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生活逻辑与思维规律的应用

生活逻辑与思维规律的应用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符合生活逻辑与思维规律影视节目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接起来的。因为枪响和运动员起跑在现实中几乎处于同一时间状态,插入镜头会使运动员起跑滞后,这显然不符合生活的逻辑。以上案例分析实际上说明了镜头组接时应该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思维规律。二相关知识(一)镜头组接应该符合生活逻辑所谓“生活的逻辑”,就是指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任何事物的生成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方式和规律。

生活逻辑与思维规律的应用

第一节 符合生活逻辑与思维规律

影视节目是由一系列的镜头按照一定的排列次序组接起来的。镜头的发展和变化必须遵守一定的原则,才能使镜头流畅地延续下来,才能使观众从影片中看到它们融合为一个完整的统一体。下面,我们将对镜头组接的原则做详细的叙述。

一 案例分析

案例7.1

第十二届华表奖颁奖典礼上,《疯狂的石头》获得了优秀数字电影奖,这部影片的剧作、剪辑、台词等元素共同形成了精致、精细的影片肌理效果。影片结尾段落干净利落、诙谐幽默:饿了几天的黑皮,看到蛋糕店橱窗里那诱人的面包,手都在打颤,嘴唇也打颤了,无奈的他露出自己的本行,一声清脆的玻璃破碎声后,黑皮拿着抢到的面包,以60迈的速度奔跑在大街上,面包店老板骑着摩托车追赶……如图7-1所示:

图7-1 电影《疯狂的石头》片段

在这个片段中,观众之所以能正确理解画面内容,是因为观众能依靠自身的生活经验去感受画面信息:饿得不行—想吃东西—看到面包—激动不已。这些经验其实就是生活中的正常逻辑思维。主人公黑皮想抢面包,一声玻璃破碎的声响之后,接下来就是面包店老板在大街上追赶黑皮的镜头,中间并没有展示黑皮砸玻璃和拿到面包的镜头,但是观众能理解黑皮的面包是怎么来的,这是因为前面的一个锤子的镜头和接下来听到的玻璃被砸碎的声音给了观众感知结果的理由,事件发展过程中被省略的片段凭借观众认识事物的思维规律被填补出来了,镜头前后自然串联起来了。

案例7.2

百米赛跑的起跑线上,运动员各就各位。发令枪举起,观众紧张观看。摄像师拍摄了几组镜头:

镜头A:发令枪举起,发令枪响

镜头B:几个观众的反应镜头

镜头C:几个运动员凝神屏气的表情

镜头D:运动员起跑

如果我们要表现运动员起跑的场面,该如何选择镜头并将这些镜头组接在一起呢?

如果镜头1是发令枪响,镜头2就应该是运动员起跑,假如在发令枪响后插入观众的反应镜头,这就明显地破坏了时间的连续感。因为枪响和运动员起跑在现实中几乎处于同一时间状态,插入镜头会使运动员起跑滞后,这显然不符合生活的逻辑。

如果镜头1是发令枪举起,但尚未打响,其后接几个运动员、观众凝神屏气的表情,再接发令枪响,这样的组接则是合理的。因为在枪被举起和打响之间,有一定的时间间歇,插入镜头可以强化大赛前的紧张气氛。但是,一旦插入的镜头过多或过长,超出了人们感知的现实时间长度,观众就会发出疑问:发令怎么会用这么长时间啊?

我们再设想一下A-D-B的连接:发令枪响后,运动员起跑,几个观众的反应镜头。这样连接表面上看是符合生活的逻辑的,当运动员起跑后,观众非常紧张地观看,似乎很正常。但如果你真的这样连接了,观众一定会责骂你。为什么呢?因为这不符合观众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活动规律,不能满足观众欣赏电视节目时的视觉心理要求。此时此刻,电视机前的观众和现场观众一样,最想看到的是运动员赛跑的情况,而且百米赛跑转瞬即逝,这种插入中断了正常的运动进程,给人不流畅感。

因此,这里可以根据实际情况选择以下几种组接方式:

◎A-D 发令枪响;运动员起跑;

◎A-B-C-A-D 发令枪举起;几个观众的反应镜头;几个运动员凝神屏气的表情;发令枪响;运动员起跑;

◎B-A-C-A-D 几个观众的反应镜头;发令枪举起;几个运动员凝神屏气的表情;发令枪响;运动员起跑。

但在后面两种组接时,要特别注意控制反应镜头和运动员表情镜头的长度。

以上案例分析实际上说明了镜头组接时应该符合生活的逻辑和思维规律。那么,什么是生活的逻辑?人类有哪些思维的规律呢?

