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怡情养性的社会价值:诵读活动的润物声声

怡情养性的社会价值:诵读活动的润物声声

时间:2024-02-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怡情养性声声润物——诵读活动的社会价值研究关杨诵读包含“朗诵”和“朗读”两层意思。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谈到朗读学的特点时提出了四点特性,即再造性、音声性、社会性和规范性。“朗诵”和“朗读”的差异就体现在它们的社会性上。因此,在长达三千多年的文学史上,有声表达始终是我国古典文学赖以传播和传承的主要形式。本文将从诵读的创作规律与语文素养的养成、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三方面阐释诵读活动的社会价值。

怡情养性的社会价值:诵读活动的润物声声

怡情养性 声声润物——诵读活动的社会价值研究

关 杨

诵读包含“朗诵”和“朗读”两层意思。虽然同为有声语言创作过程,但是“朗诵”和“朗读”在表现形式上还是有一定差异的。“朗诵”和“朗读”遵循同样的创作规律,它们的区别在于,“朗诵”是近代随着西方话剧一起传入我国的一种艺术性的有声语言表现方式,它更加注重情感体验,以及有声语言的表现力和感染力;而“朗读”则更注重语义表达及“朗朗上口”的音韵美,它更接近于我国传统的有声语言表达方式“诵”和“念”。老舍先生曾这样解释“朗诵”和“朗读”的区别:“朗读的传播对象应该是最广大的人民群众,而不是极少数的爱好者,这便是朗读与朗诵的不同。它说明了朗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如果说“朗诵”是“阳春白雪”的话,“朗读”则是一种更易于被全社会接受的表现形式。张颂先生在《朗读学》中,谈到朗读学的特点时提出了四点特性,即再造性、音声性、社会性和规范性。“朗诵”和“朗读”的差异就体现在它们的社会性上。“朗诵”和“朗读”的差异决定了它们在当代以及未来的有声语言传承过程中扮演的不同角色。“朗诵”将人们引向有声语言审美的至高境界,带领人们体验文学作品深层的情感内涵;而“朗读”则更利于有声内容的传播与传承。

我国古典文学中的诗词歌赋都是有声文学。从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到唐诗宋词,再到后来的元曲,我国的古典文学创作始终离不开音乐和有声语言,甚至可以说我国古典文学的创作就是以有声表达为前提的。苏轼曾说:“三分诗,七分读耳”,正说明了有声表达之于我国古典文学的重要性。在现代科技出现之前,印刷品是十分珍贵的,只有一小部分人能接触到,大多数人只能靠口耳相传的方式获得知识。而且,在民众受教育程度普遍较低的中国古代社会,“口耳相传”的方式也是最容易被接受的信息传播方式。因此,在长达三千多年的文学史上,有声表达始终是我国古典文学赖以传播和传承的主要形式。

有声表达之于古典文学如此重要,在当代中国社会的精神文明建设中,它同样扮演着不可取代的社会角色。诵读,这种当代主要的有声表达形式,独特的创作规律决定了它是最有效的国民人文素养教育(包括美学教育、文学教育和文化教育)方式。本文将从诵读的创作规律与语文素养的养成、美学价值、文化价值三方面阐释诵读活动的社会价值。

一、诵读的创作规律与语文素养的养成

人的语文素养指的是人的语言文化素养,它包括人的语言文化知识占有程度、对语言文化内涵的领悟能力、对语言文化的审美能力等内容。诵读创作的依据是经典文学作品,也就是语言文化的主要承载形式。诵读创作规律体现了对语文知识的占有程度以及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力、感受力、审美能力等的要求。

张颂先生在《播音创作基础》中指出了播音创作应遵循的正确创作道路,那就是,“站在无产阶级的党性和党的政策的立场上,以新闻工作者特有的敏感,把握国内外形势的发展变化和人民群众的思想实际,准确及时、高效率、高质量地完成‘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以积极自如的话筒前状态进行有声语言的创造,达到恰切的思想感情与尽可能完美的语言技巧的统一……”其中,“理解稿件—具体感受—形之于声—及于受众”的过程正是播音创作的一般过程,它描述了播音创作“观察积累—构思—外化”的一般规律。这个过程分为认识过程、情感过程和外化过程三部分,同样适用于诵读创作。

