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外国文学与电影鉴赏:批判现实主义电影经典

外国文学与电影鉴赏:批判现实主义电影经典

时间:2024-01-26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长镜头所记录的时空是连续的,是实际的时空。长镜头所表现的事态的进展是连续的。影片《红与黑》根据“现代小说之父”、法国文豪司汤达的同名原著改编而成,原著被称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男主角的高尚情操,足以令天下人同声一哭。后俩人在书店相遇,玛格丽特得知亚芒每天送花探病,深受感动邀其参加生日宴会。亚芒见她强颜欢笑更加怜惜,遂对她示爱。

外国文学与电影鉴赏:批判现实主义电影经典

长镜头是一种拍摄手法,它与蒙太奇拍摄方法相对。这里的“长镜头”,指的不是实体镜头外观的长短或是焦距,也不是摄影镜头距离拍摄物的远近,而是拍摄之开机点与关机点的时间距,也就是影片的片段的长短。长镜头并没有绝对的标准,是相对而言较长的单一镜头。通常用来表达导演的特定构想和审美情趣,例如文场戏的演员内心描写、武打场面的真功夫等。长镜头是指用比较长的时间(有的长达10分钟),对一个场景、一场戏进行连续拍摄,形成一个比较完整的镜头段落。顾名思义,就是在一段持续时间内连续摄取的、占用胶片较长的镜头。这样命名主要是相对短镜头来对称的。摄影机从一次开机到这次关机拍摄的内容为一个镜头,一般一个时间超过10秒的镜头称为长镜头。长镜头能包容较多所需内容或成为一个蒙太奇句子(而不同于由若干短镜头切换组接而成的蒙太奇句子)。其长度并无明确的、统一的规定,是相对于‘短镜头’的讲法。

(1)固定长镜头。机位固定不动、连续拍摄一个场面所形成的镜头,称固定长镜头。最早的电影拍摄的方法就是用固定长镜头来记录现实或舞台演出过程的。卢米埃尔1897年初发行的358部影片,几乎都是一个镜头拍完的。

(2)景深长镜头。用拍摄大景深的技术手段拍摄,使处在纵深处不同位置上的景物(从前景到后景)都能看清,这样的镜头称景深长镜头。例拍火车呼啸而来,用大景深镜头,可以使火车出现在远处(相当于远景)、逐渐驶近(相当于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都能看清。一个景深长镜头实际上相当于一组远景、全景、中景、近景、特写镜头组合起来所表现的内容。

(3)运动长镜头。用摄影机的推、拉、摇、移、跟等运动拍摄的方法形成多景别、多拍摄角度(方位、高度)变化长镜头,称为运动长镜头。一个运动长镜头可以起到一组由不同景别、不同角度镜头构成的蒙太奇镜头的表现任务。

长镜头所记录的时空是连续的,是实际的时空。长镜头不打断时间的自然过程,保持了时间进程的不间断性——与实际时间、过程一致,排除了蒙太奇通过镜头分切压缩或延长实际时间的可能性。长镜头表现的空间是实际存在着的真实空间,在镜头的运动中实现空间的自然转换,实现局部与整体的联系,排除了蒙太奇镜头剪接拼凑新空间的可能性。长镜头所表现的事态的进展是连续的。用一个长镜头对一个场景、一场戏(一个过程)进行连续的不间断的拍摄,再现了事件发展的真实过程和真实的现场气氛。

长镜头具有时间真、空间真、过程真、气氛真、事实真的特性,排除了一切作假、替身的可能性,具有不可置疑的真实性。

影片《红与黑》根据“现代小说之父”、法国文豪司汤达的同名原著改编而成,原著被称为法国批判现实主义文学的奠基之作,是19世纪欧洲文学史中第一部批判现实主义杰作。影片围绕着“少年野心家”于连与命运艰苦奋斗的短暂一生,鲜明地勾画出了19世纪20年代至30年代法国社会的广阔图景,深刻地提示了波旁王朝复辟时期的最后阶段法国社会各阶层错综的矛盾关系。

