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了学术渊源的汪篯并没有失去他的学术生命,他是一个从陈寅恪那里采得学术圣火的学人,在治学上颇具其师作风,研究历史总是从校勘古籍着手。1960年,他着手校勘《唐六典》,任何细微之处都不放过,如关于祥瑞的记载,本来似乎无关重要,不妨放过,可是他蝇头细楷,写上夹签,校正了旧本的讹夺。他继承陈寅恪在隋唐史上建起的构架,凭着深厚的学术积淀在隋唐史研究领域发功用力,发表了一系列富有学术创建的论文,尤其是汪篯的数学很好,他利用这一优势展开计量研究,成就突出,其中《唐代实际耕地面积》一文,征引大量的文献资料,推定唐玄宗天宝时期全国的实际耕地面积,大约在八百万顷至八百五十万顷之间。这一说法比较接近历史实际,已被史学界所采用。1962年6月发表在《光明日报》上的《隋代的户数的增长——隋唐史杂记之一》也是这方面的经典之作。他的另一研究成果是《唐太宗与贞观之治》,把唐太宗这个重要的历史人物放在隋未唐初社会的大背景下全面系统地评述,并根据时事形势论述了贞观之治的由来,史论结合得很好,对唐初政治史的研究作出了重大贡献。
汪篯在学术研究上颇具乃师之风,治学严谨,精益求精,文字不为定论不急于发表,总是反复补充修改,因此他的学术论文多为精品。虽然汪篯的学术成果不多,但在隋唐史研究领域的名气却不小。1961年汪篯参加了《中国史纲要》一书关于隋唐史方面的编写工作。《中国史纲要》是1961年高等学校文科教材编选计划会议决定,委托翦伯赞同志主编,作为高校文科中国通史教材之用的。全书四册的编写分工如下:第一册的先秦部分由翦伯赞、吴荣曾负责,秦汉部分由田余庆负责。第二册的三国两晋南北朝部分由田余庆负责,隋唐部分由汪篯、吴宗国负责。第三册的五代十国来辽金部分由邓广铭负责,元明清部分由许大龄负责。第四册的近代部分由邵循正、陈庆华负责。这些人都是当时史学界的“一时之选”。1963年仅仅发表了几篇学术文章的汪篯,以不多的学术成果晋升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
1966年6月,“文化大革命”爆发,早已开始受到批判的翦伯赞再一次被《人民日报》点名,而且和翦伯赞“志同道合的人”也在批判之列。汪篯曾经担任翦伯赞主编的《中国史纲要》的执笔人,无疑也是与翦伯赞“志同道合的人”。早就领教过政治批判厉害的汪篯,精神迅速崩溃,不等凌辱加身,就于10日晚上在家中吞下安眠药,走上了不归路,享年仅仅50岁,一个有希望的学术之星就这样陨落了。江淹说:“自古皆有死,莫不饮恨而吞声。”汪篯正处于历史学家开始感悟学术与人生的美好年华,学术的积淀已经完成,但是他的过人的学术才华还没有充分展示出来,中华书局向他约稿的《唐太宗传》刚开始着手,就英年早逝,心有所撼是必然的。
汪篯的一生跌宕起伏,他的生命轨迹充满了苦寒色彩,他生于贫寒之家,一生流离颠簸,战乱年代文人经受的苦难汪篯都尝过,少有家庭温暖和家室之乐,年近40方有家室之乐。陈寅恪曾经给了他学术生命,也曾经给了他家的温暖,但是又毫不留情地把他逐出师门,使汪篯苦寒的生命年轮又增添了无数的苍凉,后人思之每每为汪篯之遭遇潸然泪下。尤其是他英年早逝,才华没有完全展示,学术著述不多,加上门人零落,死后的汪篯是寂寞的,很少有纪念性的文字面世,此情此景真是“长使后人泪满襟”。(www.daowen.com)
“文章自有命,不仗史笔垂。”1979年,汪篯生前的论文被结集为《汪篯隋唐史论稿》出版,这是汪篯生前留下的唯一的学术论文结集,收录了他生前发表的论文。他的生前好友唐长孺先生为之作序,其中有“今天终于看到他的著作得以出版,真是悲喜交集”之语,当是唐先生发自肺腑的话。序言对汪篯的师承有这么一段话:“汪篯同志是陈寅恪先生的高足弟子和助手,在掌握、运用资料方面,毫无疑问,他继承了陈先生的优良学风,解放后,由于他认真学习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努力在改造世界观的同时改造学术思想,使之逐步走向历史唯物主义,这个改造过程大致在本书所收诸篇中也有所体现。”显然,由于时代的因素,唐先生的话似乎有未尽之意。序言最后附诗一首,诗中有“燕市论交晚,情亲十载余。……胜业隋唐史,勤思马列书。遗编今捧读,涕泪满衣裾。”唐长孺声情并茂的序言,应该给魂归天国的汪篯带来很大的安慰。我们也该为汪篯有这样的知心朋友感到高兴。
陈寅恪在汪篯身上留下不绝如缕的学术遗脉。汪篯的弟子胡戟才情命运与其师相似。在北大历史系大学四、五年级分专门化时,就在汪篯教授指导下学隋唐史,1964年又考为他的研究生,确定了终生的学术方向。研究生毕业后,自愿到内蒙当工人。1979年调回北京,1980年春以一篇大四的学年论文《姚崇和十事要说考》就定了讲师职称,1992年还是讲师职称的胡戟,被推选为中国唐史学会副会长,可谓学术界的一大奇闻。1994年由讲师破格晋升为教授,2001年增列为博士生导师。先后主持10余次全国性和专题性的学术会议,举办两届讲师讲习班和一期教授级的高级研究班,主编隋唐历史文化丛书和八期学会会刊,编年会论文集和考察队的访古文集,组织丝绸之路、河东两京路、唐宋运河、蜀道、内蒙的多次历史考察,组织甘肃艺校敦煌舞到西安和北京演出,编印隋唐五代史的论著目录,最后是在唐研究基金会支持下,组织国内外34位学者历时5年完成的本学科的世纪总结——160万字规模的《二十世纪唐研究》。有《隋炀帝传》《武则天传》等学术著作。如果说汪篯在学术上不辱没其师,很显然,胡戟也不辱没汪篯。
免责声明:以上内容源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如有侵犯您的原创版权请告知,我们将尽快删除相关内容。