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时间:2024-01-24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罗克义高爱民什么是荣辱观?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荣誉观应树立正确的地位观。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以利益观为基础,重在坚持廉洁奉公,廉洁从政。而领导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它需要机制的导航。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

学习贯彻十七大精神,推动组织工作改革创新

认真学习十七大精神 努力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

罗克义 高爱民

什么是荣辱观?一般而言,“荣”与“辱”是人生哲学中的一对基本范畴。包含两个指向性层面:一是客观社会评价,即一定阶级和社会依据自己的评价标准对人们行为做出的褒贬评价:二是主观自我感受,即人们对社会褒贬评价的心理体验。荣辱观中的“荣”是指人们对光荣、荣誉的理解和把握,属于社会对人们行为的指定评价及个人对肯定评价所产生的自我感受:荣辱观中的“辱”是指人们对耻辱、羞耻的理解和把握,属于社会对人们行为的否定评价以及个人对社会的否定评价所产生的自我感受。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人们在道德取向和价值取向上呈现出多样性特征。这一特征表现在荣辱观上,既有占主导地位的社会主义观念,又有西方资本主义观念的影响和渗透,还有旧社会遗留下的封建主义思想的残余。它们互相交织,共同影响着社会成员的思想观念和行为选择。社会主义荣辱观为转型时期的社会风尚树立了道德标杆,它在纷繁混杂的道德取向中,正本清源、去粗取精,明确了是非荣辱的伦理界线,用鲜明正确的道德导向,唤醒公众的良知,净化人们的心灵,营造健康向上的风尚,减少和化解矛盾冲突,为维护社会稳定、构建和谐社会提供了调控机制,以惩恶扬善、荣辱分明的道德规范,启迪人们内省提高,升华思想境界,促进入的全面发展。

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同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要内容,它作为当代中国社会最主要的和最基本的道德追求与道德原则,其最终价值在于在道德建设中发挥实际的作用。十七大报告提出“积极探索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引领社会思潮的有效途径,主动做好意识形态工作,既尊重差异、包容多样,又有力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笔者认为探索它的实现途径是更为现实、重要的任务。

一、党员领导干部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方面要发挥表率作用

“群众看党员,党员看干部”,“官气正民风清”。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发挥道德模范榜样作用,引导人们自觉履行法定义务、社会责任”。党员领导干部一定要深入学习十七大报告,深刻领会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主要内容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神实质,弘扬社会公德,恪守职业道德,时时处处事事都要做表率,当示范,维护和实践好自己的“官德”,在群众中树立良好的形象和标杆。

(一)党员领导干部确立正确的“权力观、地位观、利益观”,是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主要途径之一。

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最根本的是要有正确的权力观。要确立领导就是服务的理念。要立足本职工作,想方设法,尽心竭力地为群众办好事、办实事,并以人民满意不满意、拥护不拥护作为衡量自己工作的标尺。要恪守勤政为民的职业道德,做到廉政、勤政、忠心耿耿、任劳任怨地为人民服务,忠实地履行党组织赋予自身的职责。要自觉接受党和人民的监督,不断增强依法办事的本领。

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荣誉观应树立正确的地位观。摆正与党、人民的关系。领导干部虽然处于领导地位,但必须明白自己与人民的关系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职位再高也是人民的勤务员,职位是手段,服务是目的。要摆正做官与做事的关系,要立志做大事,不要立志做大官。摆正岗位与责任的关系。共产党员不论担任什么样的职责,都必须兢兢业业认真履行岗位职责,扎扎实实为党工作,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摆正个人名利和职务升迁的关系,要最大限度发挥领导干部的服务价值,而非“权力”的符号价值。

领导干部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必须以利益观为基础,重在坚持廉洁奉公,廉洁从政。必须坚持个人利益服从人民利益,个人利益的实现,不能损害国家、集体和他人利益;在复杂的利益关系中正确把握住自己,特别是在廉政建设方面,领导干部要言行一致,摆正自己在人民群众中的位置,要求群众做到的,自己首先要做到,要求群众不做的,自己坚决不做。

(二)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长效机制是实现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制度保证。

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领导干部是关键。而领导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树立不可能一蹴而就,是一个长期的战略任务,它需要机制的导航。一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教育机制。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建设,首先要靠教育。必须注意找准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切入点。领导干部荣辱观教育的切入点关键是树立正确的权力观,真正做到以服务人民为荣、以背离人民为耻;要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各级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和长期任务,把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作为领导干部教育培训和领导班子思想政治建设的重要内容;领导干部要加强自我教育,进一步增强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自觉性。二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评价机制。要建立科学的荣辱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把践行“八荣八耻”情况作为干部考核评价的重要标准,要形成干部自身衡量的尺度。三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激励机制。做到兼顾激励的多样性,注重激励的经常性,提高激励的有效性。四是建立健全领导干部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的监督机制。既要依靠领导干部严于律己,加强自我监督,更要靠强有力的社会监督。社会监督主要有两种:一是外部权力监督,二是外部非权力监督。领导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长效机制建设是一个系统,是一个过程。探索领导干部社会主义荣辱观长效机制建设,对树立领导干部的良好形象,形成良好的社会风气,带领广大人民群众积极投身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有重要意义。

