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观众都有这样的体会,一提起某个电影中的人物,就会想起与这个人物有关的许多情节来,想起他和其他人的关系以及矛盾冲突等等。可见一部影片只有精心安排情节,才能使人物形象鲜明地深刻地显示出来。
那么,什么是情节呢?高尔基为情节下这样的定义:“情节是人物之间的联系、矛盾、同情、反感和一般的相互关系——某种性格、典型的优点和构成的历史。”这里说明应该在人物的相互关系中安排情节。在一部影片中,能够吸引观众的思想艺术力量,有多种因素,例如题材、样式,导演、演员的艺术、风格等。但基础则是处理好人物的相互关系以及情节的真实性、生动性。情节的构成基础是人物的行动,电影艺术的特点之一是以动作表现人物的思想。所以,一般说,一部优秀的故事片中的好的、感人的、令人难忘的情节都是以人物的动作为基础的。
在传统结构方式中,电影同其他艺术形式一样都有一个对自身的组织结构的要求。结构的原则应是必须从生活出发,必须服从主题的需要,必须服从塑造人物形象的需要和使剧情引人入胜,还有就是要借助于蒙太奇构思。
一般说来,电影结构包括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四个基本要素。
在开端部分,一般是先介绍故事发生的地点、季节、时间、人物及其社会背景,同时还应该预示出即将发生的矛盾冲突的性质、趋势,并做出初步的展示。
电影的发展部分是主要部分,要占整部影片的大部分篇幅。它是影片故事的重场戏。人物性格的不断发展和形成,矛盾的不断推进和冲突的不断加剧,形成了这部分的主要内容。
电影的高潮是其重要部分,是剧情发展的顶峰和必然结果,是主要人物性格塑造完成的关键时刻,也是主要悬念得以解决的时刻,因而是最紧张和动人心弦的。
电影的结局,是剧情的结束,也是剧作者要表达思想的具体总结。有经验的电影艺术家都十分重视影片的结尾。爱因斯坦说:“善于在该结束的地方结束,这是一个伟大的艺术。”用电视剧《过把瘾》的结尾来说明电影结尾的处理可以说明一定的问题。
故事情节的发展过程,也就是人物性格的形成和显示过程。一般地说,一部影片不可能在人物一出面就能够把他的性格统统地表现出来,而是伴随着情节的发展,通过矛盾的不断出现和形成,把人物比较完整地呈现在观众面前,从而使观众比较全面地掌握人物的性格特点。
故事情节的安排和构成是为表现主题服务的。恩格斯认为,文艺作品的政治倾向应该是“从作品的场面和情节中流露出来”。这说明了情节对表现主题的重要性,也就是说,电影里有时可以发些议论,但决不能靠一些抽象的议论来表现主题,只能通过具体生动的故事情节、场面来自然地表现主题。
比如影片《笔中情》生动形象地向观众阐述了“满招损、谦受益”的主题,而这个主题是通过书法家赵旭之和齐文娟妙趣横生的曲折爱情故事所表达出来的。
故事情节对表现艺术主题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因而要求我们在欣赏影片时,要细心观察,注意挖掘故事情节的思想意义。
电影叙事方式举例说明:
(1)常规线性叙事(按照正常时间模式叙事)。例:《侏罗纪公园》等很多就不一一举例。
(2)多线性叙事(影片由很多个小故事组成,在一个时间段由其中的一个故事串联起其他故事)。例:《撞车》《爱情麻辣烫》。
(3)回忆叙事(按照主人公或非主人公的回忆进行现实与回忆的交叉叙事)。例:《铁达尼号》《大鱼》《公民凯恩》。
(4)环形结构叙事(影片的开头与影片的结尾相互辉映)。例:《暴雨将至》《低俗小说》。
(5)反线性叙事(按照反正常时间叙事)。例:这种影片为数不多,国内更是没有。法国2004年有部影片就是这种类型相当精彩。《5×2》(爱情赏味期)全片以男主人公夫妇离婚为开篇;家庭生活矛盾为第二节;结婚为高潮;相识为结尾。
(6)乱线性叙事(整部影片毫无逻辑性,可以说是把所有片段、情节、人物全部搅乱,让人无从得知现在过去和将来,只能靠观众凭借自己的记忆力理顺影片)。例:《21克》《迷墙》《我们的音乐》。
(7)重复线性叙事(整部影片在时间上会有一个重复的时间点,每个故事都会从这个时间点上再次开始)。例:《罗拉快跑》《爱情是狗娘》《罗生门》《英雄》。
导 演:让·雅克·阿诺
编 剧:让·雅克·阿诺
Gérard Brach
主 演:珍·玛奇
梁家辉
Arnaud Giovaninetti
Frédérique Meininger
