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叙事蒙太奇案例分析:电影《杀死比尔》

叙事蒙太奇案例分析:电影《杀死比尔》

时间:2024-02-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第一节叙事蒙太奇一案例分析案例5.1电影《杀死比尔》片段,如图5-1所示。可见叙事蒙太奇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蒙太奇形式,它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以及段落,来表现连贯的动作和剧情。他还说,“叙事蒙太奇的作用便在于叙述一段剧情,展示一系列事件。”

叙事蒙太奇案例分析:电影《杀死比尔》

第一节 叙事蒙太奇

一 案例分析

案例5.1

电影《杀死比尔》片段,如图5-1所示。

看到打开门的薇妮,女主角“复仇的新娘”眼前立即闪现出当年薇妮和其他杀手一起伤害自己的情形。

图5-1 电影《杀死比尔》片段

案例5.2

电影《开国大典》片段,如图5-2所示。

南京总统府蒋介石迫于形势离开总统府。

西柏坡,党中央所在地。军民联欢,庆祝胜利。

南京,黄埔路蒋介石官邸。张群向军政要员宣读蒋介石引退文告。

西柏坡。中共中央领导人聚集在一起,一边慰问朱老总,一边展望全国胜利前景。……

图5-2 电影《开国大典》片段

这两个案例中运用了两种不同的叙述方式。案例5.1打破了事件发展的正常时间顺序,是一种结构上的插叙;而案例5.2则是在一个段落的叙事中把南京发生的事、西柏坡发生的事,两条线索并列在一起表现,在叙述结构上呈现出平行状态。

二 相关知识

关于叙事蒙太奇,马赛尔·马尔丹在《电影语言》一书中有过比较详细的论述:“所谓叙事蒙太奇,那是蒙太奇最简单、最直接的表现,是意味着将许多镜头按逻辑或时间的顺序分段聚集在一起,这些镜头中的每一个镜头自身都含有一种事态性内容,其作用是从戏剧角度(即戏剧元素在一种因果关系下展示)和心理角度(观众对剧情的理解)去推动剧情发展。”可见叙事蒙太奇是以交代情节、展示事件为主要目的的一种蒙太奇形式,它按照情节发展的时间流程、逻辑顺序和因果关系来分切、组合镜头、场面以及段落,来表现连贯的动作和剧情。他还说,“叙事蒙太奇的作用便在于叙述一段剧情,展示一系列事件。”[1]当然这里要说明的是,叙事蒙太奇并不只是针对段落的叙事,也有可能是整部片子的叙事方式,我们在这里一并进行讨论。

(一)叙事蒙太奇的表现方式

1.连续蒙太奇

连续蒙太奇按一条单一的情节线索,按事件发展的逻辑顺序和时间的先后顺序,有节奏地组接镜头,进行连续的叙述,从头至尾,由因而果,依次连贯,是一种结构上的顺叙。

顺叙的剪辑在节目中非常普遍,它的优点是脉络清楚、层次分明,符合观众的认知习惯和理解方式,是一种基本的叙述方法,比如在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中,“教室风波”这个段落完全按照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连续地表现了胡老师上课时发生的两个事件。然而,连续蒙太奇缺乏时间和场面的变化,无法处理多线索同时发展的情节,不利于省略多余过程,容易造成平铺直叙的感觉,缺乏艺术表现力,因而在实际运用中常常和其他方法交替使用。

2.颠倒蒙太奇

颠倒蒙太奇打破事件发展和动作开展的时间顺序和因果关系,颠倒混用时态,是一种结构上的倒叙或插叙。大量影视作品均采用这种思维方式结构全片,如我们熟悉的电影《泰坦尼克号》、电视连续剧《还珠格格》等,都采用了倒叙的方式先交代故事的结局、事件的结果或者某些关键性的情节,再倒回去叙述故事的始末、事件的发展过程,表现为时间概念上过去与现在的重新排列组合,影视作品的某些段落也常常运用这种手段表现回忆、幻想等内容。案例5.1就是运用颠倒蒙太奇的手法,在正常的时间顺序中插入对过去事件的回忆,类似的例子还有该片女主角“复仇的新娘”在靠着意志力移动退化的四肢的同时,恍惚看见了对她开枪的杀手……颠倒蒙太奇可以产生叙述上的变化,造成悬念,引人入胜地展开故事情节。它常常借助叠化、画外音、旁白、内心独白等转入倒叙。需要注意的是,运用颠倒式蒙太奇,打乱的是事件顺序,但时空关系仍需交代清楚,叙事仍应符合逻辑关系,事件的回顾和推理都以这种方式结构。

3.平行蒙太奇

平行蒙太奇指在一个蒙太奇段落里出现两条或以上的线索,这几条线索平行发展、相辅相成。即话分两头,分别叙述,并行发展。有三种平行方式:

