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华经典音声化的创作原则与方法探析,取名播音主持艺术12

中华经典音声化的创作原则与方法探析,取名播音主持艺术12

时间:2024-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欸乃一声山水绿[1]——中华经典音声化的创作原则与方法探析饶丹云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①读出声音来;念;朗诵。②背诵:熟读成诵。③称述、述说。诵读:念(诗文)。”这里的经典诵读是指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

中华经典音声化的创作原则与方法探析,取名播音主持艺术12

欸乃一声山水绿[1]——中华经典音声化的创作原则与方法探析

饶丹云

诵,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为:“①读出声音来;念;朗诵。②背诵:熟读成诵。③称述、述说。诵读:念(诗文)。”这里的经典诵读是指中华古代经典及现当代优秀诗文的诵读。诵读的关键就是要把经典的美文变为有声的“美语”,愉悦耳目、陶冶心智。

关于朗读与朗诵的异同,张颂先生在《朗读美学》中精辟地做了论述:“它们的区别,是共性之中的个性,是共同规律基础上的大同小异……中间存在着多层的级差,而且相互融合,有时甚至是重合的”,“朗读主要是准确传达文字作品的精神实质,使文字作品转化为有声语言,供听者群体领会、体味文字作品的内涵,以真实的再现为目的。朗诵主要是生动表现文字作品的内容,强化有声语言的表演功能,让听者群体欣赏、品评朗诵艺术的精妙,以完美的体现为目的。”[2]对于大学播音主持、影视剧表演等专业的学生来说,要想在中华经典美文音声化的过程中,保持其经典的品质,使其成为有利于人们提高文化修养,领悟中国艺术精神的优秀有声语言艺术作品,在展开中华经典音声化理论研究和实践活动的同时,不能不对其创作原则与方法进行必要的探析。

一、关于经典诵读的艺术评价原则

英国美学家奥斯本(Harod Osborne)在《评估与境界》一文中,提出了艺术评价三原则。其一是“艺术美妙”(artistic excellence)原则,所关注的是艺术或审美对象中的优美与独特等属性,涉及一种判断能力和内化于技能与成就之中的恰当感。其二是“审美满足”(aesthetic satisfaction)原则,所看重的是人的某些官能在审美活动中的作用与感受,主要涉及艺术作品提供审美快感的能力和审美凝神观照(aesthetic contemplation)的结果。其三是“高级境界”(stature)原则,一般包括促进理解、阐述无言之思和表达具体化的情感等三项辅助内容。这里所说的“高级境界”,抑或是审美的,抑或是非审美的,因为其辅助内容具有明显的理智性。[3]

按照这样一种美学理论来评价我国的经典诵读艺术,经典诵读尤其符合奥斯本艺术评价三原则中的“高级境界”原则——中华经典是中华文化和思想的精华,它在阐述无言之思和表达具体化的情感方面确能显示出精妙之处。

滕守尧先生的生态式艺术教育观念认为,只有按照生态方式进行的艺术教育,才是真正的美育。美育不是美学知识的教育,也不是纯粹的艺术技法教育,而主要是在培养学生审美感受力的基础上完善其人格,提高其素质的教育。[4]从这一点来讲,经典诵读不仅对中文、播音主持、影视话剧表演、师范类等专业有重要意义,对于青少年审美感受力的培养同样具有毋庸置疑的意义。

这种审美感受是中国式的,是地道的中国味道。就像流沙河先生的《就是那一只蟋蟀》中吟唱的:“中国人有中国人的心态,中国人有中国人的耳朵。”有网友说:“在学习经典作品的时候,由于年龄太小,没有深切的体会。昨夜雨后听见蛐蛐声,竟然想家想到掉眼泪了,才知道诗人写得真好。”这种心态、这种审美的耳朵,抑或这种中国式的审美思维,能在经典诵读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生成于人们心中。

二、诵读创作中需要处理好的几对关系

要进行艺术创作,首先必须具备艺术创作意识,艺术创作是特别注重细节的。小提琴演奏者要完成一首经典曲目的演奏,他在将曲谱变成琴声的过程中,必然要对每一个小节、每一个音符的音高、音强、速度、运弓技巧、装饰音等进行认真剖析。因为,只有对每一个具体细节仔细揣摩,才能获得整体上的风格之美。同理,对于经典诵读来说,虽然在处理上不像乐谱中对于音高、音强、速度都有明显的符号进行标识,要求具有相对固定的一致性,但对于每个句子的重音、停顿点、换气技巧、声音状态等还是要进行相对“刻板”的揣摩和处理的。只有经过一定量的“刻板”训练之后,学生才会习得有声语言艺术创作技巧的精髓,并将这种能力内化为自己的艺术修养

