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重读《红楼钟声》:重新评析五四新文化

重读《红楼钟声》:重新评析五四新文化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红楼钟声及其回响——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小引1993年5月6日,北大中文系举行“纪念五四学术讨论会”,我在会上作了题为《走出“五四”》的发言,发言稿后来收入《学者的人间情怀》。将同人近十年间撰写的有关“五四”的论文编辑成册,此举既是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纪念,也是一种自我展示。2008年11月23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重读《红楼钟声》:重新评析五四新文化

红楼钟声及其回响——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小引

1993年5月6日,北大中文系举行“纪念五四学术讨论会”,我在会上作了题为《走出“五四”》的发言,发言稿后来收入《学者的人间情怀》(珠海出版社,1995年)。文中除了强调放宽眼界,将“五四”作为20世纪中国文化的象征;称“五四”建立起来的学术范式为“西化的思想背景、专才的教育体制、泛政治的学术追求、‘进化’、‘疑古’、‘平民’为代表的研究思路”;更主张“尽管意识到‘五四’所建立的学术范式有诸多弊病,还是不敢轻易‘扬弃’,而只是希望‘走出’”。原因是:“‘五四’那代人逼于时势,采取激进的反传统姿态,现在看来流弊不小。今日反省五四新文化,我想,不该再采取同样的策略——尽管那样做更有‘轰动效应’,也更能引起传媒的关注。”

十五年过去了,无论学界还是我本人,对于五四新文化运动的理解与阐释无疑更为深入;但面对这一巨大的历史存在,我仍力主理性、审视、通达的学术立场——既非坚决捍卫,也不是刻意挑剔;既考虑新文化人的初衷,也辨析其实际效果;既引入新的理论视角,也尊重对象自身的逻辑。之所以慎重得有些拘谨,就因为在我看来,对于“五四”的任何阐发,都可能影响当下乃至日后中国思想文化的进程,故不能只图说得痛快。

五四新文化运动与北京大学的命运密不可分,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这一学科的重要根基,正是这两点,决定了北大中文系同人常常与之对话——或考察五四新文化运动内部错综复杂的关系,或探究“五四”的前世今生及其遥远回响,或站在80年代乃至新世纪的立场反省“五四”的功过得失。诸如此类兼及思想/学术/文化/文学等的论述,十年间,同人多有刊发;借纪念五四运动九十周年之机,做一小结,未尝不是好事。考虑到文集的篇幅,每人只收一至二文。至于两种专门著述——严家炎教授的《考辨与析疑——“五四”文学十四讲》(青岛:中国海洋大学出版社,2006年10月)以及我的《触摸历史与进入五四》(北京大学出版社,2005年9月),碍于体例,只是略微涉及。

全书收文二十五篇,分“五四新文化的多元场景”、“历史大视野中的‘五四’”以及“对话与反省”三辑,各辑文章按发表时间排列,同一作者的文章放在一起。其中有对具体课题的仔细推敲,有学术思路的坦然展示,也有同行间的相互辩难。全书呈“众声喧哗”状态,同人间立场并不一致;甚至同一作者的观点,也可能前后有别。或许,这正是北大人的特点:独立思考,自由发言,勇于挑战权威,也不吝自我修正。此次入集的论文,均由作者本人提供且保留当初发言的姿态;若须修订,均加以说明。强调这一点,是因为这些论述本身,很可能也成了“五四阐释史”上重要的一环,后人可从中辨认某一特定时代的探索足迹。(www.daowen.com)

将同人近十年间撰写的有关“五四”的论文编辑成册,此举既是对于新文化运动的纪念,也是一种自我展示。在此意义上,附录的“作者简介”,同样值得关注。只是有一点必须说明,北大中文系“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的教师,在别的学术话题上有精彩的表现、但近十年未撰有关“五四”论文者,只得暂时缺席;至于其他学科的教授,虽有相关论述,碍于体例,没有收录。

一个小小的中文系里的“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含“现代文学”、“当代文学”、“民间文学”三个教研室),竟有这么多学者持续关注五四新文化运动,并从不同角度与之展开认真深入的对话,实在令人欣慰。随手翻出1999年的北大“中国现当代文学学科简介”,抛开那些未能免俗的“自我表扬”,有一段话深得我心:“本学科既有学院派的严谨求实学风,也保持明显的人间情怀,关注当下的文化生态,并积极参加当代中国的精神文化建设。”如此学术追求,值得期待。

2008年11月23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红楼钟声及其回响——重新审读“五四”新文化》,陈平原编,北京大学出版社,2009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