二 相关知识

(一)镜头组接应该符合生活逻辑

所谓“生活的逻辑”,就是指事物本身发展变化的规律,任何事物的生成与发展都有其自身的方式和规律。人们做事有动作的顺序和规律,比如先吃饭后洗碗,先洗衣后晾衣等;事件的发展有其固有的过程,比如盖房子就要经历设计、备料、施工、落成等阶段;自然界的变化也有其自身规律,太阳从东方升起,由西方落下,一年有四季等。这些都是生活本身的规律。把动作或事件发展过程通过镜头组接清楚地反映到屏幕上,是电视编辑最基础的工作。由于在电视屏幕上对现实素材进行了重新组合,时间空间关系也发生了变化,所以,编辑在剪辑每一个镜头、安排镜头顺序、考虑剪接点位置时,都应该符合现实感受,比如洗菜、切菜、做菜、装盘,是炒菜的完整动作过程,镜头的选择和连接只要按照这个过程进行即可,即使中间有省略,观众一般也能够理解。但如果把这个动作过程进行颠倒,比如先炒后洗,就不符合生活的逻辑,就会让观众迷惑。当然,只要把握事物发展的总体进程和认识过程,重视这一问题,镜头次序上的逻辑错误是可以避免的。

在现实逻辑中,事物的发展不仅在纵向上呈现出时空变化,而且在横向上也与其他事物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这种联系是我们全面认识事物的基础,也是镜头转换的逻辑依据,所以,镜头连接也必然要符合事物之间的现实关联。事实上,观众的心理联想也正是建立在这些生活认识基础之上的思维活动。

(二)镜头转换应该符合观众的思维规律

思维规律是指人们观看电视节目时的心理活动规律,所谓镜头转换符合观众的思维规律,即满足人们欣赏电视节目时的视觉心理要求。电视观众之所以能够接受电视对现实的改变,是因为这种改变是以人的基本思维规律和视觉原理为依据的,如果无视这些规律,电视制作人的劳动就不会得到观众的普遍承认——不管他的作品多么有思想和才华。在看电视时,我们可能会有这样的体验,一个重要的镜头尚未看清楚,就被另一个镜头所替代,或者想看到的画面没有出现,没有更多信息量的镜头却迟迟不结束,如此往往使观众感到不满。对于编辑来说,由于他反复观看素材镜头,甚至亲自置身于拍摄现场,对于事件、问题的来龙去脉已经非常清楚,所以在后期剪辑中,镜头稍有提示他便一目了然,并且会自然联想到与之相关的现场或背景情况,而忘记了观众是第一次看到画面,忽略了观众的理解能力,这常常导致在节目结构、镜头转换中出现省略过度、交代不清的问题。

比如,我们在屏幕上看到“紧急刹车”的镜头,马上会想到,被撞倒的是什么?因为生活经验告诉我们:事故发生了!这时,我们一定会产生想看看“事故现场”的想法。接下来的镜头中应该出现“事故现场”的画面,如:“躺在地上的骑车人”。如果不这样处理,镜头中出现的是街头熙熙攘攘的人群,观众肯定不会感到满足。

再比如,跟拍一个人在马路上走,然后拐进胡同,寻找一家人的门牌,如果始终只用一个中景的跟拍镜头,那么观众就无法想象胡同的环境,镜头在长时间内又没有提供更多的信息量,便容易使人感到乏味。如果改为用全景介绍他从马路拐进胡同,再用中景跟拍找门牌,并且插入他主观视点中所见的胡同景象,这样的叙述显然就丰富了许多,也可以使观众对事物有了较全面的了解。

