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古代小食的名与实: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

古代小食的名与实: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

时间:2024-01-25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小吃与点心,是与大餐正餐相对而言的食品,在古代通称之为“小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小食”又并不是具体指示小吃与点心,而是指示与正餐不同的早餐或加餐,是一个表述“餐时”的特定名称。古代“小食”之名,通常说是在文献上最早见于晋人干宝所著的《搜神记》。《搜神记》中有“卯日小食时”一语,指示的可能是早餐之时,与正餐相对,并不直接指示食物。

古代小食的名与实:中国饮食的历史与文化

我们现代人所说的小吃点心,是与大餐正餐相对而言的食品,在古代通称之为“小食”。在一定的历史时期,“小食”又并不是具体指示小吃与点心,而是指示与正餐不同的早餐或加餐,是一个表述“餐时”的特定名称。

古代“小食”之名,通常说是在文献上最早见于晋人干宝所著的《搜神记》。《搜神记》中有“卯日小食时”一语,指示的可能是早餐之时,与正餐相对,并不直接指示食物。又如《梁书·昭明太子传》所言,“京师谷贵,改常馔为小食”,那时所说的小食,显然指的是较为简便的饮食,又不一定专指早餐而言。

其实小食一词出现还要早得多,汉代许慎在《说文》中即已提及:“既,小食也。”“叽,小食也,相如《赋》曰叽琼华。”在甲骨文里,“既“是一 个会意字,字左边是食器的形状,右边则像一人吃罢转身将要离开的样子,它的本义是吃罢了吃过了。《礼记·玉藻》有“君既食”这样的话,也是吃完了的意思。这个意思还有引申,可以转用到特指日全食或月全食,“既”就有了食尽的意思。《左传·桓公三年》: “秋七月壬辰朔,日有食之,既。”杜预注说“既,尽也。”

近人罗振玉不太赞成《说文》的解释,他说:“即,象人就食;既,象人食既。许训既为小食,义与形不协矣。”对我们本文的命题而言,不论许慎解释有无差错,他的话同样是非常重要的,他的文字说明在汉代时应有了“小食”的说法。当然那时的小食可能只是指一种非正式场合的食法,而不一定具体指示食物本体。

按照烹饪史家们的说法,小食是一种小份量的食品,以有无汤汁作区别,如有汤则称为小吃,如无汤就是点心,这当然是现代人所作的分别。其实在古代小吃与点心并无明确分别,或者本来就是一事两说,通指正餐之外的饮食,并没有具体指称何种食物。如《唐六典》有一条记录说,“凡诸王以下,皆有小食料、午时粥料,各有差”。所谓“小食料”,指的当是早点,而“午时粥料”就更明确了。唐代人将早餐称为“小食”,我们在这里寻找到一个很好的证据。(www.daowen.com)

宋人吴曾的《能改斋漫录》,曾对“点心”一词作过考论。他说那时通常“以早晨小食为点心,自唐时已有此语”。唐代人已将随意吃点东西称作“点心”,早晨的小食也可称为“点心”,点心的说法看来是唐代时的发明。我们现在将吃早餐说成吃“早点”,这是早晨的点心,与唐代时的说法没有明显区别。

小食作为早餐的名称,在宋代还没有明显变化。《普济方》有“平旦服药,至小食时⋯⋯”语,这“小食时”明确指的就是早餐之时。但《双随笔》有文字这样表达: “一日手制小食上之。”这里的小食,显然就指的是具体食品了,可能就是面食点心之类了。

现代将小吃与点心区分得非常明白,小食一语已不再流行,而且也不再像古代固定去指示早餐或是某种加餐。不过现代语汇中的“早点”一词,显然与古代“点心”一词有语源关系。早点也具有双重语义,可以指早餐的食时,也可以指早餐食物本体。

但如果将点心和小吃全称为小食,用现代的含义去看,古代小食的内涵是相当丰富的。古代有平民小食,有市肆小食,还有节令小食,更有御膳中的小食。按照这样一个粗略的分类,并不能将古代小食的品种与样相说得太明白,但许多的小食点心我们今天仍然还在享用,在我们当今的餐桌上还能看到它们的影子。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