在诵读创作过程中,理性认识是基础,具体感受是核心,形之于声是关键,而及于受众则是表达的最终目的。在对稿件进行理性分析的过程中,需要调动创作者所有相关的知识积累、人生经验以及一切创作手段,理清稿件的逻辑思路,透彻地理解词语、句子、段落乃至全篇的内在含义,深化稿件的精神实质。这同时也是一个积累新知识,加深印象,深化思想,综合梳理并重新认识已有知识和经验的过程。如果说理解稿件是一个理性的过程,那么具体感受则是一个感性的情感体验过程。感受必须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上,二者相辅相成,不可分割。感受的目的是触发情感,激发播讲欲望。通俗地讲,如果创作者自身没有被感动,没有表达欲望,就不可能感染受众。在具体感受的过程中,一切感知觉都被调动起来,对事物的观察和体验到了无微不至的地步。创作者还需要充分运用想象和联想等手段进行构思,并且由此及彼,引发、积聚并触发真挚浓厚的感情。这是一次酣畅淋漓的情感之旅,它使我们的心灵得到净化。每一次情感体验都是一次对真、善、美的感知过程。形之于声即将具体感受外化的过程。它既是创作过程的转折点,又属综合审美的层次。在这个过程中,创作者需要综合构思有声语言中停连、重音、语气、节奏等的安排和稿件的整体效果。最后,稿件内容通过有声语言表达及于受众,使之受到感染,使受众由其所体验到的审美享受,产生对有声语言表达的兴趣,激发其进行有声语言创作的欲望。亲身体验有声语言创作的过程正是不断接近稿件精神实质,探求美学境界,提高语文素养的过程。

二、诵读的美学价值

审美品位是一个人内在修养的重要内容,因此美学教育也是国民人文素养教育的一部分。与绘画、音乐、舞蹈等艺术形式相比,诵读是一种较为通俗的艺术形式,也是较为实用的美学教育形式。张颂先生曾说,“语言是人文精神的音声化”。这里的语言当然是指有声语言。诵读是对文字稿件再创作的过程,这毋庸置疑。在理解稿件和具体感受的过程中,对于文字稿件思想美、意蕴美、语言美的挖潜和欣赏既可以培养创作者的美学修养,同时又可不断提升创作者的审美能力。若形之于声,能否使之入耳入心,则在美学境界上分出了高下。诵读艺术的美学价值体现在创作手法和创作观念两方面。

首先,创作手法方面。主要使用对比和留白两种创作手法。对比是指通过声音高低、强弱、虚实、明暗、刚柔、厚薄、粗细的对比,重音与非重音的对比强调,语势的高低起伏,以及抑扬顿挫、回环往复的节奏变化,体现不同的态度、感受、感情色彩和分量,达到一定的表达效果,给人带来美感享受。中国传统音乐的美学思想是“声中无字,字中有声”,追求唱腔、情感、思想和借以承载意思的汉语音节的完美融合。诵读虽不重在追求“声”,但它同样追求声、情、字、义浑然一体的综合效果。

留白是我国传统艺术中一个重要的美学概念,它源自我国传统的书画艺术,在诗词文章,乃至建筑艺术中都有体现。宗白华在《美学散步》中说:“中国诗词文章里都着重这空中点染,抟虚成实的表现方法,使诗境、词境里面有空间,有荡漾,和中国画面具有同样的意境结构。”[1]留白可以使诗词文章意境悠远,气象万千。用在诵读创作中,则可达到“此时无声胜有声”的效果,往往最浓烈的情感都积蓄在无言的沉默中。

