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空军院校方队巡礼-奉献之歌

空军院校方队巡礼-奉献之歌

时间:2024-01-2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空军院校方队以非凡的气势亮相。方队人员组成不成建制,除来自空军指挥学院和桂林空军学院100名学员外,其余队员来自空军近百个师、团单位。承担训练这支方队的空军指挥学院是一所中级指挥院校,没有队列教研室,甚至没有一名专职队列教员。数风流人物看我军中男儿,显英雄本色当为受阅队员。队员一入队,方队就规定晚上一律不许睡枕头。

空军院校方队巡礼-奉献之歌

当日历翻到1999年10月1日,人民共和国迎来了她50华诞的大喜日子,举国欢庆。

首都北京,气象万千,万众欢腾。天安门前呈现一幅国庆大典波澜壮阔的喜庆场面。

天安门城楼左边的东长安街上,威武的陆、海、空三军,人民武装警察部队,预备役部队,首都民兵等17支徒步方队汇成了一条钢铁洪流,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

“同志们好!”“首——长——好!”

“同志们辛苦了!”“为人民服务!”

阅兵问答此起彼伏,撼天动地。

阅兵式开始后,17支徒步方队踏着天安门广场上1200人组成的大型军乐团演奏的《中国人民解放军进行曲》,迈着铿锵有力的步伐,以排山倒海之势正步通过天安门。

“向右——看。”

“一——二。”

“哐、哐、哐……”

第五方队走过来了。

队员帽墙上一道天蓝色的丝带,一身整洁笔挺的空军夏常服,肩牌上扛着两块蓝天,向人们昭示——这是一支空军方队。

你看,14个排面,每排25人,加上两名领队,全方队352人如同一个人一般。正步、向右看、行注目礼。踢腿如射箭,折臂如闪电,砍臂如刀劈。方队横线、纵线、斜线笔直分明,整齐加力量的张扬,以一往无前的磅礴气势挺进天安门,展示了我人民空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的良好形象。空军院校方队以非凡的气势亮相。

从海拔最低点向珠峰攀登

这是一支特殊的方队。它的特殊有两点:一是队员杂;二是教员队伍弱。方队人员组成不成建制,除来自空军指挥学院和桂林空军学院100名学员外,其余队员来自空军近百个师、团单位。队员平均身高178cm;年龄最大的24岁,最小的17岁。既有一二三四各年度兵,也有超期服役的老兵,还有志愿兵;既有曾叱咤蓝天后来停飞的飞行学员,也有火眼金睛的雷达兵;既有扼守天门的导弹兵,也有默默无闻的后勤兵,还有不少是空军机关的公务员、打字员、司机。他们中许多人只在新兵连站过军姿,练过齐步、正步,要纠正他们过去训练留下的痼癖动作,并不比训练刚刚入伍的新兵来得容易。要把这样一批队员训练成为向共和国50周年庆典献礼的受阅方阵,薄弱的队列动作基础与高标准的阅兵要求之间的差距何止十万八千里?

承担训练这支方队的空军指挥学院是一所中级指挥院校,没有队列教研室,甚至没有一名专职队列教员。东拼西凑的教练员班子,干部、学员、志愿兵、义务兵样样都有,其中许多人没有组织队列训练的经验,不少人连班长都没有当过。以这样弱的教练员队伍去训练这样一支人员庞杂的方队,实现以一流的训练质量、一流的军事动作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无异于从海拔最低点攀登珠穆朗玛峰

教练员队伍弱,他们摸索出提高教练员组训练能力的六招:“一训、二统、三试教、四带、五考、六指导”,千方百计提高教练员组织训练能力。在空军组织受阅方队教练员集训之前,他们就先对教练员、区队长进行了培训。方队开训之后,每天晚上都要组织1小时的教练员集训,集体研究问题,坚持阅兵不完,培训不止。没有组织受阅方队训练的经验,他们在学院刘海南副院长的带领下,到伞兵方队、武警警卫方队、某集团军方队、国防大学等单位求教取经,成为最虚心好学的方队教练员团队。对于训练动作标准要求不明确的,方队长孟宪辉带领教练员,对照阅兵总指挥部印发的《徒步方队受阅训练成绩评定标准》,一点一点地抠,围坐在电视机前反复揣摩受阅训练录像带。

