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互联网冲击:风险分担群体的成本及收益

互联网冲击:风险分担群体的成本及收益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25章风险在哪里风险的代价数字网络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哪些被记住、哪些被遗忘。自由要求接受风险的成本,因此,风险资本公司设立了投资组合。所以谷歌基本上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就获得了风险分担群体带来的益处。但是有一个问题,空中食宿的商业计划是假设并不存在的风险。罪犯和小偷是少见的,但风险的损失不可避免。问题应该是风险费用是否应由从中获利的人承担。然而风险分担群体能够在个体中投资。

互联网冲击:风险分担群体的成本及收益

第25章 风险在哪里

风险的代价

数字网络最基本的特性就是哪些被记住、哪些被遗忘。换句话说,网络中哪些是熵?

第二个最重要的特性就是风险分担群体,特别是风险分担群体的间隔尺寸。

阐明风险分担群体这一概念最简单的方法是我曾运用过很多次的对话。我问:“你认为在线观看一个视频应支付多少钱合适,尽管可以轻易复制它?”大多数人觉得付点儿钱是应当的,但又认为不应该太多。那么怎样才公平呢?

通常的答案是:“我会把制作费加起来然后除以观看的人数,我们都会支持,那是很公平的。”

更好的答案是享受由一些人支付足够的资金,承担起为一系列视频提供资金的风险,其中的一些视频或多或少是成功的。资本主义本身和人们所享自由的存在都依赖于那些人群,即认为付更高费用也是适当的人群。

自由要求接受风险的成本,因此,风险资本公司设立了投资组合。其中有些投资将会获得丰厚的回报,有些则会完全破产,还有些介于两者之间。电影工作室和图书出版商有相同的处境。这并不是因为成功者为失败者埋单是出于仁爱或是其他无偿条件,而是因为谁都不知道究竟什么会让人取得成功。

随着大量搭顺风车的现象出现,网络商务已经得到发展,它创造出一种假象,认为总有人能为那些没有成功的项目埋单,我们只需支付那些成功的项目。例如,父母可以为我们制作的首部电影投资,但这种思维方式会导致富豪统治集团的产生和停滞不前。

在真实市场上,参与者会增加投资品种来应对不确定性。通过一系列投资,你不仅增加了促成常规成功的概率,而且还有非常规成功概率。这就是为什么多数风险分担群体除了对成功可能性大的项目投资,还分散地对一些小型新奇项目投资。那些新奇的创业公司、电影或是书可能开启一个重要的职业生涯,或是开创一种全新的风格,你永远也不会知晓。

制片厂、创业资本家这类角色通常因为类似信息传递者的身份而被心怀希望的年轻人藐视,新型系统能为创业者提供更简易的品牌打造,但也为打造品牌付出较少的物质支持,这样一来,我们也就越来越穷了。

目前的网络体系将金钱和权力集中起来,集中了利益,但是将风险分摊在每个人身上,在当前时代,人们被期望能够自我投资,以达到能够显示可行性的程度。

另一个明显的例子是YouTube,在那里你可以免费发布内容。但是达到它那种成功程度是极为罕见的。所以谷歌基本上没有付出什么代价就获得了风险分担群体带来的益处。

这会让我们联想起网络金融所发生的转变,因为它们基本上属于同一模式。通过数字网络的魔力,金融企业能够冒风险却不必为之付出代价,并且获益以达到成功。这有时被描述为“过于强大而不可能失败”。

从本质上说,一个全球化的风险分担团体已经形成,在其中每个人必须为风险付出代价,但是从中牟利的服务器是私人的,这也叫“利益私有化而风险社会化”。

既然这是变强大的新模式,当你问别人为某种网络利益付钱是否合理时,普通人自然会设想为拥有一种新型能运行服务器的权力,从这点来看,不用为风险付出代价似乎是正确而适当的。

风险从未真正走远

以创业公司空中食宿(Airbnb.com)为例,它近来发展很快,似乎与迅速获得巨额财富的硅谷公司相似。(www.daowen.com)

但是有一个问题,空中食宿的商业计划是假设并不存在的风险。它的想法是:许多人会旅游,所以在他们外出时空着的卧室闲置了。世界的总房间数并不总是最大容量。

所以,空中食宿使用网络技术用最标准的手法优化世界,它将寻找住处的人与恰好有空床的人联系起来,网络效应应该能够像纳帕斯特公司扰乱唱片业那样扰乱宾馆业!空中食宿系统提供的床位数量能够很快超过所有宾馆的床位数量,而且该网站几乎不需要成本。

这是一种典型的硅谷思维,而且是可以奏效的!到某个程度,在经历了数百万个愉快的业务之后,可怕的事情发生了,一个旧金山的女士将她的家借给空中食宿的用户,结果房间被损毁,她的所有物品被洗劫一空,包括她的身份信息。

空中食宿的创立者在公司的博客中写道:数百万成功案例不能因为少数几个不好的案例就打了折扣,人的本性是善良的。我同意好人占多数的观点,然而在一个正常运行的经济中,那些上百万成功的交易有必要对那些愚蠢、恐怖的和完全出于随机性的事件负责。[1]这就是如果我预言的未来成真,金钱将如何起作用。

罪犯和小偷是少见的,但风险的损失不可避免。我们总是把自己设想成永远年轻,生活在一个充满信任的世界里。认为这种完美世界不会有生物循环圈的悲剧发生,没有风险,能够通过信赖维系,而不需要经济的作用。

水坑、湖泊还是海洋

问题应该是风险费用是否应由从中获利的人承担。这个问题的答案必须是肯定的,一个未决的问题是:“风险分担群体规模应该多大?”

如果风险分担群体的大小是整个社会,它就不是真正意义上的风险分担群体。这就是谷歌、Facebook、网络化财务和其他“海妖服务器”诡计的情况,这正是要么本地化要么全球化的抉择。

如果每个人必须是他自己的风险分担群体,那我们就回到了原点:每个人必须为谋生卖唱,物质尊严和中产阶级将不复存在。风险分担群体只有在比个体大而比全社会小的范围内才有意义。

所以在先进的信息经济中想要实现中产阶层的可持续性也就是要找到合适的风险分担群体。这个问题不大,但也不容小觑。

这个项目只是阐明一种可能性,而不是为了提供这些未决问题的详细解决方法。

我猜想在一个正常运行的人本主义经济中,会有各种类型的风险分担群体。

但是记住,我们的前提是只有个体是真实的,如果风险分担群体开始以人的身份运行,以真人为代价获得利益,那项目就可能破产。

然而风险分担群体能够在个体中投资。协会在学徒身上投资,风险投资公司在发明者身上投资,曾经一些品牌在不知名的音乐家身上投资,明显,这本书写于出版商仍向作家投资的年代。

下一章将提出用演示效果使风险投资从长远看让人更易接受。

【注释】

[1]这是“海妖服务器”的普遍特征。我选的空中食宿的例子,我还能轻易举出其他网站的例子,他们高效地整合所有用户的事务,一些身处远方的企业家就能享受他们的钱财而不用分担风险。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