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农业气象观测实习指导:小气候观测规范

农业气象观测实习指导:小气候观测规范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农业小气候观测架等。空气温、湿度、CO2浓度和风速的观测设在0.2、0.5、1.5m高度上。小气候观测与作物生长发育进行平行观测,可以确定作物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指标。本指导仅对第一个目的而言,在后面两种情况下,可参考此规范进行必要的修订。

第三节 不同类型小气候观测规范

一、裸地小气候观测

裸地又称为裸露土壤地,即无植被也无任何覆盖的农田、休闲地、耕翻晒垡地、冬闲地、播种后或刚出苗、地面覆盖很少的农田均可认为是裸地。

1.观测目的

了解裸地小气候特征,从而为各类型小气候特征的研究奠定本底基础,作为对照,可以鉴定作物地及各种农田技术措施,各种人工设施的小气候效应。

2.观测项目

主要观测项目有

(1)到达裸地表面的短波总辐射、地面短波反射辐射、地表面的净全辐射。

(2)空气温度、土壤温度。

(3)空气湿度。

(4)空气中的CO2浓度。

(5)风速。

3.仪器的选择

(1)DFY-2型总辐射表、DFY-5型净辐射表和DT-930F电表。

(2)HM3型电动通风干湿表、WMY-01型温度表。

(3)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

(4)DEY3-1A型数字风速表。

(5)农业小气候观测架等。

4.地段选择

(1)观测地段面积为2500(50×50)m2左右。必须处于四周空旷平坦,能代表当地一般地形、地势、土壤的农田中央。

(2)观测地段各边距林带、建筑物等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距道路、河流、水库等在200m以上。

5.测点布置

(1)在选定的观测地段至少应布置2个观测点,以便比较。

(2)为避免两个测点间的相互干扰,应使两测点连线与主风向垂直。两测点间相距在10m以上。

6.观测高度(深度)

(1)总辐射、反射辐射、净辐射等辐射观测高度设在距地面1.5m处。

(2)空气温、湿度、CO2浓度和风速的观测设在0.2、0.5、1.5m高度上。

(3)土壤温度取地表面和0.1、0.2、0.4m深度。

7.观测时间

(1)在春夏秋冬四季选择体现当地各季特点的时段,在各观测时段内选择晴天、阴天、多云天三种典型天气分别观测1~2天,也可连续观测若干天,但至少应包括晴天、阴天。

(2)采用定时观测,由20时至次日20时,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连续观测25次。日落、日出前后半小时各加测一次;也可以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连续观测13次(即20、22、24、02、04、06、08、10、12、14、16、18、20时),或每隔3小时(即20、23、02、05、08、11、14、17、20时);每隔6小时(即20、02、08、14、20时)观测一次。

(3)每次观测持续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于正点前10分钟开始,至正点后10分钟终止。

(4)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其余要素观测可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均以20时为日界。

8.仪器安装

(1)仪器平面布置参考见图8-2,在一个测点上布置仪器。图中1处设2m高的观测杆,在0.2m和1.5m的高度上安装电动通风干湿表,CO2气管口和风速表,图中2处为1.5m高的观测杆在其上安装观测高度为0.5m的通风干湿表、CO2进气管口和风速表。如图8-3所示,注意1、2两杆的连线应与主风向垂直;3处安置地温表;4、5处分别安装净辐射表和总辐射表。

(2)将各仪器的导线和尼龙管分别整理成束,逐个接上相应的仪器,注意仪器的防护,太阳伞等防护设备应设在下风向距测点5~10m处。

图8-2 仪器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8-3 仪器安装示意图

9.观测步骤

(1)检查所有仪器的电源状况,对直流电电源,应检查其电压是否足够维持到观测结果。如无法维持,则需及时充电或更换电池,并准备足够的备份电池。

(2)观测前对红外CO2分析仪预热15分钟,并进行调零与校准。

(3)每次观测参考表8-1进行。

表8-1 裸地小气候观测程序表(以14时为正点)

(4)在观测进行过程中,应及时记载日光情况和云状云量、云的变化,尤其是辐射观测前,更应细心观察记录。

10.观测组织

(1)进行24小时连续观测时,应由3组人员轮流值班观测。

(2)每组需观测员3人,每人负责2个测点,另1人总负责,协调两测点同步观测,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和记录的审核。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仪器安装完毕,应及时记录各仪器的编号,仪器的检定证书内容及所处的位置,高度或深度,并附测点布置及仪器高度示意图。

(2)认真填写观测地点、观测日期、观测时间、天气状况、日光情况、下垫面状况。

(3)将各次观测数据、必要的订正值、平均值等,准确无误地记在记录表格的相应栏内。每次定时观测后,由观测员签名。

(4)观测员签名后,立即交付审核人员,审核原始观测记录,对可疑数据要查出原因,加以注明。如有漏测、漏填项目,应及时补救,并加以注明。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将一日连续观测的结果,按观测点分别填入观测汇总表和单要素统计表。资料整理人员要签名负责。

(2)资料整理结果,应由复核人员复算,核对并签字负责。

(3)绘制各正点时刻,各农业小气候要素铅直分布图(也称廓线图)。对风速、温度、湿度可使用半对数坐标。

(4)绘制各观测高度(深度)上,各农业小气候要素的时间变化图。

(5)绘制各农业小气候要素的等值线图。以时间(t)为横轴,高度(深度z)为纵轴,在坐标(t,z)处注明要素值,然后用平滑的曲线将要素值相等的各点连结成等线图,由此图可了解各要素的时空分布规律。

二、密植作物地小气候观测

密植作物地主要包括麦类、水稻、谷子、油菜大豆紫花苜蓿等株高1m左右、散播、条播等种植方式的单作农田和夏季牧场。由于密植,在作物封垅以后,全田植被覆盖,冠层内叶面积水平分布均一。

1.观测目的

了解有作物覆盖情况下的农田小气候特征。小气候观测与作物生长发育进行平行观测,可以确定作物生长发育的农业气象指标。也可用于鉴定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本指导仅对第一个目的而言,在后面两种情况下,可参考此规范进行必要的修订。

2.观测项目

主要观测项目有:

(1)植被上方与植被内的总辐射;植被表面的反射辐射和净辐射;到达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光量子通量密度。

(2)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气温、土壤温度。

(3)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空气湿度。

(4)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CO2浓度。

(5)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风速。

3.仪器选择

(1)DFY-2型总辐射表、DFY-5型净辐射表,光量子仪。

(2)WMY-01型温度表和防辐射通风罩,土壤温度表。

(3)RSY-1A型湿度测定仪和防辐射通风罩。

(4)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

(5)热球微风计和DEY3-1A型数字风速表。

(6)农业小气候观测架等。

4.地段选择

(1)观测地段面积约2500(50×50)m2,必须处于四周作物一致,能代表当地一般地形、地势、土壤的农田中央。

(2)观测地段距林带、建筑物等障碍物的距离,是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距道路、河流、水库等应在200m以上。

(3)观测地段上的作物生长高度、密度、发育期等一致。

5.测点布置

(1)在观测地段上选择2个测点,严格地说,如观测地段所在农田附近有空旷裸地,还应在裸地上设对比观测地段,并设2个对照点以便比较,但本指导对此不作规定。

(2)为避免两个测点间的相互干扰,应使两测点连线与主风向垂直,其间距至少在10m以上。

(3)安装仪器用的农业小气候观测架应尽可能设在距田埂、毛渠远一些的地方;如为条播作物,观测架设立在行间。仪表架设在田埂、毛渠上。

(4)保持测点及其周围作物的自然生长状态。作物自然生长状态受到破坏时,则需在观测地段另选测点。

6.观测高度(深度)

(1)自地面以上,共设4个高度,即距地面1.5m、植物表面(即植物自然高度处)、活动面和近地面0.2m处。若植被自然高度小于0.5m,则取近地面0.1m高度。地表面也是一个观测高度。自地面以下共设3个深度,即0.1、0.2、0.4m。

(2)植被上方的各项辐射观测高度一般均设在距地面1.5m处,但株高大于1m时,此高度随株高增加而增加,始终保持距植被表面0.5m。冠层内总辐射和光量子通量密度观测高度也设在0.2m、活动面高度、植被表面处。

(3)植被内和植被上方的空气温、湿度、风速、CO2浓度观测均设在4个高度上,即0.2m、活动面高度、植株自然高度和1.5m(或植株上方0.5m)高处。

(4)土壤温度观测取地面和0.1、0.2、0.4m3个深度。

(5)对于水田(如水稻田)则需加测水层温度。

7.观测时间

(1)一般地面完全被作物覆盖以后,在各类作物生育关键期的选择晴天、阴天、多云天三种典型天气分别观测1~2天,也可连续观测若干天,至少应包括晴天、阴天。

(2)采用定时观测。24小时内可观测25次、13次、9次或5次,均从20时开始。日落、日出前后半小时可各加测一次。在条播作物地上,当太阳所处方位与行向一致时,可加测一次。

(3)每次观测持续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0分钟,于正点前10分钟始,至正点后10分钟止。

(4)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8.仪器安装

(1)仪器的布置参考图8-2,图中1处的观测架上设置活动面和1.5m2个高度,2处的观测架上设置0.2m和植被表面2个高度。在规定的观测高度上,安装空气温度、湿度表、防辐射通风罩以及热球微风仪和CO2采气管口。此外,在植被表面和1.5m处加设风杯风速表。

