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像的北京
——在“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国际学术研讨会开幕式上的发言
在北京庆祝建都八百五十周年的大好秋色里,我们聚会在风景宜人的燕园,是一种幸运,也是一种缘分。三年前,同样是在这个会议厅,曾成功地举行了“晚明与晚清:历史传承与文化创新”国际学术研讨会;三年后的今天,我们重续前缘,纵谈“北京:都市想象与文化记忆”。与会的,有旧雨,也有新知;有先进,也有后辈,各人学术背景及趣味不尽相同。但既然千里赴会,济济一堂,必然是对这座城市的前世今生抱有浓厚的兴趣。在我看来,单凭这一点,也就够了。因为,诸位均学有所长,会上定有精彩的发挥。作为主持者,我们的任务很简单,那就是为诸位的表演搭建尽可能完美的舞台。至于会议的主旨等,早在邀请信中有所说明;有兴趣的朋友,还可以参考我附录在“论文提要”集中的《“五方杂处”说北京》。
在“晚明与晚清”开幕式上,我专门介绍了程序表的设计,说明为什么独独选上了陈洪绶《水浒叶子》中的安道全与任熊《剑侠传》中的红线;这回稍微复杂,除了必不可少的程序表,还有会场及周边环境的设计。在诸位用精彩的语言、文字以及身段动作来描述、解说、阐释北京时,若能配上若干图像资料,让大家有身临其境的感觉,我相信,那绝对不会是“无用功”。
关于北京的图像资料,可谓汗牛充栋;如何取舍,取决于对会议主旨的理解。不算“阅读城市”圆桌会议六位引言人,此次会议共有论文三十四篇,其大致特征如下:第一,面向过去,背对未来,绝大部分是历史研究,而非建策献言;第二,关注的是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极少牵涉宫廷争斗或政界秘闻;第三,论述对象包括北京的文学(小说、诗歌、戏剧、小品文)、音乐、教育、传媒、宗教、建筑、生活环境及民族意识等,基本上属于文化史的思路。根据这一特征,我选择了这样三组图像。
作为大环境的北京城,本想借用法国阿尔贝·肯恩博物馆编《旧京影像:持久的幻影?》(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年)的资料,那些拍于1912年的“彩照”,用在喷绘的背景和广告牌,效果极好,且很有历史感。彩色玻璃正片照相法20世纪初方才研制成功,1907年开始商业化,其介乎水彩画与摄影之间的艺术效果,如梦境般幽远与朦胧。这个专题展,2001年10月20日至11月25日在北京的首都博物馆展出,我曾带学生前去参观,感觉极佳。只是时间紧迫,未能及时征得阿尔贝·肯恩博物馆的同意,不敢擅自挪用。另外选择两张摄于20年代的老照片,一是西直门,一是景山下的骆驼。这些佚名摄影家的作品,因系公开刊行,没有知识产权问题。
单有高耸的城墙还不够,配上那颇为沧桑的塞外骆驼,北京的味道这才无可置疑。关于骆驼与北京人日常生活的联系,不妨借用郑午昌为《北京风俗图》“拉骆驼”所作的题词:“驼夫踏遍六街尘,倚炕围炉万户春。借问长安行路客,雪中送炭有何人。”
谈论北京,既离不开城,更缺不了人。会议程序表及论文提要的封面与封底,所用水墨人物,采自民国年间举足轻重的大画家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图》。陈师曾(1876—1923),名衡恪,号槐堂,江西义宁人,乃晚清名臣陈宝箴之孙、大诗人陈三立之子、大学者陈寅恪之兄,早年留学日本,1909年归国,先任江西省教育司长,不久转而致力于美术教育,曾被聘为北京大学画法研究会导师。陈既是书画名家,又擅理论研究,有《中国绘画史》等著述。鲁迅《〈北平笺谱〉序》对这位老同学之“才华蓬勃,笔简意饶,且又顾及刻工省其奏刀之困,而诗笺乃开一新境”,有很高的评价;胡适、黎锦熙合撰的《齐白石年谱》,则专门表彰陈师曾发现、宣传齐白石的功绩。(www.daowen.com)
《北京风俗图》共三十四幅,作于1914年至1915年,每幅均有友人题词。此次挪用,为追求整体效果,将题词删去。对于风俗画来说,背景资料十分重要,起码可以帮助我们尽快地进入规定情景。作为封面的“说书”,其题词有二,一是:“白雪阳春世厌闻,巴人下里日纷纭。居然别有弦歌曲,点缀升平到十分。”(藕庐)作为封底的“玩鸟”,也有二则题词,一是:“小人闲居,无以自娱。一饮一啄,且与鸟俱。”(饿麟)关于这册风俗图的历史及文化意义,叶恭绰的跋语值得注意:“抑此册虽戏作乎,由今观之,其此物连类伤今怀古之意,可触发于毫楮间,观者其以为《清明上河》也可,以为《东京梦华录》、《武林遗事》之插图也可。”
关注文化史而非政治史,使得我撇开天坛、故宫或天安门,而选择了普通的城墙;关注平民百姓的日常生活,而非刀光剑影或军国大事,又使得我格外青睐陈师曾的《北京风俗图》;至于邀请摄影家沈继光在会场周围陈列作品,则是为了营造良好的阅读环境与文化氛围。与其他摄影家之喜欢宏大叙事与整体关照不同,沈继光明显偏爱局部。我的解读是:面对正迅速消逝的承载着八百年帝都光荣的“老北京”,即便摄影家极力打捞,也只能留下若干历史的残片;之所以将目光集中在建筑的局部与生活的细节,那是因为,作为先人的手泽与记忆,一砖一瓦总关情,没有理由不格外珍惜。
在“北京文化研究”课堂上,我曾大发感慨,研究历史上以及现实中的都市,除了理性与清明,严谨与勤奋外,还得对对象有几分温情与敬意。这一点,与艺术家对这座城市的凝视、流连、把玩乃至迷恋,颇有些相似。如此说来,这些图像资料及其制作者,已经无言地进入了我们的学术讨论。
关于“舞台背景”的说明,到此为止,接下来,大幕徐徐拉开,表演即将开始。作为会议的主持者,我预祝讨论会圆满成功。
2003年10月22日于北大勺园
(初刊《书城》2003年第12期)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