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代王朝文武百官中,少不了食官,他们主要参予宫廷膳食的管理。食官虽然文不足以治国,武不足以安邦,但常常被看做是最重要一类的官职,《周礼》将食官统归“天官”之列便是证明。汉代以后的“大官”或 “太官”,名称正源于天官,都是指宫廷食官。
称食官为天官,与“食为天”的观念正相吻合。周官中的天官主要分宰官、食官、衣官和内侍几种,其中宰官为主政之官,食官在天官中的位置仅次于宰官。宫中的食官就是为帝王准备膳食的御厨,他们的活计关乎一国之主的健康乃至性命,他们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虽然帝王同常人一样,也只有小嘴一张,但为这张嘴服务的御厨却委实不少。历来御厨知多少?根据《周礼》的叙述,周代时御厨定员二千二百九十四人,周王御膳之丰盛,于此可得而知。
这些御厨,虽然个个身怀绝技,却也并不是都要上灶炒菜的,他们的分工非常细致,各司其责。食官中又分膳夫、庖人、内饔、外饔、烹人、甸师、兽人、鳖人、腊人、食医、酒正、酒人、浆人、凌人、笾人、醢人、醯人、盐人、幂人等二十余种。周代以膳夫为食官之长,是总管,负责周王的饮食安全,在王进食之前,他要当面验尝每样馔品,确定没有问题后才让王进食。不论宴宾还是祭祀,王所用食案都由膳夫摆设和撤下,别人不能代劳。
内饔掌割烹煎和之事,辨动物体名肉物,辨百品味物料,负责原料的选择,制定周王每日食谱。特别还要辨清那些腥、膻、臊、香之不适于饮食者,不能倒了王与后的胃口。真正上灶的是烹人,烹人直接主持灶事,主要负责“大羹”、 “铏羹”的烹制,这两种羹既用于祭祀,也用于招待宾客。醯人负责酸菜盐菜的泡制,盐人则掌管食盐的供给。还有幂人的设置是比较特别的,他们其实只是准备一些布巾把那些吃的喝的盖好就行了。这种职掌可算最轻松的一种,却用三十一人主其事,除为了饮食卫生外,更主要是出于礼仪要求。(www.daowen.com)
到了唐代,食官设置更为完善。据《新唐书·百官志》记载,唐设光禄寺,“掌酒醴、膳羞之政”。下面分设太官、珍羞、良酝、掌醢四个部门,其中太官署置令二人、丞四人,官员有府四人、史八人、监膳十人、监膳史十五人、供膳二千四百人。加上其他部门人员,共有接近三千之数。
明代时的宫廷膳食机构,基本仿照唐时制度,设光禄寺。其中太官署厨役每朝有额定数目,嘉靖时为四千一百名,一般为三千名左右,隆庆时额定为一千三百七十七名。仁宗时厨役较多,为六千三百余名;最多为宪宗时,多达八千名。
到了清代,光禄寺的建制与明代基本相同,光禄寺各署厨役有定额,光禄寺总共有四百多人,分拨各署执厨。康熙时裁减一百多人,只剩二百五十人左右,比起明代时算是少多了。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