(2)在3处于植株行间安装土壤温度表。

(3)在5、4处安装观测高度为1.5m的总辐射表,净辐射表和光量子仪。

(4)群体内的辐射观测设置在6处,将高1.0m的观测架安放在畦埂内边处,在其上按0.2m、活动面高度和植被表面三个高度拧上横杆,作为辐射观测杆的支撑点。

(5)要求各仪器感应部位均位于所设定的观测高度上,1、2处观测杆连线与主风向垂直,并位于偏北方向,特别注意尽量减少对植被自然状况的破坏。

(6)在测点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设置仪表架,将所有仪器的导线整理后分别连接在相应的位置。

9.观测步骤

(1)巡视全部仪器状况使之处于正常状态。检查电源,开启全部开关,进行仪器调整。

(2)记载观测地段地面状况和天气状况。

(3)每次观测参考表8-2进行。

(4)植被内的辐射观测比较复杂,具体步骤如下:

①揭开金属罩盖,将观测杆顺行平放在观测支架上最低观测高度的横杆上。使感应面伸入群体内距畦埂0.5m以上。注意如在南北行向农田中,观测员应站在感应面北面畦埂上手扶观测杆,以避免观测员可能遮蔽感应面。如不是南北行向,观测员也应尽量站在感应面偏北的方向,并穿深色衣服。

②水平移动观测杆,使感应面伸入群体,在1米范围内均匀选取5个样点,即得到同高度上的5个辐射观测值,分别读数为N1、N2、N3、N4、N5,记在表格的相应栏内。注意移动观测杆变换取样点时,均应在电表数码稳定后再读数,有风或天空云量云状变化迅速时,电表数码往往闪跳频繁,而观测可持续的时间有限,因此可取来回闪跳的平均值作为读数记录。

表8-2 密植作物地小气候观测(一个测点)的观测程序表(以14时为例)

③将观测杆向上移至相邻观测高度,重复②。

④如③顺序观测记录到达植被自然高度处,在此高度观测完毕的时刻,应恰好为正点。然后从此高度开始,自上而下重复前述观测,得到各高度上的观测读数N6、N7、N8、N9、N10

⑤至最低高度0.2m观测结束后,将金属罩盖盖在感应面上。

⑥在上述观测的同时,应及时记载日光情况、云状、云量及风的状况的变化。

⑦要特别注意,伸入群体内的感应面必须保持水平和稳定在所观测的高度上,并尽量不破坏作物群体生长的自然状态。

10.观测组织

(1)24小时昼夜观测时,应将观测员分为3组,轮流值班观测。

(2)定时观测时,每3人负责一个测点,其中2人负责植被内的辐射观测,1人观测其余要素。有1人总负责,保证仪器正常工作,协调同步观测、检查、审核记录等。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仪器安装完毕,应及时记录各仪器的位置,离地面高度及相应仪器的编号等,并绘制测点、仪器分布草图。

(2)认真填写各表格上除数据以外的附加记录项目,如观测日期、地点、时间、天气状况、日光情况、下垫面状况、作物名称及发育期、作物高度和密度、观测、审核、复算签名等。

(3)将各次观测数据准确无误地记在相应表格上相应的栏内。

(4)对各要素观测值进行仪器器差订正,零点订正、查算等。

(5)对各要素各高度上的10次、3次或2次观测值进行平均,得到该次观测平均值。对各高度风速求出正点前后10分钟或5分钟内的平均值。

(6)审查原始记录的可靠性、合理性,以决定记录的取舍。此外,还要自审记录中有无遗漏之项,以便及时补救。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将观测结果填入一日观测的汇总表,并按规定统计整理。

(2)绘制各正点时刻各要素随高度(深度)的垂直分布图(廓线图)。

(3)绘制各高度的农业小气候要素日变化图。

(4)绘制要素等值线图。

(5)对上述一系列统计整理过程进行复算、复审,以确保资料的完整与准确。

三、稀植作物地小气候观测

稀植作物地主要包括玉米、高粱、向日葵等株高2.5m左右,行距一般在0.45m以上条播,或方形种植的单作农田。在作物封垅以后,全田由植被覆盖,冠层内叶面积水平分布近似均一,可以参考密植作物地小气候观测。但在其生长前期,地面覆盖往往不均匀,有明显的行上与行间之别,应采用稀植作物地小气候观测方法。

1.观测目的

了解作物稀植,即植被覆盖不均匀情况下的农田小气候特征。它也可用于与作物生长发育同时进行的平行观测,以及鉴定各种农业技术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2.观测项目

主要观测项目有:

(1)植被上方与植被内的总辐射和光量子通量密度。植被表面的反射辐射和净辐射。

(2)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

(3)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空气湿度。

(4)植被上方和植被内CO2浓度。

(5)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风速。

3.仪器选择

(1)DFY-2总辐射表、光量子仪、DFY-5型净辐射表。

(2)WMY-01型数字温度表和防辐射通风罩。

(3)RSY-1A型湿度测定仪和防辐射通风罩。

(4)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

(5)DEY3-1A型数字风速表和热球风速计。

(6)农业小气候观测架。

4.地段选择

(1)观测地段面积3500m2左右,必须处于四周作物一致,能代表当地一般地形、地势、土壤的农田中央。

(2)观测地段距林带、建筑物等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15倍以上,距道路、河流、水库等至少应在300m以上。

(3)作物的高度、密度一致。地面虽然没有完全被作物均匀覆盖,但作物与地面行间必须规律。

5.测点布置

(1)在作物行间和株间各设2个测点进行观测,若是方形播种,可在行间和株间各设1个测点。

(2)如附近有条件相同的空旷裸地,应在裸地上设对照的观测地段,并设2个测点,以便比较,但本指导不作此规定。

(3)测点之间距离至少在10m以上,同一行作物上,不要有测点重复,而且避免测点连线与主风向一致。

(4)测点附近的作物不能缺行断垅,生长高度应一致。

6.观测高度(深度)

(1)植被上方各要素观测高度均为1.5m。如自然株高大于1m,则此高度随株高增加而增加,始终保持距植被表面0.5m。

(2)植被内各要素观测高度均为0.2m,活动面高度和自然高度处,若自然株高低于0.5m,则将0.2m改为0.1m,其余观测高度不变。

(3)土壤温度观测取0.0、0.1、0.2、0.4m四个深度。

7.观测时间

(1)在作物未完全覆盖地表以前,各生育期的普遍期,选择晴天、阴天、多云天分别观测1~2天,也可连续观测若干天,其中应包括晴天、阴天。

(2)定时观测,每隔l小时观测1次,日落、日出前后半小时,各加测一次。也可每隔2、3、6小时观测1次,每次观测从20时开始,至20时结束。

(3)每次观测持续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0分钟,在正点前后10分钟内完成。

(4)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8.仪器安装

(1)仪器的布置参考图8-2。图中1、2处的行上或行间各置两观测架,分别装上1.5m、活动面高度横杆和植被表面、0.2m高度横杆,在横杆上安装温、湿度表、防辐射通风罩、测风仪器和CO2采气管口。其中1.5m处不安装热球风速计,植被内的两个高度不安装风速表。

(2)在图中3处,于行上或行间安置土壤温度表。

(3)在图中4、5处安装观测高度为1.5m的总辐射表和光量子仪、净辐射表。

(4)在6处选择有代表性的一株植株,在其偏北方向约1米处立一辐射观测架。在其上0.2m、活动面高度和自然高度处,各固定一个横杆,作为辐射观测杆的支撑点。将辐射感应面拧在万向吊架上,万向吊架拧在辐射观测杆上。

(5)注意各仪器感应部分均应位于所设定高度上,1、2处观测杆连线与主风向近于垂直;尽量减少对植被自然生长状态的破坏。

(6)在每个测点附近下风向或侧风向处,置一仪表架,将该测点各仪器感应部分分别与相应显示、记录部分连接。

9.观测步骤

(1)巡视仪器,使之全部处于待测状态。

(2)记载观测地段的地面状况及天气状况。

(3)各次观测程序可参考表8-2进行。

(4)植被内的辐射观测步骤与密植作物地略有不同,具体如下:

图8-4 辐射观测取样点平面示意图

从低到高,在每一观测高度上,水平移动辐射观测杆,按1、2、3、4、5、6、7、8取样点,顺序观测读数。正点后,从高到低,在每一高度上重复取样观测,只是顺序相反,从8到1观测取样点,如图8-4,在代表性植株的每一观测高度上,垂直行向选1、2、3、4四个取样点,顺行向选5、6、7、8四个取样点,则每高度上有8个取样点。观测员需穿深色衣服,站在合适的位置,以免遮蔽辐射仪表的感应面;

(5)注意及时记载日光、天气状况的变化,注意保持辐射感应面水平和稳定在所观测的高度上,尽量避免对测点周围作物群体自然生长状态的破坏。

10.观测组织

(1)24小时昼夜观测时应有三组观测员轮流值班观测。

(2)每3人负责一个测点的观测,另一人负责组织和协调、检查等。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仪器安装完毕,应及时记录各仪器的位置,距地表高度、相应的仪器编号等,并绘制测点及仪器分布草图。

(2)认真填写各记录项目,观测地点、观测日期、观测时间、天气状况、日光情况、下垫面状况、种植方式(带宽、株行距)、作物名称、品种及发育期、作物高度和密度、各类签名等。

(3)审核原始记录有无遗漏之处,数据的可靠性、合理性,以便及时补救和决定取舍。如确认有误,应在数据上加上括号,以供统计分析时参考。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将一日观测的初步统计结果填入汇总表和单要素统计表。

