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C·B·S: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的励志转变

C·B·S: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的励志转变

时间:2024-01-21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一位胆小得连到朋友家敲门都害怕的人,却成了当代第一雄辩家。我所知道的两位名人就是这样的:一位是F·D·R——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另一位是C·B·S——著名的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一提到C·B·S,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大文豪萧伯纳。在他们交往的前两年,萧伯纳丝毫没有结婚的打算,直到1898年。萧伯纳病愈后,立刻把一只结婚戒指和一份结婚证书送到了夏露德手中。

C·B·S: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的励志转变

英国大戏剧家萧伯纳

一位胆小得连到朋友家敲门都害怕的人,却成了当代第一雄辩家。

伟人们的名字即使使用缩写字母,也不会让人错认。我所知道的两位名人就是这样的:一位是F·D·R——美国第三十二任总统富兰克林·罗斯福;另一位是C·B·S——著名的爱尔兰戏剧家萧伯纳。

一提到C·B·S,人们就会自然而然地想到大文豪萧伯纳。他写的那些有趣而流传于世的传奇故事,都是以缩写名字C·B·S署名的,而不是以全名George Benard Shaw。

萧伯纳的一生写了很多脍炙人口的作品,但他只接受了五年正规的学校教育,就是这短短的五年,造就了一位一流的、而且获得了文学领域的最高荣誉——诺贝尔文学奖——的大作家。当时诺贝尔奖的奖金有3~5万美金,不过萧伯纳所看重的并不是名誉和金钱,他当场就把奖金捐赠给了“瑞典文学联盟”,这一巨额奖金在他手里只停留了几秒钟的时间。

他的父亲是一名没落的贵族,他们并不富裕。他深爱着的母亲又和他父亲的婚姻出现问题,引起了非常富有的伯母的不满,结果剥夺了父亲的财产继承权。全家的生活越来越窘迫,十五岁的萧伯纳只好外出谋生,从事月薪只有四十美元的文秘工作。

从十六岁到二十岁的四年时间里,萧伯纳做过出纳、兼职打杂工等工作,周薪是八十美元。然而出生在美术、文学、音乐气氛非常浓厚的书香门第,在耳濡目染,潜移默化之下,他觉得自己不适合这些事务性的工作。在七岁那年萧伯纳就读过莎士比亚的《哈姆雷特》、约翰·布里安的《天路历程》以及《天方夜谭》等许多名作。十二岁时,他热衷于拜伦的诗作,沉迷于狄更斯、大仲马、小仲马的小说,对雪莱的诗也非常感兴趣。

他兴趣广泛,还涉猎著名的登山运动员乔恩·泰尔塔鲁的哲学经济学家约翰·史蒂雅德·密尔以及以哲学、社会学与进化论闻名遐迩的赫伯特·斯宾塞等人的著作。在这些名著的激发下他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人是靠思想活动的动物。萧伯纳在受到这样的启发以后,当然不喜欢碌碌无为的生活,他所向往的都是文学、美术等艺术。在二十岁的时候,他暗暗发誓——人生只有一次,决不能让自己的一生虚度在普通的事务员的工作上。

于是,在1876年,他决定前往伦敦(他母亲在那儿教音乐),开始自己的艺术生涯,从此他迈开了赚取巨大财富及名誉的脚步。

在伦敦最初的九年里,他不停地写啊写,但却连自己的温饱问题都解决不了。他把全部精力投入到写作上,每天不论有什么事情,他都要求自己必须写上五页纸。后来,他在回忆这段历程时写道:“那时,由于我刚开始创作,常常连写上五页纸都感到很困难。”

经过长时间不懈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五部长篇小说,其中有一部就是众所皆知的《艺术家之间的恋情》。然而在当时,美英所有的出版社都拒绝采用,只有一家出版社告诉他,可以考虑他以后的作品。他送了好几次稿子,但得到的却是同样的回答。出版社之所以拒绝出版他作品,不是因为他的小说文笔不好,或是没有可读性,而是小说的内容与当时的社会潮流显得格格不入。

