莫拿“奋斗”遮掩“拼爹”
699万大学生正在经历史上最难就业季,“拼爹”一词再度甚嚣尘上。
在强调多元价值、崇尚公平正义的现代社会,“出生决定出路”“拼搏不如拼爹”之类带有强烈封建专制时代“血统论”色彩的观念能如此盛行,的确匪夷所思。
如此观念遭到主流媒体的批驳似乎显得顺理成章。
不同时代草根成功逆袭的代表人物瞬间复活:“如果依靠拼爹,陈嘉庚自可守着父亲的米店过着舒适惬意的生活,陈景润大可在战乱年代托父亲的关系谋一份在邮局的稳定差事……如果依赖拼爹,身为保安的甘相伟恐怕只能躺在床上做做北大梦,棉纺厂工人张艺谋也许只能在下班后落寞地艳羡别人拍的电影……”
更遥远的穿越还包括如下励志哥:“文王拘而演《周易》;仲尼厄而作《春秋》;屈原放逐,乃赋《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
这些“正能量”都曾面对时代的灰暗,人生际遇的悲摧,他们发扬不抛弃不放弃的精神,上演了一幕幕扼住命运咽喉的人生传奇,是各个历史时期感动中国的楷模。诚然,对于万千苦苦挣扎在生存线的草根而言,这样的陈列是在试图鼓起他们直面困厄、扬起生活的风帆的斗志。
结合当下部分大学生的确存在择业观念褊狭,眼高手低甚至贪恋大都市物质生活的倾向,这样的提醒无疑是善意的。毕竟,对于年轻人来说,必须清醒地认识到:与其抱怨世界,不如改变自己。没有任何时代,存在抱怨改变命运的案例。
但如果片面强调奋斗,却无异于一种对当下社会不公的掩饰。(www.daowen.com)
必须承认,上述依靠奋斗改变命运的人物都宛如传奇,在一定程度上,他们的成功都无法复制。用这些小概率事件来片面强调奋斗的唯一性、关键性失之偏颇,遑论今日社会观念制度已经取得重大进步,如果再让当下年轻人重复这些牛人的磨难,也不现实。
在现实中,中国不努力、不拼搏、不奋斗的寒门子弟还是少数,因此现在最关键的问题不是面对这些不仅愿意拼搏甚至甘愿玩命的草根,去引经据典地奏响励志的神曲,而是应该认真地思考:如何真正为其创造一个公平放飞梦想的环境。
我尤其反对如下意淫:含着金汤匙长大的孩子,要什么有什么,易于懈怠,如果不思进取,贪图享乐,一旦失去荫庇,“其亡也忽焉”。即使这些都是真实,也不是一个现代社会剥夺寒门公平博弈机会的借口。更有网友调侃说:让我含着金汤匙堕落一回吧,谢谢哈。
至于列举的美国等西方国家的门第不公带来的机会不公,更不能成为中国阶层固化、上升通道日益狭窄的伪饰;相反,倒应该成为祖国显示自身制度优越性的绝佳参照。
因此,多数年轻人对别人拼爹“羡慕嫉妒恨”,与其说是自甘堕落,不如说是对当下就业环境不公的一次集体吐槽,希望引起有关部门高度关注,为最困难就业年创造一个公开公正公平的就业环境。唯此,“拼爹”失利的人方能有更多成为爹本人的可能,从而书写奋斗的激昂的人生乐章。
也就是说,倡导奋斗没错,但当下更重要的工作是将爹装到笼子里。
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