(三)镜头剪辑应该符合观众的观察规律

作为电视编辑,应该牢记,了解画面内容,了解事件的环境与进程,是观众欣赏电视节目时最基本的心理要求,观众完全是通过镜头的相互关联来建立对事物的认识的。同时,剪辑是一种符合人们观察客观世界时的体验和内心视像及思维规律的表现手段。作为表现客观世界的一种方法,它基本的心理学依据是:剪辑重现了人们在环境中随注意力的转移而依次接触视像的内心过程,以及当两个或两个以上的现象在我们面前联系起来时,必然会产生的、按照一般的逻辑发生的联想活动。这种过程和活动,是有规律的。

1.人们在观察事物时有忽略次要情节的倾向

有选择地观察和记忆,这是人类视觉、形象思维的一个重要特点。现实生活中的人不会对周围的事物事事关心、事事细心地观察。通常只关注那些主要的、能够引起自己兴趣的事物,关心主要情节,关心自己感兴趣的东西。比如阳光灿烂的一天,你去一个朋友家里,然后朋友带你去他的新家。如果用镜头来表现这个过程,你会选择哪些画面呢?(我们都有这样的体会:走在大街上,街上的全部事物都展现在我们眼前,我们似乎看到了一切,但只有那些比较独特的东西才会吸引我们的注意力,才会让我们去注视它。)你离开自己家去朋友家时,走的是一条熟悉的路,一般不会注意周围的事物。在叙述这类情节时,影视常常把这两个画面组接起来,省略掉中间环节。而从朋友家去朋友新家的路上,你自然会关注路上的特征,关注新家所处的环境,于是,就多了几个有特征的片段。而当你再回忆这些景象时,脑子里出现的就是吸引你注意的几个片段,这些片段构成了你脑海里关于去朋友新家的视觉形象,这就是经过选择后的视觉空间。时间也是如此,当你回忆昨天的生活,出现在你脑海里的肯定不是每时每刻,而是几个主要片段。为了叙述这类情节,电视编辑可以把这些片段画面组接起来,而省略掉中间环节,从而使电视的语言简洁、内涵丰富。

当然,我们要注意的是,在剪辑过程中,我们舍弃的情节必须是次要的,包括观众不看就知道的带有必然性的情节,不影响叙述的无关紧要的情节。否则镜头之间就会有跳跃,轻则让人感觉交代不清,重则使人不知所云。

2.人们观察事物时的视线运动特点

在日常生活中,对外界事物进行观察时,我们的注意力总是被好奇的内心要求和客观事物本身所吸引,常常改变视点或观察方法对事物进行仔细的观察,在观察中有这样一些特点:

◎人们的视线从一物转移到另一物,几乎忽略中间过程,注意力是直接从一物跳到另一物;

◎人们观察事物时总是先粗后细,由远及近,或反过来先了解局部,再推及整体;(www.daowen.com)

◎人的视线运动,随心境和观察运动的速度而变化,因此变换镜头的频率将影响节奏。

当我们来到了朋友的新家,我们会对新家周边环境进行观察,有特色的建筑雕塑,一草一木、一花一树,假山池塘……我们的注意力会直接从一个有吸引力的事物跳到另一个,而不会关注两者之间有什么,走过之后,我们脑子里留下的,就是这些有特色的事物,这就是我们画面剪辑中镜头“切“的视觉基础。在镜头连接时,可以直接从一个让观众感兴趣的画面跳到另一个,只要符合镜头连接的基本原则,就不会让观众感觉突兀和产生视觉跳动。

再看一个例子,小李在商业街闲逛,并对某商店的一件衣服产生了兴趣。要表现他对衣服的观察过程,怎样组织镜头呢?小李逛街,他可能突然被某件衣服所吸引,然后才注意到这件衣服挂在某个橱窗里,再发现这个橱窗是属于某家商场……或者,他是走入某个商场,环视一周,被某个品牌所吸引,再进去仔细挑选衣服,然后,看上了某件,拿出这件衣服,仔细观察这件衣服的细节……这实际上就为我们选择镜头表现提供了依据,我们可以由远及近,也可以由近及远,这就是景别变化的视觉基础。