(2)绘制各时各要素空间变化图。

(3)绘制各高度各要素时间变化图。

(4)绘制各要素等值线图。

(5)对上述一系列统计整理过程进行认真的复算,复审以确保资料完整可靠。

四、间作地小气候观测

间作地是指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交替种植的方式。由于不同作物在同一时间达到的生育期不同、高度不同以及它们的种植方式不同,形成共生期间田间的特殊群体结构特点,从而形成了特殊的农田小气候特征。这类农田虽然能达到完全被作物所覆盖,但其植被表面往往难以平坦均一。

1.观测目的

主要了解在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共生期间所形成的特殊的农田小气候特征;两种作物彼此之间对对方所处的小气候的影响;从而鉴定该间作种植方式的优劣。

2.观测项目

主要观测项目有:

(1)到达植被上方的短波总辐射、植被表面的反射辐射和净辐射。

(2)冠层内的短波总辐射、光量子通量密度。

(3)冠层内的空气温度、土壤温度。

(4)冠层内的空气湿度。

(5)冠层内空气中的CO2浓度。

(6)冠层内的风速。

(7)植被上方的空气温、湿度,CO2浓度和风速。

3.仪器选择

(1)DFY-2型总辐射表;DFY-5型净辐射表;光量子仪。

(2)WMY-01型温度表。

(3)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

(4)QDF-1型热球式电风速计;DEY3-1A型数字风速表。

(5)RSY-1A型湿度测定仪。

(6)与群体内辐射观测配套使用的万向吊架、观测支架、观测杆等。

(7)农业小气候观测架等。

4.地段选择

(1)观测地段面积2500m2~3500m2,处于四周空旷平坦、能代表当地一般地形、地势、土壤、作物的间作农田中央。

(2)观测地段各边距林带、建筑物等障碍物的距离,至少为该障碍物高度的10~20倍。距道路、河流、水库等至少应在300m以上。

5.测点布置

(1)在间作的两种或以上的作物中,各取2个测点,同时进行对比观测。

(2)如有条件,可在间作地附近,与间作地地形、地势、土壤相同的各种单作地上设测点,以便鉴定间作措施的小气候效应。

(3)测点间相距至少在5m以上,并在上风向或主风向方向上相互错开,以免处于下风向的测点要素受到上风向测点的影响。

(4)如为条播作物,测点一般选在行间。

(5)尽可能保持测点周围作物的自然生长状态。若因观测或安装仪器等人为影响较严重地破坏了作物的自然生长状态,则需另选各方面条件与原测点相似的新测点。

6.观测高度(深度)

(1)自地面向上,共设0.2m、活动面高度、作物自然株高处、1.5m4个观测高度。若作物自然株高度大于1m,则株高随着植株高度的增加而增加,始终保持在植株表面上方0.5m处。地表为一观测高度,地表以下设0.1m、0.2m、0.4m3个观测深度。

(2)植被上方的辐射观测高度设在距地表1.5m(或植株表面上方0.5m)处。

(3)作物群体内外的短波总辐射和光量子通量密度(冠层上方不设高度),空气温、湿度,CO2浓度和风速的观测高度设在0.2m,活动面高度,作物自然株高,1.5m(或株高表面上方0.5m)处。

(4)土壤温度取地表和0.1m、0.2m、0.4m3个深度。

7.观测时间

(1)观测时段选在作物共生期间。

(2)在观测时段内作物生育关键期的普遍期,选择典型晴天、阴天、多云天各分别观测1~2次,也可连续观测若干天,但至少应包括晴、阴天。

(3)采用定时观测。由20时至次日20时,每隔1小时观测1次,连续观测25次。日落、日出前后半小时各加测一次。也可每隔2小时、3小时、6小时观测一次,也可由日出至日落每隔1小时观测一次。

(4)每次观测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于正点前10分钟开始,止于正点后10分钟。

(5)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8.仪器安装

(1)参考图8-2。在图8-2中,1处为1.5m高的农业小气候观测杆,其上安装观测高度为0.2m和自然株高处的温度表、湿度表、CO2进气口和热球式电风速计(自然株高处再加1个风杯式数字风速表)。2处为2.0m高的观测杆,在其上安装观测高度为活动面和1.5m的温、湿度表、CO2进气管口和风杯式数字风速表(1.5m处)、热球式电风速计(活动面处)。注意两杆连线尽量与主风向垂直,至少不能与主风向平行。3处安置地温表。4、5处分别安装总辐射表和净辐射表,均处于1.5m处。6处安装群体内总辐射观测表和光量子仪。

(2)将各仪器的导线和CO2的通气尼龙管分别整理成束,逐个与相应的仪器显示、记录部分相连,并注意它们的防护。遮蔽仪器用的太阳伞等设在下风向距测点5~10m处。

9.观测步骤

(1)检查所有仪器的电源状况。

(2)观测前对红外CO2分析仪预热15分钟,并对其他仪器进行调零与调满。

(3)每次观测可参考表8-2进行。群体内总辐射和光量子通量密度的观测顺序也是正点前由低到高,正点后由高到低,正点前后在各高度上均水平伸入植被读取各取样点的观测值。

(4)观测过程中,应及时记载日光情况、云状云量、风状况等的变化。尤其是辐射观测过程中,应特别注意天气变化。

10.观测组织

(1)一般应由三组人员昼夜轮流值班观测。

(2)每测点需3名观测员,其中2人负责群体内辐射观测,1人负责其他要素的观测,其中1人负责组织、协调和审查等。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及时记录各仪器的编号、检定证内容、安置的位置和高度(深度),并附测点及仪器布置示意图。

(2)认真填写原始记录表格上的各栏,不得有所遗漏。

(3)将各次观测读数、订正值、平均值等准确无误的记录在记录表格的相应栏内。观测员应于观测后及时签名。

(4)审核员应在每次观测结束后,及时对原始观测记录进行审核,发现可疑数据立即查找原因并加以注明。发现漏测、漏填项目,应要求观测员及时补测、补填,并注明原因及补测时间。

12.观测资料的整理与复核

(1)将订正统计后的各要素平均值填入一日观测汇总表内。

(2)复核员应及时复算、复审观测记录和汇总表,并签名负责。

(3)绘制各农业小气候要素的时空变化图及等值线图。

五、覆盖地小气候观测

在农田土壤表面覆盖上多种材料,如塑料薄膜、秸秆、砂石、有机肥、喷洒化学物质等,以调节和控制局部地表面的热量平衡和水分平衡,达到增加土温和气温,抑制蒸发和蒸腾,增加或减少地表反射率等的作用,是一种常见的农业技术措施。

1.观测目的

了解覆盖地小气候特征,研究该项措施的小气候效应及其机理。

2.观测项目

主要观测项目有:

(1)到达覆盖地植被上方与植被内的总辐射和反射辐射;到达覆盖地植被上方的净辐射。

(2)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气温、土壤温度。

(3)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空气湿度、0~1.0m土层内的土壤湿度

(4)植被上方和植被内的CO2浓度。

(5)覆盖物与地表间的空气温度、湿度、CO2浓度。

3.仪器选择

(1)DFY-2型总辐射表、DFY-5型净辐射表。

(2)WMY-01型温度表。

(3)RSY-1A型湿度测定仪。

(4)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

(5)测定土壤湿度仪器。

(6)农业小气候观测架等。

4.地段选择

(1)观测地段面积约2500(50×50)m2,必须处于四周作物生长状况等一致,并能代表当地一般地形、地势、土壤的农田中央。

(2)观测地段距林带、建筑物等障碍物的距离,至少是该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距道路、河流等至少应在200m以上。

(3)应有两块观测地段,一块位于未覆盖农田内,作为对照;另一块位于覆盖农田内,作为处理,这样才能进行对比观测。两块观测地段除覆盖与未覆盖的区别外,其余条件均应保证一致。

5.测点布置

(1)在对照与处理观测地段上各选择两个测点。

(2)两测点间距应在10m以上,并尽量使测点间连线与主风向垂直。

(3)安装仪器用的农业小气候观测架尽可能设在距田埂、毛渠较远的地方;如为密植条播作物,仪器安装在行间至少距畦埂0.5m以上的地方,以避免边行效应,以免使测点失去代表性。植被内的辐射观测支架设置在畦埂内边处,而每层高度的观测取样点应顺行伸入植被内,距畦埂至少0.5m以上。

(4)尽量保持测点及其周围作物的自然生长状况。如作物自然生长状态受到较大破坏,则需在观测地段内另选条件与原测点相同的新测点。

6.观测高度(深度)

(1)自地表向上,设四个观测高度,即距地表1.5m、活动面(作物叶面积最大层的上表面)和近地面0.20m、0.03m处。若植被自然高度小于0.5m,则可将0.20m改为0.10m,其余不变。自地表向下设0.05m、0.10m、0.20m、0.40m共4个深度。

(2)植被上方的各项辐射观测高度设在距地表1.5m处。植被自然高度大于1m时,此观测高度,随株高增加而增加,保持距植被表面0.5m。植被内总辐射和反射辐射高度设在0.03m、0.20m、活动面高度处。

(3)植被内和上方的空气温、湿度、CO2浓度观测均设在0.03m、0.20m、活动面和距地表1.5m高度处。

(4)土壤温度观测取地表0.0m、0.05m、0.1m、0.2m和0.4m5个深度。

(5)土壤湿度深度为0~1.0m土层,每10cm土层取样测定一次土壤湿度。

7.观测时间

(1)可在封垄以后各类作物生育关键期的普遍期内选择晴天、阴天、多云天三种典型天气分别观测1~2天,也可连续观测若干天,至少应包括晴、阴天。土壤湿度观测在每个观测时段内只进行一次。

