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撒切尔夫人出任内阁大臣

撒切尔夫人出任内阁大臣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出任内阁教育和科学大臣1959年10月20日,撒切尔夫人作为国会议员,第一次严肃地走进了威斯敏斯特宫。麦克米伦首相遭到内外夹攻,心力交瘁,一病不起,最后辞去了保守党领袖一职。在这次大选中,撒切尔夫人在芬奇莱选区面临自由党人的严重挑战。1965年7月,保守党内展开了角逐党的领袖的竞争。投票结果,平民出身、靠个人奋斗爬上权力顶峰的前劳工大臣和主管申请欧共体事务的掌玺大臣爱德华·希思当选为保守党领袖。

撒切尔夫人出任内阁大臣

出任内阁教育科学大臣

1959年10月20日,撒切尔夫人作为国会议员,第一次严肃地走进了威斯敏斯特宫。

当议员最重要的就是要发表演说,参加辩论,提出自己的动议。发言和提出动议案,往往是连着的两个步骤,这对于扩大自己的名声是必不可少的。

撒切尔夫人选定了“公共团体允许新闻记者参加会议的议案”,建议执行一直没有实施的1908年法令,让新闻记者能够参加一些公务团体的会议。

这项动议比起那些重要的政治经济问题也许显得平淡了些,但是,它肯定会受到新闻界的欢迎。1960年1月下旬表决时,议案获得了152票的多数,反对票只有39票。

第一炮打响了。

撒切尔夫人以议员身份在各种场合露面,就各种问题发表意见。她在下院说,年轻人犯罪的现象很普遍,有的青少年只是为了暴力而玩弄暴力,以报复他人为乐趣。

她主张对这些罪犯施以严刑。她还忙于应付各报刊的记者,对小到怎样过圣诞节,大到原子武器问题发表意见。她向妇女讲提高女权问题,为募集救济盲人基金社会发出呼吁,就某个地区学龄前儿童的福利问题陈述意见,为少年时装展览会揭幕式剪彩,同其他议员一起走遍全国,宣讲她的主张。

电视屏幕上时常出现撒切尔夫人的形象,广播节目里时常播出她的声音,报纸经常刊登她的照片。在英国这样的社会里,要成为人人都知道的人,这些过程是必经之路。

1961年10月,哈罗德·麦克米伦改组内阁,选中了撒切尔夫人入阁接替帕特里夏·霍恩斯比·史密斯夫人,出任“生活津贴和国民保险部”的政务次官,相当于副部长。

这是撒切尔夫人第一次应邀入阁,从而开始了前座议员的政治生涯。这个职位,是很多在议会任职多年的男议员都望尘莫及和无缘获得的殊荣。

议员与政府成员不一样,前者发表意见的主动权要大得多,可以随意说三道四。而政府高级官员则必须在议会作证,接受议员们特别是反对党议员们的质询和责难,并对各式各样的问题作出切中要害、无懈可击的回答或答辩。

这也是她在政府中担任的第一个职务,除了负责部里的日常工作,协助大臣制定有关政策外,她还充分发挥了记忆力好、善于辩论的特长。

在下院的一次辩论中,撒切尔夫人为了说明政府在这方面所做的努力,她口若悬河、滔滔不绝地列举了英国历届政府在1946年、1951年、1959年、1962年年金的价值,年金的支出总额以及瑞典、丹麦、西德等国的年金水平,背诵了一长串统计数字,一口气讲了40分钟,使在场的议员特别是反对党议员听得目瞪口呆。

1962年7月16日,撒切尔夫人再次挥戈上阵,又一连回答了关于年金和国民保险等19个问题。

这两次出色的答辩表明,撒切尔夫人是一个当之无愧的政府高级官员,表明她完全称职,能充分胜任自己的工作,也是她对政府行使高效管理的良好开端。

撒切尔夫人出任“生活津贴和国民保险部”的政务次官时,正是英国政坛日趋动荡的年代。三年前保守党以超出工党100个议席而赢得了连续执政的机会,麦克米伦首相也以力挽狂澜,推动英国经济繁荣而被誉为“超人麦克”。

但是到了1962年,这位首相在英国民众中的威望已一落千丈,麦克米伦政府的处境很是不妙:国家收支严重失衡,政府超支无法控制,通货膨胀有增无减,经济出现衰退,失业大军人数急剧扩大,而外交政策又频频遇挫。

1963年的局势发展就更糟,戴高乐竟然否决了英国要求加入1955年成立的“欧洲共同体”的申请。

麦克米伦首相遭到内外夹攻,心力交瘁,一病不起,最后辞去了保守党领袖一职。

撒切尔夫人对政治的残酷性开始有了认识,从而在此后一步步地向上升的过程中锻炼了自己的坚强意志与心理承受能力。

1963年7月,在爱丁堡举行的一次午餐会上,撒切尔夫人向妇女工会会员发表了一篇著名演说:

没有一个人能使一个政党在一次选举中获胜。同样,也没有一件灾难能使一个伟大的政党在一次选举中失败。我们过分地突出了一两个人的作用,认为他们能使我们在选举中获胜或失败。

如果某一个人犯了罪,你们不必因此而沮丧。党是不会在选举中失败的,除非是它对自己失去了信心。

在这篇讲话中,撒切尔夫人不仅不遗余力地为捍卫保守党的威信而辩护,而且表明保守党在选举中可能败北,但它将会在另一次大选中卷土重来。(www.daowen.com)