3.人们观察事物在一定的时间内总带着一致的眼光

如果在同一时空中,对同一对象所作的判断、描述自相矛盾,很容易造成思维混乱。因此,在对同一场景的电视镜头进行编辑时,时空完整、背景一致、服装统一是基本的要求。我们要求同一时空中背景要一致,不可突然生出一样东西,或者突然少了一样东西。视点要相对固定,不可忽东忽西,服装要统一,等等。也就是说,符合逻辑是电视剪辑最起码的要求。

在节目录制过程中,由于某种原因——比如演员笑场了,忘记台词了而中断了节目。重新开始录制时,也许刚才演员手上拿着的道具放下了但大家并没发现。但在后期编辑时,如果你把录制中断前后的两个镜头连接在一起,就出现了演员手上的某道具瞬间消失了的现象,这就使节目出现了漏洞。编辑就要想办法弥补这个漏洞,插入一个现场观众的镜头是一种比较常见的方法。

4.人们会因为事物的相关性而产生联想

人们总是习惯将事物进行比较从而产生定向的联想和概括,这是人们普遍存在的一种思维定势。因为事物之间本来就存在着广泛的联系,这里有外部特征上存在的明显相关之处,也有内部逻辑上的相通之处,还有社会语境带来的相互联系。比如看到冲刺的运动员,我们可能联想到飞奔的羚羊;我们会把可爱的儿童比喻为含苞怒放的花朵;而乌鸦的叫声又常常带给我们不祥之感……

由于存在这种思维习惯,把这些相关的画面组接在一起,就很容易在观众脑海中建立起它们的某种联系,这是蒙太奇的基础,也是构成镜头组接的基本关系。

(四)镜头组接的基本关系

镜头的合理连接是以镜头之间的内在关联为前提的,只有这样,镜头连接才会呈现出有目的的连贯性。那么,镜头之间存在哪些逻辑关系?它们是怎么样构成的?我们先来看几组镜头:

第一组 镜头A:甲举枪射击

    镜头B:乙中枪倒下

第二组 镜头A:萨马兰奇宣布“北京”

    镜头B:中华世纪坛人们欢呼

    镜头C:北京电视台导播室人们欢呼

    镜头D:各地人们欢呼

第三组 镜头A:鲁四老爷家点灯放炮辞旧迎新

    镜头B:祥林嫂孤苦伶仃走在风雨交加的荒路上

通过对这几组镜头进行分析,我们很容易就发现,在第一组镜头B中的乙之所以会倒下,是因为A镜头中的甲开枪打中了他,两个镜头之间存在着一种因果关系;在第二组镜头中,B、C、D之所以欢呼,是对A镜头中萨马兰奇宣布2008年奥运会在北京召开的一种反应;第三组镜头则明显体现出一种对比关系。可见,镜头之间的关系多种多样,概括起来,比较常见的有以下五种。

1.因果关系

因果关系是事物间最常见的关系形态,由原因引起结果,或者由结果推导原因,是观众欣赏的逻辑趋向。当人们看到一个动作建立时,总是下意识地希望看到动作的结果;反过来,当人们看到一件事情的结果时,也希望了解造成这一结果的原因。比如我们把第一组镜头的意思换一种方式表现:

镜头A:乙中弹,两眼惊恐地看向某处,倒地

镜头B:甲举着枪,枪口还冒着烟

同样是叙述甲开枪击倒乙这件事情,这两种叙述方式都符合因果逻辑,都是可行的。但如果直接把第一组镜头颠倒,就会让观众不理解,会猜想怎么甲还没射击,乙就中弹了,是不是还有第三方存在?在剪辑中,满足上下镜头因果关系的剪辑由于符合观众的欣赏逻辑,观众便会感到剪辑的顺畅连贯;反之有因无果,就令人感到不完整。

有时候,有些影片剪辑从艺术表现出发,故意不剪辑含有结果性或对应性的镜头,以造成悬念,激发人们的想象。比如,两个人对话,却始终不出现另一个对话者,一开始,这样的方式会令观众因心中疑问得不到满足而感到不适,但逐渐便会产生想象,另一个说话人是什么样的?此处,剪辑的顺畅性退居次位,戏剧性表达是目的。