类 型:传记/剧情/爱情
语 言:英语
上映日期:1992-01-22
1984年,玛格丽特·杜拉斯出版了她带有强烈自传性的小说《情人》。该小说当年荣获法国著名的“龚古尔文学奖”,这使得杜拉斯成为享有世界声誉的法语作家。其时,杜拉斯已年届70,距她中国情人的去世已有12年。杜拉斯用疯狂而又恣肆的文字,抒写着关于记忆与遗忘、距离与背弃、苍凉与激情,以及在黑暗中阅读与爱恋的各种姿势,是她对逝去的年华的最后一次呐喊。她的文字在冷静的叙述中尽显高贵,也唤醒无数人潜藏在内心深处的欲念和泪水。“1996年杜拉斯去世后,她的《情人》在西方发行量每日达到1万册之多,被认为是‘历史性’的‘杜拉斯现象’。”
1991年,法国著名导演让·雅克·阿诺把这部小说搬上了银幕。影片由曾获香港金像奖及金马奖的影帝梁家辉和法国年仅15岁的模特珍·玛奇主演,上映之初即打破了法国影片的票房纪录,并入选戛纳国际电影节。生动的影像冲击由此替代了纯粹的小说文字表述,使得“杜拉斯现象”再度红遍全球。
小说用文字来讲故事,电影用影像来讲故事。就《情人》而言,导演娴熟的视听技法和演员高超的表演技艺,使电影比之于小说显得直观、生动、震撼。
电影《情人》删掉了文本《情人》中除男女主人公外所有的枝蔓,影片追随叙述者的意识流动,以男女主人公的恋爱为主线,按时间顺序进行,减少了叙述者不同年龄段的意识在现在和过去间的反复切换和闪回。影片的叙事是好莱坞商业片惯用的封闭圆形结构。所谓圆形结构,是以视点间离的手法将全片叙事处理成一种首尾呼应的结构方式。它是作为线性结构的对立面而存在的,就好似一种“轮回”,颇有点宿命论的色彩。电影给观众展现的只是一个法国少女和一个中国中年男子的恋爱传奇,还有这段恋爱得以生长的20世纪二三十年代越南这片殖民地的风土人情。恋爱过程因为种族和文化冲突的介入,充满深层的文化心理张力,因而自始至终充斥着多元而分裂的忧伤。
导 演:迈克·尼科尔斯
编 剧:巴可·亨利
主 演:艾伦·阿金(www.daowen.com)
马丁·鲍尔萨姆
理查德·本杰明
类 型:喜剧/战争
制片国家/地区:美国
语 言:英语
上映日期:1970-06-24
片 长:122分钟
这是迈克·尼科尔斯执导的一部黑色反战喜剧片。它根据美国黑色幽默大师约瑟夫·海勒(Joseph Heller)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来。它描述了二次世界大战期间,驻扎在地中海的一个美国空军基地,有很多官兵想法逃避飞行任务及获得不法之财。本片是一部内容丰富的黑色反战喜剧,开始的片段拍得很有气派,但其后的发展却稍嫌混乱松散,未能贯穿主题。不过,有许多片段都拍得相当出色,而且娱乐性不低。虽然改编剧本对小说的情节略有改动,但其中主要人物约赛连(John Yossarian)的“反英雄”形象依然和小说中一样鲜明生动,值得探讨。
(1)约赛连的“反英雄”形象,表现在性格上的特征是玩世不恭、好恶作剧以及贪生怕死。约赛连因不想执行卡斯卡特上校规定的飞行任务,佯装肝病住进医院,依照“第二十二条军规”的规定,上尉军官有权力审查中队士兵的信件,穷极无聊的约赛连除了审查信件外,还更改了信件的内容及署名,从这里我们可以察觉到他的个性玩世不恭,喜欢搞怪,而且怪异的幽默感随时可见。
(2)约赛连的反英雄人物性格在思想上体现的是反体制、反威权。约赛连在思想上所表现的另一性格特征是“众人皆醉我独醒”。
(3)在人际关系上,约赛连表现出来的性格特征是有影响力、重视友情。
约赛连既不像美国传统电影里在西部拓荒中屡战屡胜的西部牛仔,也不像在商场中平步青云、一夜就圆了美国梦的转轮老手。他根本就不是美国正统文化认可的那种正儿八经的英雄,而是完全像20世纪50年代西方社会大肆流行的存在主义哲学思潮之中的典型形象“精神上高度背叛,行为上畏缩不前的小丑”,他代表的是美国电影中最早出现的“反英雄”形象之一。
(1)“反英雄”的英雄。约赛连的逃离战场并不是怯懦的表现而是勇敢挣脱命运的锁链。
约赛连逃避战役,只不过是因为他确实了解到战争的不义与无意义。他知道其实真正的敌人并不是德国军队,而是自己中队的长官们,也就是美国人的官僚体制,于是他才选择逃避。选择逃避战役的约赛连与卡斯卡特和柯恩中校订下了无耻而下流的契约,以英雄的名义被送回美国,但必须在公开场合中,为这两个恬不知耻的败类歌功颂德一番。这时,他又彻底彻尾地成为一个真正的懦夫。