尽管撒切尔夫人能言善辩,毕竟挽回不了保守党政府的颓势,英国经济继续衰退。英国两党轮流执政的规律表明,英国选民已在酝酿在选举中“换马”了。

这样,亚历山大·道格拉斯·霍姆首相在执政未满一年的情况下,就被迫宣布于1964年10月举行大选。

这次大选的结果是,工党仅以4票的多数险胜保守党,保守党在执政13年之后再度沦为在野党了。

在这次大选中,撒切尔夫人在芬奇莱选区面临自由党人的严重挑战。由于她那超凡的体力和过人的记忆力,以及深入选民中间,以女性特有的耐心、关心和细腻帮助选民解决了不少的困难,从而以9000票当选,保住了她在议会中的席位。

1965年7月,保守党内展开了角逐党的领袖的竞争。投票结果,平民出身、靠个人奋斗爬上权力顶峰的前劳工大臣和主管申请欧共体事务的掌玺大臣爱德华·希思当选为保守党领袖。

希思的当选,预示着注重等级和门第观念的英国传统社会的模式的瓦解,标志着保守党的一个新时代的到来。因为,此后继之而来的保守党领袖和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和约翰·梅杰,都是平民出身。

在1964年至1970年工党政府执政期间,撒切尔夫人在影子内阁内接连调换了多项职务,先后主管年金部、住房与土地、财政和经济事务、运输事务、燃料和动力部,最后是教育事务部。

她充当这么多问题的发言人,是其他人所没有的。这样,她就有机会,也有可能深入了解两党在各个方面的争执点,积累了同工党打交道的众多经验,并在一系列基本问题上,逐渐形成了自己的鲜明观点和坚定的立场。

她在1968年保守党大会上的讲话,旗帜鲜明地表达了她的思想。这篇题为《政治弊端》的讲话,中心大意是要缩小政府作出决策的范围,有效地发挥个人权力,政府不应人为地控制物价,而是要促进市场的竞争机制,要调节货币供应,大力抑制通货膨胀。

撒切尔夫人在这篇讲话中阐述的思想,始终指导着她制定的各项政策,尤其是经济政策,其矛头所指,首先是工党的“集体主义”政纲,并在辩论中作出激烈的反响。

因此,大多工党政府提出的议案,都遭到撒切尔夫人的无情抨击,一时有“谩骂成了撒切尔夫人的本色”之说。

这时的希思也已认识到了这个女人对自己构成的威胁。他在私下与自己的心腹商讨提升撒切尔夫人时曾经说过:“怀特洛认为她是最有能力的人,但他说她一旦出人头地,我们就休想对付得了她。”

1966年3月,执政不到两年的工党提前举行大选,目的很明显,是利用当时的有利时机,扩大工党在议会中的多数。哈罗德·威尔逊首相如愿以偿,工党在大选中领先的席位数由1964年的4个增加到了97个。

不过,撒切尔夫人却在自己的芬奇莱选区轻易获胜,第三次当选为下院议员。这主要是她在选区的辛勤工作的结果。当然,在全国政坛上崭露头角也帮了她的大忙。

1969年10月,希思提升撒切尔夫人为影子内阁的教育大臣,她随即义无反顾地反对工党政府废除文法学校,强制推行综合教育的做法。撒切尔夫人在任上强烈主张,在保守党执政后将本着发展选拔性教育的精神,保留传统的文法学校,只在新建城镇中推行综合性学校。她说到做到,以毫不妥协的精神与工党政府的教育大臣肖特展开了激烈的论战。

1970年,工党政府的威尔逊首相趁国内经济形势稍有好转的有利时机,再次宣布举行大选。

这次大选的结果却大出两党人士的意外,希思领导的保守党竟以30个席位的领先多数获得了胜利。工党在执政六年之后又再次沦为了在野党。

保守党的胜利提高了希思的威望与权力,他当即宣布要“进行一场彻底变革”,“以改变我们这个民族的历史进程”。

大选胜利后,原任影子内阁教育事务发言人的撒切尔夫人,被希思新首相任命为政府的教育大臣。这是撒切尔夫人头一次、也是仅有的一次担任政府大臣一职。

担任政府高级职务后,就从下院底层那间办公室搬入宽敞明亮且配有空调的教育部办公室,那里有专为大臣配备的大写字台,有一大批文官随时听候差遣,还可享用政府为她提供的配备有司机的大轿车,她就再也不需要自己驾着那辆旧车子奔波于议会和选区之间了。

可惜的是,玛格丽特父亲艾尔弗雷德·罗伯兹却在她成为政府大臣的前几个月去世了。

同任何地方的官场一样,英国内阁中也存在着金字塔差别:首相之下是财政、外交、国防和内政等部门的大臣。教育大臣则属于较低一级的阁员。

这时的撒切尔夫人已不满足于自己担任的角色,而希思首相出于防范其野心的膨胀和对女性的歧视,一直没有满足她的意愿。从政务次官到教育大臣,撒切尔夫人的确走过了一段“春风得意马蹄疾”的不平凡道路。

然而,任何阻力都不能挡住她的脚步。随着政治野心的膨胀,撒切尔夫人要在大不列颠男人主导的政坛上杀出一条血路来,向更高的层次冲刺。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