二、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青少年做起,学校要发挥好荣辱观教育的主渠道、主阵地作用

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十七大报告提出:“加强和改进思想政治工作,注重人文关怀和心理疏导,用正确方式处理人际关系。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通过荣辱观教育,使“八荣八耻”成为青少年自觉的行为规范,成为青少年树立和巩固社会主义道德观的起点与动力,是把青少年培养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合格建设者和接班人的重要保证。为此,应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把荣辱观教育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学校在造就合格的社会主义公民方面肩负着重要的职责,不仅要培养有知识、有文化的人才,更要培养有理想、讲公德、守纪律的社会公民。教育是培养人的活动,其最根本的任务是传授知识、陶冶情操,塑造健康的人格,教人学会做人。掌握知识是服务社会的手段,学会做人则是立身之本。培养造就品学兼优的未来一代,必须把思想道德教育摆在十分重要的位置,必须把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作为学校思想道德建设的重要任务,促使青少年学生坚定理想信念,认清历史使命,明确政治方向,明白做人的道理。(www.daowen.com)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教书育人是教师的天职。照亮别人,首先自己身上要有光明;点燃别人,首先自己心中要有火种。教师应适应时代和实践发展的要求,树立现代德育理念,把构筑精神支柱、发掘创造潜能,培养学生的创造力、意志力、自信力以及独立人格作为德育的重要目标。特别是要以社会主义荣辱观为指导,帮助学生辨别是非,学会判断和选择,提高道德辨析力、判断力、选择力,学会面对人生、创造生活。实践证明,在青少年道德人格的形成过程中,教师的影响和作用十分巨大。当代青少年的显著特点是独立性、自主性较强。教师要相信学生、关爱学生,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个性,尊重学尘的基本权利,全面实施素质教育,不断提高学生的思想品德意志品质、智力能力等各方面的素质。为此,应坚持以师德建设为重点,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促使广大教师以德育人、以德立人、以德施教,不断提高思想政治素质和业务素质。

注重思想道德建设的内容创新。在新形势下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需要注重内容创新。一是提高青少年的理论素质,使之在做到“三个自觉”上下功夫:做到理论自觉,自觉学习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自觉学习科学发展观,不断提高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理解能力,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做到政治自觉,依靠集体的力量,超越个人主义功利主义,弘扬集体主义精神,努力践行为人民服务的价值观;做到文化自觉,依靠人格力量,不懈追求真善美,引领社会风尚,树立崇荣抑耻、为荣拒耻的道德形象。二是把弘扬和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传统作为立足点,将民族精神时代精神紧密结合,着眼于培养青少年的爱国主义情感,引导他们形成现代公民的良好道德品质和行为习惯。根掘青少年特点和社会发展需要,把国家意识、文化认同、公民人格三方面作为民族精神教育的重点内容。在国家意识教育过程中,把国家观念、国情意识、国家安全和国家利益作为重点;在文化认同教育过程中,把民族语言、民族历史、革命传统和人文传统作为重点;在公民人格教育过程中,把社会责任、诚信守法、平等合作、勤奋自强作为重点。

当前,青少年道德教育中“虚化”、“弱化”、“大化”等现象突出,需要我们从青少年实际出发,区别对象,分类指导,在增强荣辱观意识教育的针对性与有效性上下功夫。“八荣八辱”是中国传统文化价值的进一步发展,现实性和可操作性很强。对于全社会,特别是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意义重大,就好像大人跟小孩讲大道理作用不大,但是你要告诉什么是光荣,什么是可耻,就能很好地说服他们,进而入脑入心。青少年处在生长发育的关键时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念,帮助他们明辨是非、美丑、善恶,对他们成长至关重要。特别是在当前社会转型时期,面对社会思想道德建设中出现的种种复杂情况,加强对青少年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三、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从成年人做起,要从自我做起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全体公民的荣辱观,需要全体公民自觉实践。只有每个人都坚持从自身做起,树立和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才有坚实的基础。

坚持知行统一,打牢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思想基础。荣辱观教育的目的,就是通过各种途径把社会的道德评价转化为个体的荣辱心理体验,并不断加以巩固和深化。道德是一种自律,知荣明耻的道德心理是自觉实践社会主义道德的思想基础。坚持知行统一,不断巩固和深化荣辱心理体验,是弘扬社会主义荣辱观的重要方面。不但把道德教育看作一个学习过程,更重要的是把它看作一个实践过程,在知行统一中形成特殊的荣辱心理体验,在奉献中感到骄傲和自豪,在实践中陶冶道德感情、锤炼道德意志、增强道德信念。