(1)同时同地,在一个场面内句子与句子的平行开展。例如:表现某慈善宴会上不同人物或者群体的态度。

句子一:拍卖的情形;

句子二:三人在聊天的情况;

句子三:某主角在大吃大喝。

三个句子三条线,在拍卖宴会大厅这同一时空场面中平行展开。

(2)同时异地,在一个段落中场面与场面的平行开展。案例5.2在同一时段里展示了两个空间场景:南京、西柏坡等地发生的事情。

(3)异时异地,段落与段落的平行开展。在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中,每一集都有几条线索,这些线索平行展开,比如第一集就是围绕“十一世班禅视察白居寺”、“建藏饭店”、“怀孕七个月的德吉”三个事件和人物来平行叙述的。

平行蒙太奇应用广泛,首先是因为用它处理剧情可以删节过程,利于概括集中、节省篇幅、扩大影片的信息量,并加强影片的节奏;其次,由于这种手法是几条线索平列表现,相互烘托,形成对比,因而易于产生强烈的艺术感染力。

4.交叉蒙太奇

交叉蒙太奇是平行蒙太奇的发展。它将同一时间不同地域发生的两条或数条情节线迅速而频繁地交替剪接在一起,强调这些线索具有严格的同时性、密切的因果关系和频繁的交替切换;线索与线索之间互为依存、彼此推进,从各自的角度接近一个共同的目标。这种剪辑技巧极易引起悬念,造成紧张激烈的气氛,加强矛盾冲突的尖锐性,是掌握观众情绪的有力手法。惊险片、恐怖片和战争片常用此法造成追逐和惊险的场面,格里菲斯《最后一分钟营救》就是其中最典型的案例。

早期国产电影《南征北战》中抢渡大沙河一段,将我军和敌军急行军奔赴大沙河以及游击队炸水坝三条线索交替剪接在一起,表现了那场惊心动魄的战斗。在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中也有这样一段,扮演男主角的张艺谋舞剑,扮演女主角的巩俐弹琴,两相交替;琴越弹越快,剑越舞越急,切换越来越频繁;末了琴弦断,张艺谋倒地。视像、情景、心境,尽在其中,如图5-3所示。

图5-3 电影《古今大战秦俑情》片段

(二)段落叙述的基本方式——蒙太奇基本句型

一组内容关联、逻辑连贯、富于节奏、语义相对完整的镜头组合片段,称作“蒙太奇句子”。由于用来造句的若干镜头之间存在着景别大小的差异,因而可以带来视距不同的远近变化,当不同的景别有序组合时,便形成了相对规整的句子模式。

1.前进式句子

前进式句子指叙述由远到近,镜头景别由大到小的叙述方式,它根据人的视觉特点,把观众的注意力从环境逐渐引向兴趣点,顺序地展示某一动作或者事件过程,即:

远→全→中→近→特

(环境、概貌→行为、关系→局部、细节)

有一个流传了很久的故事:从前有座山,山里有座庙,庙里有两个和尚,一个老和尚,一个小和尚,老和尚给小和尚讲故事……如果我们把这个熟知的故事用画面进行描述,就是一个典型的“前进式”句型:

大山(远景)→寺庙(全景)→两个坐着的和尚(全景)→老和尚(近景)→讲述的嘴(特写)。

可见,前进式句子体现一种前行、进入、逼近的视觉趋势,这种由远到近的组接,符合人们了解事物的心理特点和观察事物的视觉特点,能够有层次地表现事实和事件的发展,使人们的视觉感受不断加强。由此,这种句子通常用在故事的开端或者一个新时空段落的开始,从而让观众逐渐走入规定的戏剧氛围中。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的开头就运用了前进式句子,先用远景、全景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再介绍第一集中将要出现的几个主要人物,如图5-4所示。

图5-4 电视纪录片《西藏一年》开头片段(www.daowen.com)

在运用前进式句子时,对于动作连续,剪辑时一般先用全景建立动作的总体形态,再用中、近景来强调动作的细节和它实际的价值;对于事件,先用全景或远景交代事件发生的背景环境,建立总体的环境概貌,再用中、近景说明事件的各种结构因素和关系,把注意力引向具体事物,突出细节。

要注意的是,对前进式句子的理解不能简单地理解为景别由大到小的镜头组接,而应把它看作一种叙述的思路,一种从大环境逐渐深入到事件的叙事方法。因为在多数情况下,对现实生活的描述不可能简单地用几个镜头就全面表述,常常会有相对复杂的发展过程。老和尚讲故事的内容在实际情况中也许要复杂得多:从前有座山,山上有青松翠柏,一条小路通向山顶;山里有座庙,红墙绿瓦,庙门上的漆皮已经脱落;庙里有个老和尚讲故事,庙堂里昏暗的烛光,小和尚在聚精会神地听着。这样,它就不再是几个镜头的简单组合,而是循序渐进中的多种镜头组合;它不仅讲述了一件事情,而且造成了一定的情绪效果。