后来约赛连的良知告诉自己,此举无异于成为军事官僚体系的帮凶,只会葬送更多美军弟兄的性命;良心发现的他,反悔自己与卡斯卡特上校等人的交易,他做出了最后的决定选择逃亡。对于约赛连来说,这才是一种真正对自我负责的态度,也使得约赛连成为一个真正的“反英雄”的英雄。
(2)反战思想的散播者。约赛连的许多作为无形中散播着不想执行战斗任务的反战种子。例如,他装病逃避战役躲到医院里,每次住院都至少十天或半个月;另外,约赛连意志坚决,不想再为这场无聊的战争牺牲性命;他一直认定到处都有人要置他于死地。自从约赛连得知,这场对德国人的战争所要效忠的对象竟然不是美国,而是那些将自己认定等同于国家的官僚们,这愈发使得他要逃避所有的战役。
(3)人道主义者。从在战地里所接触到的各种不同的苦难者身上,约赛连看到世界存在着荒诞与苦难的本质,这些都激起了他想要保护和帮助受苦难的人们,他甚至开始质疑人类本身是制造一切苦难的始作俑者。
导 演:萨莉·波特
编 剧:萨莉·波特
弗吉尼亚·伍尔芙
主 演:蒂尔达·斯温顿
Quentin Crisp
Jimmy Somerville
John Bott
Elaine Banham
类 型:剧情/爱情
制片国家/地区:英国/俄罗斯/法国
意大利/荷兰
语 言:英语/法语
上映日期:1992-09-01
片 长:93分钟/95分钟(阿根廷)
1992年,英国著名女导演萨莉·波特(Sally Potter)将英国女作家弗吉尼亚·伍尔夫(Virginia Woolf)写于1928年的小说《奥兰多》(Orlando,1992)改编成同名电影搬上银幕。这部电影以现代人的眼光重新审视了60多年前的文学作品,并结合前卫电影的实验手法与90年代性别政治议题,实践了萨莉·波特作品中永恒不变的女性主义探索之路。
原著小说《奥兰多》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用传统的叙述方式创作的一部传记色彩浓郁的奇幻小说,奥兰多这个人物的原型是当时一个出自名门望族的人,叫维塔·萨克维尔·维斯特。维塔的外表高贵而优雅,性格却风流奔放,是当时英国上流社会中十分有名的女同性恋作家,也是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密友。她因为祖传大宅的继承权卷入官司,却因非男嗣而败诉,最终离家出走。伍尔夫因为亲密女友的突然离去而倍感孤独,凭着女性特有的直觉和机敏,她将这千愁万绪的思念化作了无尽缥缈的遐想,在以维塔的浪漫个人经历为蓝本的基础上,轻松愉快地一气呵成了这被誉为“世界上最长、最动人的情书”的小说。书中勾勒出一个跨越了时间、空间、性别以及在传统文化和个性化发展的交互作用下,圆满实现了两性融合的美好理想,并由此在文学史上创造了一个独树一帜的形象——奥兰多。
小说文本自身的成熟和精妙之处,被深谙女性主义政治观点和理论素养之道而艺术实践又先于理论之行的先锋主义女导演萨莉·波特看中,在半个多世纪后被改编成电影搬上银幕。由于涉及性别识辨的敏感话题,小说改编为电影中最大的难度就在于如何“小心地处理真实与异想的平衡”。萨莉·波特采取的手段是将女性主义理论融入电影的视听修辞中使之尽量简单化和具象化,最大限度地降低电影叙事中的感性成分和猎奇色彩。
没有性别之分,没有时间之限,奥兰多的生命,延续了四百年,或许更久。导演萨利波特别出心裁地以话剧式的七幕来展现各个时期。
从1600年的维多利亚时期的英国,到1990年的当代英国。小说,或说电影并无以历史进展的角度来讲述奥兰多的故事。在电影中,萨利波特用七个章节描述奥兰多在四百年里的喜怒哀乐。这是一部讲述人的历史的电影。回避以历史时段来拍摄,弱化了男性在历史上的主导地位。历史(history),在某个程度上讲,是男性的历史,是父权社会统治下的历史。人,不由自主被分为了男性与女性,赋予了不同的使命与地位。在以往的历史里,人,一出生,便需要区分性别。而性别的区分,同时也限定了男人与女人不同的生命历程。人,作为人的角色被弱化。
奥兰多,从男性变为女性,在不同的经历里成长,最终以一个中性的形象结束。这是作者Virginia Woolf,导演萨利波特等的女性主义者,所想要打破的社会对于性别的限定,对于女性的歧视与弱化的固有理念。
奥兰多的一生,结合了“死亡”、“爱情”、“诗歌”、“政治”、“社交”、“性”、“新生”等七个阶段,他不停成长,而非老化。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