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课程作业成果展示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课程作业成果展示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课程作业前年秋天,第二次为中文系研究生开讲“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列了十六个题目,因外出开会,最后完成的,只有十四讲。二十一位当代学者,各有其学术触角,让其纵横交错,上下浮动,交织成一张网,大体呈现我所理解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因此,这组文章,不是“学科史”,而是选课学生的“一得之见”。2006年9月26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课程作业成果展示

关于“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课程作业

前年秋天,第二次为中文系研究生开讲“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列了十六个题目,因外出开会,最后完成的,只有十四讲。此十四讲的题目分别是:(1)作为学科的“中国现代文学”;(2)文学史的写作与教学;(3)学科建立以及学术世代;(4)文章风格与著述体例;(5)胡适的《五十年来中国之文学》;(6)朱自清的《中国新文学纲要》;(7)周作人的《中国新文学的源流》与鲁迅的《〈中国新文学大系〉小说二集序》;(8)王瑶、唐弢、李何林;(9)严家炎、樊骏、黄修己;(10)钱谷融、孙玉石、范伯群;(11)钱理群、吴福辉、赵园;(12)杨义、王富仁、温儒敏;(13)陈思和、王晓明、汪晖;(14)夏志清、李欧梵、王德威。明眼人一看就清楚,十四讲分为三段:前四讲综论文学史写作,接下来三讲为学科溯源(讨论王瑶、唐弢、李何林的学术贡献),后七讲着重分析二十一位当代学者的代表性著述,借以勾勒半个世纪以来“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运转轨迹。讲“学科”而注重“学人”,目的是强调学问中有人生、有情怀、有趣味、有境界,而不仅仅是纯粹的技术操作。至于研究对象的选择,兼顾学术世代的分布以及论题的多样性。与此相适应,要求学生自由选择某一研究对象,与其进行深入的学术对话。

其实,具体讨论到各位学者时,往往是“攻其一点,不及其余”。比如,就谈孙玉石的新诗研究、范伯群的通俗文学研究、钱谷融的《雷雨》研究、樊骏的老舍研究、黄修已的赵树理研究;或者杨义的小说史、王富仁的鲁迅论述、温儒敏的《中国新文学批评史》,以及吴福辉讲“海派”、陈思和说“民间”、李欧梵论“颓废”等。不是说这些学者只有这本书或这方面的成绩,之所以如此切入,是希望借以凸显不同的学术思路。二十一位当代学者,各有其学术触角,让其纵横交错,上下浮动,交织成一张网,大体呈现我所理解的“中国现代文学”学科。

学期结束,阅读学生所撰作业,大感欣慰。于是,选择其中的佼佼者,推荐给《当代作家评论》(刊2005年第5期)。七篇文章,讨论六位学者,并非厚此薄彼,而是与赵园对话的那两位女生,各有千秋,很难取舍。这一回收入本书,除了上述七文,更增加了另外三篇。不用说,选录的标准,是文章本身的学术水准,而不是论题的重要性。因此,这组文章,不是“学科史”,而是选课学生的“一得之见”。不敢说文章写得多好,但可看作年轻一代对“中国现代文学”这一学科的期待与新解,其中所隐藏的尚未充分展开的学术思路,尤其值得我们关注。(www.daowen.com)

课程当中,因我主持的“文学史研究丛书”(北京大学出版社)分别推出了伊藤虎丸、丸山异、木山英雄三位日本学者的著作中译本,临时增补了“日本的中国现代文学研究”一讲,并专门邀请木山先生前来讲学。木山先生在北大及鲁迅博物馆的演讲稿另发,这里收录的,是木山著作出版座谈会的记录稿。其中不少学生的发言,颇能显示他/她们的眼界、趣味以及思考能力。既然是著作出版座谈会,难免有些许客套话,更何况木山先生的著作确实精彩;但谈笑风生中,还是有引而未发以及点到即止的学术交锋。作为另一种形式的学术批评,附录于此,聊备一格。

2006年9月26日于京西圆明园花园

(《学术史:课程与作业——以“中国现代文学学科史”为例》,陈平原等著,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07年)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