2.呼应关系

在生活中,一个事件或动作往往会引起某种相应的反应。比如,采访者与被访者、场上比赛与观众等,我们常说的反应镜头实际上表现的就是这种呼应关系。利用这种关系在表现比赛、演出的过程中适当插入观众的反应镜头,既合乎逻辑,也能满足观众的欣赏需求。但反应镜头的插入并不是随意的,而要把握好时机。反应的高潮点,如最全神贯注、最感动(如流泪)、最忘情(如笑得前仰后合、摇头晃脑跟着唱、振臂高呼等)、最紧张(双拳紧握、双目圆睁等)的时候,往往是表现呼应关系的最佳时刻。例如,场上比赛进球时,人们不仅希望看到队员的表情,也希望看到观众的欢呼,如果此时转为大场面镜头,观众看不清有关情绪表现的内容,便会有不满足感。尽管反应镜头没有传播主要信息,但是,它能使报道更完整、更立体,使叙事更丰满。

但如果在动作连续性很强的镜头中插入反应镜头,就容易破坏动作的连续性,影响观看效果,比如场上的运动员踢得正精彩,一个运动员飞起一脚,如果编辑在这里插入现场观众紧张、期待的反应镜头,一定会被电视机前的球迷骂,因为这个插入镜头就好像被人为地挡住了视线一样,影响了观众观看比赛。

由谈话者的谈话内容引出的与内容相关的插入镜头,也是符合逻辑的对应转换。例如某校长介绍该学校的教学情况,在他的谈话过程中,可以用他的谈话声作为画外音,插入学校教学设施、学生上课、课外活动等镜头,或者将他谈话的镜头与教学设施等镜头交替组接在一起,以避免画面的单调、枯燥,起到证实的作用,从而增加新闻的信息量。

当然,呼应关系不仅仅停留在单一的时空范围内,它还可以超越时空的束缚,形成镜头之间的相互呼应、相互关联。比如前述第二组镜头,萨马兰奇是在莫斯科宣布,而欢呼的画面是在北京和全国各地,这是对前面内容的反应动作,借助呼应关系,使上下镜头的连接顺畅。

3.平行关系

相互关联的两件事情或几件事情同一时间在不同地点发生,或者某一时间内,某一事件在不同范围内产生相互联系的反应,是生活中的常事。比如,抗洪救灾,全民动员;北京申奥成功,举国欢庆;引人注目的话题,八方关注的视点。利用平行交叉组接相应镜头的方式,可以揭示诸多现象之间的联系。

通过镜头组接平行表现两条或两条以上的情节线索,揭示诸多现象之间的联系,既可以省去多余的过程,节省时间和篇幅,加快节奏,渲染气氛;又有助于表现事物的广度和深度,增加信息量。前述第二组镜头中的B、C、D等镜头就是一种平行关系。

4.冲突(对比)关系

生活中本身就充满矛盾和冲突,这本身就是生活的逻辑。因此,在剪辑中,我们就可以不以叙述的顺接关联而以其对比(冲突)关系为依据,将不具时空连续性的镜头组接在一起,通过镜头的对列把这种关系和行为形象化地突出出来。比如,大与小,强与弱,冷与热,对与错,等等。对比可以直观地强化差异,前述第三组镜头就是运用两者间的对比关系进行组接的一个例子。

5.烘托关系

上下镜头有主次之分,主镜头是动作或事物发展的主导镜头,而次要镜头起陪衬烘托作用。虽然缺少次镜头无碍大局,但是对于烘托气氛、情绪,次要镜头则功不可没。比如,表现一个人在大街上以修鞋为生,镜头始终关注在此人身上固然可以表达主题,但是,来来去去的人流、车流,繁华的街景,匆匆的脚步,这些镜头无疑很好地烘托了修鞋人的生存境遇。烘托性镜头既可以在同一时空内,也可以不在同一时空内,比如,借景抒情,不过这样的景物镜头应该与前一镜头有着协调一致的情绪关联。

事物之间的联系是复杂的,这里只是分析了一些常见的关系及镜头运用,目的是想强调,在镜头关系的处理上,只有将所欲表现内容的发展脉络和叙述目的了然于胸,镜头说话才可能说得清楚合理,在此基础上,剪接点的准确把握、造型的艺术运用才可能有意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