比起勺子和叉子来,国人对筷子有更为特别的感情,朝夕相处,每日作伴, “不可一日无此君”。虽然如此,我们对筷子的历史,却未必人人都能道得出究竟,论说起来就有不识庐山真面目的遗憾了。
筷子的古称为“箸”。明人陆容《菽园杂记》上说:当时民间会话有一些避讳的风俗,以苏州一带最为突出,如行船讳住、讳翻,所以要改箸为快(筷)儿,改幡布为抹布。这样一来,叫了几千年的箸就变成了“筷子”。明人李豫亨在《推篷寤语》里也论及此事,而且说当时士大夫也出口言筷子,忘却了箸的本来名称,似乎说明筷子的称呼确实只有数百年的历史。对我们这个最讲究名实相符的民族来说,“筷子”一名恐怕是最不那么名副其实的了。
中国古代的箸,它的出现要晚于餐勺。自从出现以后,它便与餐勺一起,为人们的进食分担起不同的职掌。虽然箸的形状是那样的小巧,不过考古发掘获得的古箸数量却不少。年代最早的古箸出自安阳殷一〇〇五号墓,有青铜箸六支,为接柄使用的箸头。湖北清江香炉石遗址发掘时,在商代晚期和春秋时代的地层里都出土有箸,有骨箸,也有象牙箸,箸面还装饰着简练的纹饰。春秋时期的箸还见于云南祥云大波那木椁铜棺墓,墓中出土铜箸二支,整体为圆柱形。
到了汉代,箸的使用非常普遍,它被大量用作死者的随葬品。考古发现汉代的箸除铜箸外,多见竹箸,湖北云梦大坟头和江陵凤凰山等地,都出土了西汉时代的竹箸。云梦大坟头一号汉墓出土竹箸十六支,一端粗一端细,整体为圆柱形。马王堆汉墓也有竹箸出土,箸放置在漆案上,案上还有盛放食品的小漆盘、耳杯和酒卮等饮食器具。在云梦和江陵汉墓出土的竹箸,一般都装置在竹质箸筒里,有的箸筒还彩绘有几何纹图案。
东汉时代的箸,考古发现的大都是铜箸。湖南长沙仰天湖八号汉墓发现的铜箸二支,首粗足细,整体为圆柱形。在山东和四川等地的汉墓画像石与画像砖上,也能见到用箸进食的图像,例如新都马家东汉墓出土的“宴饮图”画像砖,图中三人跽坐案前,案上放置箸两双,左边一人手托一碗,碗中斜插箸一双,这表明当时箸的使用已是相当普及。汉代箸的形状两端粗细不同,大体为圆柱形,长度一般为25厘米上下,直径多数只0.2—0.3厘米。
隋唐时代的箸考古发现较多,箸的质料有明显变化,很多都是用白银打制的,文献记载唐代还有金箸和犀箸。考古所见年代最早的银箸,出自长安隋代李静训墓,箸两端细圆,中部略粗。浙江长兴下莘桥发现的一批唐代银器中,有银箸三十支,也是中部稍粗。江苏丹徒丁卯桥出土的一批唐代银器中,有箸三十六支,一端粗一端细。隋唐时期的箸,大都为首粗足细的圆棒形,长度一般在28—33厘米上下。
宋代的箸,考古不少发现。如江西鄱阳湖北宋大观三年(1110年)墓出土银箸两双,长23厘米,首为六棱柱形,足为圆柱形。四川阆中曾意外发现一座南宋铜器窖藏,一次出土铜箸多达二百四十四支,铜匙一百一十一件,铜箸首部亦为六棱形,足为圆柱形。成都南郊的一座宋代铜器窖藏中,发现首粗足细的圆柱形铜箸三十二支。(www.daowen.com)
元代的箸略有增长的趋势,如安徽合肥的一座窖藏中有银箸一百一十支,其中长25.6厘米的有一〇六支,首部截面呈八角形。
宋辽金元的箸,形制比起以往,并没有明显的变化,大都是圆柱形或圆锥形,也有了六棱形、八棱形,比较重视箸首的装饰。长度一般为23—27厘米,最短的为15厘米。
明清两代,箸的形状有了明显变化,流行款式大都是首方足圆形,也有圆柱形的。明代开始有了类似现代这样的标准的首方足圆箸,四川珙县悬棺中发现竹箸一支,首方足圆、满髹红漆,上有吉祥话语题字。
清代的箸,由帝妃使用的箸品可见其豪华。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二月《御膳房库存金银玉器皿册》记载了当时宫中所用的餐具,其中筷子有:金两镶牙筷六双;金镶汉玉筷一双;紫檀金镶商丝嵌玉筷一双;紫檀金银商丝嵌玛瑙筷一双;紫檀金银商丝嵌象牙筷十六双;紫檀商丝嵌玉镶牙筷二双;银镀金两镶牙筷一双;包金两镶牙筷二双;铜镀金驼骨筷八双;铜镀金两镶牙筷二双;银镀金筷二双;银两镶牙筷大小三十五双;紫檀商丝嵌玉金筷一双;象牙筷十双;银三镶绿秋角筷十双;银两镶绿秋角筷十双;乌木筷十四双。这些筷子用料珍贵,制作考究。清代箸的款式,与现代箸已少有区别,首方足圆为最流行的样式。箸面还出现了图画题词,工艺考究的箸不仅是实用的食具,也是高雅的艺术品。
使用筷子需要有一定的技巧,因为它是世界上所有进食具中最难掌握的一种,两支箸之间没有任何机械性联系,全靠大拇指、食指和中指三指恰当掌握,辅以无名指的协作,方能运用自如。五指并用的人,我们常常也能见到,儿时养成的就是这样的习惯,《相书》上说“三指用著者自如,四指用著者贵,五指用著者大富贵也”,那是一点准儿也没有的。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