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禹时仪狄酿成一种“旨酒”,是一种味道很美的酒。仪狄可能是改良了传统工艺,提高了酒的浓度,使酿酒业脱离了最原始的发展阶段。
仪狄的酒虽然醇美,可大禹饮罢之后,反而很不愉快,而且因此疏远了这位创造者,究竟是为了什么?一种解释是,大禹生平不爱饮酒,如《孟子·离娄下》所说:“禹恶旨酒而好善言。”另一种认识是,大禹远见卓识,他预见到美酒可能会造成损人亡国之祸,他饮了仪狄送来的美酒,首次反应就在他当时说的那一句话中, “后世必有以酒亡其国者”(《战国策·魏策一》)。
夏禹的担心不是没有道理的。夏代的亡国之君夏桀,以酒为池,“使可运舟,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 (《新序·刺奢》),据说他还因酒浊而杀死了庖人。以池盛酒,三千之众一起共饮一池酒,那是何等壮观的场面!如此好酒,夏的亡国不能不说与此没什么关系。如果夏桀亡国还不足论的话,那么商纣的灭国则完全应了大禹的预言,美酒的祸害由此可以看到一个残酷的例证。
殷商人爱酒,甚于夏代之时。酒曲的发明,使酒的作坊化生产成为可能,商代因此也大大提高了酒的产量。《六韬》说“纣为酒池,回船糟丘而牛饮者三千余人为辈”,这群饮的规模一点也不亚于夏桀的时代。考古学家们发现,在一些商代贵族墓葬中,凡是爵、觚、斝、盉等酒器,大都同棺木一起放在木椁之内,而鼎、鬲、甗、簋、豆等饮食器皿都放在椁外,可见商代嗜酒胜于饮食,他们格外看重酒器,死了随葬时也要放在离身体近一些的地方。贵族们的地位和等级的区别,主要在酒器而不是在食器上反映出来,较大的墓中可以见到十件左右的青铜酒器。晚期大墓中多的可以见到一百多件酒器,一般平民墓葬则是见不到这些东西的。(www.daowen.com)
据《史记·殷本纪》及其他史籍记载,商纣王刚即王位时,曾是一个很有作为的帝王,他“资辨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能“倒曳九牛,抚梁易柱”, “知足以距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于己之下”。这虽不能全算是优点,但也着实不能算作是昏庸的君主。后来,纣王逐渐变了,变得“好酒淫乐,嬖于妇人”,以至“以酒为池⋯⋯使男女裸相逐其间,为长夜之饮”。如此纵酒,愈发昏庸,兴出炮烙之法、醢脯之刑,良臣被囚被杀,或至叛逃。商王朝终于为周武王率诸侯攻伐,纣王落了个自焚鹿台的下场。
周人非常清楚殷商灭亡的原因,所以在建国伊始,严禁饮酒。《尚书·酒诰》记载了周公对酒祸的具体阐述,他说戒酒既是文王的教导,也是上天的旨意。上天造了酒,并不是给人享受的,而是为了祭祀。周公还指出,商代从成汤到帝乙二十多代帝王,都不敢纵酒而勤于政务,而继承者纣王却全然抛弃了这个传统,整天狂饮不止,尽情作乐。致使臣民怨恨,而且“天降丧于殷”,使老天也有了灭商的意思。周公因此制定了严厉的禁酒措施,规定周人不得“群饮”、“祟饮”(纵酒),违者处死。包括对贵族阶层,也要强制戒酒,像夏商时代那样的酒池,在周代也就见不到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