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挽救铁肺里的患儿
与天花一样古老的还有一种传染病,此病毒主要感染5岁以下的儿童,发病后,病人出现发烧、颈部僵硬、呕吐等症状。大约有1/200的病人最终肢体残疾,严重的会因为呼吸肌肉麻痹而死亡。根据其症状,人们将此病称为小儿麻痹症。因此病主要引起脊髓麻痹,所以又叫脊髓灰质炎。脊髓灰质炎是由一种圆形的、在电子显微镜下观察直径不到30毫微米的病毒引起的。在一块公元前1500年到公元前1300年之间的埃及浮雕上,则可能提供了关于脊髓灰质炎的最早记录——浮雕上的那个年轻祭司的一条腿萎缩了,这一特征与脊髓灰质炎发病后的症状很相似。另外,在古希腊医学中也有关于脊髓灰质炎这种病的记载。但是,对于它的原因、病理机制和流行情况却不清楚,更谈不上如何采取预防和治疗措施了。直到18世纪,人们才意识到作为一种特定疾病存在的脊髓灰质炎。1789年,英国的医生伍德胡德做出了世界上第一例脊髓灰质炎的临床描述。
1840年,德国的医生海涅系统地研究了脊髓灰质炎,认为它很可能牵扯到脊髓。但是,由于当时条件的限制,海涅无法进一步了解这种传染病的本质是什么。1870年,瑞典医生查柯特研究了这种病的病因。脊髓灰质炎病毒有一个最大的特点,就是具有嗜神经毒性,即它对神经有“嗜好”,这种病毒可以散布到整个中枢神经系统,所以病灶有散在和多发的特点,可涉及大脑、中脑、延脑、小脑和脊髓,并且以脊髓损害为主,尤其对运动神经元的损害最明显。病毒损害至脊髓的颈段和腰段的前角细胞,严重的更累及中间柱及后角。这时,在临床上会出现四肢瘫痪,所以把这种病叫做“脊髓灰质炎”,或“小儿麻痹症”。
1908年,奥地利著名医学家兰德斯坦纳在研究中发现,将死于脊髓灰质炎的小儿的脊髓材料给猴子注射时,猴子表现出相似的症状和病理特征。1909年,他又和波普尔分离并确认了脊髓灰质炎病毒是导致脊髓灰质炎的病原体。然而,针对脊髓灰质炎的疫苗却迟迟没有发明出来。1916年,脊髓灰质炎在纽约爆发,这次脊髓灰质炎的爆发导致了数千人死亡。在20世纪早期,为了治疗患有脊髓灰质炎的病人,一种叫作“铁肺”的呼吸辅助装置应运而生。
既然找到了传染脊髓灰质炎的病毒,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根据前人所进行的疫苗研究的思路,研制能防治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了。医学家们希望沿着巴斯德开辟的道路,能找到一种预防脊髓灰质炎的疫苗。但是工作一开始就遇到了麻烦。由于只有灵长类高等动物,如猴、猿等易感脊髓灰质炎病毒,而且当时人们认为这种病毒只能在神经细胞中生长、繁殖,而神经组织又难培养,因此在培养病毒上遇到了难题,不像以往的病毒培养那样比较容易,所以工作进展缓慢。20世纪40年代以后,美国人恩德斯在研究中发现,脊髓灰质炎病人的排泄物中也存在有大量的病毒,原来脊髓灰质炎病毒可以在肠道组织中繁殖。这一事实使他考虑到既然这种病毒并不是只能在神经细胞中生长,那么,用人体的其他组织细胞培养一定能够成功。经过一段时间的研究,恩德斯等人成功地以各种人胚组织,包括上皮、心、肝、脾、肺、肾、肾上腺等培养出了脊髓灰质炎病毒。他们将病毒培养液给猴子注射,使它受这种病毒感染而出现了典型的下肢瘫痪症状,说明利用人的其他组织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实验获得了成功。人们就找到了用人体组织来培养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方法,而不需要利用活的猴、猿等高等动物去培养,这样就有了进行大规模研究和以后大规模制造脊髓灰质炎疫苗的物质基础。
