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hapter 02 内心坚强,何惧现实风霜
不要试图让职场包容你,而要由自己来定义职场
从毕业到如今,四年时光过去了,她依旧如同当年离开学校那般,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工作经验,没有足以撑过三个月的闲钱,没有任何工作的召唤。但毕业生至少还有青春,而她连青春也失去了,浑身充斥着老油条的无所谓。
TO所有的朋友:
请不要给自己的失败编织任何推脱的借口,世间比你情况糟糕悲惨的人很多很多,但大多数人都选择了依靠自己的双手去改变。
我曾经认识一个朋友小A,哦,确切地说,如今已经不能算是朋友。我曾经带着无限的希望去帮助她,而后又带着无比的失望而离开。
小A跟我是同学,毕业后选择去一家英语培训学校当老师,刚开始的时候还是任课老师,但随着课业的逐步增加,她觉得自己吃不消,一来薪酬不见提高,二来节假日都被牺牲掉,周末还需要出门拉生源。于是辞职,跑到一家企业做行政。很快,她再次觉得工作不顺心,行政事情琐碎,还要做好人际关系,跑一些业务,小A觉得自己本来的意愿是坐在办公室吹空调,不是来当保姆的,一年后,她再次选择了辞职。
第三份工作是家里人找的,在亲戚开的一个小公司里管钱,以防公司里面有外人对财务不轨。这份工作倒是很顺小A的心,每日不需要早起挤地铁,不需要晚上加班熬夜。日日只需要在日照三竿的时候,慢悠悠到公司,坐在办公室里处理一点小事情,四五点钟又可以打电话叫唤朋友聚餐吃饭。亲戚虽然开得工资不高,但是毫无压力和任务的工作,依旧让这一切看起来很美。
在这期间,我曾经提议过,是否考虑利用时间来学点其他东西。可是在她看来,时间大把,什么时候开始学习都不算晚。而当我问她,“什么时候”具体是指哪天呢?她的回答永远是“嗯,也许就是明后天,反正都来得及”。
当生活被“无所事事”充斥的时候,时间会奔跑得更加不留情面。一年多后,她叔叔的公司破产,公司解散,生活一切归零。
从毕业到如今,四年时光过去了,她依旧如同当年离开学校那般,没有任何拿得出手的工作经验,没有足以撑过三个月的闲钱,没有任何工作的召唤。但毕业生至少还有青春,而她连青春也失去了,浑身充斥着老油条的无所谓。
当三个多月的口粮快要撑不下去后,她决定重新找工作,次次碰壁,次次被拒绝。焦躁不安并没有将她的斗志激发出来,而是彻底打垮了她。在一番哭天喊地之后,她决定卷着包裹,窝回家,通过父母安排的相亲结婚来解决这一困局。
一个多么有“道理”的借口,用着“结婚大过天”的理由抹去了自己在人生道路上的失败。
半年后,结婚。
生孩子提上日程,三个月后怀孕。
当她开心地宣布自己成为妈妈的时候,我分明在她脸上看到了“老娘终于可以不用上班吃苦”的侥幸感。
小A跟老公住在自己父母家,因为他们没有房子,也没有多余的钱可以租房和老人分开住,同时因为他们跟老人住在一起,免去很多衣食住行的开支。小A的老公每月的工资都用来支付两人的娱乐开销和怀孕期间的检查费用,而日常的吃住包括营养费用都由父母一力承当。年近60岁的叔叔阿姨,原本可以稍微喘口气,利用晚年的时光好好放松去享受生活。而今,除了正常工作外,还需要开辟人生第二职业,养活自己的同时,还要养活那一个小家庭。
角度不同,选择不同
人生就是如此奇怪,原本应该在社会上冲锋陷阵的年轻人、至亲儿女,却自甘躲在父母的身后,任由风吹雨打淋湿老两口。小夫妻们宁可忍受日日三餐的不如意,宁可忍受生活质量的一降再降,却就是不愿意走出家门,重新开始。
我相信社会上啃老一族们并不是少数,虽然表现形式各不相同,但本质都很类似。年轻人放弃了奋斗和独立的意愿,让年长者继续背负养育的重担。
有些人,为找工作不顺心,干脆卷起行囊回老家,将找工作的任务推给父母;如果父母无能为力,还要抱怨“为什么我的老爸不是李刚”。(www.daowen.com)
有些人,因为工作压力太大,自己无法承受,又不去思考自己是否能够通过提升能力跟上工作的要求,而是选择拍桌子说辞职,来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而后,面对羞涩的钱包,无望的职场前景,两难取其易,不工作了回家相亲生孩子,从此以孩子作为要挟,顺理成章地吃喝玩乐黏着爹妈。
于是有很多阿姨叔叔们,一边喜滋滋地带着小不点孙子、外孙,一边还要苦兮兮跟左邻右舍抱怨自己儿女没出息不出去工作,就在家玩小孩。
小A便是这样一个女孩。怀孕生孩子,曾经高调说孩子满周岁后就赶紧找工作,不让爹妈累着,要学会跟老公一起负担小孩子的开支。而今孩子三岁了,她常常挂在嘴边的却是,“我要让公婆负担小囡囡的幼儿园费用”。我想,除非有一天全家都揭不开锅,否则她永远不会出去找工作。
相亲是为了终身大事,怀孕生孩子是为了让爱情充实,让家庭更加美满,但这些永远都不是自己选择不工作的借口和理由。如果认为这两件事大过一切的工作,那么根本无法预料的地震、火灾、洪水或者交通意外都比相亲和生孩子大,是否所有人都要因为担心不知道第二天会不会活着,就彻底放弃工作?
