的听觉美感。作为语言工作者,我们对汉字怀有无限的感情,同时又担负着巨大的责任。可以说,汉语言文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活化石。伴随着汉语言文字的使用从纯粹的生活需要,到更高的精神追求——文学的诞生,有声语言对于既定文本的表现也随之具有了艺术性,从而诞生了诵读。所以说,诵读是一门古老的艺术。

我们现在所使用的有声语言传播的主要载体——汉语普通话,是在新中国成立以后才建立、完善起来的语言体系。在此基础上,当代诵读艺术其实是在相对较陌生的平台上建立起来的,与汉语普通话的相互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并且,当代文学创作发展本身也呈现出多样化的发展态势,诵读艺术对新时期文学作品的适应,也需要一个过程。

二、普通民众对于诵读的认识存在误区

在播音主持艺术、影视戏剧表演等专业的学习中,诵读一直是主要的训练科目之一。在教学过程中,我们会发现这样的现象:刚接触这些专业的学生的诵读往往存在固定腔调、拖腔甩调、只注重形式外化而忽视内在感受等问题。这是因为这些学生在之前的中小学学习中,已经在大量地接触诵读,但中小学教育结构中又极其缺乏诵读的专业教育,往往由语文老师“代劳”,而语文老师的诵读技能并非建立在有声语言表达的体系之上,这样就不可避免地对学生产生了“误导”。

学生们对诵读艺术的误解,往往来自以下三个方面:

第一,中国传统的诵读形式中,吟诵的方式流传弥久,而吟诵是有着强烈的格律化美感的艺术形式。虽然,真正的吟诵形式现在已经很少有人掌握,但它的格律所遗留下来的腔调,却仍然深深地影响着中国人的诵读习惯。所以,在青少年的认识里,诵读“从来就应该是个样子”的。

第二,在中小学教学中,经常采用“齐读”课文的方式进行教学。我们应该认识到,当群体齐读文章时,若不是带有强烈的情感诉求,那么在潜意识中就会以“弃”为第一准则,这就造成学生们在诵读时往往在句尾“拖调”的现象。这种齐读式的教学方法其实并不利于青少年语言个性的发展。

第三,中国近现代舞台艺术以戏曲为主,而戏曲表演中的程式化表现手段是明显不适应诵读这门自由度相对较高的艺术的。然而,长期以来,舞台上程式化的台词表演已经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形成了难以摆脱的直观印象,这也是导致学生们把诵读形式程式化的根由之一。

基于以上现象,我们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应该加大对青少年诵读培养的关注度,从根基上为诵读的正确认识铺好路基。

三、业界人士对诵读的认知存在争论

随着当代诵读艺术的不断发展,以及诵读题材的不断丰富,在诵读的创作方法、创作依据,甚至在“什么是诵读”的问题上,业界人士一直存在有争论,有些观点甚至是针锋相对的。

应该说,这种争论与探讨,对于诵读艺术的发展是好现象。一门艺术必然有它的规律,在遵从艺术规律的基础上,根据创作素材、创作个性以及创作环境形成不同的艺术风格,是一门艺术蓬勃发展的需要。诵读艺术要想获得健康的发展,争论自然是必不可少的。

(一)诵读的基础是人的情感

诵读是以文学稿件为基础的,它的核心目的是展现作品中的情与意,让受众感受到作品的精神价值和有声语言表达的美感价值。在诵读表演中,我们时常可以看到有的人十分注意声音的控制、节奏的控制,而脱离了稿件的内容和情感。技巧与内容脱节,这种诵读就是自我展现式的诵读。这种只注重外部形态和表达技巧,以自我展现为目的的表达是应该被摒弃的。

艺术魅力的最高境界是真实,是艺术作品当中的情感的真实。一切技巧,无论多么纯熟、高超,在真实的情感面前都会显得苍白无力。诵读艺术所处的创作环境,如演播室、舞台等都有强烈的虚拟性,而在虚拟的空间里还原真实的情景,应该是创作者技巧层面的最终目的。

当然,同一个作品,不同的诵读者根据自身的理解和情感评价展现出不同的情感体现和精神价值,也是我们应该肯定的创作现象。然而,无论如何,纯熟与高超的表达技巧永远是为真情实感的表达服务的。

(二)以戏剧演员和播音员为代表的两个体系对诵读的不同处理

戏剧演员所熟悉的环境是舞台,传统的戏剧表演不主张使用话筒,表演中肢体表现占据了表演体系中相当大的比例,这就使得戏剧演员在处理诵读作品时具有更大的舞台释放能力。同时,在表现力方面,戏剧演员往往更能在直观感受上体现作品的审美价值。然而,诵读表演往往需要利用传声设备,如果再考虑到电视表现手段的近景特征,一些戏剧演员的诵读表演就往往会让人觉得有些“夸张”。

播音员所熟悉的环境是演播厅、直播间或录音间,他们在面对电声设备和摄像镜头进行诵读时具有一定的优势。他们更注重在诵读稿件中抽丝剥茧,利用纯粹的语言表达手段体现细节,这就使得播音员体系的诵读者的诵读作品显得更为细腻。而当他们走进剧场、走上舞台,将诵读升华为朗诵后,他们在语言的张力和表现力方面往往会略感吃力。

