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前古典时期键盘音乐风格:流派与特征

前古典时期键盘音乐风格:流派与特征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法国的舞蹈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说法国的音乐是为舞蹈而存在的。舞蹈的节奏在欧洲人的思想中被牢固确立,对音乐旋律的形成有较大影响。拉莫18岁那年,父亲终于同意他从事音乐,并将他送往意大利。1722年再次前往巴黎并定居。

前古典时期键盘音乐风格:流派与特征

谱例4-2

(四)库普兰键盘音乐风格的形成

1.源于巴洛克艺术风格的影响

库普兰生活在巴洛克时代,从小就耳濡目染着巴洛克雄伟的建筑、繁琐华丽的雕塑风格,他的一些作品中有着巴洛克音乐的风格特点,如第七首前奏曲中,有连续扩张、展开的性质,富于流动性与动力性。

2.吸取琉特琴的演奏风格琉特琴又被称为诗琴,原来是波斯阿拉伯的弹拨乐器,与南北朝时期传人中国的曲颈琵琶外形相似,是最适宜表现灵活技巧与细腻情感的乐器。琉特琴演奏的分解和弦对库普兰作品的织体结构有较大影响。

3.源于法国古钢琴的传统

17世纪末的欧洲是一个充满矛盾和斗争的年代,这时封建专制统治逐步向资本主义过渡。西方各个国家之间发展很不平衡,英国首先发生了资产阶级革命,而法国则正处于封建专制的鼎 时期。这时法国文化具有明显的法兰西宫廷性质和民族特色,同时也从意大利音乐中吸取了许多经验与成果。库普兰长期担任法国凡尔赛宫的宫廷乐师,他在法国音乐传统和宫廷艺术的基础上,创造了当时独特的音乐语言。他遵循法国提倡的“可爱、有趣而流动的音乐……满足于音乐本身的优美,没有眼泪与激情的音乐”的美学追求,将法国音乐创作的基本原则“一个自然、流畅的旋律,一个富有表情但不过分的半音阶和声,以及一个基本简洁的音乐结构,并尽量避免炫技”作为音乐创作的准则,他将法国风格与意大利风格融合并创造一个集合风格,并以此来达到艺术上的完美。

4.受舞蹈的影响

18世纪被称为是“舞蹈的世纪”。人们本能地根据平衡、有节奏的动作和流畅的线条的要求来考虑问题。舞蹈理论家胡扎克(Thomas Cahusac,1714~1798年)认为:“人体的节奏性活动是生命、自然和艺术的最理想的结合。”当时一个主题有没完没了的变奏,一种步法有数不清的名称。如果不是从当时的绘画中得到证实,很难理解当时人们对时髦动作喜欢的程度。舞曲是17世纪法国对音乐做出的重要贡献,这些舞曲传遍了整个欧洲。法国的宫廷舞蹈成了贵族的技术。路易十四是一位出色的舞蹈家,国王本人率先示范。法国宫廷舞优雅、平缓,其动作是宫廷举止的延伸,其步态与音乐节奏相对应。法国的舞蹈影响力是巨大的,可以说法国的音乐是为舞蹈而存在的。舞蹈的节奏在欧洲人的思想中被牢固确立,对音乐旋律的形成有较大影响。

5.同时代其他艺术的影响

如果说17世纪风行欧洲的巴洛克风格代表了贵族以及上层社会的审美趣味的话,到18世纪,这种审美趣味逐渐被洛可可艺术代替,洛可可艺术开始于法国的室内装饰和室内的陈设,后来影响到了绘画、雕塑、音乐领域。洛可可绘画体现上流社会奢侈、享乐的生活,描绘舒适、豪华的场景和精美华丽的装饰,追求单纯的绘画趣味,喜欢柔媚的色彩,追求纤巧、繁褥、精致的装饰性。在法国洛可可绘画艺术的代表人物华多、布歇和弗拉贡纳尔的笔下,古典神话的题材变得妍丽,场面浮华,女风流,男人们也都表现出温和柔弱的风度:用辫子代替假发,穿着色彩柔和暗淡的丝绸衣服,体现华贵、优雅的柔弱之美。法国的建筑、雕塑艺术也突出作品的内部细节,追求富有动感的艺术效果。这些艺术潮流都直接影响了库普兰的音乐创作。

此外,同时代的意大利音乐家对他也有重要影响,他将意大利的技巧完全吸收进来,以意大利风格加上法国风格融合成为库普兰风格,他自觉在融合中追求完美,“库普兰风格”成为了改进的法国传统风格,更合乎时代精神与潮流。

(五)库普兰在键盘音乐上的贡献

1.库普兰首先在法国采用意大利风格,他的古钢琴音乐和谐高雅,将古钢琴演奏艺术推向了一个新的高峰,代表了典型的法国风格和艺术精神。这种风格如所有的法国文化以及趣味一样从法国传播到全欧洲。但当时一些史学家对他有些不公正的评价,英国作曲家、音乐史学家查里斯伯尼(Charles Burney,1726~1814年)在发表于18世纪的《音乐通史》中写道:“法国作曲家的音乐因为充满了各种装饰音和颤音而受到,在这些音乐中没有朴素的音,让听 无法判断其演奏乐器音质的好坏。”他们将库普兰的音乐归为矫情的、轻浮的、浅薄的一类。然而,库普兰的音乐虽没有巴赫音乐深刻的哲理,也没有贝多芬音乐的交响性、英雄性,但他在发音存在局限的古钢琴上,创作出了突破乐器局限性的音乐,他用音乐改善了古钢琴的音质,发展了音乐的体裁与内容,他处在肖邦之前的时代,被当时的人们称为“键盘上最优秀的诗人”。