美国生物医学工程师P.Drinker于1937年发明的呼吸机:铁肺(www.daowen.com)
1934年,美国纽约的布罗迭医生和费城的克尔麦医生分别宣称研制成功了疫苗。由于急功近利思想的作祟,他们都在还没有经过足够的动物试验以证实疫苗确实安全可靠的情况下,将21000份疫苗匆匆投入应用,结果酿成了医学史上的一出悲剧。根据《美国医学会杂志》报道,疫苗接种后,造成12人发生四肢瘫痪的严重反应,其中6人死亡。事后,医学界进行了认真的反省,发现除责任因素外,疫苗制备的技术粗糙、没有考虑到不同类型病毒抗原性上的差异,也是导致这场悲剧的重要原因。这一事故也给医学研究和公众的心理投下了阴影。
然而,挫折更加激起了科学家们的拼搏精神。科学家们继续研究制备疫苗的方法。由于脊髓灰质炎猖獗一时,特别是对儿童的威胁很大,引起了全世界的关注和重视,尤其在欧美成立了许多政府或民间资助的研究机构和专项基金会。如美国的国家小儿麻痹基金会,得到了罗斯福总统的大力支持,罗斯福总统本人就是因患小儿麻痹症而致使下肢瘫痪的。这个基金会在1938—1962年期间共筹集资金6.3亿美元,有力地支持了研究工作的开展。此外,这个基金会还负责组织、协调和管理全美国的脊髓灰质炎的研究工作。社会的需求吸引了更多的科学家集中到这一研究领域,同时社会也给予物力、财力的大力支持,致使脊髓灰质炎的研究成为20世纪上半叶病毒学领域的中心课题之一。
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脊髓灰质炎研究又重新成为医学家关注的焦点之一。由于国家小儿麻痹症基金会的扶持,索尔克早在1947年就开始了研究工作。一般来讲,疫苗由一个存活的病毒构成,它被注射进健康的人体,其工作原理是:引发一次轻微的疾病,调集人体的自然抵抗能力,从而产生免疫。由于在30年代的实验中,接受疫苗者中发生了几起死亡事件,活菌脊髓灰质炎疫苗的危险性已广为人知。然而大多数的脊髓灰质炎研究者仍寄希望于能够培植出一种弱化过的、但仍然存活的病毒,而索尔克则开始尝试灭过菌的疫苗的可能性(他曾协助别人培植出了预防流感的疫苗)。到了1952年,他终于制成一种灭过菌的脊髓灰质炎疫苗,它能在实验动物身上引起免疫而不引发任何病症。在谈到首例新疫苗人体接受者的决定时,索尔克说“:我把它看作是一种典礼和象征。你自己不愿意这样做时,就不应该在别人身上这样做。”经过工作人员注射试验后,索尔克于1952年开始公开试验。当时脊髓灰质炎发病率正处于巅峰,在美国有5.8万起病例,欧洲和亚洲也有相近的发病率。整个夏天,纽约的一家报纸在头版的花边文字栏刊载每天的脊髓灰质炎患者统计数字。各地的父母们警告孩子不要到游泳池和公共喷泉去,睡觉关紧窗户,以防这种病从窗台爬进来。1955年领取使用执照的索尔克氏疫苗平息了这场恐慌,全球几百万的孩子排队等候注射。[9]
索尔克(J.Salk)在为儿童进行脊髓灰质炎疫苗接种
索尔克的疫苗效果很好,但有一个缺点,它不能有效阻断病毒的传播。其实,差不多和索尔克同一时间,萨宾也在小儿麻痹症全国基金会的支持下进行疫苗研究。他把脊髓灰质炎病毒在猴子的肾脏细胞中一代代培养,直到筛选出不能致病的毒株,然后制成疫苗,称为减毒脊髓灰质炎疫苗。这是一种口服疫苗,服用起来非常方便,比针剂注射更简单。1960年代,萨宾的疫苗得到了许可证,它很快取代了索尔克的疫苗,成为预防脊髓灰质炎的主要手段,为世界消灭脊髓灰质炎作出了重大贡献。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