刚到伦敦的萧伯纳穷得连送原稿的差旅费都没有。从下定决心以写作为业开始,一直到九年后,他所得的稿费加在一起总共也只有三十美元,平均起来每个月只有一便士。他穿的衣服非常破旧,因为长期坐着不动,裤子都磨破了,鞋底也磨得尽是窟窿。因此,人们经常能看到衣着破旧的萧伯纳小心翼翼地遮掩着衣服上的破洞,狼狈不堪地出入于伦敦的大街小巷。

刚开始萧伯纳的生活只有依靠他母亲向面包店、杂货店赊账来救济。在此期间他有了三十美元额外的收入,包括他担任选举时的计票员所得的五美元,以及一名律师以二十五美元要求他写一篇关于卖药文章的报酬。(www.daowen.com)

这样能活下去吗?当然不能!他惭愧地说:“本来应该是我来养家的,没想到反倒是这个家来养我,这个家已经够贫苦的了!”后来他也常回忆说:“我没有对自己的家庭做过任何贡献,反而母亲要分出精力来照顾我。”

后来处境慢慢好了起来,他终于可以靠着写作自食其力了。替他带来第一笔稿费的是一个并不出色的剧本。实际上,二十一年来,他一直有一个梦想——那就是赚一笔钱,然后娶一个漂亮的妻子。

萧伯纳常常在公众场合对当时社会非常重视的传统如婚姻制度、教会、民主主义等进行批评,在此之前还从来没有人敢如此大胆地对这些东西大加评论。这个表面上看起来大胆而激进的人物,实际上却是一个内向、懦弱的人。关于他,有一个让人吃惊的、发生在泰晤士河畔——他的一个朋友住所附近——的故事。

他在访问这位朋友时,是这样的情形:“我不得不敲他家的门,在这之前,我在河畔徘徊了将近二十分钟,以至于几乎想放弃拜访他的念头而逃回家去了。然而我的本能告诉我,如果要在这个世界上有所作为的话,就必须战胜自己的懦弱。最终我鼓起勇气敲响了他家的门。年轻的我,是那么的内向、懦弱。”萧伯纳回忆道。

另一方面,他又非常重视在公共场合行为举止方面的礼仪。他到处演讲,在他的听众中,资本家多于无产者,他不愿成为金钱的奴隶,所以他演讲从来都是分文不取。

1896年,萧伯纳结识了夏露德·蓓唐菲女士,当时他已经四十岁了,而她则是一名三十九岁的老小姐。她是个非常富有的女人,此时的萧伯纳也因剧本在美国畅销而赚了不少钱,一年的收入大概在十万美元以上。

她竭尽全力在社交界大力宣传萧伯纳所倡导的费边主义,这足以说明她是多么支持萧伯纳,然而,对她的帮助他毫不领情,反而还气愤地指责她:“我从未见过像你这样无聊的女人!”

在他们交往的前两年,萧伯纳丝毫没有结婚的打算,直到1898年。那一年夏露德因公务动身前往罗马,当她抵达丹诺马时,萧伯纳病重的电报也同时到达,她立即丢下一切赶回伦敦。结果发现,因过度疲劳而疾病缠身的萧伯纳孤独地躺在办公室里,这个又脏又臭又小的办公室让夏露德大为吃惊,萧伯纳也自嘲地说:“即使派七个佣人同时来打扫,恐怕也得花上五十年才会打扫得干净。”

有着一双不时闪着光芒的碧眼女富豪夏露德,立刻把他带到乡下的别墅中,无微不至地照顾他、为他治病。萧伯纳病愈后,立刻把一只结婚戒指和一份结婚证书送到了夏露德手中。

萧伯纳说:“我实在没有资格结婚,因为我总是让人操心。”

他们持续了四十五年美满幸福的婚姻,一直到1943年萧伯纳夫人去世。

目标对每个人都非常重要,有目标才会有拼搏的动力。根据自己的情况确立一个明确的目标,不管遇到什么困难都要坚持这个目标。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