伸展感知的触角——试论“感知觉”在朗诵艺术创作中的运用
杨蔚蔚
车尔尼雪夫斯基说:“美感与感官有关,……凡是感受不到的东西,对美感来说就不存在”,“美感是和听觉、视觉不可分离地结合在一起的,离开听觉、视觉,是不可能设想的。”[1]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都离不开对美的追求。朗诵,作为一种有声语言艺术,也有同样的审美诉求。在有声语言创作过程中,如何把事物本身所蕴涵的美再现出来,真正成为有声语言艺术,是创作者必须面对的问题。
朗诵,是基于文字作品的二度创作。朗诵者通过分析、理解和加工,挖掘文字内涵,运用有声语言的表达技巧,对文本进行艺术再现。在将文字作品有声化的过程中,不仅起到了丰富艺术表现力的作用,而且实现了对文字作品的审美超越。
在朗诵创作中,“善于最精细、最灵动地感受词语,是朗诵者至关重要的能力,是朗读好一篇作品的必备条件。”[2]这里说的感受是指朗诵者接受作品文字符号的刺激所引起的对客观事物的形象反映。如何将文字符号给予朗诵者的“间接刺激”转换成“直观感受”,如何提升创作者的“感知觉”能力,已经成为朗诵艺术创作的研究课题之一。
一、感知觉——我们认识世界的“触角”
感觉是人们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个别属性的反映。它是人们认识客观世界的最简单形式。人的感觉有五大类,即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躯体觉。人们在感觉的基础上,才能进一步对事物的整体和事物之间的关系产生更复杂、更深入的认识。我们生活的世界是一个丰富多彩的世界,任何一种客观事物都有着多种属性。例如,我们平常吃的苹果就有许多属性:苹果的颜色、甘甜的味道、清新的香气;我们用手触摸它,还能觉察出它具有一定的硬度、温度和光滑的表面。这些认识的获得都是运用感觉的结果。
人们的知觉是比感觉更复杂的一种认知活动。知觉是对作用于感觉器官的客观事物的各种属性、各个部分的整体反映。人们感觉到苹果的颜色、滋味、香气、手感、硬度和温度等,看到它的大小和形状及它的空间形态,在综合了这些感觉的基础上构成了人们对“苹果”的整体认知,这就是人们对苹果的“知觉”。
感觉和知觉,经常被统称为“感知觉”(下同),它们都是当前事物作用于人们的感觉器官所引起的反映。在朗诵艺术创作中,创作者只有尽量丰富自己对世界的感知,才能准确运用有声语言、肢体语言等描绘大千世界,表达内心情感。这是朗诵者创作前以及创作过程中必须完成的一个任务。
二、运用感知觉——将“间接刺激”转换成“直接感受”
朗诵者将文本的“间接刺激”,转化成自身的“直接感受”,必须积极运用感知觉。在进行朗诵创作时,信息源是文本所描述的世界,朗诵者依据的不是真实的事物和外界直接的刺激。如果要“看到”文字作品中所描绘的场景、事物,产生“如见其人,如闻其声”的感知觉;如果要创作出一个形象地反映生活、准确传达出对生活的认知和情感、能够唤起观众美学体验的朗诵作品,朗诵者就必须善于捕捉自己感官接触到的感官形象,如颜色、形态、声响、语言等等。
当然,在创作过程中,我们不可能每时每刻真的“看到”、“听到”、“触摸到”,但是我们通过日常生活中的积累,已经具备了相应的“感知记忆”。在感知记忆的帮助下,每一次的朗诵创作都是对现实生活的“重温”和“再现”。就像我们旅行结束后,每一次翻看置身美景中的照片,都会唤起我们的美好感觉一样。
