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遇秋: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手风琴手
五十年前,为纪念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曾经参加过长征的肖华将军创作完成了12首形象鲜明、感情真挚的长诗。随后,北京军区政治部战友歌舞团的晨耕、生茂、唐诃、遇秋4位作曲家选择了其中的10首诗谱成了组歌———《长征组歌》。她伴随了几代人的成长,其中的许多唱段已经家喻户晓。
《长征组歌》的主创之一“遇秋”,就是我们深泽县人,原名叫李遇秋。
27岁的李梦瑜是石家庄市唯一一名师从遇秋老师的弟子,说起和恩师的缘分,她用“奇遇”来形容。
事情要从十四年前说起。2000年,国际手风琴音乐会开幕式在北京展览馆剧场举行,李遇秋作为业界泰斗,也作为评委受邀参加。当时只有13岁的梦瑜激动万分,作为手风琴的后辈,谁没有听说过遇秋老师的大名呢?当听到主持人介绍到,李遇秋老师出生于河北深泽时,台下的梦瑜再也坐不住了,她多想和这个仰慕已久的老乡和前辈近距离见上一面。中场休息时,梦瑜来到休息室,自报家门后,受到了李遇秋老师的热情招待,不仅询问了她练琴的情况,还问起了家乡的近况。
说到兴浓时,老师拿起自己的琴,让梦瑜弹奏,随即就指出了她的几处小问题。后来,更是破例将梦瑜收在门下,这一教,就是三年。在指导梦瑜琴艺期间,无论李遇秋老师多么繁忙,都从未因为个人原因缺过课。梦瑜说:“老师为人朴素,平易近人,对艺术更是严谨执着,可以说,是奉献了他人生所有的热情。”
1929年,李遇秋出生在深泽县,他幼年丧母,靠父亲行医维持生计。1940年,11岁的遇秋进了“抗中”学习,学会了很多抗日救亡歌曲;1945年,李遇秋进入了抗敌剧社(战友歌舞团的前身),学会了看简谱、拉手风琴;1950年,他进入上海音乐学院作曲系学习;1957年,他以优异的毕业成绩重返工作岗位,完成了从“小八路”到“音乐家”的转变。著名的作品有七重奏《王二小的故事》、大提琴协奏曲《鄂尔多斯》、手风琴二重奏《草原轻骑》等。(www.daowen.com)
李遇秋在手风琴方面的造诣非常深,他在手风琴教学、作曲方面也是一流的,他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代手风琴手,也是目前中国仅有的写手风琴曲谱的专业作曲家。
1965年初春,上级交给战友文工团总团副团长晨耕和生茂、李遇秋一项重任,为总政治部主任肖华上将的《长征组诗》谱曲,并希望能广为传唱。当年4月份,《长征组歌》的“主旋律”初稿敲定后,写总谱子的重任就落在了“科班”出身的李遇秋肩上。李遇秋曾回忆说:“那是1965年盛夏,我的创作环境就是在战友文工团的一间只有3平方米的陋室里进行的,当时没有电扇,更没有空调,那时我年轻,体力充沛,几乎没白天没黑夜地在写,有时热得受不了了,就索性‘赤膊上阵’,只穿个裤衩,双脚泡在凉水盆里,身上只披着一块湿毛巾……”经过两个月的奋斗,《长征组歌》总谱完成了。
1965年秋,在庆祝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16周年、红军长征胜利30周年之际,《长征组歌》在北京隆重上演,引起了轰动,并迅速传唱全国。
李遇秋的名字是和《长征组歌》连在一起的。1993年,肖华将军的夫人王新兰和著名指挥家胡德风等人共同商议,对《长征组歌》进行再创作,改编执笔的担子又一次落在了李遇秋肩上。他为此倾注了大量心血,在一年多的时间里,熬过了一个又一个不眠之夜,春节期间也顾不上休息,终于将一部200多页的总谱写了出来。时任中央军委副主席的张震在审听了新版《长征组歌》后称赞说:“老版本好,新版更好,是锦上添花!”
李遇秋对家乡有着很深的感情,曾经多次回到深泽探亲采风,每次回家,他都像个孩子一样兴奋,总有做不完的事情,和大家聊不完的天儿。这里的肥水沃土、一草一木,还有朴实善良的乡亲,都让他念念不忘。李梦瑜说:“和遇秋老师在一起,学到的不仅是琴艺,更多的,还有做人的道理,这是能够受益终生的。”
黑体">(王 鑫)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