2.库普兰在巴洛克到古典音乐风格的转变中起桥梁作用。他追求轻松、优雅、高贵、精致,强调音乐带给人们感官的美感与享受,更加贴近社会现实,也反映当时人们对高雅艺术趣味的追求。诞生于贵族生活的洛可可风格影响了资产阶级上升时期的古典音乐创作,引导了古典主义音乐风格的到来,同时库普兰的古钢琴音乐在技法上已经迈人了主调音乐的天地,他关注速度、力度、情感的细微变化,其高贵典雅、优美自然的风格成了莫扎特等古典音乐家们学习的榜样,对后来肖邦的创作也有影响。

二、让 菲利普 拉莫(Jean-Philippe Rameau,1683~1764年)

拉莫是18世纪法国杰出的音乐理论家、作曲家、管风琴家、羽管键琴家。他的主要成就在歌剧与和声学理论上,被誉为近代功能和声体系的奠基人。

(一)生平概述

拉莫1683年 9月25日 生于法国第戎,1764年 9月12日逝于巴黎。拉莫的父亲是第戎的一位管风琴家,其母亲克洛迪娜 德玛迪娜库特来自于热梅奥克斯附近的一个贵族家庭,让 菲利普 拉莫是他们的第七个孩子。父母希望他成为一名律师,拉莫幼年时被送往戈德朗斯的耶稣学院学习法律,但拉莫真正喜欢的是音乐和作曲,在那里他把大部分时间花在了歌唱和作曲上。拉莫18岁那年,父亲终于同意他从事音乐,并将他送往意大利。1702年拉莫成为阿维尼翁大教堂的临时管风琴师,同年5月他又被任命为克菜蒙大教堂的管风琴师,1706年,他到巴黎并且成为圣雅克大道耶稣会和肖梅大道的梅塞德利昂的管风琴师,在那里出版了他的第一册羽管键琴曲集。1709年,拉莫重回第戎,继任父亲在巴黎圣母院的作。1713年7月他在里昂的雅各宾演奏管风琴,并于1715年 4月回到了克菜蒙大教堂,在那里又度过了八年。1722年再次前往巴黎并定居。1726年他与玛丽-露 易丝 芒戈(Marie-Louise Mangot)结婚,在妻兄的帮助下,他的音乐在帕尔马宫廷闻名,1736年拉莫成了耶稣会的士。

拉莫认为理论研究与作曲是同样重要。在1724和1728年,拉莫先后出版了他的第二部和第三部管风琴作品集,《和声学》和《音乐理论的新体系》(Noveau systeme de musique theorique,1726年),还有之前在《墨丘利》中的几篇论文,他在自然音体系的基础上创立了现代和声体系和古典转调规则。虽然他在理论上取得了巨大成就,但是他最大的愿望仍是舞台创作。之后他创作了15部悲剧性的抒情诗和芭蕾,还写过一部歌剧脚本。拉莫的第一部歌剧《希波吕托斯与阿里奇埃》(Hippolyte et Aricie)1733年7月在拉布普里尼耶的家里首演,同年10月1日 在歌剧院公演。1745年他被授予“皇室作曲家”称号,在去世前四个月被封为贵族,享年81岁。

(二)键盘音乐创作

拉莫创作了60余首键盘作品,编辑为《羽管键琴曲集》,共有三卷,第一卷含10首 (1706),第二卷21首 (1724),第三卷23首 (1728)。其中大多数是舞曲,也有一些是对生活的写实性描绘。作品大都冠之有趣的标题,如《被大风吹起的尘云》《索洛涅的小傻瓜》《母鸡》等。

(三)键盘音乐风格

拉莫虽然与库普兰同属于洛可可风格,但他的创作思想受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狄德罗的影响,比起库普兰的作品来说,拉莫的音乐较为严肃与深刻。1722年拉莫发表了《和声学教程》,建立了和声学理论系统,这成为了西方之后近两百年音乐创作的基础。正如伏尔泰[5]所说:“吕利(1632-1987)之后,所有音乐家都单纯地模仿吕利,直到拉莫出现,他在和声方面超越了所有人,他使音乐成为一种新的艺术。”[6]

拉莫认为和声源于数学定理和人类听觉审美规律,他主张不将和声看成是建立在根音基础上的独立音程,而将它看成一个整体,如三和弦。他确定了和声功能走向,在作品中标示出调性,使转调变得富有逻辑性。拉莫作品中采用了半音、不协和音程与一些不常见的和弦,比之前的作品音乐表现力增强了。他的歌剧具有田园牧歌、宫廷式的洛可可风格,既有鲜明的创作个性,又有明确的民族特色。他在歌剧中提高了合唱与乐队的作用,扩展了乐队编制。音乐趣味典雅细腻,具有感染力。创作既具有英雄式的壮丽,又有清澄、典雅的法国特征。

