案例十一 打开心门,收获希望
案例介绍
小李,男,大一学生。在迎新的那天,给辅导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皮肤黝黑、头发凌乱,甚至可以用有些落魄来形容。他跟辅导员说:“老师,我交不起学费,我带来了一部分钱,想要贷款。”辅导员招呼他坐下,近半个小时的谈话中小李始终不敢看人,说话一直很小声,辅导员得离他很近,重复问很多次,才能确定小李在讲什么。他只身一人来到青岛,为了省钱家里人都没有来。开学一个月内,辅导员把寝室的同学都找来,了解小李的情况。寝室同学说他总是独来独往,不跟同学交流,有的男孩说他不爱穿袜子,还有的说他不爱洗脸,说完大家还哈哈大笑。辅导员知道小李家庭贫困,非常自卑,怕别人嫌弃他。后来辅导员把小李的真实情况告诉了寝室的同学,同学们听后很是难过,都很愿意帮助他,临走的时候有个男孩告诉辅导员说:“老师他体育课总是请假,他只有两条裤子,老师要求穿运动裤,是不是因为他没有裤子的原因,所以才总请假的?”后来辅导员把小李叫到办公室,给他买了一条崭新的裤子,能看得出他很激动,想说什么又低下头。辅导员问小李:“你喜欢吗?”他很小声:“喜欢,但是我不想要。”辅导员很是奇怪,他说:“我害怕别人看不起我,我不喜欢别人用同情的眼光看我。”
案例分析(www.daowen.com)
小李因为家庭贫困,有较强的自卑心理,以至于不愿意也不懂得如何与别人相处、与别人沟通,存在着人际敏感的现象。但是其自尊心却很强,渴望获得友情但又怕别人同情他,看不起他,所以选择将自己封闭起来,不愿意对人敞开心扉。
辅导员对小李进行了开导,告诉他大学不仅仅是要学习,还要学会处理人际关系,如果不喜欢别人同情你,你也可以帮助他们,如帮他们买饭打水什么的,大家建立相互帮助信任的关系,成了好朋友就不存在谁看不起谁、谁欠谁的问题。小李表示认同。小李走后辅导员给小李寝室的同学都打了电话,叫他们多跟他聊天、多关心他,多带他参加集体活动,让他感觉到集体的温暖。过了一段时间,辅导员发现小李爱笑了,寝室同学说他也能在一起聊天了,人变得开朗了很多。
作为辅导员,从事的是以心育心、以德育德、以人格育人格的精神劳动。所以,与学生沟通绝对不是简单的三言两语,家庭经济困难的学生大多都有自卑的心理,让他们打开心门,不是特别容易的事情。只有真正关心他们,真诚地对待他们,走进他们心灵的深处,才能建立起和谐的师生关系,才能用最温暖的力量去推动一个人自信地成长,让学生收获希望和阳光。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