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主义国家的货币在中国肆意横行,是这一时期中国货币混乱的根本原因。清中期,西方列强向中国输入鸦片,骗走中国大量白银和物资。因银元使用比银两方便,外商乃以银元一元(含银六钱多)换去银钱一两,作不等值交换。早期的西班牙银元“本洋”是流入最早的一批外币,约15世纪先在闽粤行用,再向全国扩展,称为花边银、番银。外国银元流入种类不少,如荷兰大马钱,墨西哥双柱花边钱,葡萄牙十字钱,威尼斯银元等,还有日本龙洋,法国安南银元,美国贸易银元,菲律宾比沙,新加坡银元以及各种银铜镍辅币。墨西哥后期所铸银元又称鹰洋,正英,英洋,取代本洋,流通最广,辛亥革命时估计在中国已有四五百万元。次为英国银元,又称站洋,番洋,人洋,先在两广使用。后又铸英国贸易银元,在华竟有150余万元。清末自铸银元与银两并行。
帝国主义国家还在中国发行纸币。这些外国纸币,除少数几家外,多无发行保证。第一次世界大战和30年代初经济危机时期,西方经济不景气,连带在中国的外商银行也纷纷倒闭,它们在中国发行流通的纸币,成为废纸。鸦片战争后十余年,香港丽如银行,首先到广州上海设分行,发行纸币。接着,英国的麦加利、汇丰等银行也相继在上海等商埠设分行发纸钞。汇丰银行还垄断上海金融市场和外汇市场,控制上海进出口贸易和商品市场,甚至左右当时中国政局。美国的花旗银行和联邦储备银行,法国的东方汇理银行,沙俄的国家银行及华俄道胜银行,日本的横滨正金等银行,都发行在中国流通的纸币,形成势力范围。英美控制以上海为中心长江中下游地区,沙俄霸占东北、蒙古和新疆,法国控制云桂,德国控制胶东,日本控制福建、辽东。以后美国势力日益扩张,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更形成由美元独霸局面,在幕后操纵政局及财经活动。
在30年代和抗战期间,日本帝国主义除在其所占领地区的日籍银行大肆滥发纸钞外,还令其扶植的伪满洲国、伪蒙、伪华北、伪冀东及汪伪等汉奸团伙,发行多种伪纸钞和军用票,搜括中国人民。据初步估计,从1938年11月至1941年底日本在华发行军用票折合30亿两中国白银,又朝鲜银元纸钞折合白银24亿余两。抗日战争后期,更加疯狂滥发日伪纸钞,对中国人民进行敲骨吸髓的残酷劫掠。
(www.daowen.com)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