虽然拉莫在音乐史上的地位较高,但在键盘音乐中的地位不如库普兰。作为一个音乐理论家,他拥有丰富的和声知识与熟练的作曲技巧,不少乐曲中显示宏大的织体、较强的和声表现力,体裁也与库普兰稍有不同,除了舞曲以外还写一些富有情趣的小曲。作品的技巧性较高于库普兰,库普兰音乐中繁琐的装饰音被减少,音乐激情丰富、幽默风趣。如《三只手》左手在右手上面穿梭,好像多了一只手。

拉莫键盘音乐生活气息较强,与库普兰以贵族为基调的创作不同的是,他更关注民间生活,音乐丰满生动,具有法国艺术喜欢对事物进行描述的特点。在《母鸡》中,描写母鸡的咯咯叫声,很富有生活情趣,这类作品还有《铃鼓》《小鸟》《埃及少女》等。

谱例4-3:选自《母鸡》开头部分,形象地描述了母鸡可掬的神态。

谱例4-3

三、洛可可键盘音乐的风格

18世纪20年代,巴洛克音乐首先在法国解体,音乐与其他艺术一起演变为洛可可风格。洛可可键盘音乐以法国文化为主导,具有雅致的旋律、清澈洗练的织体与曲式,情趣盎然的装饰音,表达玲珑秀气的韵致,顺应了当时美在感性、意在欢愉的社会艺术倾向。洛可可键盘音乐是巴洛克音乐风格的延续,它使巴洛克风格偏离了庄严厚重、富有戏剧性张力的道路,而进人到了优雅欢愉、抒情高贵范畴。实际上,它使巴洛克音乐完成了一种风格的“蜕变”。洛可可风格使键盘音乐从教堂转移到了贵族的客厅,从宗教转到世俗,这种变化适应了音乐历史的发展方向。洛可可音乐无论是在旋律、和声上,还是结构上,都是古典音乐的雏形。

第二节 意大利的明快风格(Galant Style)[7]

如果说洛可可风格来源于法国芭蕾舞的影响,那么,意大利的明快风格则源于意大利的歌剧文化。如果说洛可可风格反映了贵族的艺术趣味,明快风格则反映了中产阶级的艺术姿态。明快风格是洛可可风格的延续,反映出启蒙运动的影响,在保留宫廷音乐的浮华媚丽的同时,渗人了民间因素的影响。与洛可可风格一样,明快风格的作曲家也认为巴赫的一些作品过于艰难,不利于演与演奏,因此,趋向于作品的悦耳动听,而不是总是在复调的织体中反复迂回,自然、愉悦、明快成为了这种风格的基本特征,虽然明快风格与洛可可风格有直接联系但也有明显的区别。

下面对于两种风格做一个比较:

意大利人喜欢歌剧,歌剧文化影响包括键盘音乐在内的各种音乐,与法国的洛可可风格相比,意大利音乐的主要特征是明朗爽快,而法国人比较客观理智,精致典雅,在法国人看来音乐是用来娱乐、招待贵客的,应该形式整齐,应该好听。意大利人感情容易冲动,认为听音乐首要是为了自己高兴,因此要求生动有趣。明快风格来源于喜歌剧。意大利喜歌剧幽默风趣的歌词影响了音乐旋律的起伏与变化。支持明快风格的理论家有马特松(JOhann Mattheson,1681~1764年)、沙伊贝(Johann Adolph Scheibe,1708~1776年),倡导符合时代要求、清新简朴自然的创作风格。意大利明快音乐风格的代表人是:巴赫的儿子约翰 克里斯蒂安 塞巴斯蒂安 巴赫、多梅尼科 阿尔贝蒂。他们敢于为了悦耳的听觉,为了表现内心的体验而背离巴洛克时代固有的音乐写作语法,带来了音乐创作上的清新自然。

一、约翰 克里斯蒂安 塞巴斯蒂安 巴赫(Johann Christian Sebastian Bach,缩写为J.C.S.巴赫,1735~1782年)

J.C.S.巴 赫是 J.S.巴赫与第二个妻子安娜 玛格塔雷娜生的最 儿子。在巴赫与后妻所生的十二个孩子中,他排行老十。他是早期交响曲的重要作曲家,也是莫扎特最喜欢的作曲家之一,由于在伦敦定居,被称为“伦敦的巴赫”。

