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香港文学论集:《都市蜃楼》小引

香港文学论集:《都市蜃楼》小引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都市蜃楼:香港文学论集》小引1989年初,我和十几位中国大陆的作家、评论家应邀到港参加“文学创作与文化反思”研讨会,那是我第一次走进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除了惊叹密集的高楼、发达的商业,还对其文化与学术充满好奇心。因为,此前我对香港文学的了解,仅限于金庸等武侠小说。2010年8月17日于香港中文大学

香港文学论集:《都市蜃楼》小引

《都市蜃楼:香港文学论集》小引

1989年初,我和十几位中国大陆的作家、评论家应邀到港参加“文学创作与文化反思”研讨会,那是我第一次走进这座国际性大都市,除了惊叹密集的高楼、发达的商业,还对其文化与学术充满好奇心。会前会后,香港中文大学中文系教授黄继持、卢玮銮、黄维梁等,或赠送书刊,或参与座谈,其对“香港文学”的热情推介,让我大为震撼。因为,此前我对香港文学的了解,仅限于金庸等武侠小说。进入90年代,因合办《文学史》集刊,我开始关注友人陈国球、王宏志、陈清侨,还有诗人兼学者也斯(梁秉钧)等人的香港论述。如此一来,跟别的大陆学者不同,我是先认识谈论“香港文学”的学人,而后才逐渐熟悉“香港文学”这一论题的。

也正因此,虽未涉足香港文学研究,我对这一领域的进展却略有所知;专家不在场时,偶尔也可充充内行,辨认那一连串歪歪扭扭但却勇往直前的脚印。二十年前,世人还在为香港是否“文化沙漠”说三道四,今天,再没人对这个话题感兴趣了。大家忙着为“香港文学”编年表、出丛书、办学会、印专刊。至于各种关于“香港文学”的“剪影”、“观察”、“探赏”、“追踪”、“反省”、“简论”、“概说”、“史略”等,那就更是不胜枚举了。

时代氛围不同,思想立场不同,学术训练不同,自然会有迥然不同的“香港论述”。这回“香港文学论集”的焦点,在“都市生活”——生活在如此五光十色变幻莫测的国际性大都市,香港作家能做什么,他/她们提供的是“写生集”还是“咏怀诗”?是“画梦录”还是“长恨歌”?是“燃犀铸鼎”,还是“镜花水月”?是探测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还是深究其五脏六腑?所有这些,有赖于学者们的深入解读。作为研究者,我们需要理解城市,理解作家,理解那些并不透明的文类及其生产过程,更需要理解我们自己的七情六欲。说实话,无论作家还是学者,之所以寻寻觅觅,不就因为还有个撇不清、挪不开、搁不下的“我”。面对“东方之珠”的急剧转型,作为读书人,你自然会不断叩问“我”从哪里来,要到何处去,怎样在这大转折时代里安身立命。

这几年在香港中文大学教书,目睹年轻一代(无论教师还是学生)对于“香港文学”的那种执著与痴迷,我深受感动。其实,学者一如作家,其“表述”本身,既是一种生活方式,也是一种社会责任,更是一种精神建构。选什么不选什么,论这个不论那个,本身大有讲究——除了学术立场,还与个人的生存境遇密切相关。作为同事,我努力理解这一切,并与之展开真诚的对话。只可惜,时至今日,谈论“香港文学”这样严肃的话题,我仍处在“外行看热闹”的阶段。既然一时插不上话,那就干脆改为撰写“广告词”——(www.daowen.com)

本书分“历史的追迹”、“刊物与作品”、“都市与文学”三辑,收文二十一则,从晚清文人生活到当下的创作潮流,从中国文学史里的“香港文学”,到小说家笔下的“历史记忆”与“身份书写”,讨论一个多世纪的潮起潮落中,香港这个大都市的异样风采及其文学表现,为今年12月即将在港召开的“香港: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预热”(此次会议由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及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联合举办,并得到北美蒋经国基金校际汉学中心赞助);所收论文,仅限于同人前些年的业绩,不外借此表明我们对此课题的强烈关注,并希望召唤更多的研究者以及更为成熟的研究成果。

2010年8月17日于香港中文大学

(《都市蜃楼:香港文学论集》,香港中文大学中国语言及文学系及香港教育学院中国文学文化研究中心合编,香港牛津大学出版社,2010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