电影《双城记》改编自狄更斯的同名不朽名著《双城记》,在大制作家大卫·塞茨尼克与导演杰克·康韦的倾力摄制下,完成了这部反映法国大革命时代悲剧的杰作,也是根据原著拍摄的六个电影版本中成绩最好的一部。狄更斯的小说《双城记》利用各种元素描述一个动人心魄催人泪下的爱情故事,自出版以来受到无数读者的热心追捧,一版再版。本片并没有完全包括小说展现出来的所有元素,但却没有遗漏任何最为重要的情节。故事发生于法国大革命期间,英国伦敦的年轻有为的律师西德尼·卡尔顿深深地爱上了巴黎女子露西·梅尼特。但露西·梅尼特却只是把他当作普通朋友,嫁给了法国贵族青年风度翩翩的查尔斯·代尔那。当法国政治局势陷入一团混乱时,查尔斯·代尔那遭到暴民囚禁,露西·梅尼特走投无路,只好向西德尼·卡尔顿请求帮助。西德尼·卡尔顿为了成全所爱之人的幸福,竟然以牺牲自己的生命的方式来挽救情敌,在黑牢探监之际施展策划周密的调包计将查尔斯·代尔那救了出来,而他则义无反顾地步上断头台。男主角的高尚情操,足以令天下人同声一哭。本片男主角的扮演者罗纳德·科尔曼是一个非常优秀的英国演员,他的性格和形象与电影的主角极为切合,不失为本片一大特色。

电影《茶花女》根据法国著名作家小仲马的同名小说改编而成。这个流传久远、脍炙人口的故事曾四次搬上银幕,但以乔治·顾柯执导的《茶花女》成就最高,是米高梅公司出品的古典爱情片中极负盛名的一部。这部凝聚着永恒爱情的影片洋溢着浓烈的抒情色彩和悲剧气氛,神秘女郎葛丽泰·嘉宝将小仲马笔下的茶花女演得活灵活现,在片中有着完美的表现。她对玛格丽特的成功塑造凝聚了她对人生、社会、角色的理解、积累和交融,达到其表演艺术闪光的顶峰,并获1937年纽约影评协会最佳女演员奖。故事讲的是巴黎风尘女郎玛格丽特约见华维尔男爵却与青年亚芒认识。后俩人在书店相遇,玛格丽特得知亚芒每天送花探病,深受感动邀其参加生日宴会。亚芒见她强颜欢笑更加怜惜,遂对她示爱。当晚男爵回来,亚芒吃了闭门羹,懊悔之余斥责她无情,请求父亲资助他出国旅行。玛格丽特赶去见他并互吐心意,玛格丽特同意和男爵分手随他到乡下调养身体。亚芒父亲劝玛格丽特放弃亚芒,玛格丽特因真心爱亚芒,为其着想,骗亚芒与其分手。几个月后亚芒与男爵及玛格丽特在赌场相遇,不料亚芒大赢,叫玛格丽特随他走,玛格丽特拒绝,亚芒盛怒之下加以侮辱,并与男爵决斗,男爵受伤,亚芒畏罪潜逃。玛格丽特深爱亚芒,却拒绝任何资助,病情加重,待亚芒了解真相,玛格丽特已撒手人寰。(www.daowen.com)

《茶花女》电影宣传画

电影《三个火枪手》以17世纪法国天主教新教争斗为历史背景,讲述了达达尼昂和他三个火枪手伙伴为解救王后冲破大主教所设下的重重罗网,最终保全了王后的名誉的故事。这个故事曾多次被改编成电影、电视及动画片,各种版本不计其数。执导过《生化危机》(Resident Evil)系列影片的保罗·安德森(Paul W.S. Anderson)再次把大仲马的经典名著《三个火枪手》(The Three Musketeers)搬上大银幕,不过这次将以3D立体电影的形式。该片在法国和德国实地拍摄,虽然是古装片,但充满现代感:插满羽毛的帽子和束身内衣都将退居其次,动作、爱情和冒险才是这部影片最吸引人眼球的地方。

