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中国饮食历史与文化:美味的体验与经验

中国饮食历史与文化:美味的体验与经验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什么样的味道才是美味?这个问题好像没有确定的答案,因为各人的爱好与体验是不同的,美味不会有统一的标准。美味的体验与经历和经验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是要会辨味。并不是所有人都以清淡为美的,古人有“食无定味,适口者珍”的说法,也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味觉审美理论。对于臭豆腐,有人的体验是闻起来臭而吃起来香,有人却是决不吃它。历代的厨师,高明者,大概都可以算是知味者,他们是美味的炮制者。

中国饮食历史与文化:美味的体验与经验

什么样的味道才是美味?这个问题好像没有确定的答案,因为各人的爱好与体验是不同的,美味不会有统一的标准。你喜爱辛辣,他喜爱酸甜,人们对五味的感受程度有明显的不同。

美味的体验与经历和经验有着紧密的联系,首先是要会辨味。同是猪肉,一盘是野猪肉,一盘是家猪肉,只要一对比,味道是有区别的,但如果不细心咀嚼,也许不一定能体味出什么区别。不仅猪肉如此,其他同一动物家味与野味也都是有区别的,清人李渔对此很有经验,他能找到味道不同的原因所在,他在《闲情偶记》里说:“野味之逊于家味者,以其不能尽肥;家味之逊于野味者,以其不能有香也。家味之肥,肥于不自觅食而安享其成;野味之香,香于草木为家而行止自若。”这样的区别一般人还是能体味出来的,不过达到这个程度还不能算是知味者。

一般的人都会有这样的经历,特别渴的时候,喝凉开水都会觉得甘甜非常,特别饿的时候,吃什么都会觉得味美适口。这样的时候,人对滋味的感知会发生明显的偏差,正如孟子所说:“饥者甘食,渴者甘饮,是未饮食之正也,饥渴害之也。” (《孟子·尽心下》)

“人莫不饮食也,鲜能知味也。”《中庸》上的这句话,应当说是千真万确的。知味者不仅善辨味,而且善取味,不以五味偏胜,而以淡中求至味。明代陈继儒的《养生肤语》说:有的人“日常所养,惟赖五味,若过多偏胜,则五脏偏重,不惟不得养,且以戕生矣。试以真味尝之,如五谷如菽麦,如瓜果,味皆淡,此可见天地养人之本意,至味皆在淡中。今人务为浓厚者,殆失其味之正邪?古人称‘鲜能知味’,不知其味之淡耳”。明代陆树声《清暑笔谈》也说:“都下庖制食物,凡鹅鸭鸡豕类,用料物炮炙,气味辛醲,已失本然之味。夫五味主淡,淡则味真。昔人偶断羞食淡饭者曰‘今日方知真味,向来几为舌本所瞒’。”以淡味真味为至味,以尚淡为知味,这是古时的一种追求。《老子》所谓的“为无为,事无事,味无味”,以无味即是味,也是崇尚清淡、以淡味为至味的表现。(www.daowen.com)

什么味最美?并不是所有人都以清淡为美的,古人有“食无定味,适口者珍”的说法,也是一种很有代表性的味觉审美理论。这道理大体是不错的,但不一定放之四海而皆准。有人本来吃的是美味,但心理上却不接受,吃起来很香,吃完却要吐个干净;有些本来味道不美的食物,有人却觉得很好,吃起来津津有味,觉得回味无穷。这里有一个心理承受水平问题,味觉感受并不仅限于口受,不限于舌面上味蕾的感受,大脑的感受才是更高层次的体验。如果只限于口舌的辨味,恐怕还不算是真正的知味者。真正的知味应当是超越动物本能的味觉审美,如果追求一般的味感乐趣,那与猫爱鱼腥和蜂喜花香,也就没有本质区别了。

如果要谈一个例子的话,那臭豆腐是最说明问题的了。对于臭豆腐,有人的体验是闻起来臭而吃起来香,有人却是决不吃它。食物本来以香为美,这里却有了以臭为美的事,实在不容易解释清楚。咀嚼的是腐臭,感受到的却是清香。我们可以用传统和习惯来解释这种现象,但这种解释显然不够,那么这传统与习惯形成的原因又是什么呢?

这是一种境界,可以看做是饮食的最高境界,一种味觉审美的高境界。古代的中国人,精味确可以看做是一种传统,人们把知味看做是一种境界。历代的厨师,高明者,大概都可以算是知味者,他们是美味的炮制者。但知味者绝不仅仅限于庖厨者这个狭小的人群,而存在于更多的大范围的食客之中。《淮南子·说山训》中所讲的便是如此:“喜武非侠也,喜文非儒也;好方非医也,好马非驺也;知音非瞽也,知味非庖也。”对药方感兴趣的不是医生,而是病人。对骏马喜爱的并不是喂马人,而是骑手。真正的知音者不是乐师,真正的知味者也不是庖丁,是食客。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