(2)若主要为了解覆盖的增温,促使早播作物提前生育的效应,往往于覆盖措施执行前,在对照和处理地段进行一次本底观测,覆盖后立即连续三天进行对比观测,而后按作物发育的普遍期与(1)相同要求进行观测。

(3)采用定时观测。24小时内观测25次、13次、9次或5次,均从20时开始,以20时为日界。日落、日出前后半小时各加测一次。在条播作物地,当太阳方向与行向一致时,可加测一次。

(4)每次观测持续时间一般不得超过20分钟,于正点前10分钟开始,至正点后10分钟止。

(5)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8.仪器安装

(1)测点上仪器的布置参考图8-2。

(2)在图8-2上,1处的观测杆上设置感应部分位于1.50m和0.20m处的温度表、湿度表和CO2采气管口,2处的观测杆上安装感应部分位于活动面和0.03m的温、湿度表和CO2采气管口;

(3)在3处于植株行间安装土壤温度表,在其附近进行土壤湿度测定。

(4)在4、5处安装感应部分位于1.5m处的净辐射表和总辐射表。

(5)群体内的辐射观测设置在6处。将高1.0m(或以上)的辐射观测架安置在畦埂内边处,在其中按0.03m、0.2m、活动面三个高度拧上横杆,作为辐射观测杆的支撑点。

(6)在测点的下风向或侧风向处,设置仪表显示部分。将所有仪器的导线整理成束,分别连接在相应的显示部分。

9.观测步骤

(1)植被内外(包括覆盖物与地表面)的气温、空气湿度和CO2浓度、土壤温度、植被上方的总辐射、净辐射、反射辐射等项的观测步骤参照表8-2进行。

(2)植被内的总辐射、反射辐射观测步骤如下。

①揭开辐射表的罩盖,将观测杆顺行平放在辐射观测支架上最低观测高度的横杆上,使辐射表感应面伸入群体内距畦埂0.5m以上。注意观测员应穿深色衣服,手扶观测杆位于感应面偏北方向,以免遮蔽感应面。

②水平移动观测杆,使感应面在1m长度内均匀选5个取样点。在第1个取样点先使感应面向上读取总辐射读数,而后使感应面翻转向下(注意感应面应与朝上时的高度相同),读取反射辐射读数,至此第1个取样点的读数完毕。然后向前平移观测杆在第2取样点上,先读取反射辐射读数,而后翻转读取总辐射读数,至此第2取样点读数完毕。重复以上步骤至第5取样点观测完毕后,将观测杆垂直向上移到相邻的第二观测高度,重复前述步骤。与前一高度观测的不同之处是若取样点由畦埂向植被内顺序编号,则此高度观测顺序是由第5取样点向第1取样点进行。

③重复②直至最高高度,在此高度观测完毕的时刻应恰好为正点。然后从该高度开始,自上而下重复前述观测步骤,得到各高度上的后五个总辐射、反射辐射读数值。

④至最低高度观测完毕后,将罩盖盖在感应面上。

⑤在上述观测同时,应及时记载日光情况及天气状况的变化。

⑥要特别注意伸入群体内的感应面必须保持水平和稳定在所观测的高度上,并尽量不破坏作物生长的自然状态。

10.观测组织

(1)24小时昼夜观测时,应将观测员分为三组,轮流值班观测。

(2)日出到日落期间每测点需3人,其中2人负责群体内辐射观测,1人负责其他要素观测。其中1人负责组织、协调和审查等。4个测点需8名观测员同时观测。

(3)夜间每测点需1名观测员。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仪器安装后,应及时记录各仪器的位置、离地面高度及相应的仪器编号等,并绘制测点、仪器分布草图。

(2)认真填写记录表格上的各个栏目,不得遗漏任何一项。

(3)将每次观测数据准确无误地记录在相应表格上相应的栏内。

(4)对各要素读数进行仪器器差订正、零点订正、查算等。

(5)对各要素各高度上的1次、2次或3次观测值进行平均,得到该次观测的平均值。

(6)每次观测后,立即审查原始记录的可靠性和合理性,以决定记录的取舍,如确实有误,及时决定采取补测与否,并在备注栏内注明。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将观测结果填入一日资料汇总表。

(2)绘制各正点时刻各要素随高度(深度)的垂直分布图。

(3)绘制各高度的农业小气候要素日变化图。

(4)绘制要素等值线图。

(5)对上述一系列统计整理过程进行认真的复算、复审,以确保资料的准确和完整。

六、果园小气候观测

无论是平地果园或山地果园,它们的种植方式都是成行栽植,并大体分为: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种植方式以及双行条带式、篱壁式和间植式。尽管果树有乔化、藤状、幼树与成年树,以及高矮树种之分,但上述栽植方式,成行栽培是共有特点。

1.观测目的

果树小气候观测目的在于了解果园以及树冠内的小气候特征。与果树生长发育进行平行观测可研究果树的农业气象指标,也可以鉴定种植方式、栽培管理等措施的小气候效应。本节采用了典型发育期、典型天气、短期观测的方法。

2.观测项目

(1)光量子通量密度。

(2)空气温度、土壤温度。

(3)空气湿度。

(4)CO2浓度。

(5)风速。

(6)有时需加测树影位置。

3.仪器选择

(1)光量子仪。

(2)HM3型电动通风干湿表。

(3)WMY-01型数字温度表。

(4)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

(5)DEY3-1A型转杯风速表。

(6)农业小气候观测架、活动的人字梯等。

4.地段选择

(1)果园观测地段至少占地1000m2,应处于果园的中央部位附近,该地段内地势平坦。如为长方形果园,应偏向下风向的一侧;如是山地果园,该地段应处在代表果园一般地形特点的位置。

(2)地段内没有特殊的地形、地物以及缺行、少株。

5.测点布置

(1)在观测地段内,于果树行间设2个观测点。测点的连线与观测时间内的主风向垂直。2个点的距离不小于树高的5倍,并避免设在同一行间。

(2)测点周围的果树树龄,长势整齐一致,没有弱株、病株、死株。

(3)如果果树附近有空旷的低矮作物、农田或草地,可以设置一个参照点。

6.观测高度(深度)

(1)观测的高度决定于树高。常设3个高度,即冠层以下、冠层枝叶茂盛处和冠层顶部以上2m处。

(2)通常树高3m,干高0.8m时,可取0.5m、2.0m、5.0m3个高度。

(3)土壤温度观测,除地表面外,还有3个深度:即0.2m、0.4m、0.8m。

7.仪器安装

(1)首先在测点上立一高5~6m的小气候观测架,立杆上装有9个横杆。在观测架旁放一仪表架。在观测架的下风向(如下风向在测点南侧,应置于侧风向处),置一活动的人字梯。

(2)将干湿球温度表挂于横杆上,使感应球高度处在规定高度。

(3)将风速表架在横杆上,风杯中心高度处在规定位置上,并处在同高度其他仪器的上风向。

(4)将CO2导气管进气口朝下,固定在规定高度处。

(5)将光量子仪感应面固定在横杆的末端,使其感应面位于设定观测的高度上。

(6)将土壤温度表顺序由浅到深埋在距小气候观测架5米远处,并应处在测杆的南侧。

(7)将所有电测量的导线与相应仪表连接。

8.观测时间

(1)在果树生长发育关键期的普遍期内选择晴天、阴天、多云天三种典型天气分别观测1~2天,也可连续观测若干天,至少应包括晴天和阴天。

(2)一日进行13次观测,分别为20、22、24、02、04、06、08、10、12、14、16、18、20时。日落、日出前后半小时可各加测一次。在太阳所处方位与果树行向一致时,也可加测一次。

(3)每次观测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最早可在正点前10分钟开始,最迟在正点后10分钟结束。

(4)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9.观测步骤

(1)观测前5~10分钟巡视仪器。

(2)正点前10分钟开始观测,观测顺序如表8-3所示。

表8-3 果园小气候观测程序表(以14时为正点)

10.观测组织

(1)24小时昼夜观测时,应将观测员分为三组,轮流值班观测。

(2)每次观测由3人承担。每人负责1个观测点,另一人总负责,组织协调和记录审核等。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将果园面积、地形特点及观测地段,测点位置描述记录。

(2)记录各种仪器名称、编号及所在测点、相应的观测高度。

(3)描述果园特征,包括树种、树龄、树高、树冠直径、果树的种植方式及株、行距等。

(4)描述地面状况,如草或作物覆盖状况,以及湿润状况等。

(5)每次观测必须认真填写观测时间、天气和日光状况,以及果树阴影的地面位置,阴影在树层上的位置等。

(6)其他按观测、审核原则办理。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将全部观测结果,按日抄在农业小气候观测汇总表上,并作出单要素统计表。