安娜·卡列尼娜》的故事在近一个世纪来被许多国家搬上银幕,成就也参差不齐,嘉宝的版本普遍被认为水准最高,费雯丽、苏菲·玛素都曾演绎过这个悲情女子。故事的“原产地”也有好几个版本,1967年的苏联版本是国内观众最熟悉的一个,曾经在国内上映过,将这个19世纪俄国历史大变动时期的妇女命运和家庭问题的爱情悲剧描写得很有神韵。女主角的演出尤为出色,将安娜受封建伦理道德压迫、最终走向毁灭的过程演绎得真实可信。另外有一个1953年的版本,是苏联较早进入我国放映的,为黑白片。

如果说波兰斯基的《苔丝》是一部经典之作恐怕不会有人怀疑。影片改编自托马斯·哈代的小说《苔丝》,在这部小说里,一个追求爱情的女人的经历被描写得生动凄婉,令人唏嘘,是举世闻名的杰作之一。其次,敢于将这部宏伟巨著搬上银幕的是大名鼎鼎的罗曼·波兰斯基,他以从容的调度、大气的影像技巧展现出英国工业化时期的乡村生活舞蹈、收割、劳作、乡村酒吧、原始铁路……都一一呈现出非凡的影像美感,弥漫着波兰斯基对宿命的无奈之情。此外,一个不可忽视的原因则是影片中苔丝的扮演者娜塔莎·金斯基浑然天成、丝丝入扣的表演。所以,这部电影是精彩原著、天才导演和出色演员等诸多优秀元素的组合,一经公映就让评论者与影迷惊艳,获得多项国际大奖。《苔丝》获奖无数,其中比较著名的则有:第五届恺撒电影节最佳导演、最佳摄影、最佳影片;第五十三届奥斯卡最佳摄影、最佳艺术指导、最佳服装设计;第三十八届金球奖最佳外国电影、最佳新星(女);第三十五届英国电影学院奖最佳摄影。

《苔丝》电影宣传画

故事发生在英格兰南部的德瑟特。主人公苔丝为了摆脱穷困,她的母亲打发她去有钱的“本家”埃里克家做工,结果遭到埃里克的蹂躏,失去了“清白”。此时的她不仅要面对生活的贫困,还要抵御“道德”的压力。她来到牛奶场当女工,和来自城里的具有“自由思想”的安吉尔?克莱尔真心相爱了。新婚之夜,苔丝为了忠实自己的丈夫,向安吉尔讲述了自己以往的“过失”。表现了很高的道德勇气。当丈夫不能谅解,幸福已经破灭时,她又忍住痛苦,咬紧牙关,毅然地独立谋生。在对待埃里克的态度上,苔丝也充分体现了自己的人格尊严。埃里克百般引诱,她不为之所动,并明确表示厌恶。最后,她在忍无可忍的情况下,杀死这个毁了她一生的仇人。

女主人公苔丝是一个勤劳善良、美丽纯朴的农家姑娘,同时在她身上又有着可贵的坚强、自尊和大胆反抗厄运的品格。苔丝明显受到旧道德和宿命论思想的影响。她对克莱尔的态度和他对自己命运的悲叹(“我的命为什么这样苦?”“一切都是命中注定的。”)都说明了这一点。

苔丝是被哈代理想化了的现代女性。在哈代的理想世界中,苔丝是美的象征和爱的化身,代表着威塞克斯人的一切优秀的方面:美丽、纯洁、善良、质朴、仁爱和容忍。她敢于自我牺牲,勇于自我反抗和对生活抱有美好的愿望。她所特有的感情就是对人的爱和信任,女性的温柔和勇敢在她身上融成了一体。她有美丽的女人气质,坚强的意志和热烈的感情,同时也有威塞克斯人的正直忠实和自然纯朴。她没有借助婚姻来实现追求虚荣的愿望,而是立足于自尊去追求自由。在她到冒牌本家亚雷“德伯那儿寻求帮助的时候,她的目的是想通过自己的工作来解决家庭的困难。她一发现自己上当受骗,就坚决离开了亚雷”德伯。苔丝的灵魂是纯洁的,道德是高尚的,但是在资产阶级的道德面前,她却被看成伤风败俗的典型,奉为警戒淫荡的榜样,是侵犯了清白领域的“罪恶化身”。苔丝就是这种世俗谬见的牺牲品。哈代通过苔丝的悲惨遭遇无情地揭示出这种伦理道德的伪善及其劣根性,把它的残酷内容暴露出来。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