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人至中年,35岁的空军指挥学院正日臻成熟与兴盛,我们记下了她35个年轮上的业绩。
15000与可贵的人才质量意识
35年间,这座空军指挥官的摇篮为部队培养、输送了15000多名中高级指挥官和参谋人员。这里走出了一批军区空军、军级的领导。空军师、旅、团的领导中,相当多的干部是从这里毕业的。
一代又一代辛勤的园丁,一茬又一茬领导者,35年共同构筑了一个宏大的人才工程。15000名指挥人才,似“种子”撒向空军部队,改善了人民空军指挥官的知识文化结构,提高了指挥官的指挥、谋略水平。
每一个时期,随着军队建设任务与目标的确立,这里的教研人员、管理者,都在探寻着空军指挥官的人才模型和知识结构,努力提高教学质量,培养适应部队建设需要的指挥人才。
曾担任过学院院长的空军副司令员杨振玉同志说:“目前,我军人才的现代化整体水平与未来战争的需要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差距,这种状况不改变,就不可能打赢现代战争。我们对此应有高度的责任感和紧迫感。”
今天的空军指挥学院的领导与教研人员,以培养驾驭未来高技术战争的指挥人才为目标,开始了更高层次的追求。
学院政委葛棣同志说:“战争是双方人才和武器的较量。武器的落后容易看见,人的落后却不容易一眼看得出。人才取决于平时院校的教育与培养。空军指挥学院正是担负着为战争准备指挥人才的重任。这里培养的人才质量的高低,关系着指挥官的指挥水平,关系到能否打赢现代条件下的战争”。今天的空军指挥学院,正是以这样的历史责任感追求着高质量的人才。
教学改革号角又响
人才质量决定于教学质量。教学质量依赖于教学内容的改革。(www.daowen.com)
8月28日,新学期开学前,全院教研人员、机关干部聚集一堂,再一次进行教学改革动员。学院教学改革走过了这样的路程:
1983年,根据军队和平时期建设方针,要求指挥员要懂训练、会管理、能指挥作战,为此,他们在教学内容上,改变了过去国外战时的课题式教育,进行了学科划分和课程设置,把原来的220个课题教材归纳为60门基本课程,每门课程以相应的学科为依据,建立了科学的学科体系。
1987年,学院由学历教育转入中级指挥军官的培训教育。为了在有限的时间里让学员掌握更多的基础知识,培养多种能力,学院将课程分为必修、选修和讲座三部分,使基础课程应用化、专业主干学科化、辅助课程讲座化,建立健全了8个门类17门一级学科和29门二级军事学科相配套的课程体系,形成了由10本教程、60本主干教材、53本课题教材和93部电教教材相配套的教材体系。
每次教学内容的改革,都带来了教学质量的提高。随着正在进行的教学内容的改革,也必将在教学质量上出现新的飞跃。
知识库不断有“新内容”
出人才、出成果,是学院的两只翅膀。成果是人才创造的,而成果又促进人才的发展。
有这样一些数据:从1985年到1993年的8年间,全院共完成学术科研课题3261项,重点科研项目156项,在军内外推广117项,有26项获国家和军队科技进步奖。航空兵指挥训练模拟系统、空军战役战术模拟系统的研究成功,《空军战略问题研究》、《空军战役学》、《空军战术学》、《空军飞行训练学》、《空军后勤学》等一批空军军事理论著作的问世,都标志着空军指挥学院在军事理论和空军基础理论的研究上取得了可喜的成绩。
海湾战争爆发后,这里的教研人员瞄上了现代高科技战争。一批又一批研究成果相继问世。5月12日,一次题为《空军作战使用和发展建设》理论研讨会在该院召开。10多篇关于现代战争特点与对策的研究论文,汇集成了一本厚厚的册子,12名同志在会上发了言。有学术科研的新成果,才有教学的新内容。指挥学院学术科研的新成果,使这个空军的知识库不断有新内容补充。
(本文原载于1993年9月21日《空军报》,与杨荣、田霞同志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