(一)生平概述

1735年 9月5日,J.C.S.巴 赫出生在菜比锡,1738~1743年寄住在堂兄约翰 埃利阿斯家里。1743~1744年由父亲教他学习古钢琴,1750年老巴赫去世,他便投奔同父异母的二哥 C.P.E.巴赫。在二哥尽心的指导下,他学习作曲、演奏键盘乐器,不久,便以精彩的演奏驰名当地。1754年他用陪伴意大利女歌 家演出之机会,求学于意大利,并在英国开始了他作曲和演奏家的生涯。他来到意大利博洛尼亚拜神父马蒂尼为师后,于1757年改为信仰罗马天主教,1760年被米兰大教堂录用为第二管风琴师。随后他的创作心思转向了意大利的歌剧,接受了都灵皇家剧院的邀请谱写歌剧。处女作《阿塔萨尔塞》1760年12月26日上演,接着又创作了《乌蒂卡的卡托内》《在印度的亚历山大德罗》等歌剧。1762年他向大教堂告假一年,前往伦敦英王剧院创作了两部歌剧,由于伦敦英王剧院的主管自己是作曲家,所以不用他的作品。后来,J.C.S.巴赫当上了皇后的音乐教师,受到了皇室的优待,年薪为300英镑,还获得了本人作品的出版权,这为他带来了一段平静的生活。1765年莫扎特随父亲来到伦敦与J.C.S.巴 赫结成了忘年之交,J.C.S.巴赫将莫扎特介绍给其他音乐家和有影响力的赞助人。1764年伦敦英王剧院新院长出面要J.C.S.巴赫创作新的歌剧,同年意大利女高音歌 家切奇莉亚 格拉西应聘来伦敦,这位体弱的名牌演员与J.C.S.巴 赫的交往中产生了感情,1773年 J.C.S.巴赫与格拉西去英国旅行并结婚。1778年法国皇家音乐学院久仰J.C.S.巴赫的大名邀请他去巴黎写一部歌剧,新完成的歌剧《高卢的阿马迪斯》在巴黎首演,歌剧的脚本许多地方受到批评。祸不单行,他的管家又伪造了1000多镑收据后携款潜逃,使他陷人了四面要债的困境。歌剧院也辞退了他,因为正走红的人是安东尼奥萨基尼。音乐教师的地位也被新来的施罗埃德挖了墙角。在一连串打击下,J.C.S.巴赫的健康下降,1781年不得不去帕丁东疗养。1782年元旦,47岁 的 J.C.S.巴 赫在伦敦告别人世,身后留下4000多英镑的债务。莫扎特痛心地说:“他的死是全世界的损失。”但是伦敦的公众对这无动于衷,有人还感慨地说:“他专业上有能力,内心仁慈慷慨,对朋友诚挚关心,品行可敬,可是在他接受末日审判之前就被人们遗忘了。”

(二)键盘音乐创作与风格

J.C.S.巴 赫一生写有13部 歌剧(是巴赫家族中唯一的歌剧作曲家)、50首 交响曲、35首键盘协奏曲奏鸣曲,还有许多室内乐。

J.C.S.巴赫键盘音乐风格切合当时社会的需要,创作体现了他缜密的智慧,作品雅致端正,细腻可爱,不温不火,明快中不缺乏气势;同时形式规整,旋律优美,妩媚可爱。他积极支持新型钢琴的发展,也完全了解新乐器的性能。他的键盘作品都是为钢琴而写,旋律中有一些装饰性音型,左手常采用伴奏型织体,呈现简单的二声部样式。乐句清晰,旋律动听,没有太大的技术难度,大部分作品就连业余演奏者都能胜任。因此,他的作品在当时颇受欢迎。他以适合钢琴演奏并能揭示钢琴优越性的作品推进了键盘乐器的进一步发展。

J.C.S.巴赫乐队作品中巧妙的配器、动人的旋律令莫扎特十分敬仰,“他是第一个将对比作为创作原则的作曲家”,[8]他对维也纳古典乐派的作曲家有一定的影响。他还是最早的钢琴协奏曲作者之一,对交响曲的发展也有重大的贡。

谱4-4自 J.C.S.巴 赫的钢琴奏鸣曲Op.17、No.2的开头部分。其规整的手法,轻松明快的风格,对海顿、莫扎特的创作有直接影响。

谱例4-4

二、多梅尼科 阿尔贝蒂(DOmenico Alberti,1710~1746年)

多梅尼科 阿尔贝蒂是意大利作曲家、键盘演奏家、歌 家。他1710年出生于威尼斯,1746年死于罗马。曾师从A.比 菲和 A.洛 蒂学习歌与对位法。1736年他作为威尼斯大使的侍从到过西班牙,之后在罗马的莫利纳里侯爵家从事乐务。他的羽管键琴奏鸣曲均为晚期作品,大约有36首。其中只有14首被完整保存下来,这些奏鸣曲都采用二段体结构,包含两个不同性质的乐章,第一乐章含有奏鸣曲结构因素,第二乐章为简单的舞曲。阿尔贝蒂能在键盘音乐历史上留下名字,主要是因为他创作的奏鸣曲,这些奏鸣曲的左手部分都采用分解和弦作为伴奏音型,这在复调织体盛行的年代是比较新颖独特的,这种音型具有流动的、活泼的效果,带给人清新与愉悦,被后人称为“阿尔贝蒂低音”。

“阿尔贝蒂低音”对于键盘演奏织体的转变起很重要的作用,被古典时期的作曲家广泛运用并流传至今,对主调音乐的形成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甚至成为了主调音乐的标志。

阿尔贝蒂的键盘作品属于主调风格,旋律常由二至四 节短 明确的乐句构成,呈典型的上下句呼应格式,多运用分解和弦伴奏,以调性对比来区分不同的主题与段落。

谱4-5为阿尔贝蒂奏鸣曲第六首的快板,低音部分运用了“阿尔贝蒂低音”进行,轻松愉悦,简洁规整。

谱例4-5

1820世纪年代,当洛可可键盘音乐在法国文化中成为主导的时候,意大利诞生了明快风格。明快风格受意大利歌剧影响很大,以精致的旋律,清晰的和声为特色。旋律中具有明显的间断和休止,侧重节奏要素的变化,音乐中的情绪表现以旋律声部为主导,其他的声部只作为伴奏。与洛可可不同的是,明快风格音乐是以动情为目的,形式居次要,追求的是一种自然愉悦、明快爽朗、轻松自如的音乐情绪。