队员组成杂,他们以远大的理想和目标凝聚一颗颗年轻的心。大讲阅兵的意义,大讲党和人民的希望,以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荣辱观、苦乐观、发展观”,引导青年官兵去体味受阅训练与人生成长的深刻蕴意。重温《大阅兵》、《上甘岭》、《英雄儿女》等老影片,使队员们撑起了“争当阅兵英雄”的理想风帆。开展“火线立功”、“火线人党”、“评比训练明星”等系列活动,使方队呈现出“当功臣做好汉,训练场上比着干”的练兵热潮。叫响“为祖国争光、为军队争光、为空军争光、为空军院校争光、为父老乡亲争光”,“不辱使命、勇争第一”,“国威军威高于一切”的口号,让爱国主义、革命英雄主义的精神之树在受阅队员心中常青。

一次受阅,终生受益。人生能有几回搏,参加国庆受阅,人的一生中能有几回?国庆50周年,世界媒体聚焦北京,全国人民瞩目天安门,我们能正步走过天安门,向世界展示我军革命化、现代化、正规化建设的巨大成就,展示我军威武之师、文明之师、胜利之师崭新风貌,展示我军捍卫祖国安全与统一,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坚强决心和强大力量,扬我国威,振我军威,振奋民心,鼓舞士气,这是一件多么有意义的事情。珍惜受阅历史,珍惜受阅荣誉,做无愧于时代的军中男儿。

青春是富于理想的年岁,青春是崇尚英雄的年龄。方队强有力的思想政治工作和有声有色的宣传鼓动工作,凝聚起一颗颗年轻的心,激发了崇高的责任感和自豪感,焕发出持续高涨的练兵热情,向着“超历史水平、创世界一流”的阅兵“珠峰”挺进。

数风流人物看我军中男儿,显英雄本色当为受阅队员。

严酷训练——向人体生理极限挑战

方队政委韩龙彬在开训时讲过这样一番话:“受阅训练没有生与死的考验,但对灵与肉的磨砺绝不亚于战场。”这话一点儿不假。

正式受阅时只用到立正、行注目礼、步法变换、齐步、踏步、正步等6个动作。国庆受阅的6个动作,却是受阅方队之间训练标准、训练质量高下的比较,是队员力量、意志、精气神的比试。为了以一流的训练质量,向50周年国庆献礼,受阅训练严格近乎苛刻、艰苦近乎残酷,向人体生理极限发起一次次挑战。

立正称为站军姿训练。标准的立正动作,从头至脚有20条规定和要求。就是说,人站立的习惯动作中可以找出20处不符合要求的地方,头歪、脖子斜、两肩不平、两腿不直——要改变每一个不规范动作,就要改变一个人十多年、二十多年养成的不良习惯。习惯成自然,改变习惯就觉得好不自在。

立正要求“颈要挺直,自然挺胸,两肩稍向后张,上体正直”。听说不睡枕头有利于保持颈部挺直,自然挺胸。队员一入队,方队就规定晚上一律不许睡枕头。刚开始一下子改变了十多年二十多年养成的枕枕头睡觉的习惯,许多队员都觉得不习惯。没有枕头,不能侧身睡,只能正躺着好久睡不着觉。熬过了长长的“不适应期”之后,队员们才渐渐习惯。几个月过去还真见效果。队员们一站立,颈挺直自然挺胸,精气神十足。要求“头要上顶”,他们把帽子反扣在头上,练上身正直和向上顶的劲儿。为了让头不歪、脖子不斜,李涛制作了“颈部矫正器”,在衣领上别着大头针,脖子一歪,尖尖的大头针就给扎一下,对“歪脖子”提出警告。无数次的“警告”,脖子上出现了点点血痕,血的教训改变了歪脖子的习惯。为了使“两肩要平,自然扩胸”,孙启鹏就在背上绑上了十字架、插上军姿棍;为了保持两腿挺直并拢,田军教练员就在13排面队员的两腿之间夹扑克牌,扑克牌不掉就说明两腿挺直并拢效果显著,就在全方队推广。