其次,创作观念方面。但凡艺术创作都是通过营造意境来实现创作目的的,诵读创作也不例外。宗白华说:“什么是意境?人与世界接触,因关系的层次不同,可有五种境界……功利境界主于利,伦理境界主于爱,政治境界主于权,学术境界主于真,宗教境界主于神。但介乎后二者的中间,以宇宙人生的具体为对象,赏玩它的色相、秩序、节奏、和谐,借以窥见自我的最深心灵的反映;化实景而为虚境,创形象以为象征,使人类最高的心灵具体化、肉身化,这就是‘艺术境界’。艺术境界主于美。”[2]诵读创作是对情感、思想和语言的剖析、体验、欣赏过程,并且通过这种过程窥见自我的心灵,与创作者的命运相联系,呼吸相通,又通过对这种情感的表达联系起更多受众的命运与情感,产生美妙的情感体验,荡涤灵魂。

王国维在《人间词话》中说:“境非独谓景物也。喜怒哀乐,亦人心中之一境界。故能写真景物、真感情者,谓之有境界。否则谓之无境界。”诵读创作的境界全在一个“真”字。运用声音和语言的无穷变幻,呈现真实的空间和时间感受、真实的感知觉体验、真实的场景状态,把受众带入创作者虚构的情景之中,使人如痴如醉,完全忘记周围世界的存在,只觉身在其中。在诵读创作中,唯有动真感情方能成境界。诵读创作还讲究“入乎其内,出乎其外”,即情景再现的最后两步:身临其境,现身说法。身临其境方能看清它,描绘它;而现身说法才能对稿件进行整体观照,才有高度,有深度。(www.daowen.com)

三、诵读活动的文化价值

文化价值是诵读的生命力之所在,也是其人文价值的重要组成部分。经典文学作品是诵读创作的源泉,也是人类思想文化的载体。我国历史上的文学作品一直是通过有声语言传播的方式,代代相承的。在传播文学作品的同时,也在传播着文化和社会价值观

首先,诵读对我国文化的传播与传承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文化是一个宽泛的概念。大到一个社会的民俗风情、行为方式、社会规则、思想观念,小到具体的服饰、生活用具、建筑风格等都是文化的范畴。一个民族文化的生命力可以说就是这个民族本身的生命力。中华民族的历史之所以可以绵延五千年之久,正是因为中华文化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化的生命力在于其根脉不断。然而,文化的一小部分可以以“传统”的形式被继承下来,还有相当一部分随着社会的进步不断被取代。因此,文化传播和传承成了人类社会的一项重要事业。自文字诞生之日起,它便义不容辞地担当起了记录、传播、传承文化的重任。但是,无论是在历史上,还是在当代的中国社会,国民人文素养普遍缺乏,文化,特别是高雅文化传播和传承的范围始终停留在精英阶层。原因就在于,历史著作和高雅文学著作的社会性不够广泛。诵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看起来艰涩难懂的历史、文学作品,经过有声语言创作者的理解、提炼、诠释,被生动地演绎出来,就变得通俗易懂,易于接受了。虽有境界的高下之分,但诵读能力人人都有,门槛低,好普及。因此,它可以成为文字语言的有益补充,和文字语言共同完成传播、传承文化的重任。

其次,诵读经典的同时,也是在弘扬传统价值观念,并强化人们对于本族文化的认同感。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作为社会意识形态的社会价值观念,随着社会生产力的发展而发生变迁,但是每个社会时期的社会价值观念却都在当时的文学艺术作品中留下映照。诵读创作对经典文学作品的诠释就是对传统价值观念的重新解读。诵读活动广泛的社会影响力使得这种被创作者认同的价值观念在社会范围内得以广泛传播。人们在享受诵读之美的同时,也更加认同它所传递的文化信息和价值观念,人们对于民族文化的认同感由此得以强化。

诵读具有广泛的社会性和独特的审美价值,是民族文化传播与传承的重要手段之一。在全社会开展诵读活动,不仅可以弘扬经典,还将有效地提高国民的语文素养。

参考文献

张颂主编:《中国播音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

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

王国维著,滕咸惠译评:《人间词话》,吉林文史出版社2004年版。

张颂:《朗读学》,中国传媒大学出版社1999年版。

(作者单位:河南工业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

【注释】

[1]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82—83页。

[2]宗白华:《美学散步》,上海人民出版社1981年版,第70页。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