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餐勺的起源,可以追溯到农耕文化出现的新石器时代。原始农耕时代的先民们,在创造独到烹饪方式的同时,也创造出了讲究的进食方式,制作出小巧的餐勺作为进食具。
栽培技术的发明,让人类拥有了新的食物来源,农人们每年都能收获到自己生产的粮食。在东方最早培育成功的粮食作物主要是大米和小米两种,这两种粮食的食用方式虽然比较简单,从古到今都是以粒食为主,但不能像面食那样直接用手指取食。尤其在享用滚烫的粥饭时,必须借助另外的器具才成。于是餐匙很自然地被发明出来,它成了古代中国人餐桌上一种虽不那么起眼却是很重要的家什。
生活在黄河流域及其他一些地区的农耕部落的居民,大多都形成了使用餐勺进食的传统。考古工作者在许多新石器时代遗址都发现了餐勺,有些地点出土的数量相当可观。这些餐勺大都以兽骨为主要制作材料,形状常见匕形和勺形两种。匕形勺为扁平长条形,末端磨有薄利的刃口;勺形的窄柄有平勺,制作较为讲究。两种勺表面磨制都很光滑,用于取食的一端往往还磨出刃口。很多餐勺在柄端都穿有一系绳的小孔,便于携带。在这两种勺中,以匕形勺发现的数量较多,表明新石器时代居民使用最多的是长条形的勺,它的制作相比而言要简便一些。
在黄河流域发掘的新石器时代遗址,一般都有餐勺出土,其中以磁山文化所见年代最早(距今七千年以前),磁山文化的餐勺大体都属长条形。关中地区的仰韶文化(距今七千至五千年),一些遗址中也有骨质餐勺发现,西安半坡遗址出土的大量骨器中包括有餐勺二十七件,它们多用骨片磨成。这些餐勺也是长条形,有的尾端有穿孔。黄河下游地区大汶口文化(距今六千三百至四千四百年)居民普遍采用骨质餐勺进食,另外还见到一些用蚌片磨制的餐勺。在大汶口文化墓葬中,将餐勺作为死者的随葬品是一种比较常见的现象,有些餐勺出土时可以清楚地看出是握在死者手中。(www.daowen.com)
距今四千八百至四千年的龙山文化时代,在山西、河北、河南和山东地区的很多遗址中,都见到餐勺出土。在黄河上游地区的齐家文化中发现较多的餐勺,大都是墓葬中的随葬品,作为一种必备的日用品放置在墓穴中。在发掘中可以清楚地看到,餐勺几乎都放置在死者的腰部,看样子齐家文化居民平日里要将餐勺穿上绳索悬在腰际,便于随时取用。
新石器时代的长江流域,也有使用餐勺的传统。河姆渡文化(距今七千至五千四百年前)居民使用的骨质餐勺表面磨制光洁,柄部都有穿孔。几件带柄的餐勺,柄部刻有精美的花纹,其中一件刻的是双鸟纹,被研究者们看做是一件非常珍贵的艺术品。河姆渡还出土了一件非常标准的勺形骨质餐勺,是中国新石器时代最古老的一件勺形餐勺。同时还发现了两件鸟首形的象牙餐勺,勺头扁平,柄部雕刻成鸟首状,这是非常难得的中国史前餐勺珍品。
考古发现的远古中国人最早使用餐勺进食的证据,属于距今七八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古代中国人发明餐勺进食,与农耕文化的出现有直接的关联。中国新石器时代农作物品种主要是水稻和粟,分别适宜于湿润的南方和干旱的北方种植。这两种谷物的烹饪比较简单,可以直接粒食,加上水煮成粥饭即可食用。热腾腾的粥饭,特别是半流质的粥食,不便直接用手抓食,需要借用中介器具,于是最简单的餐勺便被发明出来了。古代进食方式的确立,与农作物品种和烹饪方式都有密切的关系,史前广泛的粒食传统,特别是粥食方式的确立,使餐勺的出现成为必然的事情。因为有了迫切的需要,于是人们随手捡来兽骨骨片或蚌壳,起初也许并没进行修整就用它取食了。后来人们不再满意骨片长长短短的自然状态,于是真正意义的餐勺就制作出来了。以后随着时代的发展,工艺水平逐渐提高,餐勺也就变得更加实用、更加精致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