(一)模仿与创作的关系

尽管“一千个观众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观众也有一千个版本的《将进酒》,但是,千百年来,对于经典的基本思想、风格、精神内涵已经有了广泛而一致的认知。因此,在对这些经典作品进行音声化艺术创作的过程中,即在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方面进行艺术加工中,要力求准确、鲜明、生动地体现出原作的基本精神和内涵,而不能过于随意。也就是说,在其声音形式的审美上,也应该有较为一致的认知。特别是对于学生来说,模仿名家名篇也是一种很好的学习方式,而打着“创作”的旗号,随意地处理,不仅成就不了艺术作品,反而会进入偏执创作的歧路,练出一身的“毛病”来。

(二)“紧”与“松”的关系

在练习中要了解“紧”与“松”的辩证关系。要知道“紧”并非总是意味着“抓紧不放”,“松”也并不意味着“失去控制”。行动和结果是相互转化的。[5]也就是说,先让它“离开你”一段时间,这种疏离的效果反而会帮助你更准确地把握它。“紧”最初可能带来希望,但最后却有可能毁了一个作品。关键在于“松”“紧”有度,在此处有所让步而在彼处有所收获。如果学生在创作中不认真处理这一关系,只是执著于一端,是没有益处的。这其中的道理就像画油画一样,当你要挨近画布去描绘前,要先远离画布去反观画面,才能找准下笔点。

(三)想象与意境的关系

想象是灵感产生的基础。没有想象,思维难以融通古今,难以进入创作的境界。只有想象始终介入其中,精神贯注于作品,才能进入到一种“得意忘形”的创作状态。即便是不像白话文那样容易展开想象的高度精练的文言文,也必须仔细咂摸其字里行间所包含的情感和意蕴,让想象在其间自由驰骋,我们的表达才不至于如背书一般,才能达到声情并茂、情理交融的意境。

三、诵读创作的方法

(一)如何选择诵读篇目

在播音主持专业和表演专业的教学中,经典诗文特别是古典诗文的诵读,多数是安排在语音发声学习阶段进行的。因此,选择篇目多是从声韵训练的角度出发。而在语言表达阶段的训练中,对于经典诗文的选用明显不够。从当前的实践来看,入选教材的多数是短小精悍的短诗,篇幅较长、内涵较深的篇章选用不够。不仅入选篇目的量不够多,而且质也不够高(主要表现在难度不够)。同时,所选篇目多重视其形式美,对于篇目内涵多样性方面的考虑却有所忽略。

在朗诵创作中,对于有些篇幅较大的文章,有必要在保持原作思想内容和审美风格的前提下,根据有声语言表达的需要做一些适当的删减或调整。

2011年齐越节,我们选送的参赛作品——《凤凰涅槃》,就对文本进行了适合朗诵的处理,删去了部分重复的语句,以及一些从听觉上难以顺畅地达成共鸣的语句。例如原作的高潮部分“凤凰更生歌”是一曲“凤凰合鸣”,以百余行的篇幅分别礼赞了“光明”、“新鲜”、“华美”、“芬芳”、“和谐”等反映时代精神的概念,每段格式相同,仅在固定位置上替换上不同的中心词,一唱三叹,回环往复。但从朗诵的角度来说,变化不大的内容若反复吟诵,则会有拖沓之感。为获得更好的艺术效果,我们就对这一部分语句进行了整合和删减。

(二)如何理解作品(www.daowen.com)

“任何一种艺术都植根于独特的文化传统之中。反之,这种文化传统的语境构成这种艺术的肥沃土壤。学生都需要主动回应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传统。”[6]

“学习朗读技巧,提高朗读能力,就是一个深入开掘文化底蕴的过程,就是一个把握文化精髓的过程。”[7]

要用声音演绎好文化经典,就要认真研读并理解文化经典。文化经典是民族优秀文化的重要载体,是我们民族生存的根基,也是我们民族精神的纽带。一方面,理解是创作的基础;另一方面,在创作的过程中还要一边创作一边理解,以生发其情,彰显其意。唯有如此,才不是为了诵读而诵读,而是通过诵读,让这些经典成为学生一生都能从中受益的文化之根基、做人之根本。