充分发挥家庭在荣辱观教育中的重要作用。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家庭对未成年人荣辱观的形成具有重要的社会化功能。家庭对未成年人荣辱观形成的特殊作用体现在三个方面。一是教育者和受教育者的关系上,家长的荣辱意识成为孩子荣辱观形成的“影响源”,子女对长辈的依赖关系构成长辈对子女的特殊权威性,家庭德育教育更有针对性和个性化特点。二是在教育途径和方法上,家长的处世“哲学”成为子女区分荣与辱、善与恶、美与丑的“方法论”。家庭教育是在家庭的日常具体生活实践中进行的,最终形成子女品德修养,行为习惯、道德判断力。家长能随时发现子女的不良行为并及时纠正,使子女品德沿健康的方向发展。三是在教育时间上,家长潜移默化的熏陶形成对子女早期性、终身性的思维定式。充分发挥家庭在荣辱观教育中的作用,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有效实现途径之一。

四、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要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

社会主义荣辱观从道德理论来讲,主要是一种德性,但在道德实践中,它直接表现为一种德行。德性是内在的一种道德品质,德行是外在的道德行为。一般而言,有德性的人通常也会有德行,培养德性,必须从养成德行入手,养成德行,则需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所谓“勿以善小而不为,勿以恶小而为之”,“为善不见其益,如草时冬瓜,自应暗长;为恶不见其损,如庭前春雪,当必潜消”。积善才能成德,积恶则成大害。积善是积善行与积善心的统一过程。德国人从养小猫小狗、爱护花草树木,甚至善待乞丐入手,从小培养儿童的善心。中国有个文明学者叫北野,他从自己的切身体会出发,讲过这么一段话:“我们的社会并不缺少美好的说教,问题是好想法总得不到落实。人们不注意从细小的个人修养做起,总着眼于空阔的理论,结果大事做不好,小事也做不好。”胡锦涛总书记在中纪委第七次全体会议上,提出要在领导干部中倡导八个方面的良好风气,其中有一条是“生活正派、情趣健康,讲操守,重品行,注重培养健康的生活情趣,保持高尚的精神追求”。其内涵就是要从生活细节抓起,加强对领导干部的道德监督。当代企业管理专家汪中求认为:“一个不经意的细节,往往能反映出一个人深层次的修养。”惠普公司创始人戴维·帕卡德讲:“小事成就大事,细节成就完美。”企业管理如此,做人更是如此。因此,关注细节,从小事做起,是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必然要求。

我国是社会主义国家,人民是国家和社会的主人。主人翁的地位要求每位公民在享受权利的同时,必须承担对他人、对社会的义务和责任。荣与辱的抉择,不仅表现在事关国家、民族和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重大问题上,而且更多地表现在日常工作和生活中。这就要求公民从实际生活出发、从点滴小事做起,在为家庭谋幸福、为他人送温暖、为社会做奉献中实践社会主义荣辱观。

五、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重在坚持标准,持之以恒

坚持标准,就是不搞因人而异,把荣辱标准弹性化。持之以恒,就是“咬定青山不放松”,一以贯之地坚持下去。2005年,全国政协常委高占祥在全国政协第六次全体会议上发言,批评当代中国在道德教育上的一个失误,就是缺乏连续性,内容老在变,这样就很难达成共识。过去搞过的“三纲五常”、“三从四德”,内容虽然过时了,但是它们千百年来一代一代传下来,没有什么大的变动,逐渐从“德行”为内化为“德性”,这是值得我们去思考借鉴的。列宁说:“文化任务的完成不可能向政治任务和军事任务那样迅速”,“这需要一个较长的时期”,“在文化问题上,急躁冒进是有害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的作用主要在于改变人们不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帮助人们树立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并用正确的道德价值观念来规范自己的行为。这是一个从认识到实践的过程,也是社会主义荣辱观的形成过程。加强社会主义荣辱观教育,关键是要认识开展这项工作的长期性和艰巨性,动员全社会的力量,扎扎实实地长期去实践,要防止走过场,防止一阵风。今天一宣传,明天就能成功,这是不切实际的。只要坚持标准,持之以恒,过程就会产生结果。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和优良传统就是在长期实践中形成的。各地各部门,要结合自己的实际,按照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八荣八耻”社会主义荣辱观的总要求,制定并实施适合各自特点的行为准则和评价标准,持之以恒,长期实践,才能达到预期效果。

(作者系兰州工业高等专科学校党委组织部部长、副部长)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