狼烟滚滚报军情
凡是到过长城的人,都会发现长长的城墙相隔一定的距离之的后,中间离墙不远处就有一个泥土和石堆砌成的方型垒台,它离地七八米,比一般城墙高出一截,这就是烽火台,也叫烟墩、墩堠、峰堠、狼烟台等。大约在2700多年前我国的周朝,就开始用“烽火”这种最快速的通信工具传递军事消息了,那时,在边疆一带,设置了很多烽火台。平时上面堆满了柴草和干狼粪,由士兵昼夜轮流看守,一旦有情况,夜间举火,就是点燃柴草,使火光冲天,白昼则举烟,就是将狼粪点燃,因为狼粪燃烧时其烟直上不受轻风干扰,即使在很远的地方也能看见,所以烽火台又称狼烟台,举烽火又称举狼烟。这样一台接一台地燃放烽火,就可以把消息传到远处,军队见到那熊熊的火光或滚滚的浓烟,就会立即整鞍备马,准备迎击。唐诗中就有“孤山“几处看烽火,壮士连营候鼓鼙”的句子记载烽火台之事。
《东周列国志》上记载了一个“幽王烽火戏诸侯”的故事。周幽王(公元前781~前771年)是西周的最后一个统治者,他昏庸无道,整天迷恋在美女歌舞之中。周幽王有一个爱妾褒姒,长得如花似玉,周幽王十分喜爱她。可她不爱笑,总是板着脸,周幽王为了引她笑,常常想出一些无聊的事来。后来,他听了一个大臣的主意,偕同褒姒到骊山游玩,夜间在骊宫设宴,令人放起烽火——原来那时为了对付外族入侵,在骊山附近筑了20多处烟墩,又设置了数十面大鼓,只要敌人入侵,就放起烽火,号令各路诸侯发兵抵抗,再擂起大鼓,催促前来。当时各路诸侯看到警号,听到鼓声,都以为是外族侵犯镐京(西周国都),便纷纷带兵星夜赶到。目睹这场诸侯被作弄的恶作剧,褒姒果然破颜一笑,然而众诸侯却人人恼羞成怒,卷旗而走,不久,大戎族真的来进犯了,幽王又令人点起烽火,众诸侯无一来救,敌人把幽王杀死于骊山之下,并携褒姒而去,西周王朝因此灭亡。
这是关于烽火通信的最早的传说,从这个传说里,可以看到烽火的作用一开始就是用来“报警”的。
到了汉代,为了抵抗北部匈奴的侵略,几十万将士昼夜守卫在万里长城上。那时在蜿蜒的长城上,每相隔一二百米就修筑一个烽火台。根据敌情的不同,采用不同的举火放烟的方式,如敌人在500人以下时,放一道烽火,在500人以上时,放两道烽火,有时还可以数台同时举放,或是按先后次序举放,再加上举放方式和次数的不同,就可以交叉变化成多种不同的信号,从而达到传达相当复杂的军事情报的效果。(www.daowen.com)
古时对烽火台的管理也是很严密的。据说是5里为一燧,10里为一墩,30里为一堡,百里为一城塞,按照行政区划,分属于各地地方官吏管辖。在地方最高官职太守以下,再专设都尉、障尉、侯官、侯长、燧长等各级军官来具体负责举放烽火事宜。各台烽火还按照远近大小的不同,分别配备三至三十个士兵。在甘肃居延地区汉代烽火台遗址中发现的大量简册中就有举放烽火的条例(即联防公约),条文规定了匈奴人侵扰的不同部位、人数、时间、变动以及天气异常等各种情况下,各塞举放烽火的类别、数量以及发生失误如何纠正等等,可见当时烽火台的组织机构和管理制度,是多么严密。正因如此,它对防守边疆、抵御外族入侵,才能发挥重要作用。
这种用烽火传递军情的通信方法,在我国历史上一直延续到明清两代。例如,明代为了防止倭寇入侵,在海防军事要地曾设过许多狼烟台,山东省的烟台市就是因此而得名的。明代还规定在燃放烟火时要鸣炮,如明成化二年(公元1466年)就有明文规定:“若见虏一二人至百余人,举放一烽一炮;五百人,二烽二炮;千人以上,三烽三炮;五千以上,四烽四炮;万人以上,五烽五炮”。
世界上其他一些古老的国家,也有不少用烽火通信的记载。据说古希腊历史学家波里比还更进一步发明了一种“火光字母”来通信。他在每个烽火台上设立两面墙,墙上各有五个洞,波里比把希腊文的24个字母编成五个表,每个字母用火把放在一个固定的位置上来表示。这样,明亮的火光把字母一个个传递出去,就可以连缀成一个句子甚至整篇的文字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