为了达到两腿挺直并拢,苏广平等18名有“O”型腿毛病的队员可没有少受罪。苏广平一名19岁的东北小伙子,凭着一副结实魁梧的好身板,从军区空军数百名应试者中脱颖而出,成为一名光荣的受阅队员。方队开训后站军姿,区队长指出他是“O”型腿,若不能在短期内矫正,就会被淘汰。他搭起裤腿儿到军姿镜前和战友一比,别人立正时,两腿挺直双膝间夹张扑克牌都掉不下来。他往那儿一站,两膝内侧愣是留着宽宽的一条缝,一量足有5cm宽。小苏急了,他恳求区队长无论如何要帮他想想办法,再苦再累他都能忍受,只要能参加国庆阅兵,正步通过天安门,接受祖国的检阅。区队长被他的热情所感动,边安慰他边建议道:“我们湖南老家有个风俗,生下孩子怕腿长不直,就用带子把双腿捆起来,方法虽然原始了点儿,但是很有效果,你不妨试一试。”苏广平眼睛一亮仿佛茫茫黑夜中见到了一线光亮。一个“O”型腿矫正方案在他的头脑中形成了。从那天起,每晚熄灯前,他就让区队长用背包带把自己的双腿并拢捆绑得结结实实,然后才躺下。熄灯号吹过两个多小时了,小苏还没能入睡。那两条被捆绑的腿,就像上了刑具一样,关节、肌肉撕裂般的疼痛。难以忍受的痛感一直延伸到腰部及全身,想翻个身都很困难。那滋味实在不好受。为了矫正“O”型腿能正步走过天安门,苏广平以极大的毅力忍受着煎熬。一整夜他都没能入睡。一天又一天,苏广平在战友的鼾声中咬紧牙忍受着疼痛的煎熬。半个多月过去了,苏广平的双膝外侧被背包带勒得青一块、紫一条,严重淤血。绑腿时区队长心疼得下不去手,给他稍微绑松了一点。他却执拗地说:“再捆紧一点,否则会不起作用”。由于睡眠不足,小苏的眼窝深陷了进去。由于长时间绑腿引起血液流通障碍,使他每天早上起床时,麻木了的双腿迈不开步。尽管这样,为了巩固夜间的矫正效果他白天把背包带拿到训练场,请区队长在第一个小时的站军姿训练时,给他绑上双腿练站立。一个月、两个月、三个月。经过100多个日日夜夜的捆绑,忍受了100多个日日夜夜痛苦的煎熬,苏广平两膝间的缝隙竟奇迹般地消失了。站军姿时他终于也能像其他人一样两膝间夹起一张扑克牌。苏广平用外力改变了无拘无束生长了19年的“O”型腿,靠坚强的意志和信念排除了正步走向天安门道路上的生理障碍。其他18名队员也用同样的方法,靠惊人的毅力矫正了“O”型腿。

阅兵式要求队员保持立正姿势70分钟不变形,而平时训练时要求队员站军姿3个小时不变形。“两腿挺直并拢;两臂下垂,手指并拢自然弯曲,中指贴于裤缝;两脚跟靠拢并齐。”刚开始队员们保持这一动作20多分钟就浑身酸痛,四肢麻木。要做到挺立3小时一动不动,对人的体能、耐力和毅力提出了极大挑战。队员们勇敢地迎接挑战。天天雷打不动地练,每天有目标,几天一个突破。日积月累,过去的限度便被远远地抛在身后,体力、毅力的潜能被极大地挖掘出来。全体队员都做到站立3小时不变形。老鼠钻进裤腿2分多钟,曾海龙愣是一动不动;牛虻在王磊刚的脸上折腾了5分多钟,王磊刚纹丝不动,与牛虻“比”耐力。还是教练员发现了,一口气把牛虻吹走,王磊刚获得了这场“比赛”的胜利。(www.daowen.com)

首长检阅方队时,要求队员“两眼睁大保持40秒钟不眨眼”。要在同一时刻352人都保持40秒钟不眨眼,就必须在训练中将这一标准大大提高,达到每名队员保持20分钟以上不眨眼。这一要求苛刻吧!但是“台上三分钟,台下十年功”,没有平时训练的苛刻要求,哪有受阅时的超水平发挥?