(2)按定时观测值,绘出各要素的垂直分布图。

(3)按要素绘出其日变化图。

(4)整理结果交复核人员复核签字。

七、温室小气候观测

温室的形式,按其屋面形式可分为单屋面温室、双屋面温室(又称单栋或连栋);按环境调控方式分为加热温室、自然通风温室与强制通风温室,塑料大棚属不加热自然通风温室类。

1.观测目的

用于鉴定温室小气候性能,也适用于进行作物——温室环境平行观测,以确定作物的农业气象指标或对温室调控措施的小气候效应进行鉴定;也可用于生产管理中的温室小气候监测。

2.观测项目

(1)总辐射、净辐射和光量子通量密度。

(2)空气温度、土壤温度。

(3)空气湿度。

(4)空气中CO2浓度。

(5)温室的气流分布和气流速度。

3.仪器选择

(1)DFY-2型总辐射表、DFY-5型净辐射表、光量子仪。

(2)WMY-01型数字温度表。

(3)RSY-1A型湿度测定仪。

(4)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

(5)QDF-1型热球式电风速计和DEY3-1A型转杯风速表。

(6)农业小气候观测架。

4.地段选择

一个完整的温室,就是被选定的观测地段。所观测的温室附近不应有高大的地物遮蔽,一般应远于地物高度的5倍。如在温室群中,应尽可能地选择处于上风向和遮阳较少的温室。

5.测点的选择

由于温室内的辐射和温度分布很不均匀,所以,鉴定温室小气候特征时,设点较多。温室跨度为6~16m,长度30~50m,高度2m以上,面积200m2~600m2的温室内,可以设置9个观测点(图8-5)。图中第5点位于温室中央,称之为中央测点,与中央测点相对应,在室外设置一个对照点。1、4、7和3、6、9各点,距后墙的距离,不小于温室高度的两倍。1、2、3和7、8、9点,距两侧墙的距离,应等于侧墙高的一倍。

图8-5 温室内测点分布图

6.观测高度(深度)

观测的高度决定于温室的高度、室内小气候要素垂直分布状况以及作物的有无和作物的高度。在无作物时,应设0.2m、0.5m和1.5m3个高度。在有作物时(系指作物高于0.5m,地面植被覆盖达80%,幼苗期与株高小于0.2m时按无作物设高度),原则上应包括作物活动面高度,冠层顶部和距屋顶0.5m处。土壤中至少包括地面和地中根系活动层中的3个深度,即0.1m、0.2m、0.4m3个深度。

7.仪器安装

(1)在每个测点上,于作物行间立一个小气候观测架,按高度要求,装上横杆。

(2)将总辐射表、净辐射表、光量子仪分别装在支架横杆端点的盘座上,感应面高度处在规定高度上。(www.daowen.com)

(3)将温度表、湿度表放在横杆上的防辐射罩内,感应器处于所规定的高度。

(4)气体采样管道的进气口,处于规定高度,管口朝下,固定在观测支架上。

(5)风速表固定在小气候观测架横杆上,其感应部分处于规定高度。

(6)在每个测点观测架偏南方向0.5m内安装土壤温度表,使其感应部分处于地表和设定的深度。

(7)将导线、尼龙管等整理成束,分别拉到距测点5~10m的地方,与相应仪器的显示、记录部分连接。如有条件,仪器显示、记录部分能置于室外。

8.观测时间

(1)为了与气象站观测日配合,观测日界规定为20时。

(2)一日(24小时)内进行11次观测,分别为20、22、24、02、04、06、08、10、12、14、

16、18、20时。此外,上午拉蒲席与下午放席时间,如果与上述时间相距超过0.5小时,应在拉席后或放席前增加一次观测。

(3)全部观测项目,应在20分钟内完成,所需时间应等分于正点前后。

(4)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9.观测步骤

温室观测的测点较多,尽管温室内有一定的面积,但采用定点同步观测(需要10人)是比较困难的。因为太多的观测人员,对温室小气候的干扰太大。所以,多采用定点流动观测。仪器不够时,需采用线路观测的方法。

(1)在正式观测前,安装好仪器,并进行一次预备观测以发现问题进行修正。

(2)每次观测前5分钟或10分钟,巡视各测点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在某个测点上,设有4个高度和4个深度时,其观测顺序为0.2m—活动面高度—冠顶—距顶0.5m,此时应到达正点时刻,然后再接着按距顶0.5m—冠顶—活动面高度—0.2m和土壤中0.0m—0.1m—0.2m和0.4m。

(4)在某一高度上,按辐射、温度、湿度、CO2浓度、风和土壤温度等要素顺序观测。

10.观测组织

(1)24小时昼夜观测应由三组观测员轮流值班观测。

(2)整个观测计划,由一人总负责。每个测点设一人观测。必要时应有替班观测人员1~2名。

(3)观测计划、仪器检查、安装及预备性观测由全体参与观测的人员共同参加。

(4)室内可以由三个观测点同步进行观测,由3人承担。如果只有2人,室内按1、2、3、7、8、9顺序进行观测。4、5、6点与室外点由1人观测。

(5)室外观测点由一人负责与室内同步进行,即观测三次。如只有2人观测,可按室外—室内1、2、3—室外顺序进行,即室外要观测2次。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仪器安装完毕,应及时记录各仪器的编号、仪器的鉴定书内容、仪器所处的位置、高度(或深度),并绘制测点分布及仪器高度示意图。

(2)填写温室的形式、尺寸、材料和方位;温室内加热通风照明等设备及状况;温室内作物种类、生长发育状况、种植方式、灌溉方式等。

(3)填写观测地点,观测地段的环境特点、观测日期、观测时间、天气状况、日光情况。

(4)详细填写温室管理措施:如揭、盖草时间;放风时间及放风口大小;加热方式和时间;降温方式和时间。

(5)将各次观测数据、必要的订正值、订正结果、平均值等准确地记录在有关表格的相应栏内。每次定时观测后,由观测员签名。

(6)观测员签名后,立即交审核人员审核原始观测记录。对可疑数据,要查出原因,加以注明。如有漏填、漏测项目应及时补救,并加以注明。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将一日连续观测的结果,按测点分别填入汇总表和单要素统计表。资料抄写、统计人员要签名负责。

(2)资料整理结果,再由复核人员复算,核对,并签字负责。

八、畜舍小气候观测

畜舍的形式按其封闭的程度可分为开放型、半开放型和封闭型三种,按饲养种类可分为大家畜、小家畜和禽类三种;饲养方式对畜舍小气候有主要影响,通常分散养和笼养(栏养)两种。

1.观测目的

鉴定畜舍小气候特征,适当对内容进行增减后,可用于生物——环境平行观测,管理措施的小气候效应鉴定,生产管理监测参考使用。

2.观测项目

(1)光照度、日照面积和光影分布。

(2)空气、地面的温度和环境平均辐射温度。

(3)空气湿度。

(4)CO2浓度和氨气浓度等。

(5)气流速度。

3.仪器选择

常规使用的仪器有

(1)照度计。

(2)WMY-01型数字温度表、黑球温度表。

(3)RSY-1A型湿度表。

(4)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等。

(5)QDF-1型热球式电风速计和DEY3-1A型数字风速表。

(6)农业小气候观测架和米尺(测量日照面积和光影)等。

4.地段选择

一个畜舍就是农业小气候观测的一个地段,对畜舍小气候系统进行小气候特征鉴定时,要使观测结果具有普遍意义,必须注意畜舍所处的环境。避免特殊地形、高大建筑物、树木的遮阴、挡风。如果是一个畜舍群,应尽可能选择处在上风向和遮阳较少的畜舍作为观测地段。

5.测点布置

一般大型畜禽舍的跨度为10m左右,长度达数十米,小型畜禽舍的跨度为5m左右,长度达10余米,或通间形式,或分散形式。

(1)除了特殊需要(详细了解水平分布),所设测点均在畜舍中央附近。两个测点相距5~10m,沿畜舍长轴分布,如长轴处为走道,则沿短轴分布,如畜舍分间,则应在一排畜舍相间的两个栏内中央各设一点。该两点的设置具有重复的意义,并不是反映水平分布梯度,所以不能太远,所处条件应相近,但也不能距离太近,以免观测时相互干扰。

(2)在畜舍外南侧距畜舍高5倍远处,设一参照测点。

6.观测高度

观测的高度决定于畜舍的高度、畜禽所处的高度和畜舍结构、调控设施的分布状况。

通常设3个高度,即距地面0.2m处、畜体胸高处(0.6m或1.2m处)或笼高的中部以及畜体(或笼体)以上2.0m或3.0m处。

7.仪器安装

(1)照度计感应面与地面垂直,面向窗口或畜舍开放的一侧。

(2)温度表、湿度表、气体采样管的进气口,热球式风速计的测杆均垂直固定在支架上,敏感元件处在规定的高度上。风速表的指示红点朝向门窗迎着风的方向。

(3)黑球温度表单独地安装在另一小气候架上,避免其他仪器的干扰,感应球中心,处于规定的观测高度。

(4)舍外测点上采用风杯风速表。

8.观测时间

(1)应从20时开始,至次日20时结束。

(2)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时间安排为20、22、24、02、04、06、08、10、12、14、16、18、20时,全天观测13次。如连续观测48小时或72小时,则应为25次或37次。

(3)每次观测工作应在20分钟内完成,在正点前10分钟至正点后10分钟内进行观测。

(4)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9.观测步骤

(1)安装仪器,并进行一次预备观测以便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2)在每次观测前5分钟巡视一次仪器,检查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并接通电源,预热、调零、调满。

(3)观测顺序参考表8-4进行。

(4)舍外对照点与舍内同步观测,如舍内观测为定点流动观测,舍外观测重复一次,即舍外—舍内Ⅰ—舍内Ⅱ—舍外。

10.观测组织

(1)该项观测执行人员至少3人,2人进行室内两个测点的观测,1人进行室外的观测,兼观测负责人。

(2)观测计划、仪器检查、安装以及预备性观测,由全体与观测有关人员共同参加。

表8-4 畜舍小气候观测程序表(以14时为正点)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记录小气候要素及地形、地物和天气背景等。

(2)记载畜舍外形尺寸,畜舍的结构特点,环境控制设备和畜禽状况、管理措施。它们包括:

①绘制畜舍平面图及牲畜位置、门窗位置大小、加热器、排风扇位置,并标出观测点的位置;

②畜舍结构,描述地面、墙、屋顶的材料特点;