2.后退式句子

后退式句子指叙述由近到远,景别由小到大的叙述方式,它把最精彩、最富有戏剧性的部分突出出来,造成先声夺人的效果。即:

特→近→中→全→远

(局部、细节→行为、关系→环境、概貌)

后退式句子从细部引向全体,从点指向面。往往强调重点,引起注意,随着视域的扩展,可以形成期待和悬念,唤起兴趣。

例:烛光(特写)→女人(近景)→男人喝酒(中景)→男人与女人坐在一张桌子的两边(全景)→酒吧(大全景)

后退式句子从近观到冷静,体现了一种后退、远离的视觉趋势,从而使一组画面有一种情节终了的结束感,常常用在段落或者节目的结尾。

例:近景 唐僧师徒四人一个一个地从画右入画,又从画左出画

  中景 师徒四人边走边说笑

  全景 黄昏,晚霞满天,师徒四人向着遥远的西天走去,越走越远……这是电视连续剧《西游记》片尾的画面,叙述了唐僧师徒在度过一场劫难后,又向新的目标前进,去迎接新的战斗。

3.循环式句子

循环式句子是两种句型的结合,或前进式+后退式,以近距离景别为中心,先进再退;或后退式+前进式,以远距离景别为中心,先退再进,以形成一种循环对应的视觉表达效果。

例:特写 地上的一个钱包

  近景 一人弯腰捡起钱包

  中景 他迅速把钱包放进口袋,然后四处张望

  全景 周围的环境

  中景 他从口袋拿出的钱包

  近景 一双手打开钱包

  特写 一双惊喜的眼睛

这一组镜头就是采用环形句子,以地上的一个钱包开始,继而描述捡包者捡到钱包后的场景,他快速观察周围,发现没有人注意自己,又立即忍不住打开钱包,最后以一双惊喜的眼睛结束,表现了主角捡到钱包后想据为己有的贪婪心态。

4.片段集合式句子

片段集合式句子指将几个完整动作过程中的几个主要片段组接在一起的叙述方式,片段组合式叙述并不侧重景别表现的意义,而是强调突出必备内容,省略不必要的中间过程,是一种简洁的叙事方式。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有个段落写男主角马小军在家中玩耍,自己学着配制钥匙,然后打开了父亲抽屉。通过马小军锉钥匙、开锁、打开锁后开心的笑容……一系列片段画面展现马小军学会开锁并打开父亲抽屉的过程,表现了马小军特殊的生活爱好和由此获得的快乐。而特写景别的运用,一方面压缩了时间过程,另一方面也强调了马小军沉浸、快乐的程度,如图5-5所示。

图5-5 电影《阳光灿烂的日子》片段

5.跳跃式句子

跳跃式句子又称跳切,即大小两极景别的直接组合,没有中间景别的过渡,如远景接近景,特写接全景,也可视作前进式或后退式的变格句型。这种句子视域转换突兀、跳跃,视觉感受强烈、极端。

例:远景 演唱会现场成千上万疯狂的观众

  近景 演员激情的歌唱

例:特写 猛踩油门的脚

  大全景 红色轿车在公路上急驶而去

跳跃式句子常常用来表现情绪上的突然变化,注意力突然集中,以及空间距离的变化。

例如在影片《巴山夜雨》中,我们就可以看到这样的例子:

(1)秋石与刘文英的谈话——情绪上的变化

全:秋石对刘文英:“你没感觉到吗?在人群中……

特:刘文英吃惊的脸。(画外音“……谁都对你存有戒心。”)

(2)大娘与小娟子的谈话——注意力的变化

中:大娘走近小娟子:“是你吗?你在哪个舱?”

特:小娟子的脸(“是跟妈妈在一起吗?)眼睛陡然黯淡下来。

(3)船离开码头——空间距离的变化

近:秋石走出……看着杏花,看着码头,神情黯然

远:秋石身影已经很小,只是围巾仍在挥舞着:“杏花”

特:杏花泪如泉涌(画外音:杏花……)

介绍了常见的基本叙事句型之后,我们要强调的是:句型是为叙事服务的。作为叙事,表达清晰是最起码的要求,应当服从剧情的需要来确定使用什么样的句型;句型只是基本套路,它的核心是叙事思路,因此,不要迷信句型,生搬硬套句型,在剪辑中要根据素材(尤其是电视)的实际情况,灵活运用。非常标准的台阶式的景别过渡在电视中是可遇不可求的,在很多纪实类节目中,这种过于戏剧化的句型并不实用。总之,在叙事剪辑中要十分注意景别的变化,但是也不能只考虑景别而忽视其他因素,这是一条原则。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