眨眼睛是人的生理反应。通常,人在40秒到一分钟内就要眨一次眼。要坚持20分钟以上不眨眼,等于向人的生理极限提出了挑战。队员们白天互相瞪大眼睛,比试谁坚持不眨眼的时间长。晚上看灯泡,训练眼睛对强光的适应能力。瞪眼的时间长了,眼睛胀得疼,眼泪鼻涕止不住地往下流。之后,眼睛变得又红又肿。胜利往往在坚持一下之中,他们就坚持不懈,继续练。一日又一日,一月复一月,向人体生理极限挑战取得了成效。你能坚持30秒,他便坚持一分钟。过几天,你坚持5分钟,他就能坚持10分钟——。几个月下来,所有队员都做到20分钟不眨眼。王鹏、钟耀辉、姜建波竟达到30分钟不眨眼。

拔正步,是受阅训练难度最大、动作精度要求最高的课目。徒手正步又是徒步方队中难度最大的,身体的每一块肌肉都要运动、使劲。要求:腿绷直,压脚尖,脚掌与地面平行距离为25cm。向前摆臂,肘部弯曲,小臂略平,手腕下沿距最下方衣扣10cm,手心向内稍向下;向后摆臂时,两臂自然伸直,不明显外张,拇指根部距裤缝线30cm,臂腿结合,节奏明显;步幅75cm,行进200米,共266步,每步误差不超过0.22cm;步速116步/分钟,行进2分钟无误差。

向前摆臂、向后摆臂、踢腿、步幅、步速都有具体规定。摆臂、踢腿一次到位,不差分毫,这是何等的不易,一个人达到要求了,一个排面25个人,一个方队352个人都要一次到位、步幅、步速一样,整齐一致更是难上加难。

开弓没有回头箭。必须以一流的标准,练出一流的水平。做到单兵成材,排面成线,方队成型。为使每个单兵成材,先练摆臂、踢腿,做分解动作看是否一次定位。再练腿臂结合,分步练:一步两动、一步一动、正步连贯动作。从早到晚,每人每天踢腿、摆臂不少于10000次。一天又一天,一月又一月,多么单调、枯燥。活泼好动的青年整天被尺子、绳子、秒表卡得手不能高一点,脚不能低一点儿,速度不能快一点、慢一点儿。这对队员的意志、耐力都是痛苦的磨砺。为了以高水平的正步动作走过天安门,他们心甘情愿地接受“管、卡、压”。

为了使摆臂一次到位,他们背对着墙每天成千上万次地练,向后摆臂手砍在墙壁上碰破了皮,流出了血,泅红了墙。敖国力手肿得连筷子都拿不住。陈勇被磨破的地方起了冻疮,白天钻心地疼痛,晚上奇痒难忍。

为了压下脚尖,保证脚掌与地面平行,他们把脚尖卡在篮球架底座的铁栏杆下面,身体向后仰,队员们一个个疼得“咬牙切齿”,眼泪禁不住哗哗地流——经过一段时间痛苦的煎熬,队员生长了20多年的脚面终于改变了形状,由过去的自然上翘变成下坠,一踢脚,脚尖就下压。

为了一踢脚,脚面与地面的距离就是25cm,他们把自行车架搬到训练场,在自行车架上拉上铁丝,队员们一溜站在自行车架前,反反复复,一天上万次地练踢脚。几乎练过了“七七四十九天”后,一踢脚脚面成一线,高度25cm。

经过严酷的训练,向人体的生理极限挑战,使这支特殊的方队、这些平凡的队员创造了一个个奇迹:队员站军姿3小时不变形,保持20分钟以上不眨眼,走正步100米,步辐误差累积不超过2cm,走2分钟,步速不差1秒。

经过“阅兵大学”的锻炼,一代新人在成长。

这支方队的队员都是出生于70年代末80年代初的青年,许多是家里的独生子。这代人自小在“蜜罐里”泡大。但是如果到训练场、到阅兵村看看你就会被他们的精神所感动,为他们创造的奇迹而喝彩!