③环境设备,包括加热、降温、通风、照明及其他;

④畜禽状况,包括家畜种类,发育期、体状、健康状况;

⑤管理措施,包括加热、通风、照明管理、卫生管理与饲养、给水、放风情况。

(3)每次定时观测后,由观测人员检查、签字,并经审核、签字后提供资料整理。如发现观测中有漏测、误测,应及时补救,并加以说明。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将观测结果,清晰地抄在“农业小气候观测汇总表”上,并作出单要素统计表,整理人员检查后签字。

(2)整理结果由复核人员复核签字。

(3)按定时观测值,绘出各要素的垂直分布图。

(4)按各要素,绘出它们的日变化图。

(5)绘出农业小气候要素的时空分布图。

九、菇房小气候观测

食用菌栽培房分大、中、小型几种。又分地上、半地下、地下室,有时也采用阳畦栽培。菇房内的主要小气候问题是温度以及空气中的CO2和水汽含量。此外,菇房不受阳光照射,房内小气候要素分布比较均匀,这就给菇房小气候的观测带来了许多方便。

1.观测目的

由于菇房内小气候要素分布比较均匀,菇房小气候性能观测与日常管理监测差别不大,本指导以管理监测为主设计,如果详细研究菇房结构与小气候效应,则可参考温室、畜舍小气候观测。

2.观测项目

(1)光量子通量密度。

(2)温度,包括气温与菇床温度。

(3)空气湿度。

(4)空气中CO2浓度。

(5)室内风速或通风口风速。

CO2浓度是重要观测项目,如果菇房体积较小,则需采用隔测的方法,避免人的呼吸对室内CO2浓度的影响。

3.仪器选择

(1)光量子仪。

(2)WMY-01型数字温度表。

(3)RSY-1A型湿度表。

(4)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

(5)QDF-1型热球式电风速计。

(6)农业小气候观测架。

4.地段选择

菇房地址选择时,一般选择在避风、向阳,防止强烈阳光照射的地方,以促使菇房冬暖、夏凉、温度变化小,有一定的通风条件。所以,在选择观测地段(菇房)时,没有严格的条件。

5.测点布置

一般菇房面积最大不过150m2~200m2,中型菇房仅有50m2左右,以便于隔测消毒和管理。大型菇房宽3~5m,长10~15m,高1.5~2.5m。大型菇房的菇床横行排列,中型菇房纵向排列,菇床架之间的距离一般为0.5~0.7m(单架)或1.5m左右(双架),架高自地面以上0.2m至距离房顶0.3~0.5m,这些决定了菇房小气候观测布点的特点。

(1)大间菇房设两个观测点,中、小型菇房设1个测点。

(2)只有一个观测点设在室内中央,偏菇床架一侧,距架0.1m,两个测点时设在中央两侧,两点之间的距离为5~10m。

(3)设点时,应避免设在门、窗等气流通道上。

(4)菇房外应设一参考观测点。

6.观测高度

观测高度视菇房床架高度而定,并参考床面位置,应分上、中、下三个高度。

最低高度处距底层床面位置,一般为0.3~0.5m,中部高度为1.0m左右,上部高度为1.5m左右,位于最上一层床面高度。室外观测点高度与室内一致。

7.仪器安装

(1)空气温度、湿度感应元件固定在规定的高度上。

(2)菇床温度是将感应元件平放在菇床表面。

(3)CO2输气管的进气口在规定高度与温度元件一起,另外在菇床表面上设一高度。

(4)由于菇房内经常洒水,所以,所有感应元件均应注意防水。

(5)室外观测点,没有菇床面观测,其他项目的仪器安装与室内相同。

8.观测时间

(1)由于菇房内温度变化缓慢,所以,观测次数较少,一日内可进行9次观测,在20,23,02,05,08,11,14,17和20时进行观测,每次观测应在正点前后10分钟内完成。一般持续48小时或72小时。

(2)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9.观测步骤

(1)在正式观测前,安装好仪器,并进行一次预备观测以发现问题。

(2)每次观测前5分钟或10分钟巡视一次仪器,检查其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3)在一定高度上,按CO2、风速、温度、湿度、辐照度顺序观测(可参考温室与畜舍小气候观测顺序)。

(4)在某测点上有3个观测高度,其观测顺序为0.2m—1.0m—1.5m—1.5m—1.0m—0.2m,由下至上,再由上至下往返一次。

(5)为了避免过多观测人员对室内小气候的影响,室内两个点可以由一人顺序地先后进行,室外观测与室内同步观测两次。最好采用遥测或隔测。

(6)如室内外观测采用定点流动观测,可以采取室内1点—室外—室内2点观测顺序。

10.观测组织

(1)每次观测可由3人完成,每人负责1个测点。

(2)该观测设三组人员轮流换班观测,有一人总负责组织与审核记录等。

(3)观测计划、仪器检查、安装以及预备性观测,应由与观测有关的全体人员共同参加。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记录菇房小气候观测中的小气候要素记录及观测地段、地物和天气气候背景的描述,可使用统一的观测记录表格。

(2)除小气候观测外,还应记载:

①菇房的名称、编号、类型及菇房平面布置,包括菇床、门、窗;

②调控设备如加热器、排风扇等型号及位置;

③测点的位置;

④菇房的结构,包括地面、墙、屋顶的材料特点;

⑤菇的生长发育状况;

⑥管理措施:包括通风、加湿、照明、覆盖、采菇、消毒等措施实施情况。

(3)每次观测后,由观测人员检查、签字,并经审核、签字后提供资料整理。如发现有漏测、误测之处,应及时补救,并加以注明。

12.资料整理

(1)将一日连续观测结果,按测点分别填入观测汇总表和单要素统计表;资料抄写、统计人员要签名负责。

(2)资料整理结果由复核人员复核签字。

(3)绘制各要素垂直分布图。

(4)绘制各要素日变化图。

十、农田防护林(网)小气候观测

1.观测目的

鉴定不同结构类型农田防护林(网)的小气候特征;了解各种农田防护林(网)小气候对农作物生长发育和产量形成的影响;了解农田防护林(网)对农业技术措施(如灌溉等)气象效应的影响。本节观测方法的设计主要是为鉴定不同结构类型防护林(网)的小气候特征。

2.观测项目

主要观测项目有:

(1)总辐射、短波反射辐射、净辐射。

(2)空气温度、土壤温度。

(3)空气湿度。

(4)空气中的CO2浓度。

(5)风速。

3.仪器选择

(1)DFY-2型短波总辐射表、DFY-5型净辐射表。

(2)HM3型电动通风干湿表、WMY-01型温度表。

(3)地面温度表、曲管地温表。

(4)GXH-305型红外CO2分析仪。

(5)DEY3-1A型数字风速表。

(6)小型蒸发器。

(7)农业小气候观测架等。

4.地段选择

观测地段的选择应满足如下要求:

(1)观测地段必须选择在防护林(网)防护的范围内,并在空旷地上设有对照观测地段。

(2)所选择的防护林(网)要具有代表性,组成林网的林带结构均匀,有足够的长度,两端绕过的气流不影响林带背风向较远处的观测结果。

当风向垂直于林带时,林带长(I)不应小于林带高(H)的11.5倍;当风向与林带交角为θ时,林带长度I(以林高H的倍数表示)可由下式求得

I≥L×tgθ+11.5

式中L为观测点距林带的距离(以林高H的倍数表示)。

(3)对照点与林网内测点要有可比性。对照点的向风面上应有足够远的均质下垫面,其距离应在观测高度的100倍以上,并在孤立障碍物高度10倍以上,距离带状障碍物高度60倍以外。

5.测点布置

两种不同的布点方法

(1)中心轴线布点法(参见图7-6左图)

常用于观测林带的防风特征。自林带中点引一垂直于林带的轴线,在该线上布点。向风面观测点设在20、15、10、5、3和1H(H为林高,下同);背风面观测点设在1、3、5、7、10、15、20、25、30、35、40、50、60H等距离上。设点多少,应视林带距、人力、物力而定。靠近林带处设点要密,远离林带处设点要稀。两测点间小气候要素的差值应大于仪器误差。测点过少,不能揭示林带小气候的完整特征;测点过多,也不能提高分析精度,徒然增加工作量。

(2)大五点布点法(参见图8-6右图)

常用于观测林网的综合小气候特征。以林网两对角线交叉点为中心点,中心点四周于对角线上各设1个点。

图8-6 防护林(网)小气候观测测点布局示意图

6.观测高度(深度)

垂直方向上一般在距地面0.2m、0.5m、1.0m、2.0m、5.0m、10.0m、15.0m、20.0m、25.0m高度设观测点。在人力和仪器条件不允许时,测点高度可酌情减少,但下述高度一般都应当设置。即:0.2m、作物活动面高度、冠层顶部和距冠层顶部0.5m。测定土壤温度时,设置0.00m、0.05m、0.10m、0.20m和0.40m五个深度。

7.仪器安装

(1)将总辐射表、净辐射表分别安装在支架横杆端点的座盘上,感应面高度应在规定的高度上。将感应器的导线连接在仪表上,仪表放在感应元件的北侧。

(2)通风干湿表吊挂在横杆的仪器钩上,应使感应球部处于规定高度。

(3)风杯风速表固定在小气候观测架横杆上,风杯中心处于规定高度上。

(4)小型蒸发器应位于观测作物冠层上方0.5m处,设置于小气候架左侧。

(5)地温表应设置在观测架南侧,距观测架不小于4.0m。

8.观测时间

(1)季节性观测:于1、4、7、10各月,选择典型天气进行连续观测。

(2)关键时期观测:如早、晚霜冻季节,干热风、大风季节,作物关键生长发育时期,选择典型天气进行短时、昼夜连续观测。

(3)一日(24小时)内进行11次观测,分别为:20、23、02、05、08、10、12、14、16、18和20时。

(4)全部观测项目应在20分钟内完成,所需时间等分在正点时间前后。

(5)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9.观测步骤

(1)每次观测前5~10分钟,巡视各测点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于正点前10分钟观测记载天空云量状况,太阳视面状况和天气现象。