如果说意大利的明快风格追求的是愉悦情感的显露,那么德国的情感风格则追求的是伤感情绪的抒发。

第三节 德国的情感风格 (Affective Style)

法国人讲究典雅,一味地寻找欢乐,不适合德国日耳曼知识分子的性情。对于德国人来说他们更喜欢读本国抒情诗人弗里德里希 戈特利布 克洛普施托克(Friedrich GottliebKlopstock,1724~1803年)写的伤感诗句,并视伤感诗为宽慰精神的良方。歌德的自传体 说《少年维特的烦恼》就是典型一。

情感风格追求的是音乐必须扣人心弦,采用各种办法使人的心弦为音乐而颤动。也许正是由于过分强调情感的表现而导致伤感,因此,人们也把它理解为多愁善感的风格。总之,直接、敏锐并且主观地展示情感是这种风格的主要特征。

情感风格[9]来源于德国中产阶级,他们不赞成洛可可风格繁复地使用装饰音,认为过多的装饰音会导致音乐的浮华,从德国文化传统出发,主张体现音乐的深度,认为表现人的情感,引起听众共鸣才是音乐创作和演奏的目的。(www.daowen.com)

情感风格是从明快风格中派生出来的,在创作手法上具有明快风格的各种特点,如方整性旋律,简洁的和声结构,清晰的主调织体等。但为了表现出音乐中淡淡的忧郁,有意识地运用半音化进行、叹息音调、自由的倚音、多变的力度、音型或和声表达等,情感风格将巴洛克风格中类型化的情感表达转变成了个人内心情感的表现,音乐创作中体现出个性化、主观性、私人化、团体范围的特性,其创作并不看重能否融人社会生活情境中,而是关注个人的生活,因此,多采用奏鸣曲与键盘作品,更具有室内效果。

情感风格在1760~1780年之间达到高峰,与当时在德国文学界兴起的“狂飙运动”(Sturm und Drang)精神一致,海顿的部分作品亦反映出此种风格倾向。情感风格的创作观念预示了浪漫主义的一些因素,与浪漫主义不同的是他们避免情感的宣泄,追求的是丰富情感的细腻表达。

情感风格的代表人是巴赫的两个儿子:大儿子威廉 弗里德曼 巴赫,二儿子卡尔 菲利普埃玛努埃尔 巴赫。

一、威廉 弗里德曼 巴赫(Wilhelmfriedemann Bach,缩写为 W.F.巴 赫,1710~1784年)

W.F.巴 赫是 J.S.巴赫与玛丽亚 芭芭拉生的长子,被看做是他所有儿子中最有天赋的一个。他1710年11月22日 生于魏玛,9岁 时父亲J.S.巴赫就开始对他进行音乐训练,还为他精心编写了教材《钢琴 曲集》,后来创作的《创意曲集》《十二平均律钢琴曲集(第一卷)》均为指导他而创作。为了防止 W.F.巴 赫在学习上的单一,还在1726年将他送到迈尔斯堡,向著名的提琴家约戈格劳恩学了一年提琴,1729年他从圣托马斯学校毕业以后,进人菜比锡大学,学习了4年数学、哲学、法律。他1733年至1746年任德累斯顿索菲亚教堂管风琴师,1746年至1764年任哈雷圣玛利亚教堂管风琴师,曾经活跃一时,有“哈雷巴赫”一称。他是J.S.巴赫最喜欢的儿子,曾多次代表或陪同父亲出席一些重要场合。他与卡尔 菲利普 埃玛努埃尔 巴赫一样,作为父亲的助手,协助进行私人教学、指挥、排练、抄谱等工作。他对键盘乐器的兴趣很大,在管风琴演奏技巧上甚至可以与父亲媲美,在创作上也有同父亲相似的风格。但他在性格上缺乏安静,总是徘徊犹豫,因为与上司不合,1764年失去了哈雷的职位,以至于生命中最后20年无固定职业,生活极为拮据,1784年在贫困中死于柏林。

他的作品主要有:12首 波罗乃兹舞曲、9首奏鸣曲(F.1-F.9)、10首 幻想曲(F.14-F.23)、8首赋格曲(一套,F.41),还有2首 竖琴协奏曲、1首长笛协奏曲以及一些教堂清剧和器乐作品等,大部分都是在哈雷任职时的作品。

虽然他晚年因为穷困,影响了创作天才的发挥,但他一直是公认的卓越的演奏家,尤其是他精湛的即兴演奏更令人称赞。他的音乐创作也非常有个性,最大的贡 在古典奏鸣曲的结构转型与情感表现的探索上。他创作的古奏鸣曲结构与风格多样并极富有创造性。他的赋格曲中有严格的对位与半音化的和声,而奏鸣曲中却具有清晰的旋律与和声。他既继承父亲的复调音乐创作传统,又以新颖的手法创作出与古典主义风格相联系的奏鸣曲,他的天才使他成为连接这两种音乐风格的桥梁。

二、卡尔 菲利普 埃玛努埃尔 巴赫(Carl Philipp Emanuel Bach,缩写为 C.P.E.巴赫,

1714~1788年)