以上所述往往是在戏剧演员或播音员初期接触诵读时容易出现的调整过程,而戏剧演员出身和播音员出身的诵读者,往往也会对对方的诵读创作保留个人的态度。如果我们能够在彼此区分的情况下,增加相互之间的认同感,则能够从本行业中跳出来,客观地审视自己的创作理念,在诵读艺术上进入新的境界。

四、诵读艺术的分层构想

受创作需要和环境的制约,在不同的平台展现的诵读作品,应该符合不同平台的特质,并充分运用不同的样式去展现,以求得最好的表现效果。(www.daowen.com)

(一)广播电视栏目诵读

广播电视栏目诵读泛指在广播电视传媒机构的直播间、录音间、演播室中,根据节目需要,专门(如《子午书简》)或配合栏目需要的(如各种栏目中引用的相对较为完整、独立的文学片段)诵读。

这类诵读的受众群体是广播电视受众,节目制播现场往往不直接出现受众,而诵读者的传播对象设定往往是针对较少的人数。在这样的情况下,诵读者更为着重稿件内容的细致展示,其有声语言的表现张力往往不大。

由于这一样式的诵读在表现力方面受到天然的制约,如果在这种节目中采用舞台表演的样式,盲目扩大语言的表现张力,则容易给受众以“噪”的感觉。

这类诵读有一个明显的特征,即其受众是带着明确的受听需要来关注的,关注的对象主要是稿件内容。这时,诵读者要在表现手法上有明确的次位意识,淡化个人表现,而着力于稿件内容的充分展示。

(二)演播厅诵读

演播厅诵读往往是在较大型的演播厅中演播朗诵晚会或综艺晚会中的节目。如《新年新诗会》等。

这类晚会的主要受众是电视观众,现场有时会出现直接受众,诵读者传播对象的设定人数较多,有时可以现场观众作为实际受众量。在这样的情况下,诵读者语言的表现张力往往较大,并要与现场的声光效果、辅助演员(如伴舞),甚至舞台布置相适应、相协调,并且要时常根据导演的需要照顾到拍摄和整场节目的构架,进而调整自己的诵读作品。

这一样式的诵读实现了视听效果的极大结合,最容易为普通受众所接受,可适应的诵读稿件比较多样化。诵读者在处理这一样式的诵读时,本体的活动空间较大,但受制约的因素也较多,多次的排练和磨合可解决这一问题,而舞台表现力是其诵读表演的核心部分。

(三)诵读的最高形式——朗诵

之所以要把朗诵的概念从诵读体系中提炼出来,是因为朗诵是最能体现诵读艺术价值、最能体现其艺术魅力、最具有独立性的表现形式。

理想化的朗诵表现形式可以是这样的:

表演场地:剧场。

灯光:基本不变化灯光效果,也可以根据需要在节目衔接处黑场。

音乐:以现场的交响乐队进行伴奏,指挥根据朗诵者的表现随时调度乐队的演奏。在不具备这样条件的情况下,可使用制作好的电子版配乐,由专门的音乐导演和调音师配合完成。

演员表现:使用立式话筒,不采用舞台调度,纯粹用语言体系进行表现。在这一语言体系中应以有声语言为主要手段,副语言为辅助手段。过分强烈的肢体表演反而会影响其表现效果。

其实,这种形式并不陌生,严肃音乐的演唱会即大多采用这种方式。如果说严肃音乐的演唱会是最单纯、最艺术地表现歌唱艺术的话,那诵读艺术中最为单纯、最为艺术的朗诵,也应该适合这样的表现形式。因为,这种形式在环境构架上最大限度地摒除了外部干扰,把朗诵者突出在舞台的核心位置,最能体现一个朗诵者的功力,最能直观单纯地表现朗诵作品。

然而,我们面对的现实是,古老而又年轻的朗诵艺术目前的受众市场还不足以大量地采用这种朗诵方式。推广这样纯粹的朗诵晚会,是我们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不可推卸的责任。

五、应该鼓励诵读者自身的个性发展

诵读艺术是以文学作品为根本,以诵读者为核心的语言艺术。诵读者个人的创作个性应该最大限度地得以体现——或是黄钟大吕,或是涓涓细流,或是言志,或是抒怀。每个诵读者根据自身的特点,必然会有自己最为擅长的诵读样式。我们应该鼓励不同的诵读风格的存在与发展。

可以看到,现在大量的诵读者对于样式的把握还大多局限于较为经典的几种诵读样式,很少有人能够把自身的艺术个性与诵读很好地结合起来以形成自己独特的风格。我们期待多样化风格的存在与发展,这样才能促进诵读艺术被广大受众逐渐接受和喜爱。

诵读艺术是被这个世界忽视的美的艺术,诵读艺术又是具有无限发展前景的艺术,诵读艺术能否在未来成为艺术领域中的一支生力军,作为这个时代的有声语言艺术工作者,我们任重而道远。

(作者单位:广播电影电视管理干部学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