(3)在每一个测点上梯度观测的顺序为(以4个高度为例):0.2m、作物活动面高度、作物冠层顶、作物冠层顶上方0.5m,然后返回,顺序为作物冠层顶上方0.5m、作物冠层顶、作物活动面、距地面0.2m。土壤温度顺序为:地面温度、0.05m、0.10m、0.20m、0.40m。

(4)在某一高度上按辐射、温度、湿度、CO2浓度、风速和土壤温度顺序进行。

(5)20时各测点各高度所有要素观测后,测定蒸发量并加水。

10.观测的组织

(1)林网小气候观测一般面积较大,测点较多,各测点间的距离较远,每一测点至少配备一名观测人员。

(2)观测前负责人应召集全体观测人员讨论制定观测方案,明确目的任务和职责,值班换班制度等。

(3)观测前全体观测人员应参与仪器检查、检定、安装、熟悉观测记录表格,并进行预备性观测以便发现问题及时修正。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林带(网)状况,林带(网)长、宽;林带(网)方位,林种组成;株数、株行距,带宽;林龄,林高,平均枝下高,平均胸径,疏透度等。

(2)作物状况:种类、品种、播种期、出苗期、所处生长发育期、株高、密度、活动面高度(或2/3株高),农业技术措施等。

(3)土壤状况、土壤种类、质地、肥力状况,土壤水分状况(目测)、杂草等。

(4)其他:有无病虫害、鸟害、兽害等。

(5)按观测顺序先后记录各气象要素观测值及时进行审查、订正。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除一般的资料整理复核以外,通常要计算防护距离和防护范围、相对风速、防风效能、平均相对风速、风速平均降低、乱流系数相对值等参数。

十一、农业地形小气候观测

农业地形小气候观测主要是针对某一局部地形如某一块坡地、某一谷地、某一山丘等进行专项的小气候观测,主要是依靠短期设点观测来完成,一般应进行梯度观测。

1.观测目的

了解某局部地形的小气候特征,为开发和利用地形小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2.观测项目

(1)总辐射、地面短波反射率、净辐射。

(2)空气温度、土壤温度。

(3)空气湿度。

(4)风向、风速。

(5)降水量、蒸发量。

3.仪器选择

(1)DFY-2型总辐射表、DFY-5型净辐射表。

(2)HM3型电动通风干湿表、WMY-01型温度表。

(3)地面土壤温度表、曲管地温表、温度计、湿度计、最高、最低温度表。

(4)DEY3-1A型数字风速表。

(5)雨量筒、蒸发器。

(6)农业小气候观测架或百叶箱。

4.地段选择

(1)要突出不同高度、不同坡度和坡向等地形因素对小气候的影响,需在不同的海拔高度上,不同的坡度和不同的坡向处设置观测地段,尤其在地形的转折处及两侧必须设置观测地段。

(2)观测地段附近应无严重遮蔽地物(如森林、高秆作物等),观测地段距障碍物高度10倍以上,同时应远离水体的影响。

(3)必须在进行小气候观测地区周围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基本气象站作为基准台站,以进行资料的订正和延长,基准台站应与小气候观测地区处于同一天气气候背景下,并累积20年以上的资料。

5.测点布置

(1)谷(盆)地小气候观测点的确定。观测谷地、盆地小气候时,可用“剖面布局”方法设点,观测某一谷地的小气候特点时,可以沿谷地自下而上设点,称为纵向剖面;也可以沿谷地某一横断面设点,称横向剖面。观测某一盆地小气候特点时,可以分别沿东西方向和南北方向网线设点,构成东西剖面、南北剖面,至于测点数量则应根据谷(盆)地的尺度、地势变化以及人力、物力而定。但谷地纵向剖面不应少于3个点,横向剖面不应少于5个点;盆地南北、东西两剖面不应少于7个点。

(2)孤立山丘小气候观测点的确定。观测某一孤立山丘小气候特征时,可采用“棋盘布局”,即除在山顶设点外,应在不同坡向、不同高度和地形有明显变化的地方,设置观测点,从地形图上看犹如“棋盘”一样。测点的数量应根据山丘尺度,地势变化和人力物力而定。但不应少于5个,即山丘顶部、东坡、南坡、西坡、北坡各一个点。设在各坡上的点,其海拔高度应一致。

(3)观测点可分为基本观测点和辅助观测点两类。基本观测点设在地形的基本部位(如谷底、山丘顶部等)和明显转折处,进行昼夜、多种气象要素的观测。辅助点设在基本点之间,作为加密观测,一日中仅在几个时次,对主要气象要素进行观测。

6.观测高度(深度)

垂直方向上一般设离地面0.2m、0.5m和1.5m3个高度,若人力物力允许时可增设2.0m高度;若人力不允许时可仅设1.5m1个高度。

测定土壤温度时,设地表及土中0.05m、0.10m、0.15m和0.20m4个深度。

7.仪器安装

(1)一个测点仅设一个高度时,温度计、湿度计和最高、最低温度表可放在百叶箱中;通风干湿表、风杯风速表、总辐射表可安置在小气候架上,其感应球部或感应面应处在规定高度上。雨量筒、蒸发器,除水平安置外,为观测坡面的影响,还应设置一个筒口与坡面尽可能平行的雨量筒、蒸发器进行对比观测,地温表埋设的深度应按垂直于坡面的距离计算。

(2)进行梯度观测时:

①将总辐射表、净辐射表分别安装在小气候观测架横杆的座盘上,感应面高度应在规定的高度上。将感应器的导线连接在仪表上,仪表放在感应元件的北侧;

②通风干湿表吊挂在横杆的仪器钩上,感应球部处于规定的高度;

③风杯风速表固定在小气候观测架横杆上,风杯中心处于规定的高度上;

④地面和土壤温度表安置在小气候观测架的南面1~2m以内。

8.观测时间

(1)季节性观测,于1、4、7、10各月选择10~20天进行连续观测。

(2)基本点一日(24小时)进行13次观测,分别为20、22、24、02、04、06、08、10、12、14、16、18和20时。

(3)除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外,其余要素的观测采用地方平均太阳时,特殊情况下,其余要素的观测也采用真太阳时,以20时为日界。

(4)全部观测项目应于20分钟内完成,所需时间等分在正点时间前后。

9.观测步骤

(1)每次观测前5~10分钟,巡视各测点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于正点前10分钟观测记载天空云况(云状、云量),太阳视面和天气现象。

(3)一个测点仅设一个高度的观测顺序为:风—干球温度—湿球温度—自记仪作记号—地温(0.00m—0.05m—0.10m—0.15m—0.20m)。最高、最低观测及调整分别在8时和14时。

(4)梯度观测的顺序为0.2m—0.5m—1.5m—2.0m—2.0m—1.5m—0.5m—0.2m。

(5)降水量在08时、20时观测,蒸发量观测在20时全部要素观测结束后进行。

10.观测组织

(1)地形小气候观测往往范围较大,测点较多,每一测点应配备一名观测员。

(2)观测前负责人应召集全体人员讨论制定观测方案,明确目的任务和职责,值班、交接班制度等。

(3)观测前全体人员应参与仪器检查、检定、安装、熟悉记录表簿,并进行预备性观测。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判读地形图

用1/5万地形图判读,首先根据图廓和需要,将小气候观测地区标出,必要时可打出网格。然后读出观测地点的经度、纬度、海拔高度、坡向和坡度,坡度可用坡度尺量取,坡向可按四方位、八方位或十六方位定性读出。

(2)计算遮蔽度(K)

以某点为中心,作出长宽各为1000m的网格图,在以半径为i的范围内,共有网格数N-1个,其中高度高于中心点的小网格为n个,则

Ki=ni/Ni(i=1,2,3…40km)

式中Ni为某中心点四周的点数,n为其中高于中心点的点数,下标i为中心点与四周各点的距离。

(3)观测地段的描述

①地形(谷地、坡地、盆地、孤山);

②坡度、坡向、海拔高度;

③植被、土壤状况;

④周围地物状况;

⑤绘制遮蔽图。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计算平均值,挑选极值。

(2)按各种气象要素短序列延长的方法,延长各种气象要素资料。

(3)根据基准站多年气象记录,按气候相似和邻近优先原则对各测点气象资料进行订正和延长。

十二、山地小气候观测

山地小气候观测主要是针对某一山地,包括坡地、谷地、盆地、孤山等进行整体的地形小气候观测。一般涉及的范围比较大,测点多,除了依靠短期设固定点观测外,可进行流动线路观测。一般不进行梯度观测。

1.观测目的

山地小气候观测的目的主要是了解山区的小气候特征,为开发利用山区小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2.观测项目