C.P.E.巴赫是老巴赫与第一个妻子所生的第二个儿子,他的名声在父亲生前就比父亲的名气更高。[10]而老巴赫在生前是作为 巴赫的父亲被人们认识的。

(一)生平概述

C.P.E.巴 赫1714年3月8日出生在魏玛,受洗礼时泰勒曼做他的神父,7岁丧母,9岁在菜比锡进人托玛斯学校学习。C.P.E.巴赫从聪明好学,父亲教他弹键盘乐器,是他一生中唯一的老师。除了认真掌握键盘琴艺以外,任何其他乐器都没有认真学过。11岁他就能够流利地视奏老巴赫的任何作品,什么作品也难不住他。C.P.E.巴赫的成长得益于良好的家庭教育,家中父亲收集的乐谱十分丰富,还常常有音乐名家高手到家中做客,在这里他可以学习到各国音乐家的名作,享受到各种得天独厚的音乐学习条件,这对于他的成长非常有意义。

托玛斯学校是一所很好的学校,与菜比锡大学相邻。1731年,17岁 的  C.P.E.巴赫在中学以优异的成绩毕业,随即获准到大学注册人学,他择法律,实行走读,这样他可以继续在家中学习音乐,并做父亲的音乐助手。1734年他转学到法兰克福大学学习法律,当时,他靠教音乐课、作曲、指导公开演出等打工挣钱,来交纳学费,养活自己。当时在大学学习法律其实属于普通的高等教育,德国大学设置的法律课程无非传授各种人文知识,并非为将来当律师而准备的。在他之前亨德尔、马特宗、许茨、库瑙等其他德国音乐家都当过法律系的学生。老巴赫是一个很好的父亲,他决定只要条件允许,尽量让更多的儿子去大学接受教育,以弥自己幼年失学的遗。在老巴赫的二十个子女中,有四个成为了著名的音乐家,他们是:W.F.巴 赫、C.P.E.巴 赫、J.C.F.巴 赫[11]、J.C.S.巴赫。

C.P.E.巴赫兴趣广泛,爱说话,与人交际彬彬有礼,喜欢结交文人雅士,他知识渊博,出口成章,文笔精练,在应付财务方面表现出律师般的精练。1740年他结束大学生活后,被普鲁士王储招到宫中并任命为宫廷第一古钢琴师(即为弗里德里希二世柏林宫廷室内音乐家和羽管键琴师)。

虽然 C.P.E.巴赫在德国享有古钢琴演奏家与教育家的声誉,但他的创作在宫内没有得到应有的赏识,为此他几次决心离开柏林另谋前程,但都因故没有成功。与他共事的有当时最伟大的长笛家、作曲家约翰 约阿希姆 匡茨(Johann Joachim Quantz,1697~1773年)。1752年匡茨出版了当时关于长笛演奏技巧的权威论著。次年C.P.E.巴赫出版了关于羽管键琴演奏技巧论著的第一卷,这两部著作是当时重要的作曲和演奏文。1750年他父亲J.S.巴赫去世后,他曾试匿继任父亲任职的菜比锡圣托马斯教堂 诗班主一职,但被那里的镇议会拒绝。1768年他成为汉堡主要教堂的音乐指导,主管五所教堂的音乐事务,每年还要组织200多场演出,给学生上课。工作任务繁重。但他都能应付自如,可见C.P.E.巴 赫多才多艺、精力充沛。虽基本工资只有600马 克,但各个教堂的兼职都有额外收人。C.P.E.巴赫的大多数宗教音乐都在此时完成,他创作的作品数量与父亲不相上下。

C.P.E.巴 赫在柏林的20年,创作进人到炉火纯青的阶段,因此,他被后世称为“柏林的巴赫”。他常常与诗人、作家、教授等开明知识分子交往得到不少启发。因在教会任职他必须写大量宗教作品,但他将美妙的灵感留给了器乐创作,最好的作品是6卷键盘奏鸣曲、回旋曲、幻想曲。

他主张创作技巧不仅应该完美,还要有独创性。批评巴洛克后期音乐创作中精致有余、创新不足的毛病,同时他也深刻认识到老巴赫的伟大,整理编辑了老巴赫的圣咏曲集。C.P.E.巴赫在德国与奥地利备受尊敬,他的创作对同时代与后来的作曲家都具有影响。

C.P.E.巴赫的创作音乐类型几乎与父亲完全一样,但是数量最多的是键盘作品,其中有奏鸣曲、协奏曲、三重奏鸣曲以及许多单独作品,如回旋曲、幻想曲、舞曲等,还写了交响曲、歌曲、大型合与管弦乐、受难曲、清剧、经文歌等。

(二)C.P.E.巴赫的键盘音乐风格

C.P.E.巴赫的音乐以表现人的主观情感为主要目的。他前半生的作品为能够表现出细腻的力度变化的击弦古钢琴而作,以抒发感情为主;后半生的创作主要为当时较新颖但还不够完善的近代钢琴而作(也就是说最后5部键盘音乐作品是为钢琴写的)。

C.P.E.巴赫的键盘音乐中既运用奏鸣曲式的创作原则,又将维瓦尔第的利都奈罗[12]处理手法运用进去,和声的节奏放慢了,织体趋向于主调,低声部常有大量重复音符,主题华丽,能充分发挥键盘演奏家的技术,慢乐章更体现出作曲家优美动人的抒情风格。