每当世界出现重大灾难时,身边就有朋友立刻跳起来说:“哎呀,存什么钱,赶紧出去旅游享受生活,说不定明天大地震就轮到我们这里,什么东西都没有享受过就死了多可惜!”但,也有朋友面对这种灾难时,会更加认真地对待工作和生活,爱护随时就溜走的时光,珍惜并不知道何时会被上帝收走的生命。
我们用不一样的眼睛来看待自己的生命,就会对它赋予不同的意义。
有人认为生命就是拿来挥霍、浪费和虚度的,那么他使唤生命的方式就是胡吃海喝,花天酒地。在他们看来,再也没有比这更好的生活方式了。即便灾难真的降临,只要自己酒足饭饱,黄泉路上就不会遗憾。
有人认为生命是用来创造价值的,那么他使唤生命的方式就是用尽全力去发掘能力,创造出一些美妙的东西,给自己给他人带来快乐和满足。即便灾难真的降临,只要知道自己做了些什么,黄泉路上就不遗憾。
虽然,这两类人看待问题的出发点不同,但至少他们都是明白人,有目的地去行使自己对生命的权利。最可怕的是介于中间的朋友,他们不知道自己生存的目的何在,也不知道每日的生活意义和价值何在,既不能够努力创造出物质条件满足自己的享受,也不能尽心创造出财富去传递价值,他们就好像吃饭时囫囵一气,不知道这些饭菜的好坏和新鲜,更无法体会出厨师们通过食物传递出来的情感。就算他们会感叹《舌尖上的中国》那些蕴含在食物里的文化情感,但回归到现实生活里,又成了半瞎,看不到好,也分不清坏。
不是无奈,而是无能
我见过许多啃老族,他们中的绝大多数是在逃避工作,他们不是社会不公的“无奈者”,而是缺乏斗志的“无能者”。世界上除了隔行如隔山的高科技行业,很多职业都是在与人打交道,很多职业的内容也仅仅是继承和发扬。
我很少看到大众化的职业中,新人在孤独地一个人战斗,即便没有前辈愿意带,但职场一定会给新人提供学习的渠道,那些变成白纸黑字的文件资料,那些同事吃饭聊天时候的一些话题讨论,那些会议讨论中的激烈争辩,那些屡战屡败屡被骂的活动项目,这些都是帮助新人前行的一种方式。
我一直特别反对“多做多错,不如不做”的论调。很多人跟我说,这句话是有道理的,往往很多事情你不揽在身边,那么你就不会介入,然后,你就不会犯错误,你也就不会有损失。
我相信,这个理由很多很多人都用过,也被用过,可是大家有没有想过,这个理由的核心思想是什么?“多做多错,不如不做”归根究底的目的是为了“保住饭碗,不因为自己的过失而蒙受损失”。
我们可以想一想,逃避确实可以不承担责任,但与此同时你也无法通过这些事情得到能力上的锻炼,而当你疏于锻炼,渐渐被其他人追赶上时,那么真正损失的又是谁呢?
要知道,如果是自己工作量巨大,拒绝一些无关紧要的工作,那是对自己也是对工作的负责,但如果仅仅因为害怕担负责任,仅仅为了偷懒去吃喝玩乐刷网页,那么这种拒绝推开的不是工作,而是把自己从职场中心彻底推走。
亲爱的,不要讨厌错误和失败,错误不是让自己蒙受损失和承受委屈,而是通过一次一次的错误去发现自己能力上的薄弱环节,去洞悉自己人性上的脆弱点。
人在安逸中会倦怠,时间久了,工作顺手了,那么在能力退化、思维僵化的同时,自满和骄傲也会膨胀,这无疑是为自己的未来埋下了巨大隐患的种子。而适度的挑战和焦虑会让你时刻保持清醒,又能够不断地去吸收新知识,拓宽自己的视野,培养自己的能力。从这个角度来看,错误往往就是一个好老师!
拒绝接触新事物,躲避犯错的可能性,就是让自己成为职场上的笼中鸟,将自己困死在职场的对立面。作为职场中人,我们必须自己主动出击去寻找发展机会,由自己不断强大的能力来定义职场的广度、宽度和深度。
主动与被动,顺遂与艰难,往往就在一念之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