(1)短波总辐射、地面短波反射率、净全辐射。

(2)空气温度、土壤温度。

(3)空气湿度。

(4)风向、风速。

(5)降水量、蒸发量。

(6)日照时间。

3.仪器选择

(1)DFY-3型总辐射表、DFY-5型净辐射表。

(2)干湿球温度表、温度计、湿度计。

(3)地面温度表、曲管地温表。

(4)DEY3-1A型数字风速表。

(5)雨量筒、蒸发器。

(6)日照计。

(7)百叶箱、小气候观测架。

4.地段选择

(1)所选择的观测地段,应能代表所在地区局部地形特征,下垫面特征等,并应避免高大建筑物、林带、大水体的影响。地段面积不应小于100m×100m。离林带距离不小于林高的100倍,距带状障碍物不小于障碍物高的60倍,距孤立障碍物不小于障碍物高的10倍,离水库至少在200m。

(2)必须在进行小气候观测的地区范围内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正式的国家基本气象站,作为小气候观测的基准站点,用以进行观测资料的订正和延长,基准站应与观测地区处于同一天气、气候背景之下,并至少积累20年资料。

5.测点布置

(1)设网定点,根据小气候观测地区的空间尺度,地形特征和海拔高度,选择若干个点,建立临时的观测哨,见图8-7。首先需要考虑的设点原则是:各点之间海拔高度应有明显的差异,相邻点间的高差大小应视观测地区空间尺度和小气候观测的目的而定。其次需要考虑各点所在地形有明显差异,在地形有明显转折之处应当设点。测点的个数应以能获得描述观测地区小气候特征资料为原则。各测点组成一个网络,包括不同海拔高度、坡向、坡度、小地形特征等。

(2)沿路线设点:选择具有某一特征性的线路设点,如沿山谷上游至下游;沿某山坡从坡底到坡顶,沿某一起伏地形在各地形起伏的特征点上设点等等,参见图8-8。

(3)无论是设网定点或沿线路设点,都可以设基本点和辅助点两种,基本点设在地形有明显差异之处,观测要素齐全,观测时间完整;辅助点设在一些地形过渡之处,在关键时段内观测主要气象要素。

6.测点高度(深度)

一般不进行梯度观测,因此各要素只设一个观测高度。

(1)空气温、湿度:1.5m高处。(2)辐射:1.5m高处。

(3)风向、风速:20m或10m高处。

(4)降水、蒸发:0.7m高。

(5)地面温度:0.0m。

(6)地中温度:0.05m、0.10m、0.15m、0.20m。

7.观测时间

(1)常年观测

图8-7 沿起伏地形设置基本点和辅助点示意图

图8-8 设网定点设置基本点和辅助点示意图

进行1~3年常年逐日观测,观测时间每日3次,即08,14,20时;

(2)短期观测

于1、4、7、10各月选择10~20天进行连续观测,或选择典型天气(晴、阴、多云)观测,观测时间每隔2小时一次,即20、22、24、02、04、06、08、10、12、14、16、18、20时;

(3)辐射观测

采用真太阳时,其他要素采用北京时,与大气候观测一致。

8.仪器安装

以测点为中心画出20m×20m的正方形,在此范围内布置仪器(参考地面气象观测场内的布置,安装各种仪器)。主要高大仪器在北,低矮仪器在南,地温观测点距离小气候观测架(或百叶箱)和雨量筒、蒸发器不应小于4m。

9.观测步骤

定点观测

(1)观测前5分钟,巡视各测点仪器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2)于正点前10分钟观测记载天空云况(云状、云量),太阳视面状况和天气现象。

(3)按表8-5顺序观测各要素。

表8-5 山地小气候观测程序表(以14时为正点)

流动观测

沿路线顺序往返观测两次,并要设有中心点,在进行各流动观测时进行同步观测以便比较参考。

10.观测组织

(1)在开展小气候观测前,要派有经验的专家,对拟进行小气候观测的地区进行考察,了解当地气候背景,山区开发现状、自然景观、地形、水文、气象特征。

(2)山地小气候观测范围大,任务重,人员多,各点应配备1名以上观测员,所有仪器、车辆、后勤供应应做好充分准备,要对每名观测人员进行培训,务必使其明确职责,熟悉操作顺序和要领,为此必须进行预备性观测。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判读地形图,求出各测点海拔高度、坡度、坡向和遮蔽度等。

(2)对每一观测地段进行详细记载:地形、坡度、坡向、海拔高度、植被、土壤、周围地物。

(3)绘制各点遮蔽图。

(4)对观测读数进行各种订正、查算、换算等,得到各要素各次观测值,填入汇总表。

(5)审查各项观测数据的可靠性和合理性,如有漏测、迟测、误测、漏填的现象,应及时补救,并加以注明。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计算平均值,挑选极值。

(2)根据基准站气候资料,按气候相似与邻近优先原则,对各测点资料进行订正和延长。

十三、水域小气候观测

本内容所指的水域是较大的水库、湖泊和江河等水体,它们不仅有独特的小气候特征,而且对临近地区的农业小气候环境也发生某种程度的影响。水域小气候观测一般靠短期定点观测完成。

1.观测目的

了解水域本身及其邻近地区农业小气候特征,为开发利用水域小气候资源提供依据。

2.观测项目

(1)总辐射、地面短波反射辐射、净辐射。

(2)空气温度、水温和土壤温度。

(3)空气湿度。

(4)风向、风速。

(5)降水量、蒸发量。

(6)水体透明度和光照度。

(7)溶氧量。

3.观测仪器

(1)DFY-2型总辐射表、DFY-5型净辐射表。

(2)HM3电动通风干湿表,WMY-01型温度表、温度计、湿度计。

(3)地面温度表、曲管地温表。

(4)SWM1-1型水温表、曲管温度表。

(5)DEY3-1A型数字风速表。

(6)雨量筒、蒸发器。

(7)透明度板。

(8)水中照度计。

(9)RSS-5100型测氧仪。

(1)百叶箱、小气候架等。

4.地段选择

(1)观测地段应选择在开阔的水域上、水域中岛屿上和水域沿岸的滩地,阶地应具有均质下垫面,沿盛行风方向不应有高大障碍物,观测地段距带状障碍物的距离为障碍物高度的60~100倍,距孤立障碍物的距离为障碍物高度的10倍以上。

(2)必须在水域附近选择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国家基本气象站,作为小气候观测的基准台站,用以进行资料的订正和延长。被选择的基准台站应与水域处于同一尺度气候背景下,并至少已经积累了20年以上的资料。基准台站的个数,应视水域大小而定。

5.测点布置

采用沿盛行风向轴线布点法。即沿着盛行风向,自水域一侧,经水体最开阔处中心,射向水域另一侧,参见图8-9。

测点的多少,视水域大小和人力、物力而定,但至少应有5个点:即水体中心(1),上下游(沿盛行风向,下同)近岸边水中(2)、(3)和岸上(4)、(5),也可以在主要部位设基本点,过渡部位设辅助点。

各测点的距离视水体大小而定,可以均匀分布,也可以不均匀分布。两测点间的最小距离应满足两点气象要素估计差值大于仪器误差值,最大距离不应大于500m。

6.观测高度(深度)

水域小气候观测,一般应进行梯度观测,当人力、物力不允许时,也可仅进行一个高度的观测。对于一个高度的观测,辐射、气温、风等仪器的感应部分应在1.5m,地温表在0.00m、0.05m、0.10m、0.15m、0.20m,水温的观测深度视水体深度、面积大小等而定,一般可在浅水层、中部水层、深水层各取一观测深度,也可取若干深度,上密下稀,如在0.00m、0.10m、0.20m、0.40m、0.60m、100m等深度。降水和蒸发的观测高度为0.70m。

图8-9 沿盛行风向轴线布点法示意图

空气温、湿度、风等的梯度观测,自地面以上设0.20m、0.50m和1.50m三个高度。

7.观测时间

(1)在1、4、7、10各月进行连续10~20天或选典型晴、阴、多云天气进行观测。

(2)辐射观测采用真太阳时,其余采用北京时。以20时为日界,每隔2小时观测一次。

(3)每次观测持续时间不得超过20分钟,于正点前10分钟开始,至正点后10分钟终止。

8.仪器安装

(1)水域中仪器应安装在水中岛屿或固定的观测船上,具体安装方法可参考裸地小气候观测。

(2)岸上的仪器布置参照裸地小气候观测。

(3)水温表按规定吊挂于水中相应深度处。

(4)透明度板、水中照度计按规定观测深度置于相应的深度。

9.观测步骤

(1)每次观测前5~10分钟,巡视各测点仪器是否正常。

(2)于正点前10分钟观测记载天空云况(云状、云量),太阳视面和天气现象。

(3)观测步骤可参考表8-6。

表8-6 水域小气候观测程序表

10.观测组织

(1)在开展小气候观测前,派人到观测地点进行考察,了解当地天气、背景、水体开发状况、自然景观和水文等特征。

(2)岸上每观测点配备一人观测,水体中每点由两人进行观测,一人进行辐射、空气温度、湿度观测,另一人进行水温、水透明度和水中照度观测。

11.观测记录与审核

(1)记载水体面积、水深、观测时的波浪、水色等;记载岸上测点周围地物和下垫面状况。

(2)仪器安装完毕,应及时记录各仪器的编号,仪器所在测点的位置、高度(深度),观测地点、日期等。

(3)观测时应同时按顺序记载云状、云量、太阳视面状况、天气现象和气象要素值,观测员签名。

(4)观测完毕应及时检查有无漏测、缺测;并及时检查观测资料,发现有错要及时补救,并加以注明,签上审核员姓名。

12.观测资料整理与复核

(1)将一日连续观测的结果填入观测汇总表和单要素统计表,抄完后,也要进行复核、签名。

(2)统计各要素的日平均值、极值。

(3)绘制各要素时间变化图、垂直变化图和等值线图。

(4)根据基准站的历史资料,按气候相似和邻近优先的原则对各点气象资料进行订正和延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