谱4-6自  C.P.E.巴 赫6首 《威顿贝格(Wurtemberg)奏鸣曲》的第一首的开头部分。旋律中饱含跌宕起伏的情感,十分动人。

谱例4-6

情感风格“追求一种内在的、多感的、主观的情感表现,忧郁的泪花是它最渴望的反应之一”。[13]出于对情感表现和戏剧性效果的追求,C.P.E.巴赫在作品中大量采用色彩较暗的调式,强调音响大幅度和突然的对比,出其不意地转调休止,在主调织体中加人复调因素,大量运用半音语汇,通过力度和色彩的细致变化来吸引听众,引起听众的情感共鸣。

C.P.E.巴赫创作中常使用远关系的突然转调,节奏上灵活多变,以表现人内心的犹疑徘徊,他开创了维也纳古典乐派后期抒情风格的先河,如6首《普鲁士奏鸣曲》就是这方面的典型代表。

对于演奏,C.P.E.巴赫说:“不谐和音程要演奏得强一些,而谐和音程则要温柔,因为有之前的一种对比和刺激……后者的(和谐)音程使得不和谐产生的不安情绪得以平缓。”[14]

关于装饰音,C.P.E.巴赫这样认为:考虑到装饰音的作用是绝对必要的,它们使音乐有活力,同时也引导出音乐中的重音与强音,使音乐更愉快并提醒人们注意;将装饰音用在必要的地方,能赋予音乐更加鲜明的特质,表情也会因而更引人注意;装饰音有助于阐明音乐的意匿,使之明确地表现出哀愁或欢乐,没有装饰音,再美的旋律也会变得空洞无表情,最清楚的内容也将蒙上乌云。[15]同时C.P.E.巴赫又反对过分滥用装饰音,认为要对装饰音的数量与种类予以节制,他说:“法国音乐家原来差不多每个音都进行了修饰,这样既不清晰,又不简练,而德国音乐家不搞过分修饰,标得也很严谨。”[16]

(三)C.P.E.巴赫对于键盘音乐的贡

C.P.E.巴赫的专著《键盘乐器的正确演奏法》具有划时代的意义。他在书中明确提出,音乐的主要目的是动心和激发情感,强调用心灵来演奏音乐。他提倡使用拨弦古钢琴(大键琴、羽管键琴),因为在当时除德国以外,这件乐器并没有得到普遍认可,他用自己的创作丰富了这一乐器的表现力,并与斯卡拉蒂、库普兰、拉莫等作曲家一起,创造了拨弦古钢琴艺术辉煌的顶峰。

他是古典主义风格的奠基者。他在斯卡拉蒂键盘作品二段体结构的基础上,扩展成具有对比性格的两个主题,从而发展成有呈示、展开、再现三部分功能的结构,从而奠定了最初的奏鸣曲形式,为海顿对古典奏鸣曲形式进行完善打下了基础。

作为情感风格的主要代表人,C.P.E.巴赫提出了超前的美学思想,作品中独特的情感和力度的表现,深刻地影响了海顿与贝多芬的创作。他在创作中采用了当时比较新颖的表现方法,在键盘独奏曲中经常突然转换情绪,唤起人们对于情感表现的渴望,成为浪漫主义音乐表现的先驱。

从音乐语言的表现特征来看,情感风格与明快风格有不少相同之处,如方整性旋律进行、简洁的和声架构、清晰的主调织体等,这说明它们共享体现时代风貌的基本音乐准则。但情感风格更注重个人情感的抒发,更趋向于伤感情绪的体现,作品中常出现自由的装饰音,跌宕起伏的旋律线,丰富多变的力度,频繁的“叹息”式半音进行,语言般的旋律形态等,一切都是为了塑造动人心弦的艺术效果。情感风格对浪漫主义的音乐创作有着直接影响。

第四节 前古典时期的键盘音乐风格

前古典时期的三种风格——洛可可风格、明快风格、情感风格,从不同的侧面体现了当时的音乐风貌与艺术品位。这一历史时期总体特征是崇尚自然美,以市民意识表现艺术的亲切感与生活气息。最典型的特征是:优雅的旋律、平衡方整的结构、清晰的句法与段落、丰富的装饰音、简洁的和声、以主调思维为基础的键盘织体样式,崇尚自由与时尚成为前古典主义时期音乐语境中的关键词。

前古典时期的音乐以简化巴洛克时期复杂的形式和简化所有的风格因素为特征,采用人们易于接受的织体、调性、和声节奏来创作音乐,使音乐变得简单明晰,带来了清新的音乐风格。前古典时期是从巴洛克走向古典风格的桥梁。它有如下特征:

一、与巴洛克时期采用贯穿始终的节奏不同,前古典时期作曲家以民歌和民间舞曲为范,采用清晰简单并呈周期性节奏,节奏鲜明,富有活力。

二、前古典时期的作曲家很少择超过三个升号和三个降号的调,和声简单并功能化,和声节奏一般较慢。随着对表情细致变化要求的不断增长,和声逐步变得精致复杂,大量运用变化音、不协和和弦、远关系转调等,这些做法成为浪漫主义音乐的先声。

三、以主调织体为主,旋律成为最重要的表现要素。但它的形态已不是巴洛克时期的流态型,前古典时期的旋律常为方整型,一个乐段一般分成两个或者更多个乐句,句逗清晰,常运用分解和弦式旋律,和声型的伴奏织体,层次明晰,声部独立,风格清新自然。