《春》是作家朱自清充分运用自身“感知觉”写就的一篇经典散文。不难看出,文中几乎每一句话都能让人看到作者的“感觉”或“知觉”,或是“感知觉”的综合运用,读者能够产生非常具体的感受,其中作者想要传达的“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得到了充分的彰显。在对这篇文章进行朗诵创作时,必须要结合文章本身的要求,充分调动朗诵者的“感知觉”,才能表现出作者笔下所要传达的精神内涵。如“小草偷偷地从土地里钻出来,嫩嫩的,绿绿的”,应该体验到以下的三种感觉和一个知觉——钻:动感;嫩:质感;绿:颜色;知觉:新萌发的小草,生机勃勃。把握好这三种感觉和一个知觉,我们就能够运用有声语言表达出小草所象征的新生事物的蓬勃情态。再如,“花里带着甜味儿;闭了眼,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我们在表达“甜”字时,就运用了味觉,甚至运动觉所获得的感觉。在读“甜”这个字的时候,配合上舌尖一“舔”的动作,好像真的品尝到一样,以生动地再现花的香甜感觉。此时,味觉的运用让我们对这个字的表达具体而灵动。结合上下文的语义看,也只有把“甜”字表达充分,才能为之后的“树上仿佛已经满是桃儿、杏儿、梨儿”的表达做一个铺垫。还有,对“风里带着些新翻的泥土的气息,混着青草味儿,还有各种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这段话的表达,我们需要运用嗅觉来感知不同的味道,并且通过嗅觉唤起内心的感受:泥土的气息——深厚;青草味儿——清新;花香——美好;润湿的空气——舒服。同时,运用深呼吸的方式,在气息的吐纳中传递出“春天的气息”所带给人的畅快感。
在准确理解文字内容的基础上充分调动感知觉,可以帮助我们将通过文字理解获得的“间接经验”转化为可以迅速调动的“直接感受”。可见,要把以上描写具体、形态生动的语句表达好,没有感知觉的体验是无法实现的。
三、感知觉的实现——提升自身感知力
人们感知觉的能力不仅能因适应一时的条件变化而提高或降低,而且能在长期的实践锻炼中不断地提高和完善。作为有声语言艺术的创作者,我们必须充分调动自身感知觉的能力以适应描摹丰富多彩的事物和抒发千变万化情感的需要。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感知觉能力的积累常常是在有意无意间形成的。但是,在朗诵创作中,要做到娴熟地运用好感知觉,是需要一定的训练才能做到的。在教学实践中,应该培养学生对客观事物包括形体、色彩等的观察能力,提高他们对客观事物在感知觉方面的敏感性,从而准确生动地表达好感知觉。
(一)设置一个“我”,充分调动创作者的主观感受
“体验到的东西使得我们感到真实、现实,并在大脑记忆中留下深刻的印象。”[3]体验的主体是“我”,从“我”出发的体验可以使朗诵者对作品获得最直接的感知,并且能将自己个性化的成分融入其中。(www.daowen.com)
在有声语言艺术创作过程中,要获得真切的体验,调动自己的感知觉,可以根据文章提供的情景,虚拟一个“我”参与其中。如散文《春》中,“吹面不寒杨柳风。不错的,像母亲的手抚摸着你。”这句话只是一种对风的力度、温度的描写,似乎并没有主体存在。如果在创作过程中,加进去一个“我”,这句话就从客观描述变为具有主观感受的“客观描述”。在此基础上,我们调动起自身的感知觉,借助想象,体验到母亲的手之温柔、温暖,此时,春风柔和的感觉就能够跃然于心了。
在文章中,设置一个虚拟的“我”——有时是一种角色,有时是一种视角。因为有了这个“我”的存在,创作者就能够充分而灵活地调动自己的感知觉,就能接通一条连接客观世界、作者情感世界、创作者情感世界的“神经”,一旦有了具体的“触动”,马上就能唤醒应有的情感,产生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效果。
(二)从细节入手,寻找感知觉的“启动点”
在朗诵文本中,总有一些语句充当着感知觉的“启动点”。这些语句往往是对场景、人物、情感的传神刻画或细节描写。因此,在朗诵创作时,应该对这些能够帮助我们启动感知觉能力的语句留心采撷。
