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有必要去忠实于自己的欲望。但是所谓忠实于欲望,并不是说随时把满足个人欲望摆在第一位。而是把自己的内在充分地表现出来。
——具本衡 变化经营研究所《我到底擅长做什么?》
上司:“这个重新做一遍吧!完成质量不好啊!难道就没有一点创新的想法吗?”
职员:“好的,我知道了。我会重新做了提交的。”
(职员内心独白:完成质量怎么个不好了啊?领导到底是想要怎样的创新想法?难道直接问他吗?还是自己闷着头准备各种资料再做?其实应该告诉我具体不好在哪里,我才能正确地做出修改啊。所有的想法明明都是新的,为什么还叫人提交新的想法啊?)
上司:“为什么每次在会议发言的时候,都那么拘谨放不开呢?你还以为你自己是刚毕业的吗?下次发言的时候,一定要声音洪亮,有自信一点!”
职员:“好的,知道了。下次我会用心准备的。”
(职员内心独白:我今天发言有很拘谨吗?我明明很有自信啊!比起以前,我的声音洪亮多了,怎么领导会那么认为呢?难道我还要再大声点说才行?或是我说话的速度要调整一下?难道是因为我发言的时候,没有看着大家,才会给人那样的感觉吗?)
我是属于喜欢折腾自己的性格。所以每当白天在公司里受到了批评,或是听到别人否定我的话,夜里我就会翻来覆去睡不着。总是喜欢自己胡思乱想,暗自苦恼。我也很讨厌当时那个非常挑剔的上司,即使我做得再好,他也很吝啬于称赞。倒是对我做得不好的一些无关紧要的细节,他却喜欢紧追不放。其间提交报告给他的时候,因为没什么话好说,我一边忐忑着:“就这样做也行吗?”结果就马上听到他说:“这样处理工作也行吗?就这样的话有资格升职吗?”这时,我看着他,心里打起小鼓:“到底要怎么做才能符合你的要求啊?”说实话,我对此还真是没底。
如果说上司反馈给职员的意见不具体,那么听者就会觉得很是困惑。在经历了这么多年的职场生活,遭遇了各种优秀和不优秀的上司之后,我觉得他们之间的差异,最主要的就是反馈沟通技巧上的区别。上司给出具体的反馈意见,下面的职员才能做得更准确。良好的反馈沟通,不仅能够提高工作进展的效率,同时也能激励职员,鼓舞士气。
所以,如果希望把自己的意图充分地传达给对方,并且使对方按照你的意图行事,那么了解“反馈沟通技巧”则变得必不可少。
意见反馈的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关注对方的阶段。
第二阶段:关注自己的阶段。
第三阶段:关注未来的阶段。
第一阶段,属于对方的阶段。
以对方为主角。在此阶段,是通过你的描述,来使对方做出一个行动。这时重要的,是只需要说那些你自己亲眼所见,亲耳所闻的事实。并且在描述的时候不要添加任何个人情感和主观判断,集中于客观事实。
像这样先进行客观事实的描述,可以使对方放下防备的姿态,有利于你的信息传达。所以,自然而然地,对方就会认真倾听你的发言。
第二阶段,属于自己的阶段。(www.daowen.com)
这个阶段,重点就不是集中在对方身上,而是专注于你自己的感情及主观意见的表达的阶段。这时候主要表达自己在第一个阶段的时候感受到的东西,以及事件将给你带来的影响。这时候,不论对方同意不同意,你尽管表达你想要说的即可。因为所有的想法,都是你自己的想法。
第三阶段,未来的阶段
在这个阶段,就要对第一阶段和第二阶段中的内容进行讨论,以确定未来的路怎么走。此时,重要的不是自己单方面地去要求对方做什么。而是自己能够独立思考,怎么可以使对方进行改变。提问是一个好的方法,因为要改变的主体是对方。一般来说,人们对于别人安排或者是强加给自己的行动指令,只会在当时进行执行。而对于他自己选择的行动,不但会执行,而且可能因此主动改变自己的行事风格或思维。
练习1
第一阶段:刚才你在会上讲解资料的时候,不是站在一个位置,总是在幻灯片翻页的时候左右地来回变动位置。
第二阶段:那样左右来回换位置,看起来焦躁不安,好像很不自信的样子。
第三阶段:下周会议的时候,你准备怎么做呢?
职员回应:啊,我是为了和听众能够更好地进行眼神交流,所以变化了站的位置。下次发表的时候,我会注意,减少位置的变换。
练习2
第一阶段:在会议上,你对我说话的时候,一直边说边用手指指着我呢。
第二阶段:那样看起来,好像是对我有意见的样子。叫我整个会议上都无法集中精神。
对方回应:啊?我有那样吗?一点儿都记不得了。可能是无意识的动作吧。下次我会注意的。
看着上面的例子,肯定觉得做起来非常简单。而且对话内容和我们平时说的也差不多。但是,实际上要做到以上那样并不容易,不信你马上试试看。是不是在描述事实的时候,会不自觉地加入了自己的主观看法?所以,当初对于第一阶段,我也是花了不少的工夫进行练习。
特别是在要批评或斥责对方之前,一定要预先进行演练。因为我的一句话,会使他们的眼神和行动都会有所改变,所以我必须想好再说。
良好的意见反馈方式,能够使对方按照自己所希望的方向去改变,而不妥的沟通方式往往是事倍功半。比如上司对下属大发雷霆,可能只是伤了职员的心,但是却丝毫没有能改变对方的行为,那这火还不如不发。所以,在这种时候,不能只是想着去责怪下属没能理解,而是应该重新审视一下自己的沟通方式是否有问题。
当我们觉得自己的方法没有错,但是下属的行为并没有发生改变时,那又是因为什么呢?这时候,我们可以给对方三次机会。如果这样努力之后也没有改变,那证明对方不是和你合得来的一类。或者是对方在处理事情的时候另有我们不知道的隐情?如果多次的沟通还是不能使对方有所改变,那你就得再和对方沟通一次,直截了当地告诉他:“这样下去工作很难开展。”
世界上并不是所有人都和我们自己合得来。我们也不能使所有人都赞同自己。这种话,听起来或许让人觉得冷漠,但却是不争的事实。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