【注释】

[1]洛可可风格倡导者是蓬帕杜夫人(1721~1764年,路易十五的情人),首先兴起在建筑与绘画上,后出现洛可可音乐、洛可可文学、洛可可雕塑、洛可可时装、洛可可家具等,从法国蔓延至整个欧洲。

[2]路易十四(Louis-Dieudonne,1638~1715年):法国国王,在他执政下法兰西王国成为欧洲最强大的国家。他一共执政72年,是世界上执政时间最长的君主之一。路易十四在位期间法国音乐发展达到了高峰。他一直是艺术赞助者,他也弹奏琉特琴、古钢琴和吉他,还唱歌、作曲,他还是个杰出的芭蕾舞者,拥有自己的音乐室,所有行宫中都设有剧院,他日常生活中的穿衣、饮食、弥撒、走路、划船等都离不开音乐,他亲自挑选宫廷中演出的芭蕾舞与歌剧的主题,监督超过150名乐师。他还培养孩子们对音乐的热爱与品位,在当时骑马、击剑、舞蹈、音乐是所有贵族都要学习的技术。

[3]路易十五(1710~1774年),法国国王,1715~1774年间执政,他执政早期受到法国人民喜爱,后期丧失了民心,走向衰落。法国1756~1763年发生了七年战争,1789年爆发法国大革命,法国的君主专制统治解体。1723年路易十五开始亲政以后,热衷于享受生活,1745年将宫廷迁回凡尔赛宫,恢复了以凡尔赛宫为中心的宫廷生活。18世纪是以女性为中心的沙龙文化 期,当时的桌子、椅子、柜子等家具都采用曲形腿和花形装饰,喜欢用弧线与S 形线。所有陈设表面都以珍禽异兽、奇花异草装饰得富丽堂皇,卷草舒花、缠满盘曲、连成一体。除了整体保持和谐平衡之外,也增加了非对称因素,这种精湛的装饰艺术风格被称为路易十五世风格。

[4]库普兰生活在法国路易十四执政时期,路易十四定他为私人音乐师,同时担任皇室的大键琴师,每周日晚为皇帝与凡尔赛宫的朝臣们举行音乐会,此时他开始为这些音乐会写一些键盘作品、器乐重奏曲等。

[5]伏尔泰:(Voltaire,1694~1778年)原名弗拉索瓦-马 利 阿鲁埃(Franc,ois-Marie Arouet),“伏尔泰”是他的笔名,法国启蒙思想家、文学家、哲学家。被誉为法兰西思想之王,法兰西最优秀的诗人。

[6]引自:德里克 沃森编著,《音乐引语词典》[M],1994,第163页,转自《巴洛克时期钢琴名作演奏指导》[M],上海音乐出版社原版引进,2008年5月版。

[7]Galant Style在 中国音乐学术领域也有被翻译成“华丽风格”的,但其基本意义指“风雅”和“愉悦”,启蒙思想家伏尔泰认为“华丽风格”一般而言,意味着对愉悦的追求,“华丽风格”一词在18世纪的文学、美术中也经常使用。这里笔者认为称为“明快风格”更贴切,也以免与洛可可风格混淆。同时,参阅:廖叔同著《西方音乐一千年》[M],第199页,也将这种风格称为“明快风格”。

[8]参阅:[英]戴 维德 罗兰编,马英 珺 译《钢琴》[M],人民音乐出版社,2008年12月版,第148页。

[9]在廖叔同著的《西方音乐一千年》一书中将这种风格称为“伤感风格”。见:廖叔同著,《西方音乐一千年》[M],三联书店,2004年版,第190页。

[10]现在J.S.巴 赫的名气完全盖过了他的孩子们,但是在18世纪末,情况完全不同,当时如果说老巴赫被人知道的话,那他是作为 C.P.E.巴 赫(柏林的巴赫)和J.C.S.巴赫(伦敦的巴赫)的父亲。

[11]约翰 克里斯托弗 弗里德里希 巴赫(Johann Christophfriedrich Bach,1732~1795年  ):巴赫第二次结婚生的长子,第9个儿子,在菜比锡大学学法律后,1750年受威廉伯爵之邀成为了室内乐师,1758年任乐队首席,1778年去伦敦访问幼弟约翰 克里斯蒂安 塞巴斯蒂安 巴赫(Johann Christian Sebastian Bach,1735~1782年)之后创作风格更接近古典主义。作品有14首 交响曲、8首键盘协奏曲、奏鸣曲、三重奏、清剧、康塔塔、世俗歌曲和歌剧《美国女人》等。

[12]利都奈罗曲式:是一种分段叠歌形式。要求重复演奏乐曲的开头与结尾乐队全奏部分,最先与最后的全奏都在主调上,其他都离不开关系调的范围。

[13]引自:人民音乐出版社编辑部编,《西洋音乐的风格与流派》[M],人民音乐出版社,1990年7月版,第63页。

[14]引自:伊恩 科洛夫顿唐纳德 弗雷瑟编著,《音乐引语大辞典》[M],纽约,1985年,第11页。

[15]参阅:[美]萨 姆 摩根斯坦编,茅于润等译,《作曲家论音乐》[M],人民音乐出版社,1986年10月版,第2页。

[16]同上。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