受阅方队如一所“阅兵大学”,锻炼培养了一批具有惊人毅力、吃大苦、耐大劳的部队建设的栋梁之材。受阅方队又如一座熔炉,磨砺锻造了一批具有钢铁般意志的战士。

今年年初,一场大雪降临北京。室外白雪皑皑,滴水成冰。室内队员们穿着背心、短裤、脚上绑着沙袋,一个个练得汗流浃背。面对队员如此高涨的练兵热情,面对队员刻苦训练的场面,方队政委韩龙彬感慨万千:“同志们,现在室外是白雪皑皑,你们却穿着背心、短裤练得汗流浃背,这是多么感人的一幅英雄图,你们在创造着一种精神,一种值得我们时代骄傲的精神。过去我们曾无数次地为别人的事迹而感动,过去我们曾无数次地为别人创造的奇迹而喝彩,现在我们完全可以为自己的事迹而感动,完全可以为自己创造的奇迹而喝彩!”富有文学修养的韩政委,一番即席讲话说得官兵热血沸腾,把官兵的思想提升到了一个更高的层次。在他心中,这些为报效祖国而刻苦训练的战士是时代青年的楷模,战士们也在这种热望中升华了思想。

今夏北京遭遇了半个世纪以来最炎热的天气。气温持续在的40℃以上。仿佛老天爷有意要给受阅官兵增添磨练与考验。火辣辣的太阳烤得水泥跑道热浪翻滚。好几次,医生拿着的体温表水银柱直线攀高,突然“啪”的一声,体温表再没有动静,爆了。拿温度计一量:58℃。在空气温度为58℃的跑道上别说是不停地踢正步,就是站一会儿也会把人烤晕的。然而军容严整的受阅队员,戴着军帽,内着月白色衬衣,扎着领带,扣着袖口,外穿87式夏常服,脚蹬皮鞋,在跑道上一动又一动地拔正步、练齐步。

人——一种保持36℃左右体温的生命体。在被58℃的气体包裹之中,像在火炉旁烘烤又像在蒸笼里蒸煮。这时,排汗成了人体降低体表温度保证不被烫伤的自然调节手段。

汗水不停地从所有能渗出的毛孔里冒出来,很快汇成了条条小溪,像无数条小虫在身上爬动,汗水从头上流到眼睛里,脖子里,挂满腮帮,从胸前、后背流到腰部,浸透了衣服、又往腰带下流,从裤腿流进鞋里,队员的皮鞋成了接水容器。休息时,队员脱鞋一倒,两只鞋里能倒出一杯汗水。

汗水是受阅队员战酷暑刻苦训练的见证。有人做了这样一个粗略的统计:一名队员每天进行5个时段的训练,每次都要湿透一身衣服,一天要湿透5身衣服。浸透一身衣服需要两斤水,一名队员一天光湿透5身衣服的汗水就有10多斤。从6月份入夏到正式受阅的120多天里,每名队员至少要流1200多斤的汗水。

鲜血更是受阅队员为迈向天安门,接受祖国检阅而顽强拼搏作出的奉献。盛夏酷暑,一天10多个小时的拔正步、练协同,超强度、高消耗的训练,使这些像铁塔一般的队员出现了生理变化。这支方队先后有19名队员出现了运动性尿血。有经验的医务人员介绍,运动性尿血是由于超强度训练而引起的,消除尿血的最好方法就是休息。所以,医生一发现有尿血的队员,就强行让其停止训练休息一两天。