冰心的散文《笑》是写人抒情的经典作品。它以清新的文风、细腻的情感以及微言大义的哲思打动了无数读者。开篇一段“推开窗户一看,呀!凉云散了,树叶上的残滴,映著月儿,好似萤光千点,闪闪烁烁的动着。——真没想到苦雨孤灯之后,会有这么一幅清美的图画!”可以看出,文中“闪闪烁烁的动着”和“苦雨孤灯”所反衬出来的“清美”,都是创作情感的启动点。创作者可以在此调动自己的视觉和知觉,有感受地再现眼前的画面。其中,表达“闪闪烁烁”时体现出来的灵动感,准确地反映出了清新、可爱的情绪。
通常,启发情感的语句,可以帮助创作者调动曾有的感知记忆,使得创作者的感知觉活跃起来,从而帮助创作者唤起最直接的感受和情绪。当然,对“启动点”的准确把握,要建立在对朗诵文本的分析和理解的基础上,不能为了启动感知觉而牵强附会。
(三)源于生活,高于生活——感知觉的选择、甄别
尽管创作者需要从不同的角度寻找和调动感知觉的“按钮”,但是,如果缺乏甄别标准,不加选择地运用感知觉能力,有时反而会适得其反。
近年来,在各种形式的朗诵表演中,人们经常看到一些“声泪俱下”或者“声嘶力竭”的朗诵者,他们认为“舞台上的表演就是对生活的再现”。从艺术创作角度看,这是有待商榷的。然而,从“艺术源于生活,但高于生活”的艺术创作原则看,尽管创作者的感知觉经验来源于生活,但在舞台上运用时却需要加以甄别和选择。比如,一个朗诵作品要表达的是孩子失去母亲的痛苦。就生活体验而言,生活中孩子失去了母亲,很可能只会号啕大哭以宣泄内心的痛苦和思念。但是创作者在朗诵时就不能采用那种“号啕大哭”的方式,应该采用符合观众审美心理的艺术的情感表达方式进行表达。这样,既能让观众体会创作者的内心情感,又不至于让观众悲痛欲绝,还能从中体会到创作者的艺术美感。可见,创作者创作时的感知觉不可能与生活中的感知觉完全一样。
另外,在创作者与受众之间还存在着一定的“认知误差”。由于表演者与观众在性别、年龄、性格、成长经历、受教育程度等各个方面都存在一定差异,因此,创作者在对感知觉进行选择时,需要做“效果预测”,从受众接受与反馈方面进行把关。创作者应该选择大多数人都能接受的情感表达方式,不应该选择那些只是为了实现自我创作快感的情感表达方式。曾经有这样的一个朗诵作品,表现的是一个孩子对独立抚养自己的妈妈的爱。在对父亲离去的场景表达时,由于朗诵者没有恰切地把握情感分寸,从有声语言到肢体语言都极力地表现出他对父亲的恨。在日常生活中,孩子的这种情感是可以理解的。但是,当创作者在舞台上表现这种情感时,就必须考虑整篇作品的基调,不能因为对爸爸“恨”的情绪而影响了整篇作品对妈妈的宽厚和隐忍的“爱”的情感,干扰对作品的主体情感的表达,影响作品传播的艺术效果。
在运用感知觉的过程中,创作者应该倾向于对真、善、美的追求和对普世价值的遵循。这样,不仅能够贴合大多数人的情感审美标准,而且也能达到以感性的方式感动和影响他人的目的,体现了艺术最根本的功能。
总之,感知觉是创作者伸向外部世界的触角,更是创作者打开情感之门的钥匙。正如德国诗人歌德所说的,“我在内心接受印象,并且是那类感官的、活生生的、媚人的、丰富多彩的印象。我作为一个诗人,是要把这些景象和印象艺术地加以琢磨与发挥,并且通过一种生动的再现,把它们展露出来,使别人倾听或阅读之后,能得到同样的印象。”[4]朗诵艺术的创作者何尝不是在完成这样的任务?一部优秀朗诵作品的诞生,不仅需要创作者的声音与体态的完美结合,需要创作者充分展现作品的丰富情感,更需要创作者深层次地满足观众的审美需求。
(作者单位:中国传媒大学播音主持艺术学院)
【注释】
[1]车尔尼雪夫斯基著,周扬译:《生活与美学》,人民文学出版社1957年,第42页、第51页。
[2]张颂:《朗读学》,北京广播学院出版社2002年版,第53页。
[4]伍蠡甫主编:《西方文论选》上卷,上海译文出版社1979年版,第447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