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科知识 心灵身体的联系与冲突,自卑与超越

心灵身体的联系与冲突,自卑与超越

更新时间:2025-01-02 百科知识 版权反馈
【摘要】:个体心理学也许能就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动态关系。等待治疗的病人既有心灵也有身体,如果我们依据错误的理论进行治疗,我们便无法使病人痊愈。我们认为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并进一步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运动和卫生的知识已经证实,皮肤是在身体和心灵共同作用下才得以恢复的。

精神支配肉体还是肉体支配精神?人们对这个问题一直争论不休。这也是唯心主义和唯物主义哲学家的根本分歧所在,哲学家们为各自的观点提出了数以千计的论据,但仍旧没有说服对方,达成一致。个体心理学也许能就这一问题提供一些帮助,个体心理学研究的是身体和心灵的动态关系。等待治疗的病人既有心灵也有身体,如果我们依据错误的理论进行治疗,我们便无法使病人痊愈。我们必须找到正确的身体和心灵的相互作用规律,确保我们的理论经得起实践的考验。

争论不止停留在非黑即白的观点上。我们认为精神和身体是一个相互作用的整体,是一个人生活的两种表现形式。我们应该将他们视为一个整体,并进一步了解二者的相互关系。生命在于运动,即一个人的生命是由一个人的活动组成的,但是如果没有思想的控制,仅凭肉体根本无法完成这些活动。一株长在地里的植物,只能停留在固定的地方,无法移动,即使我们吃惊地发现植物也有感觉,但是对它们的身体而言是没有作用的。例如植物能想:“有人来了,他就要踩到我身体上了”,但是结果却无法改变,因为植物无法利用思想控制自己的身体随意移动,计划要去的方向。

然而,动物都能预见并计划自己行动的方向,这也说明了人类是有精神的。

“当然,你想好了,要不你不会这么做的。”(《哈姆雷特》第三幕第四场)

精神的精髓在于通过预知指导自己行动的方向,认识到这一点后,我们就能理解精神是如何控制身体的了——精神为身体设定行动的目标。不断往复的运动是没有作用的,必须设立一个固定的目标。精神先设定一个生活目标,然后依靠身体完成,精神主导身体,身体反过来也会影响精神。比如,我们想去月球,但必须借助能承载身体的科技工具才能完成这个目标。

人类比其他动物更善于活动。这主要体现在活动方式多(从人手的动作中就可看出),对环境的改造大。因此,我们可以预料:人类的精神将越来越强大,预见未来的能力也将高速发展,人类奋斗的目标性也将越来越明确,以改进他们在整个情境中所处的地位。(www.daowen.com)

我们还发现在为了完成目标而做的动作中有一个能包含一切的单一动作。我们所有的努力都为了获得一种安全感,所有的动作和表现都必须互相协调一致结合成一个整体。

肉体和心灵也努力要成为整体,在生命形成之初二者就开始相互合作,相辅相成。比如,当皮肤受伤时,整个身体都忙着让其复原,不只是身体,精神也给予很大的帮助。运动和卫生的知识已经证实,皮肤是在身体和心灵共同作用下才得以恢复的。

人类从出生到死亡,肉体和精神都在进行互相合作,他们是不可分割的整体。精神犹如发动机,将人体的潜能全部激发出来,带领身体进入安全舒适的地位。在身体的每一项活动中,我们都能看到精神的意义。人们的一言一行,举手投足间都能表现出精神所赋予的意义。总之,心理学所研究的就是个人各种表情、动作代表的意义,找到它们的最终目的,并以此与其他人的目标相比较。

在我们为了到达最后的目标努力时,精神必须将目标变得更加清晰、细化,它需要计算出最优化的特定方向和路线,确保我们顺利抵达。当然,也有可能发生错误,但是如果没有开始设定的固定的目标,那根本就不会有后续动作产生。如果精神所选择的方向实际是错的,但精神并没有察觉到,误以为是最优方案了,那行动必定会出现错误,无法抵达安全的目标。我们都在寻找安全的目标,可是有些人认错了安全目标所在的方向,结果误入歧途。

我们看到一种表现或病征,如果无法判断背后的意义,最好的方法就是将其当成简单的动作来看。比如偷窃这种行为,偷窃就是把别人的财物通过非法手段据为已有。这个动作的目的在于偷窃者想更富有,以获得安全感。因此,偷窃动作的起因是感到自己贫乏。下面我们进一步对偷窃者进行分析,他的环境是什么样子的,以及他为什么感觉匮乏;然后,我们要看他是否可以用正当的方法来改变环境,达到富有并获得安全感的目的。他的最终目的是正确的,只是选择了错误的方法。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

我要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