休息,对于这些一天训练十多个小时、出十多斤汗水的受阅队员来说,该是求之不得的事吧?可是有几位队员出现了运动性尿血后,千方百计地向医生隐瞒情况,生怕医生不让他们上训练场,强迫在家休息。

胡丙革是靠拼命苦练赶上了队而从淘汰名册上留下来,并最终走进阅兵村的。他从预备队员走到了第六排面第二十号队员的位置,还是靠拼命苦练。一次,在参加徒步方队分指挥部组织的合练中,他突然感到小腹剧烈酸痛,几乎支撑不住要倒下,他凭着超人的毅力忍着疼痛正步走过了检阅台。之后,他去厕所,发现自己排出的尿液浓浓的,呈红褐色。他知道,出现这种情况,必须向军医报告,之后就得休息治疗直到恢复正常。正步走过天安门,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是胡丙革惟一的愿望。他宁肯少活几天也不愿离开训练场,离开受阅方队。他把自己身体的变化向战友、军医隐瞒着。每天照样出现在训练场,完成了迎接傅全有总参谋长来方队视察的演练任务,又参加了阶段性考核。他经常一个人上厕所的举动引起了队友的怀疑。队友发现他尿血之后报告了医生,医生让他在宿舍休息几天,恢复一下。看到队友上训练场,听到训练场上传来的口号声、脚步声,他又“溜”进了训练队伍。医生和中队长发了脾气才把他撵回宿舍。可他人躺在宿舍,心却在训练场,训练场上铿锵有力的脚步声如重锤一般,声声敲在他的心上。白天不让他上训练场,晚上他就背着战友披着月光在浴室后面的小树林里,一步两动、一步一动、正步连贯动作悄悄练几遍……

刘明尿血的病情被队友告诉医生后,小伙子急了。“不知好歹”地怪战友“告了他的状”。他对战友说:“若因此落下了进度参加不了国庆受阅,我会恨你一辈子的。”话虽如此,刘明心中仍为战友的关怀而感动:他认为,军人是为荣誉和责任而生的,和平时期没有机会到战场上杀敌立功,阅兵场在他心中就是战场,自己要以良好的军人形象、一流的军事动作从天安门前走过,接受祖国和人民的检阅,完成报效祖国的心愿。

除了运动性尿血外,训练中流血的现象更是随处可见。进驻阅兵村后,由于下发的皮鞋不适合受阅训练用,许多队员的脚上磨出血泡,马德利、李广成、沈辉的脚上竟磨了30多个泡。练齐步、踢正步,磨了泡的脚砸在跑道上,血泡很快破了,露出了嫩肉,疼痛难忍。就这样,他们的训练一点儿没受影响。

健康诚可贵,荣誉价更高。这些队员为了完成国庆受阅重要任务,不惜流血流汗,把个人的健康摆到了服从的位置,视祖国的利益、军队的荣誉高于一切,这不正是韩政委所说的让时代骄傲的英雄之举吗?

有人说“慈不掌兵”,面对这样一支方队,面对这样一群队员,方队长孟宪辉常常心疼不已。看到队员血肉模糊的脚,看到队员脚上打了那么多的泡,孟方队长发火了。孟方队长心疼这群战士,同时更怜爱、佩服这些队员。他说:“我也是做父亲的人,我的孩子跟他们一样大,何曾吃过这样的苦?经过受阅训练的艰苦磨练,他们将来什么苦都能吃。我真希望我的儿子将来也能补上这一课。经过这番艰苦磨练的人定能吃大苦、耐大劳、干大事业,他们是最可爱、最有希望的一代。如孟子云:“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劳其心志,苦其筋骨。”

空军院校方队没有辜负祖国和人民的希望,没有让孟方队长、韩政委白心疼。他们实现了“不辱使命、勇争第一”的誓言。进驻阅兵村之后,在阅兵总指挥部组织的方队合成训练定型考核中,该方队总评成绩优秀,在徒步方队分指挥部组织的6次考核中,他们5次夺得徒手方队第一,成绩一直名列17支徒步方队前列。

(本文原载于《中国空军》杂志1999年第5期,与杨荣、王彩虹同志合作)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