一般来说,学生可通过必修的“大学语文”课和选修“中国文学经典选读”等课程来扩展阅读范围,提高对作品的理解能力。而要真正教好这门课程,我们的专业老师也应该具有较高的文学修养和教学能力。如果只是泛泛地讲点文学常识,并不能引领学生们深入地演绎好文化经典,想让学生们的诵读水平得到真正的提高也是不可能的。

同济大学举办的“中华颂——同济大学经典诵读”大赛中,不仅电影学院、人文学院表现不俗,政治与国际关系学院、医学院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土木工程学院的学生也有上佳的表现,其中学生对经典作品较好的理解能力起到了重要作用。

以作品《凤凰涅槃》为例,它是现代诗歌史上具有重要历史地位的诗篇。这首诗的诗歌意象、表现形式、审美风格以及“泛神论”的哲学思想等,对学生理解作品内涵都构成了一定的难度。同时,诗篇采取诗剧的形式,充分表现了诗人在总体构思上对诗歌的调子和节奏的高超控制能力,类似于交响乐的各个乐章,通过不同节奏的转换和交织,使整首诗跌宕起伏,并把诗剧最终推向了“凤凰更生”的最高潮。如果朗诵者缺乏准确而深刻的理解,没有较好的专业素质,缺乏对朗诵节奏的整体驾驭能力,要想完成好这首诗歌的诵读是不可能的。

同时,《凤凰涅槃》以其奔放的想象,表达了一个新时代的来临所带来的无限生机和梦想。若要将作者的思想及其情感准确而完整地表达出来,就需要朗诵者能够在当下的语境中,找到与作者的思想和情感相融通的契合点,从而使整个诗篇的朗诵呈现出新的时代意义。要想真正实现这样的艺术效果,只有好听的声音和貌似朗诵的腔调,而没有深入的理解与表达,亦是不可能的。

(三)如何把握诵读的声音形式

不同艺术形式的创作,需要不同的媒介(medium)与方法。朗诵者对于诵读创作的理解,应该从对声音的理解开始。声音的变化适应于不同的目的和构想。在诵读创作中最重要的媒介是人的声音,因此,声音的特点决定了诵读创作的独特性以及与其他艺术创作形式的差异。声音的音高、音强、音长、音色的物理性质,在运用时与情、气的紧密相连,生发出无穷的表现力。如果我们不善于把握声音的物理性质,不能根据目的和构想来调控情感和气息,那么我们就很难对作品做出恰当的处理。

为此,朗诵者必须充分重视对作为艺术媒介的声音的反思,而非仅仅把它作为发声训练的对象来对待。要在切实把握声音媒介特性的前提下,游刃有余地去进行创作。

朗诵者在练习中要强化声音作为艺术媒介的意识,并在每一次实践中去悉心体会和判断,从中获得用声音去表现文字内涵的功力。教师有责任为学生提供这方面的帮助,尤其是在诵读的初级阶段,教师要帮助学生提高创作能力,改进创作方法,引导他们揭示出那些即兴的东西。因为,诵读的语气、重音、停连、节奏等技巧处理多是即兴产生的,要在老师的帮助下调整多次才得以确认。在此过程中,开始和结束阶段可能很清楚,而中间阶段往往很模糊、盲目和偶然。在由偶然到必然的创作过程中,指导老师语言艺术的审美观念是否正确、语言艺术审美视野是否宽阔、对学生的动态创作能否因势利导、能否发现学生创作灵感的火花、能否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等等,无疑是十分重要的。

温家宝总理在同济大学百年校庆上的讲话中指出:“无论什么样的大学,都应该有综合性。……没有一流的文科,就没有一流的理科;没有一流的理科,也就没有一流的工科。……这就是我对以理工科为主的学校所提的一点希望,就是希望你们也要学习人文科学,学习文化和艺术。”

善歌者使人继其声,善教者使人继其志。作为有声语言艺术教育工作者,除了具备较高的文学修养、把握有声语言艺术的教学技能外,更重要的是应该具有热爱并传承祖国语言文化的情怀,一种从容而持之以恒的教育心态。

(作者单位:同济大学电影学院)

【注释】

[1]见柳宗元《渔翁》:“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2]张颂:《朗读美学》(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第101页。

[3]滕守尧主编:《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51页。

[4]滕守尧:《回归生态的艺术教育》,南京出版社2008年版,第67页。

[5]布朗·科赞尼克著,马仕寰译:《艺术创造与艺术教育》,四川人民出版社2000年版,第27页。

[6]滕守尧主编:《美国艺术教育新台阶》,四川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79页。

[7]张颂:《朗读学·前言》(第三版),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